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家灯火经典读后感有感

万家灯火经典读后感有感

《万家灯火》是一本由徐鲁 / 杨静雅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0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家灯火》读后感(一):爱心城市的清明上河图

宁波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也是美好的公益慈善之城。近年来,宁波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在被誉为“城市爱心GDP”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测评中,宁波三次蝉联“七星级慈善城市”。长篇报告文学《万家灯火》(徐鲁、杨雅静合著)正通过记录一个个动人的慈善公益故事,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乐善好施的宁波市民群像,绘制了一幅爱心城市全景图卷。

正如书名的譬喻,宁波市民的爱心,汇聚成繁星点点的人间星河,汇聚成光辉熠熠的万家灯火,不仅照亮了东海之滨的宁波,也传递到远方,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希望。“毛衣奶奶”和“棉鞋奶奶”们穿针引线,将温暖送到边陲山区,仿佛欧洲古老童话中会纺织“玫瑰云”的老祖母,她们编织出最绚丽的宁波颜色。“钢琴奶奶”捐赠钢琴,在城市公共空间里,有人会停下来,让指尖跳荡出最动听的宁波奏鸣曲。宁波人家有芳邻,外地人在宁波也总能感受到他乡即吾乡的温暖。身患绝症的年轻教师罗南英从青海到宁波求医,想到自己天真懵懂却将永失母爱的儿子,写下了13封信留给他。她的“亲子家书”以《让母爱穿越时空成为永恒》为题在宁波报纸上刊登后,引来潮水般的爱心相助。数不清的宁波人用真情书写一个个动人的真实故事。正如那位连续22年捐款累积逾千万元的好心人的留言——“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原本就是生活伦理,就是众生所愿。日常生活的点滴美好,汇聚在一起,就是这座城市的名字所寄寓的——“海定波宁”。作者笔墨从容,在情感的流动中写人记事,将平凡的人与事统摄于朴素的情与理之中,顺其自然地记录来自生活本身的美好,形成了纯净清朗又沉实丰盈的纪实美学。

《万家灯火》的题材决定了它不是围绕焦点人物、事件展去集中挖掘和记述。作品没有陷入一般性的罗列,而是紧紧抓住爱如何共振共鸣、如何传递扩散来组织素材,探索一座爱心之城的情感底色与精神密码。关于那位署名“顺其自然”的公益人士,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她的真实身份。渐渐的,人们理解了她为什么一次次都没有出面认领属于自己的荣誉,社会各界有了新的默契,尊重“顺其自然”的意愿,呵护“顺气自然”的秘密,而且大家凝心聚力,将“顺其自然”作为共同的城市爱心公益品牌来打造,宁波因此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顺其自然”。“会心处不必在远”,因为爱的共识与爱的默契,会心处就在身边。传递匿名的爱,已融入很多宁波人的家风乃至这座城市的民风。

《万家灯火》是一幅散点透视民情风俗图卷。各色爱心人物的身影与故事,流淌着真诚朴素的情愫,体现出互助共济的氛围。作者的叙写不是平面化的,而是人在画中的精神游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自有其“三远”维度,即在高远、深远、平远的起承转合中营造画境的内在结构和动态韵律。见证那些无私的善与爱,敬畏生命若仰望星空,境界何其高远!作者又从现实写到历史,从朱葆三、吴锦堂、包玉刚、邵逸夫等“宁波帮”写到今天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寻常百姓,将传统文化和时代价值贯通起来,用意无比深远。而遍布城市的“爱心茶亭”“爱心冰箱”“爱心暖柜”“爱心粥坊”“爱心小坐垫”“爱心钢琴”,以物载情,于平远之间打开了辽阔的生活时空。《万家灯火》可谓爱心宁波的“清明上河图”:清明是清洁而明净的人心、生活,是生机勃勃的人间气象。

