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钱穆珍稀讲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钱穆珍稀讲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钱穆珍稀讲义》是一本由钱穆 讲述 / 叶龙 整理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8,页数:10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钱穆珍稀讲义》读后感(一):尘封六十年的史料,感受一代宗师的风采

黄仁宇曾这样评价一位学者:他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

黄仁宇口中的他是谁?他就是集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于一身的钱穆先生。

古有四大才子,今有史学四大家,对于钱穆先生,估计不少人很熟悉,他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身为一代宗师和学者,著作等身自不必说,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很多中国传统的学者都乐意的事。

因有传道授业,哪怕自己没有著书立说,也会被弟子们记录,这也是一份珍贵无比的财富。如《论语》并不是孔子亲自著述,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老师的言论进行整理而得,然而我们却能通过《论语》认识孔子,了解孔子的思想,这也说明了,从弟子们记录的材料上感受大师们的魅力,这个视角同样不容错过。

所以钱穆虽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等代表作,其中自有一番学术沉淀不必细说,而来自弟子的记录同样分量沉重,如钱穆弟子叶龙根据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的的一套珍稀讲义就很有意义,对于国人了解大师,理解大师为什么被学术界推崇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以景喻义,同样也能代表一种对人对物的追思。

大师虽然远去,但是留下的宝贵精神财产依旧值得回味,在钱穆的著作之外,有这样一套讲义让人感受到一代学者讲课时的表达风采和学术积淀,也是一件乐事。

这套讲义共三本,包括《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及《中国学术文化九讲》,可以说从这三本讲义中,能够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学及历史的魅力所在,让人读完不禁令人感叹,什么叫文学的美、历史的美及思想之美。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而历朝历代都有记录的传统,当然了,正史和野史一并从时间中走来,角度不同,手法不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出入,其中也导致一些人为的粉饰或错误成份在内,这是不可避免的,尽信史不如无史。历史如何读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到底应该相信谁呢?

带着存疑的态度,带着严谨的态度去读史,甚至是让史学专家带着我们一起看历史,才不会被历史误读才是正理。

曾经,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让许多人津津乐道,其严谨及对历史的态度让人钦佩,而这次叶龙记录的是以他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更见其珍贵之处。

读史有读通史及专史之分,专史当然详细,然而通史却能显示对历史地图的把握,也有人建议读史可能先从通史开始,这样心中有了一份历史的脉络,再读相关专史,自有一份大局观在内了。

而钱穆先生的这部《中国通史》虽然简约却不简单,从黄帝开始,顺着历史的时间一路读来,非常流畅,中国历史之美跃然纸上。

有历史就会有人,有人就会有文学的土壤,而随历史时间顺流而下,文学的珍珠总是让人目不暇接,如何理解中国文学这条河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春江花月夜,再到红楼一梦了无痕,中国文学的传承和语言流变让人惊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吟诵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和美。

读《中国文学史》,就能感受到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以文体为珠,以时间为线,从历史顺流而下的中国文学尤其显得厚重。

如果说在这套讲义中,《中国通史》和《中国文学史》以独立见长,以专业深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时常惊叹,这两本书能够在读者心中建立不同的地图,然后按图索骥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再去往更深处钻研。

那么《中国学术文化九讲》可以看作是对历史和文学的提炼和杂糅,是钱穆先生中国学术各方面更深处钻研后所得到的总结。

其中有对历史、文学、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可以从中感受到钱穆的学术功底。叶龙说钱穆用一生的精力,把中国的经、史、子、集都读通了,并不是夸大之辞,从这本书中能够感受到钱先生思想的魅力和那一份独特的阅读体验。

钱穆先生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做学问是终身的事业。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并不会走在做学问这条路上,不过对于读书,那真是一辈子的事,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各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美的历程。

《钱穆珍稀讲义》读后感(二):大师已远去,但大师的情怀却是永存的

什么要读历史?为什么会喜欢历史?

这两个问题既好回答也难回答。

好回答的是李世民已经帮所有人都总结到位了: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古和人加在一起不就是历史这回事嘛。

不好回答的则是,尽信史不如无史,历史也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写就的,是人就有自己的情感或当时的考虑,所以,历史总是真真假假,有时真的难以分辨,所以我们喜欢的是真实还是虚拟的故事呢?

