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商市街读后感摘抄

商市街读后感摘抄

《商市街》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双封面简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商市街》读后感(一):始于苦难,终于自由

之前想过再也不读萧红了,因为惧怕她犀利笔触下的世事沧桑冷峻苍凉;结果却还是忍不住又读完了一本,毕竟抵挡不住她的才情横溢洞察如炬。

如果说《呼兰河传》是散文般的小说,那么《商市街》可以说是小说般的散文,至少前半部分如此。

在那些辗转于旅馆、商市街、哈尔滨乃至广阔东北大地上的饥寒交迫、身心俱困的日子里,她所经历的真实人生比小说还要精彩,而又令人心疼痛惜。

到后面,去了上海,投身创作和积极“战斗”后,文风明显变得轻快,读者无需再为她每日能否填饱肚子活下去而揪着一颗心。

人们常说,苦难是财富,苦难会开花结果,可是苦难终究是苦难,终究不是幸福。就算苦难成就了萧红的作品,我也但愿她少经受一些苦难,毕竟她这一生实在是太波折而不幸了。

通过这本散文集,得以对萧红的生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借此窥探到萧军其人,整体说来我对他几无好感。但从萧红的角度看,他俩毕竟拥有过炽热的足以战胜饥饿和穷困的爱情,或许也就足够了吧。

集子的末尾,有几篇关于鲁迅先生的回忆文章,内容大同小异但十分详实,借此了解到生活中的鲁迅,也认识了曾经我所不熟悉的许广平。一个感慨:即使是灵魂伴侣,即使是富于知识和文化的许广平,在与鲁迅的相处之中,还是主要扮演了相夫教子、照顾日常起居、摆平家长里短的角色,估计她也不是没有过落寞的瞬间吧,个人的奋争永远抵抗不过时代的局限性。

反观萧红,虽然英年早逝含恨离场,却至少活得相对自由自我一些,也毫不辜负自己的才情,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动人的文字和独一无二的故事。

所以你说,人生哪有完美定义呢?求仁得仁,便已足矣。

《商市街》读后感(二):以倔强抵御颠沛流离,以文字承载穷苦困顿

《商市街》是萧红的散文集,颇有些自传的性质,记录了她从第一次出逃到北平,直到在香港逝世前整个人生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是在读了林贤治的萧红传之后读的,对她的短暂人生已经大致建立起了一个时间轴样式的轮廓。

萧红出身其实是富裕的,张家在呼兰地区是个有田有房的大户。但她为了追求学业,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早早地离家出走去了北平。从此就开始了几乎是持续一生的颠沛流离和穷苦困顿。所以她笔下的穷和饿是最触目惊心的,那都是她亲眼看见和亲身体会的啊。结果她追求的一样也没有得到,学业没有完成,遇上的人也不是良配。至于自由,都要饿死冻死了,哪里还谈什么自由?自由可是有产阶级的奢侈品。

凭着萧红反抗家里包办婚姻的精神,本来是可以赞她为五四时代的新女性。可各篇文章中,她心里关心的却多只是身边的那个男人,不管是平森,蓓力,还是朗华,仿佛自己的感觉都是不重要的。心里想的念的都是朗华,担心他可是冻着了,可是饿着了,连得了钱想的也是给朗华如何花费。她的生活中仿佛大部分时间都是等,从朗华早晨出门等到晚上归来,等朗华寻来的食物,等朗华借来的钱。只能百无聊赖地看周围的人,看屋顶,看窗上结的霜,完全是失了自我的样子。难得出去做了份画广告的职业,心里还满是愧疚,觉得冷落了对方,好像真的“有了职业开门就跑了”,合了朗华酒醉的哭诉“连我也不要了!”那样辛苦得来的职业,过了两天却也早早夭折了。

可是萧红终归是不幸的,她并没有得到对方足够的爱情。她袒护对方的家暴,对男方几次三番的出轨装聋作哑,在一次又一次的寒心中,简直像是贯彻着自我毁灭般地不断做出牺牲。我不能够理解她为什么要付出这样的努力来维持表面上良好,内里却伤痕累累腐烂破败的爱情。从多篇散文中也可以看出萧红的伤心,毕竟哪有男人会夜里跟枕边人谈论前女友的好处的?心寒归心寒,她还是尽力维持两人的关系直到再也无法修缮。为什么她在关系出现裂缝的一开始不想到自己去寻职业呢?为什么她要长时间地忍受爱人的不尊重甚至是讥笑呢?