——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晓玥

《万家灯火》读后感(二):于万家灯火中见天下文明

长篇报告文学《万家灯火》的全部命意,就在书名“万家灯火”里。“万家灯火”是平安、祥和,是喜乐、幸福;是生活的热烈与喧腾;是人世间的风物,生机勃勃。点亮这“万家灯火”的,便是人类最伟大、最质朴的力量:爱、慈悲、奉献。“爱如火种,点亮了万家灯火;火炬接力,璀璨了整个城市”,作品中的这句话点明了主题。

“夫慈者不仁,而惠者好与也”。《万家灯火》聚焦的是宁波城那些“慈者”与“惠者”的故事。作者徐鲁和杨静雅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写出了形形色色的“慈者”与“惠者”形象,其中,有家喻户晓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有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著名病毒学家顾方舟,有长期支教、助学贵州山区的周秀芳、潘焕军,有向这座城市捐赠公共钢琴的莫志蔚,有长达二十多年向慈善组织匿名捐赠的“顺其自然”,有30多年照顾孤寡邻居夫妇的徐慧明,有捐赠器官的地方文史学者沈志远老人……。

报告文学难写,特别是写好人好事,写善的一切——相比较写恶而言,更难。难就难在对善的发现,难就难对善的叙事表达。不是说写作者没有发现善的能力,也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中缺少善,而是作家在什么样的视野中去发现善,以什么样的叙事手段去呈现善?这是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写起来就会如同宣传报道,离文学之道远矣,会让读者味同嚼蜡,心生厌倦。《万家灯火》的写作者却有高远的立意,那就是在“天下文明”的大视野中,去写出身边的善,写出作家对社会、时代、生活的发现,写出这个时代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写出这个时代人性的高贵。《易经》“贲”卦的象辞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有恻隐之心,有不忍之心,人类的高贵,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互爱、互助,人能祛除地理的、社会的、等级的区隔,心同此心,情同此情,理同而事别,事别而情同,这不就是天下文明吗?《易经》“贲”卦的《彖辞》说:贲,通达。社会的通达,便是以人心的通达为前提,唯有人心通达,社会才能消除矛盾、敌对、紧张。

作为报告文学集,《万家灯火》的成功之处,首要的便在写人方面的成功。写作者以仁人之心,去发现、洞察、呈现身边人的大善与大爱,写出系列身份迥异的人物。作家着力发现的,不是人物身上观念化的美德,而是他们的日常行为所折射的“行动中的美德”。徐鲁和杨静雅善于在近距离中观察人物,捕捉写作对象内心沉潜的情感、意志、操守、品质和观点。《万家灯火》的另一个成功,就是善于选材,一桩小事,一个情境,一句话语,一个物件,一个细节,写作者多是信手拈来,随意安插、点染,便激活出材料的独特情感和道德魅力。为了突出、渲染人物的品格、精神,作家常以“炼意”之笔墨,写一己之感发,如:“最美的青山,都是一叠一叠堆起来的”,意在阐发人的德行积累之不易;“没有在沙漠上跋涉过的人,怎会懂得每一滴水的珍贵?”,意在写出人的道德同情力唯有在经验世界获得。寥寥数语,譬如画论所谓的“重檐飞梢,浮图插云”,在高岩绝壁处,让读者有顿生世外之想。在写作方法上,《万家灯火》还不时穿插、征用书信、日记、新闻报道、诗句、民间谚语和其他典籍、文献等,形成别具对话和论辩特色的复合文本,气势跌宕,流畅开阔。

总的来说,《万家灯火》是一部有诸多可取、可读之处的报告文学。因为写到大量宁波地方人物,且将“慈善”放在宁波的地方史视域中看,所以,《万家灯火》虽说是由几十个不同的人物构成,但因为其中流淌着城市史的特色,故而亦可视作宁波这座城市的精神画像。

—— 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周保欣

《万家灯火》读后感(三):于万家灯火中见天下文明

长篇报告文学《万家灯火》的全部命意,就在书名“万家灯火”里。“万家灯火”是平安、祥和,是喜乐、幸福;是生活的热烈与喧腾;是人世间的风物,生机勃勃。点亮这“万家灯火”的,便是人类最伟大、最质朴的力量:爱、慈悲、奉献。“爱如火种,点亮了万家灯火;火炬接力,璀璨了整个城市”,作品中的这句话点明了主题。

