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锦集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锦集

《中国的奇迹》是一本由林毅夫,蔡昉,李周,林毅夫著作,格致出版社,F_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一):能很好地解读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但对微观改革的指导性很低

本书作为林毅夫的主要代表作品,主要通过“比较优势”学说,解读分析了不同发展战略的制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头1-3章分析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建国初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下反而经济活动止步不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得到太大提升,社会经济效率低下;主要原因就是在建国初期,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不符合中国当时“人口众多但技术和资金匮乏”的比较优势。随后4-6章用比较优势阐述了为什么中国在1978年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之后,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经济效率能得到明显提升。最后几章分析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微观改革困境,涉及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总的来说,比较优势在解释宏观层面的经济效率提升、社会总产出增加等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但进入微观层面,比如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难点、金融体制特别是利率自由定价的必要性等方面,林毅夫的理论解释比较牵强。

虽然本书作为增订版,再版的时间比较新,出版时间是2014年,但实际内容分析(包含相关数据)只截止到2000年之前,对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没有太大指导意义,因此后面几章为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药方在今天看来有点过时。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二):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内向—外向”交替选择

林老师清晰地阐明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并结合新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了两种发展战略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认为,林老师对重工业发展战略导致的经济后果的分析非常具有启发性;也正如他所说的,通过这种方式他把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与国家总体制度分隔开了,而指出这是所选择发展战略的自然后果。

但林老师的分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重工业发展战略不可否认地让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了国防体系和工业基础——这一方面让中国得以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下生存,另一方面或许也潜在地为之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所以林老师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上楼后就把梯子蹬开”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又比如,比较优势战略中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初级制成品换取发达国家的技术——这种交换是否一定能够达成也是值得怀疑的(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感知到发展中国家可能将在综合国力上超越它时)。

不过,如果给林老师的理论加上一些限定,或许上述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包容。这一限定或可表述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基本工业体系而需要进一步积累资本的情况下…”通过这种限定,我们可以把林老师的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某个特定阶段的指导。正如Gereffi所述,内向型发展模式与外向型发展模式实际上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协同互补的,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及其持续时间应当以当时当地情况而异。从东亚和拉美发展中经济体的工业化过程看,许多成功的经济体都经历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出口导向工业化”交替进行的过程,在两种战略交替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或许林老师的理论可以适用于Gereffi所定义的“出口导向工业化初始阶段”,但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在此之前或之后的阶段。今天的中国受到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一定程度上进入了新一阶段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需要培育自身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三):政策建议相当粗糙,但仍是国产之巅

先说对林的理解吧。其实他自己也说的很清楚

“以要素禀赋为出发点,以政府的发展战略为分析的切入点,以企业的自生能力为分析的微观基础的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理论框架。”

如果把经济学视为一个工具包的话,林的理论用的依然是西方经济学的工具包,亮点可能是加上了一个政府的发展战略。可惜的是此亮点仅仅是一个ad hoc。78年前选择计划经济用赶超战略来解释,效果不错,但赶超战略是外生的,仅有粗浅的语言论证—如为了保证军事实力。为何78年转变了发展战略选择改革?这是林的理论回答不了的问题。(一个简单的框架是政府有对物质财富与军事实力的偏好,军事实力足够,物质财富及其匮乏,前者边际效用低,后者边际效用高,便选择转型。quite plausible,但林没有给出类似这样的分析)

林给自己树立了两个敌人,一个是旧的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赶超战略),另一个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前者没问题,后者靶子树得有些歪。

先不提林自己的toolkit本身就是西方经济学,他的重要论据:苏联休克疗法的失败很难立得住。(当然在b站众小将那边立得死死的。by the way,bilibili已经成为我最讨厌的网站没有之一)

林自己也讲了,苏联“休克疗法”的失败是因为国企私有化之后政府依然给补贴,甚至补得更凶,因为让这些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存活依然是苏联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这样的苏联,很难说是休克—移除所有非市场经济因素。更贴切的说法是设计转轨的经济学家没有洞察到发展战略这个重要的约束条件,以为苏联真的能“shock”。

苏联和中国实际上都是渐进改革,只不过改革步骤不一样,或者说约束条件的组合不一样。

second-best theory is so powerful here

second best讲的是所有约束条件都满足是最优,当不能所有约束条件都满足时,不一定满足的约束条件越多越优。具体的讲,如果最优是5个约束条件都满足,第二优(次优)的约束条件数量可能是1个而不是4个。

推论即是,转型国家并不是越“像”市场经济越好,一下子最优在现实中难以达到(或许可以证明)那么哪种约束组合是次优的谁也不知道。中国的“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是非常有理论依据的—除了试,我们没法知道次优是啥样的,而苏联的约束组合一定是比中国差了的。

后半部分的新结构经济学开始明显地粗糙起来,什么找一个人均gdp是自己两倍的国家学习他们的优势产业balabala,说难听点有些民科味的。这是经验命题,若没有实证,便是拍脑袋。

另外那些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变成比较优势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产业”与真正的非比较优势产业的区别没有clarify。

如果啥产业都说自己是“潜在比较优势产业”,只是基础设施不够,或补贴不够,搭配上政府与企业家的信息不对称,会有啥结果?(已然有了骗补事件)

另带头企业家是不是真的要补贴,单纯的企业家精神够不够,这也是个实证问题,这点上张维迎和林毅夫各打五十大板。多数争论是为了求自己对,而不是求真了。

但无论如何,这本书绝对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巅峰之作。也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巅峰之作。

again无论如何,

justin lin give an alternative choice

似乎在非洲非常的受欢迎啊哈哈哈哈,当然效果怎么样是实证他理论的绝好机会。

另,作为一个人,林毅夫是非常值得学习的。纵身一跃,从金门游到厦门,这是人类追求梦想,承担风险的榜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