真实的历史和故事相比,前者貌似总是落下风。

从《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精彩和畅销就能明白,人们到底是对故事着迷还是对真实的历史着迷呢?

然而,不管如何,是在历史中找故事也罢,找真实的过往也罢,无数人对于历史依旧很痴迷,在这种痴迷中,有爱而深并研究卓有成果的,也有泛泛而过,当作小兴趣的,后者是普通的读者,而前者则人物众多,更有大师级的人物。

在大师级的人物中,中国的史学四大家被许多人熟悉,这四位分别是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

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可不是从历史中找故事,而是要找真实的历史,尽可能地还原过往的人和事,否则也就不能成就大师之位了。

读大师们的作品,除了针对某个朝代的详细论著之外,更有上下五千年的引导之著,也就是属于通史之列的,读起来不会太详细,但却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对历史的轮廓有个大概的了解,可以说读通史是属于最简单也最易入门的读法。

通史类如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及钱穆的《国史大纲》,当然了,这两种通史既严谨又专业,从中能读到历史的磅礴大气来,想不大气也不成,《国史大纲》全书就有五十万字,常人想啃下来也得费一番功夫,阅读同样是个挑战。

最近读完钱穆的弟子叶龙整理的《中国通史》就觉得更加亲民,这可以说是一本简化版的《国史大纲》,一是全书大概十万字左右,另一个则相对口语化及与时政点评较多,非常有亲和力,感叹大师的课堂风采更有风味,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轻松愉快地阅读已经不是个挑战了。

这本书是个传奇之作,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分别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香港新亚。

而这本书是叶龙根据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讲述的课堂笔记整理而出,如前所说,除了语言相对口语和简略外,也能感受到钱先生如何借古喻今,更有对于中国历史及未来的的期盼,属于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中国通史》共十篇六十章,看上去内容量很多,其实已经很简化了,主要还是中国的历史实在太过于宏伟,正如钱穆曾说的: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二者无间断,三者详密。

对于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值得自豪的,上下五千年没有间断,证明中华文明自古而下的坚韧性。

历史很长,要讲述的东西很多,所以,看这六十章其实还是嫌少了,因为分到每个朝代或时期已经很简化了,简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读起来酣畅淋漓,很短的篇幅就能把一个朝代讲个大概。

简化不代表着敷衍,人们常说的简约但不简单可以代表这本书的特色。

虽然讲的是大概,提炼的东西却是非常精准,如谈到二汉时期时,钱穆认为西汉是平民王室,东汉是书生王室,并且也给出详尽的理由,让人读完很信服。

王安石变法很多人熟知,如今对于王安石的评价也趋于一致,就是想法很不错,然而做法上面却欠考虑,正如钱先生在书中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也具有总结性:书生不懂,其用心是好的。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谈到春秋文化的特色时很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之渊深博大处。

对于中国文化的情怀的热爱跃然纸上,而这种情感同样在《中国通史》中处处展现,这也是读这本书常常能够感受到一代宗师的情怀之厚重。

在这本书中,钱穆有时是一针见血地对历史进行点评,有时则是与当下环境对比,甚至和国外一些文化、政治进行比对,其中对于当时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可谓用心良苦,这也是一代宗师的魅力所在,任何时候都以国人身份自傲并积极进取。

所以,这部《中国通史》除了历史格局之外,更有文化情怀充盈其中,让人在感受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魅力之外,也能收获全新的启迪。

中国的历史不容忘记,身为国人更不能忘记从历史走过来的人物,从中我们看到得失,更看到未来的延续,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喜欢读史的另一个原因。

大师已远去,但是大师的情怀却是永存的.........

《钱穆珍稀讲义》读后感(三):钱穆珍稀讲义:文字中的精彩,也是不朽的人生

讲到中国文化,就会想到儒家学术,想到孔子、孟子、荀子等。

孔子之学也是史学,他讲的《诗》、《书》、《礼》、《乐》,从义理、考据、辞章,既要有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学习前人的经验。

文字在于世道人心,可以述志道情,书写人生悲欢离合,歌咏人生的以“五言诗”为始。

道就是人生,即文以载道,由人生产生文学。学文者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义理,考据和辞章。