“夫慈者不仁,而惠者好与也”。《万家灯火》聚焦的是宁波城那些“慈者”与“惠者”的故事。作者徐鲁和杨静雅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写出了形形色色的“慈者”与“惠者”形象,其中,有家喻户晓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有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著名病毒学家顾方舟,有长期支教、助学贵州山区的周秀芳、潘焕军,有向这座城市捐赠公共钢琴的莫志蔚,有长达二十多年向慈善组织匿名捐赠的“顺其自然”,有30多年照顾孤寡邻居夫妇的徐慧明,有捐赠器官的地方文史学者沈志远老人……。

报告文学难写,特别是写好人好事,写善的一切——相比较写恶而言,更难。难就难在对善的发现,难就难对善的叙事表达。不是说写作者没有发现善的能力,也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中缺少善,而是作家在什么样的视野中去发现善,以什么样的叙事手段去呈现善?这是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写起来就会如同宣传报道,离文学之道远矣,会让读者味同嚼蜡,心生厌倦。《万家灯火》的写作者却有高远的立意,那就是在“天下文明”的大视野中,去写出身边的善,写出作家对社会、时代、生活的发现,写出这个时代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写出这个时代人性的高贵。《易经》“贲”卦的象辞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有恻隐之心,有不忍之心,人类的高贵,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互爱、互助,人能祛除地理的、社会的、等级的区隔,心同此心,情同此情,理同而事别,事别而情同,这不就是天下文明吗?《易经》“贲”卦的《彖辞》说:贲,通达。社会的通达,便是以人心的通达为前提,唯有人心通达,社会才能消除矛盾、敌对、紧张。

作为报告文学集,《万家灯火》的成功之处,首要的便在写人方面的成功。写作者以仁人之心,去发现、洞察、呈现身边人的大善与大爱,写出系列身份迥异的人物。作家着力发现的,不是人物身上观念化的美德,而是他们的日常行为所折射的“行动中的美德”。徐鲁和杨静雅善于在近距离中观察人物,捕捉写作对象内心沉潜的情感、意志、操守、品质和观点。《万家灯火》的另一个成功,就是善于选材,一桩小事,一个情境,一句话语,一个物件,一个细节,写作者多是信手拈来,随意安插、点染,便激活出材料的独特情感和道德魅力。为了突出、渲染人物的品格、精神,作家常以“炼意”之笔墨,写一己之感发,如:“最美的青山,都是一叠一叠堆起来的”,意在阐发人的德行积累之不易;“没有在沙漠上跋涉过的人,怎会懂得每一滴水的珍贵?”,意在写出人的道德同情力唯有在经验世界获得。寥寥数语,譬如画论所谓的“重檐飞梢,浮图插云”,在高岩绝壁处,让读者有顿生世外之想。在写作方法上,《万家灯火》还不时穿插、征用书信、日记、新闻报道、诗句、民间谚语和其他典籍、文献等,形成别具对话和论辩特色的复合文本,气势跌宕,流畅开阔。

总的来说,《万家灯火》是一部有诸多可取、可读之处的报告文学。因为写到大量宁波地方人物,且将“慈善”放在宁波的地方史视域中看,所以,《万家灯火》虽说是由几十个不同的人物构成,但因为其中流淌着城市史的特色,故而亦可视作宁波这座城市的精神画像。

—— 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周保欣

《万家灯火》读后感(四):景观、物性与人情

徐鲁、杨静雅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万家灯火》,讲述宁波人慷慨捐赠、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善行义举,以翔实的素材、朴实的观念、厚实的语言刻画了宁波人富有责任担当、倡导共同富裕的群像,谱写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时代精神气象。

