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赢在IPO》读后感精选

《赢在IPO》读后感精选

《赢在IPO》是一本由谢晖 / 杜超 / 林可成 / 郑曦林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8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赢在IPO》读后感(一):以后再也不胆怯老板逼项目进度了,用这个作为反杀

老板:你项目什么时候达到milestone?

我:公司下次融资什么时候ipo计划什么时候?

老板:你项目什么时候达到milestone?

我:公司下次融资什么时候ipo计划什么时候?

老板:你项目什么时候达到milestone?

我:公司下次融资什么时候ipo计划什么时候?

老板:你项目什么时候达到milestone?

我:公司下次融资什么时候ipo计划什么时候?

《赢在IPO》读后感(二):赢在IPO,赢在上市前!

来到新世纪以后,各大企业集团随着业务的增大和行业的发展,都会谋求上市,踏入资本市场,再加上国内外资本交流越来越频繁,资本的指导性和融合性更好的为企业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雄厚的血液和发展的前景,这不得不说是金融和资本行业的一种很大的变革,更是一种方向。

一直以来国内企业上市采用的都是公司发行证券上市核准制,自2016年3月1日起,证券市场的证券发行采用注册制,特征是快进快出,各种配套机制和制度都降低了上市门槛,为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了一定便利。

但是,面前新形势下、新规则下的企业上市流程,估计很多想要上市的公司和公司控制人都不太明了,毕竟专业人做专业事必然有一定的道理。由“融易IPO ”创始人、资本战略专家谢晖编著的《赢在IPO:注册制下的IPO上市实用指南》是一本实打实的满满干货的指导手册,在上市之前,肯定要先读透所有的规则细节。

简单说来,资本是金融市场的血液,谁能够受到资本的青睐,获得融资,那么谁就能在资金储备、发展前景获得巨大的空间,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在上市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思考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选择哪个路径?国内A股的上市流程是怎样的?A股上市审核需要关注哪些法律问题?最关键的是上市审核需要特别关注的财务问题!

公司上市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资本主导的市场中,有太多的敏感问题,有太多的利益纠缠,有太多的灰色地带,抛开这些不谈,公司的整个上市过程都不啻于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所有的项目都要达标才能上市,进入二级市场。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相关信息公布上必须公开、透明、对称,以及整个公司非常正规的内控管理和运营体系。

《赢在IPO》非常细心的为广大企业和投资者整理了很多干货,例如企业上市100问、IPO企业财务合规自查清单、IPO企业内控流程检查清单、拟IPO企业审核过程中需关注的法律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准备上市的企业实际控制人需要了解的。