其实每个人生活都有两重身份,一个是小圈,另一个是大圈。历史的不朽,便是人生的不朽。

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是有人在上层,有人在下层,也有浮在表面,但相似的是,每一件事并不是一个能做成的,要多去协作。

生命中,内胜过外,心胜过身,所以要内外调和,正心、诚意是内生活,把内外调和,才能忠孝仁爱,内外合一。

文化就是人生,也是大群体之全人生。比如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文学等相互配合,融凝为一就是文化。

研究文化需要有哲学智慧,在讨论文化史时要注意辨异同,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点,对文化要大处着眼,不可单看其细小处,要从远处看,不要只从近处找。

根据历史真相,找相同的地方,从大处看,只有看得远,才能更开放和客观。

中国学术有两类,一类为心性修养,另一类是实践之学,只有将心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兼备。

风愈到高处,力量愈大,作文章要学笨与重复,培风即乘风。

文学史是什么?钱穆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他指出“史”是有生命的,而文学史则可以从内部找出很多问题。

比如不必注重材料,而要注重答案以及问题和讲的重心,可以参照中文、西洋英文和日文等。

日本研究汉学比较多,王国维在撰写的《宋元戏曲考》只是写到元代,而元代以后则是由日本续下去的。

文学史从《诗经》算起,历经了三千年了,自楚辞算起也有两千三百年,仅每一部的注释类都有一两百部。

其中有词话、诗话、曲话等,这是文学史上的优秀地方。但也要意识到文化上也有不足,比如意见的“偏”和功夫的“偏”。

对于文化的深化,需要保持开放,而不是钻牛角尖,这样反而会忽略大的方向。

就像看手纹一样,如果只是看每个指纹,忽略看整个手,就只有了细功夫,而忽略了大功夫。

既要注重局部,也要关注整体,这才是努力做学问的态度,一个人的本领与长处要自己去出现,但不要过度表现。

《论语》中说: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讲的就是这个理。

文学的内容,既有说理、记事、也有抒情还有言志,但最终都要落脚到行云流水,至真至纯,这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就像《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当怨得纯真而自然,就超越了现实的人生,也不会出乱子,这才是行云流水。

文学是有情感的,也是有生命的,很多时候是作者的感情或思想的寄托,同时文学又是时代的。

大生命都是有时代性的,不仅有内在的生命力,还有外在的生命力。

当然,文学并不是将生命和感情放进去,就是文学了,而是感情,生命以及时代的内在与外在生命的融合。

这是国学大师钱穆对文学的流变,对每个阶段的文学的见解,也是在《中国文学史》用通俗的语言和聊天式的娓娓道来,讲述了诗经、尚书、春秋、论语、楚辞、汉赋、乐府、汉代散文和诗歌、以及明清文学等。

钱穆说: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备的之国家,其特点有三,一者历史悠久,二者无间断,三者详秘。

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的,称为“史前史”,以用具或器物保留于地下,借着发掘而推想古代人民的生活文化。

而有文字的历史便是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原子能时期,这些都是中国历史的发展。

比如文字是何人创造?又是何时开始的?

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只能通口传,将重要的大事代代相传,这是“传说中的历史”,口传的难免有一些是不真实的。

而历史包括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一种是追忆和口说。而我国最早的是篆文,由李斯刻在时板上,更早的钟鼎文刻于铜器上。

在夏、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有些刻于龟背上和牛骨上,有些是关于捉狼和捉鹿的记录,这也说明之前游牧打猎比较常见。

再来说古代史,钱穆教授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种是文字的记载,像口传得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另一种是器物的遗留,也不能因为一件器物就推测一切。

最好是将器物和记载结合起来,会更客观。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时代,而“春秋”则是书名,东周有二百多位诸侯,都由周王朝所封,一部分是本家宗室,一部分是外戚,一部分是古代灭国绝世,如夏、商、皇帝、神农等。

众部落推选周为共主,也是封建社会的开始。

不过西周败落后,失去了王室的威望,诸侯也开始不服众周的管制,而是相互吞并,时有战争,也想篡位周朝,获得霸权地位。

在战乱之中,春秋就转变成战国,就出现大国吞并小国或弱国。战国有七雄,有合纵和连横,合纵有苏秦主导,南北相连抗击秦国,而连横则由张仪主导,东西联合服从秦国。

如果想了解中国史,文学史和文化史的,这套钱穆珍稀讲义,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