掩卷之际,一幅生动的长卷驻留在记忆的幕布上,其中有慈祥和蔼的老者,诚恳敦厚的中年人,洋溢激情的青春面孔,充满稚气的阳光少年,他们的面庞不断地映现、叠影,汇成了一路向前的滚滚人潮,又宛如闪耀苍穹的熠熠星河。作者准确归纳和概括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鲜明特征,又努力把握细节和营造氛围,以散点透视手法,绘制了这幅传递爱心和善意的长卷。每一章聚焦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聚焦一个视点,诠释慈善公益的丰富涵义,由个体及群体,由当下及传统,由宁波及世界,由言行及精神,富有节奏和韵律变化。

开篇的镜头对准“毛衣奶奶”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海边编织毛线团的情景,与令人眼花缭乱的异国情调交织成五彩斑斓的画面。此番不寻常的场面引发人们的好奇和追问,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跨越河山的更为广阔的世界。由“毛衣奶奶”们编织毛衣的行为场景,连接乌蒙山区穿上毛衣的小学生幸福表情,再融入小学生写信回馈的字里行间,作者将文本编织为关爱和感恩的情感闭环。一个个景、情、意高度统一的至情至性的画面,串成宁波作为“爱心之城”的城市情感观光长廊。

与世风人情图相对应,貌似自然而然、漫不经意的谋篇布局,娓娓道来的每一位普通人的言行举止,饱含了创作者的巧思和用心。慈善主题及其人物群像塑造,决定了不论是题材还是人物性格都具有较大的趋同性,较少矛盾和冲突,这就给写作带来了难度。在《万家灯火》中,为表达内化于宁波城市精神中、外化为宁波人日常行为中的慈善主题,作者选择了串珠式的叙事结构。作品的每一章都是通过事件展开相关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细节描摹和氛围营构。为充分展开事件,常采用线性并富于戏剧性的叙事策略。集中完成事件的讲述后,在结尾处留下与下一章节连接的叙述元素或引子。淡化因果逻辑关系,选择自然过渡的叙述方式,接近于“生活流”的叙述结构,达成了“苦心经营的随便” 的审美境界。

现代社会的生存态势导致物质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慈善义举本着重视物性发挥,弥合简单物化和功利化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建立更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联结。由此,物在慈善主题的表达中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也改变了以人为主体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模式。为此,作品中一方面用大量的数据或者信息材料来梳理物的数量、形态和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挖掘物和物性在慈善事业中的情感力量和精神价值。非虚构写作注重客观事实,降低主观性判断和情感介入,这样的创作追求不再只依赖创作者的主观判断,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并在人与世界关系中,以更宽广的境界定义新历史语境下的人文内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事业中的物改变了现代竞争关系中的“纯物”状态的生存资源,而成为馈赠和受赠之间的情感触媒。物在慈善中不只是价值交换的功能,而指向现代社会的价值扩展原则,获得更为宽广的向度。与作品的立意相符合,作品的语言表达倾向于真挚和质朴。“修辞立其诚”,作品的表达没有夸大其言行,更没有流于口号和观念,通篇都是诚恳的态度和纯朴的素描,去雕饰,见真意。

“万家灯火”这一社会景观,反映了当下中国人突破地域观念的桑梓情而彰显的人间大爱。慈善在商业气息浓厚、重商意识浓厚的现代宁波,已经融入市民的血液,正在养成一种新的精神气质,成就充满诗意的美好人间。这份纯真、纯善和纯美展示的不仅是精神性宁波和宁波精神,无疑,创作者希望扩展至远至广,无限延续,建构一个物的良性循环和人的情感交流汇成的理想的大同世界。

——著名评论家 浙江大学副教授 陈力君

《万家灯火》读后感(五):甬江两岸扑面的春风

2016年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之后,引发了中国作家书写城市传记的热潮。叶兆言的《南京传》、叶曙明的《广州传》、邱华栋的《北京传》、黄国钦的《潮州传》等相继出版。新星出版社则推出了“丝路百城传”丛书,已出版了《上海传》《深圳传》《海南岛传》《绍兴传》《临清传》《漳州传》《湖州传》《连云港传》《烟台传》《威海传》等。一座城市因这些传记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对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为城市建构的文字地标。