萧红同时代的朋友们,大多说她散文是写的好的。连代表作《呼兰河传》也不是典型的小说故事情节模式,而是颇具散文感地大片描写那块土地上的生灵。但是《商市街》一读起来,就会发现她功力其实是不太够的。文章里很多内容略显女气,像个小妮子窝在被子里的喃喃自语。许多地方的比喻,如果比起基本同时代的张爱玲,是略显笨拙的。比如她形容天灰,就像墨汁倒进了水里;形容窗上融化了的霜雪,像乞讨婆子的哭泣。比起“爬满虱子的华美袍子”般的人生,比起像“生肉”拼成的血淋淋颜色的衣服,总少了让人想拍大腿的巧妙。虽然我这样的比较,其实是不公平的,一来萧的创作生涯实在是短,来不及打磨得更成熟深刻,二来张的各种比喻类比本就是她让人惊叹的长板。

无师自通的萧红写的是真实的困苦饥寒,她的作品在肚饿和天冻的时候坚决是不能看的。她写自己饿了一整晚之后对邻居家门口早餐升起的歹意,黎明时分鼓起了两次勇气想偷最后还是作罢了。她写对旅店纯白床单的无比欣赏和留恋,她们平日里睡的只是草褥子和铁皮啊。 难得的三毛钱左右的一顿饭是为数不多值得纪念的一餐了,意义重大到要专门为此做一篇文章。每天入睡前,几乎都要想着明天没有米了,明天没有烧火的木柈了。萧红两次生养的孩子,要么送了人,要么早早夭折了。哪来的钱抚养孩子?旁人不能去责怪她的狠心,旁人看不见她在夜里无人时才敢流露出的母爱。她还写寂寞。严寒和贫穷把她困在一间屋一张床上。但是相比饿和冷,寂寞显得并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

“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不过是把爱情力量大大高估了的傻女人,试图以自己的才华和倔强来抵抗她的苦难。

《商市街》读后感(三):散文91篇

笔记

散文91篇,1932-1941。

大概得益于之前读过的几册萧红传记,对作者生平有了一定了解,再读这些散文感觉很顺畅。

大多篇幅为生活散文,因不少情节彼此关联相呼应,作为自传的一部分的可信度比较高。把那些苦日子落笔文字发表,也算是苦中作乐吧。只是表面淡定的记录,字里行间却还是有所保留——情感的掩饰。心里话一旦被写出、说出,必然变味吧。然而,即便有所保留和掩饰,依旧是“我”的厌烦的流浪的忙着的生活。

PS 什么散文?什么是记叙文?语文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PPS 所谓有争议的两篇,真的不像萧红的笔致。

猪眼睛流出希望的光和人们想吃猪肉的希望绞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条不可知的绳。/满船都坐着人,都坐着生疏的人。/天空生疏,太阳生疏,水面吹来的风带水的气味,这种气味也生疏。/鱼白的天色,从玻璃窗透进来,朦胧地在窗帘上惺忪着睡眼。/满墙泻着秋夜的月光,夜深,人静。(《弃儿》,1933)

冬天追赶着叫花子,使他绝望。(《烦扰的一日》,1933)

他有钱,他不怕车夫吃力,他自己没拉过车,自己所尝到的,只是被拉着舒服滋味。(《蹲在洋车上》/《皮球》,1934)

一切别的房间的笑声,饭菜的香气都断绝了,就这样用一道门,我与人间隔离着。(《雪天》,1935)

我的小室,没有光线,连灰尘都看不见飞扬,静得桌子在墙角欲睡了,藤椅在地板上伴着桌子睡,静得棚顶和天空一般高,一切离得我远远的,一切都厌烦着我。(《他去追求职业》,1935)

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来客》,1935)

肚痛、寒冷和饥饿伴着我……什么家?简直是夜的广场,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搬家》,1935)

每天吃饭,睡觉,愁柴,愁米……这一切给我一个印象:这不是孩子时候了,是在过日子,开始过日子。(《度日》,1935)

雪,带给我不安,带给我恐怖,带给我终夜各种不舒适的梦。(《飞雪》,1935)

这就是“家”,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声,没有色,寂寞的家,穷的家,不生毛草荒凉的广场。(《他的上唇挂霜了》,1935)

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春意挂上了树梢》,1935)

恋爱对于胆小的人是一种刑罚。(《公园》,1935)

小日本子,走狗,的“满洲国”。(《剧团》,1935)

从前是闹饿,刚能弄得饭吃,又闹着恐怖。(《白面孔》,1935)

非走不可,环境虽然和缓下来,不走是不行。(《决意》,1935)

环境和我不同的人来和我做朋友,我感不到兴味。/虽然常见,但是要写信的。/当我走进屋,他们又在谈别的了!(《一个南方的姑娘》,1935)

(这些冰块)它们是走的,幽游一般,也像有生命似的,看起来比人更快活。(《又是春天》,1935)

病会使一切厌烦。(《十三天》,1935)

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到这块土地。/别了,“商市街”!(《最后一个星期》,1935)

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在这期间我觉得人是残酷的东西。/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祖父死了的时候》,1935)

那样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初冬》,1935)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过着流浪的生活。(《永久的憧憬和追求》,1936)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的全书是晴朗的,艺术的,有的地方会使人发抖那么真切。(《<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1938)

春天大地被太阳蒸发着,好像冒烟一样,从冬天活过来了。/屠格涅夫是合理的,幽美的,宁静的,正路的,他是从灵魂而后走到本能的作家。和他走同一道路的,还有法国的罗曼·罗兰。(《无题》,1938)

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还自己打什么呢?一齐枪口对外。/小日本不可怕,就怕心不齐。中国人心齐,他就治不了。/老百姓也和中国老百姓一样好。就是日本军阀坏。/共党编成了八路军,这我还不知道。整天忙着生活,对国家就疏忽了。(《滑竿》,1939)

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回忆鲁迅先生》,1939)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