绿林网

大国重器读后感锦集

大国重器读后感锦集

《大国重器》是一本由知乎 编著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重器》读后感(一):大国重器:繁星与大海

拿到这本厚重的《大国重器》,封面的太空和繁星象征着我们在科学探索和自主自强道路上的星辰与大海,大国重器四个大字在封面铿锵有力的昭示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

序言是知乎创始人周源写下的,这篇序言内的一句话让我们深刻思考良久——以前我们用地大物博来形容自己,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是我们对大国的定位,而现在我们在综合国力上重新回到世界前列,大至宏观世界的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至微观世界的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我们都要走到世界的前沿。

翻开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课本,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全都是从西方发源的。我们曾经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完全落后于西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了在综合国力和经济上中国开始回归到世界的前列,而且在科学的技术的发展上,中国也在一步一步卖出自己坚实的脚步。

本书分为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科学篇,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大国重器,但是这些科学技术的创造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的运转。当然我们知道现代自然科学都是在西方人的探索下建立的,但是中国人在后来的旅途中也慢慢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为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贡献出了中国力量。当然,不仅是在理论上的拓展与进步,而且在器械上中国人也做出了非常多的支撑,比如说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他并不是探索地外生物的卫星,而是在茫茫宇宙中了解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毕竟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中生成的,越接近宇宙的原点,越接近暗物质,可能我们就越接近世界的本源和真相。

第二个部分是前沿科技,介绍了我国当下最前沿最先进的一些科技成就。让科学家成为一个受尊敬的职业,这些东西可能看起来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非常息息相关,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科技的支持,才让我们在国际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让我们更加有底气去扛起经济发展的重任,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书目录的设置是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细微的。到了第三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就逐渐接近。第一篇文章介绍的是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然后是我国的中国大飞机C919和水电站、港珠澳大桥等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可能并不如前面的介绍的成就那么宏观和伟大,但是它们真真切切的服务和提升了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让我们真真实实感受到中国科技进步给全体国民带来的福祉与便利。

而第四部分就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了。今年是新冠三年,虽然我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这个看似渺小的病毒,虽然抗疫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但是对病毒的探索和对生命的尊重仍然是所有人类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医疗方面的成就,我们逐渐掌握了高端医学的设备生产,服务更多需要帮助和救治的人们。

这本书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插画,帮助我们直观了解这些精密仪器的运作和科学知识的原理。另外每一篇都配有大事年表,

斗转星移,科技的进步给了我们大国的底气,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国重器支撑起民族发展的脊梁,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和迅速。

《大国重器》读后感(二):身处尘埃,胸怀星海

放眼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星辰大海。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的增长,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我出生得过早,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

可是,关于现代科技,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载人登月计划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投入使用、中国量子技术的领先等等新闻,或许你都有所耳闻,但是,你了解它们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吗?你知道它们成功的背后有多少科学家长年累月的付出吗?

知乎策划出版社立足知乎社区优质内容,囊括了从2011年—2021年中国杰出科技成果和突破,邀请了30余位一线科技工作者深度剖析50项“国之重器”,让读者尽享这份科普的饕餮盛宴。

刘慈欣在《三体》中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振聋发聩的话:“基础理论决定一切”。科技、科技,它即包括科学也包括技术。没有科学理论基础,技术就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随时会倒塌,奔溃。

《国之重器》的第一部分就是基础科学篇,编辑选取了十四个篇章让读者跟“核聚变”“中子源”“暗物质”等世界发展最前沿的科学来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大至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到粒子结构、基因编辑,用最浅显的语言,解读最深奥的理论,让普通的读者也能洞察天机,了解科学的魅力。

第二部分前沿科技篇,编辑则是用了十五个篇章介绍了中国利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开发出来的世界领先的“国之重器”,比如量子计算机“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以及“墨子号”量子卫星。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让国人知道了光刻机和芯片的重要性。书中也介绍了中国研发的“超分辨光刻装备”,和预示中国芯片设计领域能力不断提高的“天机芯”类脑芯片。

还有可以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等神话变为现实的“天问一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过程等等。书中还精选了大量插图,帮助读者在理解制造重器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欣赏重器之美。

第三篇经济助力篇和第四篇健康保障篇,则是介绍这些高精尖的科技产品对我国经济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民生福祉。

本书特别设计的“大事记”栏目,记录下科学家研制重器过程中的一个个重要里程碑。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呕心沥血的付出,才换来中国国力的强盛,可以抵御欧美帝国主义的不断打压,使中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国之重器》让人动容,也让人热泪盈眶。我们虽然都是一个个普通人、平凡之人,可是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大海。