《赢在IPO》读后感(三):用IPO思维规划资本战略

2021年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新三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线运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初步成形。 同时,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条件逐步放宽。今后,上市很可能将成为企业“资本战略领先”的主要方式。 《赢在IPO:注册制下的IPO上市实用指南》(以下简称《赢在IPO》)作者,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科创金融研究中心谢晖,在前言中认为,上市对企业而言,并非财务指标达标那么简单,它涉及各种利益、关系,是一项繁复地系统工程。 上市与不上市最显著的区别,除了信息更公开、透明,还在于企业内控体系与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 那么现阶段,企业要不要上市?何时上市?如何准备?需要何等资源支持?需要多久? 上市会对企业、股东、社会效应等产生影响,首先对企业来说有好处也有顾虑。 上市融资是有条件的企业不二的选择,特别对于某些领域借力资本市场尤为重要。 随着条件逐步放宽,企业在成长期和扩张期就可以实现上市融资。对于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上市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 不仅提升员工福利,也为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带来诸多利好。 既使好处多多,从某些方面来看企业也有不上市的理由。比如有稳定的现金流、不能接受规范成本,不愿丧失控制权,不愿公开披露机密信息等。 就IPO上市来说,准备工作需要3年,准备工作的总规划应由实际控制人承担。 企业实际控制人应就核心业务与资产、经营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3年经营计划的评估,以及上市过程中的目标路径和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出决策。 上市准备阶段,需建立内外部专业筹备团队,在3年内分阶段控制节奏,还要关注股权激励和引进投资人问题。 要做出在哪个板块上市的选择,主要考虑各交易所板块的上市条件、审核效率、上市费用,以及上市后二级市场的表现。 新三板是场外市场,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主板市场、科创板(上交所)、创业板(深交所)都是场内市场。各市场的上市条件需要理清楚。 上市费用包括:发行费用率、税收成本、规范成本、上市中介机构成本,和其他成本。 发行费用A股主板最低,科创板其次,再次创业板。发行费用率在3%-15%。 中介机构成本中证券公司保荐承销费一般为200万-500万,占募款总额的5%-15%。审计验资一般在200万-500万,律师费150万-300万,改制评估费15万-30万。 以上大部分中介机构费用是上市后收取,上市之前大概需支付500万元,此前期成本一般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上市奖励可以覆盖。 合规成本包含税收成本和五险一金成本等,申请上市便不能搞“税收筹划”,同时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关于A股上市各板块审核与注册所需时间周期,《赢在IPO》一书做了详细介绍,包括国内上市流程,审核中需注意的法律、财务问题,并附录企业自查清单,从监管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做出上市指导。

《赢在IPO》读后感(四):企业为什么要上市,又怎么完成上市呢?这里有最全、最具体的解答

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上市就是必然选择,而上市的首次公开募股,又称IPO。那企业为什么要上市,又怎么完成上市呢?资本战略专家谢晖的这一本《赢在IPO》给出来最全、最具体的解答。

这是因为上市本就是一种融资方式,可以让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来源,可以增加研发成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让企业更良性发展。资金充足、发展良好的上市企业,会有着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就企业股东来说,上市也是他们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对于很多创新型企业,它们本就是在天使投资的扶植下成长起来的,上市是投资人实现投资回报的必然选择。

上市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品牌效应。上市公司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并接受着监,这就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公开透明,企业也就更有竞争力。 当然也会有些企业不愿意上市,他们也有着他们自己的考虑。但对于准备上市的企业,上市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市就会面临着证监会、股东、新闻媒体等等更多的关注,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影响上市的因素,上市也有着很多的流程需要去走。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上市都是重大但低频的事件。整个上市流程一般需要三年的才能完成,而且企业上市都将是第一次,但也就是只能是一次,怎样把这一次做好呢?这就是企业负责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企业内部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负责上市流程,这是一定的,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对于上市流程的了解,更多是一片空白。这就需要更专业的外部专家团队来对接。雇佣外部专家团队有什么好处呢?首先,上市是一个周期性时间,上市结束后,专门负责上市的团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而外包给专家团队,无疑是最节约的方案。其次,外部专家团队负责过更多的企业上市,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当然,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外部专家团队,应有的流程依然还需要了解。谢晖,作为资本战略专家,对于整个上市流程有点清晰的了解。上市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上市的整个流程是怎么样子的?上市所碰到的法律问题都有哪些?上市审核需要关注的财务焦点是什么?他在这一本专著《赢在IPO:注册制下IPO上市使用指南》中有着详细的解读。

他给需要上市公司列举了100个核心问题,13张自查财务、法律合规问题的表单,让想上市的企业通过阅读这本书,就能了解自己上市最正确的道路是什么?怎样弥补短板?怎样让上市流程更加顺遂、更加流畅。

《赢在IPO》读后感(五):赢在IPO-解决股权流动性问题的利剑

这两年客户询问最多的就是股权产品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退出分配?在底层资产不具备流动性的前提下,出于无奈,我们也只能拿出提前准备的话术安抚客户一二。随着客户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已从浮于表面的基金运营层面的问题上升到基金已投标的的退出路径,更甚者恨不得拿掉财务投资人的帽子摇身一变成为战略投资机构,亲自去推动企业上市变现。这对投资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幸而投资人关心的很多问题,都能从《赢在IPO-注册制下的IPO上市实用指南》一书中找到标准答案。