徐鲁和杨静雅创作的非虚构作品《万家灯火》,不是上述城市传记式的作品,不是全面书写宁波历史文化的著作。它是书写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当下生活的一部作品,具体地说,是书写作为“大爱之城”和“首善之城”的宁波,全城共倡、人人参与的公益慈善事业,书写“宁波人早就在默默地筑建着一座又一座跨越鸿沟的坚固桥梁,打造着一艘又一艘渡己渡人的共济之舟”的人与事。如果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那么徐鲁和杨静雅直接讲述了宁波当代生活的某些方面。书写历史是重要的,不了解历史我们就不了解来自何处,就难以理解具体何以成为今天。但我们毕竟生活在当下,理解和认知身处的当下更为重要。

一个署名为“顺其自然”的人,不断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汇款,从 1999 年‘顺其自然’第一次出现,至今已经 22 个年头了。寄款人奉行的原则是“坏事不做,好事不说”,作者详细记述了从1999年12月6日到2020年11月26日的“捐款记录”。所有的人都希望能见到“顺其自然”真身。但这位神秘的捐款人一直没有露面。邮局的工作人员说:前来办理汇款的人,是一位穿着黑衣服的中年女性,工作人员看到汇款单上的署名,觉得有点奇怪,就跟她说了几句话,但她只是笑了笑,没有做什么解释。办完汇款手续后,那位女性便骑着一辆旧电瓶车离开了,留在工作人员脑海里的,是一个悄然远去的背影 ……“顺其自然”不断向慈善总会捐款,匿名帮助那些急于需要的人。异乡人柳艳萍曾找了六年“顺其自然”。2001年,刘艳萍的女儿得了脑瘤,需要昂贵的收费,“顺其自然”一次寄来了5000元。刘艳萍寻找“顺其自然”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找了六年也未见,而寻找“顺其自然”的不止柳艳萍一个人。“顺其自然”不露真身,但社会各界没有、也不会忘记“顺其自然”,从 1999 年到今天,22 年来,无论是在宁波本地,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以“顺其自然”的名义获得过的各种奖项和荣誉,几乎每年都有,但是这些奖项和荣誉始终无人“出面认领”,举办单位为“顺其自然”留着的座位一直空着。

还有张亚芬,有宁波人乃至全国各地很多孩子熟悉的一个“身份”,就是“宁波妈妈”。她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一对盲人夫妇十余年,一直照顾到为老人送终;她帮助和照料贫困家庭小佳奥一家长达 12 年,至今仍然不离不弃,视若家人;她省吃俭用,拿出自己获得的所有的奖励资金,常年“结对子”资助和帮扶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偏远省份的许多家境贫寒的学生娃,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祖国的天南地北,互不认识,也从来没有相聚过,但他们有一位共同的“亲人”,有一个共同的可以作为依靠的温暖的“家”,就是“宁波妈妈”和她在宁波的家。还有“助教奶奶”顾雅芬、“支教奶奶”周秀芳、雨中给老人送伞的女司机、助人为乐的少年陈吉,他们都是点亮万家灯火的普通人。

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将仁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宁波当代人,显示了一座城市高度的文明状态。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多高,只要看看那些弱势群体、那些需要救助的人是怎样被对待的便一目了然。只有弱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刻不会走投无路,能够看到希望,万家灯火才名实相副。

古代社会有很多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故事,比如雪中送炭、解衣推食、侠肝义胆、急公好义、成人之美、一臂之力等,这些故事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宁波人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宁波人彰显道德准则和共同富裕原则,用默默的言行书写了太多美好的故事。《万家灯火》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代宁波人的道德风貌和精神风貌。甬江两岸古风犹存,仁者爱人人恒敬之。“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万家灯火”,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平安和人间烟火的意象。用这个意象来表达宁波人民的爱心,真是恰如其分,寻常无比,温暖有加。

——孟繁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