《大国重器》读后感(三):最硬核国家重器科普书

我国在诸多领域的技术实力都已领先世界,跻身顶尖之列!但是普通人非常好奇,但是没有渠道了解。很多资料和专业书籍非常晦涩难懂。

最硬核国家重器科普书《大国重器》就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了解国家前沿科技。大众最关心的航天科技;全球首颗量子通信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和目前性能最强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它们在微观量子领域的探索举世瞩目。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将助力基础科学领域“暗物质”“引力波”“脉冲星”等热点概念的研究。还有用于探测暗物质的贵州锦屏地下实验室、观测引力波的“太极一号”卫星——每一个都让人大开眼界!还有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具有极高技术含量和专业壁垒的“光刻机”成功研制,可用于制造10纳米级别的芯片;深海可燃冰的试采、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开发,试图高效、安全地解决清洁能源问题……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见《大国重器》第116—117页

《大国重器》可能会面对两个挑战,一个是「如何保证知识的权威和专业性」,还有一个是「如何能不枯燥地将科学知识传达给读者」。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知乎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邀请 30 余位各领域一线科学家、工程师、科研人员组成「豪华作者团」,其中包括数项大科学装置的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从科技工作者的视角为读者解读重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包括 50 项国之重器的建设与发展时间线、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前沿科学研究进展等。

为了加强理解,书中还特别准备了150余幅特色手绘信息彩图,而这些图片的绘制也得到作者们的反复确认和修改,保障了科学性细节;每一篇文章后还有“大事记”栏目,记录重器研发过程中取得的重要里程碑,让读者清晰看懂这些前沿科技的研究历程。

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国家的前沿科技,也可以字里行间感受科学家们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更是我们对国家发展突飞猛进的民族骄傲。

《大国重器》读后感(四):《大国重器》:如果早点看到,或许我的生命会更有意义

在这个时刻,那些科学家和我们一样,他们的名字融在了“大国重器”里,我们的名字融在时代里。

第一眼看见《大国重器》的封面,我的耳边就出现一个声音:这本书,我要了!拿回来一看,惊喜的发现竟然是知乎牵头编撰的,老知友的DNA在躁动。

这本书几乎囊括了这几年的所有科技热点,人造太阳、悟空号、中国天眼、长征五号、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新冠疫苗及特效药……绝对算的上是近些年来最全的一本科普图书。

作为一个专门与温度打交道的工程师,开篇第一章的测温装置最先引起我的兴趣。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国际单位制都已经变了,原本我们是用具体的物体作为度量标准,现在已经变成了用不因时间空间而变化的自然常数为标准。

原来我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呢?比如,我们想要评价物体的质量,首先要有一个基准,于是便用铂铱合金制作了一个1Kg的标准物体,它的质量无限接近于1Kg,用它作为基准就可以度量世界上的任何物体。然而,尽管被严格的看管,它的质量还是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变化。当作为度量基准的“尺子”都变了,又怎么可能准确测量其他物体呢?于是全球6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决定,用自然常数对基本物理量的单位进行重新定义(如下图)。

温度作为基本物理量,其测量可以分为3个层级:应用级、标准级和基准级。应用级精度劣于3mK(约0.003℃),是对工业传感器一级的要求;标准级精度优于3mK,可以为应用级温度计校准;标准级精度优于1mK,用于前沿科学研究,可以向下校准“标准级”温度计。

为什么要进行标准级温度测量?又为什么测量低温区温度呢?

这是因为没有标准级温度测量能力,我们就无法对标准温度计进行校准。为了保证标准温度计的可靠性,只能将它们送到发达国家的基准实验室,有时需要排队等待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我国只有不到10支的极低温区标准温度计,根本无法满足国内极端条件下关键测、控温传感器的标定需求,只能到国外标定,或使用国外价格昂贵的标定好的温度计,完全受制于人。

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标准级温度的测量能力,在极低温度区的测量也要尽量走在前列。

2016年,高波与法国国家计量院的实验室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法。

2019年,中-法低温计量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作为研究测温装置的平台。

2020年基准级测温装置研究成功,同时我国率先测出5~24.5K热力学测量基准,终于走到了世界前列。

接下来,科学家们的目标是测量出5K以下基准温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读完这本书其实是很感动的,不仅仅在于科技的进步,更多地是因为感受到,这样的成果背后站着一代甚至几代人。