一、“人无股权不富”的缘由

客户提问题的根源还要追溯到2015年前后,横空出世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或“股转系统”),随着股转系统审核流程的改进及审核效率的提升,新三板挂牌审核速度加速,仅一个月挂牌企业数量竟达4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在一举超过沪深总和之后,仍在狂飙猛进,挂牌企业数量曾一度突破10000家,更有人喊出“人无股权不富”的口号,围绕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各种融资方式层出不穷,盛况可见一斑。

新三板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挂牌企业质量参差不齐、投资门槛过高、交易机制受限等致使参与新三板股权定增的基金产品变现困难。在15年前后参与投资3+2年期甚至更短期限的股权产品的客户仍然守着基金份额,无法变现。

繁荣过后,尽是萧索。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股神以此警示世人在股市投资中不要过于贪婪。不过由此及彼,金融危机亦如潮水来袭,而当大潮渐渐平稳几近退去的时候,“裸泳”的人和事便搁浅在滩头。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证监会不断推出各种改革举措,包括(1)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2)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启动,正式启动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推出包括允许公开发行、设立精选层、引入公募基金、建立转板上市机制等五项具体措施。(3)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2020年4月27日)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4)2021年9月,国家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设立北交所的核心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

我国资本市场从90年代发展至今,目前已形成了以沪深交易所主板、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和新设立的北交所精选层为核心的场内市场,新三板和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市场组成的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共同组成了“正金字塔”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三、看似简单的背后可能暗藏玄机

既然证监会推出这么多上市路径,那到底企业该如何选择呢?相信这不只是投资机构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家头疼的地方。《赢在IPO-注册制下的IPO上市实用指南》从企业上市前的思考与准备工作、企业上市路径选择、企业国内A股上市流程、国内A股上市审核需关注的法律问题以及国内A股上市审核需关注的财务问题等5个层面从实务实操角度做出了详细解答。

(一)企业上市前的思考与准备工作

企业选择上市的好处不用多说,融资便捷成本低、企业品牌效应被扩大、资本造富、福利待遇提升等,当然上市对于企业和实控人来说也意味着规范和公开透明。

个人理解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企业实控人做好权衡利弊,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面对接下来3-5年将要面临的诸多问题。不仅在公司内部建立包括负责行政公关、财务、业务以及法务人员在内的上市工作小组,还要建立与专业顾问、券商、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的信任与共识。

(二)企业上市路径选择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摆在面前的诸多选择,拟上市企业要考虑各个市场的上市条件、监管政策、上市成本、审核效率、发行价格与募集资金金额、上市后二级市场表现、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最优解。

《赢在IPO》一书中在每一章节针对章节内容,列举了许多上市公司IPO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作为拓展阅读。

(三)企业国内A股上市流程

企业国内IPO的一般流程:(1)前期准备阶段:问题整改与规范、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选定中介机构等。(2)改制:即设立股份公司。(3)辅导备案:辅导期一般不少于3个月。(4)制作申请文件:一般3个月。(5)主管部门审核:交易所(证监会)审核,法定时间3个月,北交所2个月。(6)证监会注册或核准: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7)询价发行上市:2个月左右。(8)持续督导:上市当年及其后的两个会计年度。

(四)国内A股上市审核需关注的法律问题及财务问题

这两方面涉及到公司内部治理规范管理及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赢在IPO》的作者结合实务经验,在陈述监管机构要求及实际操作指南的同时,加入了拓展阅读实例,方便易懂。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对于企业上市过程中的每个时间节点及需要做的事有了非常系统的了解,建议刚毕业、有心只身投入资本市场的未来投行家们以及已经在金融机构上班经常接触资本市场的朋友们可以读一下这本工具书,在大体了解IPO脉络后,更有指向性的去实操工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