我们从小就被问长大后想做什么,那时候我们会说想当科学家、飞行员、总裁、总经理……但那并不是因为我们了解这个职业到底要做什么,到底代表什么,只是因为他们听起来很酷。

但当我们进入职场才发现,其实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往往只有一小块;而且我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不是扶摇直上九万里,更多地是不上不下、随波逐流。我们带着一腔热血和雄心壮志走进职场,却在或温吞安逸或疲于奔命的日复一日里消磨殆尽,最后让薪水和福利成为我们择业的唯一标准。

当然,这没有错,至少不是我们这些按部就班成长起来的小镇做题家的错。但我还是会时常问自己:我工作意义就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吗?这当然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尽管这个答案一点也不酷。但我始终觉得,把赚钱当做工作唯一目标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坚持上班三十多年的,那样的人更可能成为三和大神。所以,多多少少,我们还在追求一点价值感:一个项目落地了,一个产品诞生了,一个业界难题被解决了,或许这就是我们在追求的一点点价值,或许这就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脆弱而又坚韧的动力。

回到这本书,在这些成就的背后,站着的绝不是一个总工程师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又一个团队,一位又一位研究员,一届又一届研究生。他们也同样只专注在小小的领域,他们的成果也只是将研究向前推进一小步。然而当他们汇聚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长五”上天,是“奋斗者号”坐底,是“人造太阳”破纪录……

在这个时刻,那些科学家和我们一样,他们的名字融在了“大国重器”里,我们的名字融在时代里。

不过,这本书如果能让学生时代的我读到就好了,或许我会立志成为一名科研人员,用我微小的努力助力国家强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听到得太早,反而读不出其中的急切。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唯愿祖国强大。

《大国重器》读后感(五):书评 |《大国重器》:展现重器风采,拉近和科技前沿的距离

朋友问,有没有什么书推荐给高考后的孩子看?

我听了哈哈一笑,把手边的《大国重器》推荐给了她。首先恭喜她家娃即将打开人生新篇章,也祝愿他以后学业有成,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大国重器

评价人数不足

知乎 编著 / 202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曾经知乎上有一个高赞问题:“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中国强大了’?”我想这本书可以很好地呼应这个问题。

《大国重器》由知乎图书出品,邀请30多位前沿领域一线科技工作者,从科学家的角度为读者科普了50项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和它们的基础科学知识。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对中国前沿科技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这也是我想推荐给高考后的学子们看的原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国除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外,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也有出色的表现,而未来就依靠莘莘学子们去创造了。

全书共分四个篇章,基础科学篇里有新一代“人造太阳”、超级显微镜、“中国天眼”、“慧眼”卫星等我们熟知或者不知的大工程。

前沿科技篇里有中国量子计算机的再次突破“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还有祖国的高光时刻“墨子号”量子卫星、“嫦娥五号”探测器、中国空间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中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张衡一号等。

经济助力篇里有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大飞机C919、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还有创造世界纪录的海底钻机系统(海牛II号)等。

健康保障篇里有血液里的黄金救命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基因测序仪、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全能影像诊断设备等。

这些重器的科普拉近了我们和科技前沿的距离,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它们建造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感受科技的魅力。

另外,书里还有大量的手绘图解,从不同侧面展现重器的形态,一方面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另一方面它们也打开了本书阅读的年龄层次,就算是小朋友,也可以翻翻插图,欣赏重器之美。

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们的执着努力和付出。《大国重器》里穿插讲述了五位科学家的故事,有天眼总设计师南仁东,中国空间站总设计师杨宏等等,他们的经历跌宕起伏,他们的人生故事也值得我们去了解。

南老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又是一个满怀怜悯之心的大科学家。在FAST的建设工棚里和现场工人们打成一片,经常给工人带零食,还给他们买衣服。

杨宏说入职时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亲手配出自己办公室的钥匙——小小的铁片必须经过锉刀的不断打磨,才能磨出钥匙的齿纹。多年 以后,他才明白老领导的良苦用心——无论是谁,只要投身于航天事业,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一线,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就像当初一丝不苟打磨钥匙一样。

国之重器,国之底气,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重器,都是我们的骄傲。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有机会一探幕后的故事,也更加真切地认识到重器研发的不易。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期待未来我们国家会有更多更闪光的《大国重器》。

我是虎皮柚子,主业做教育,业余写书评,喜欢分享美好的事物,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