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林徽音先生年谱》读后感摘抄

《林徽音先生年谱》读后感摘抄

《林徽音先生年谱》是一本由曹汛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徽音先生年谱》读后感(一):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读《林徽音先生年谱》有感

如果一个人能在年轻时就确定职业方向加之天资过人,必能成就不菲,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家世背景优渥的她除早慧之外,把兴趣与事业相结合很早确定人生方向,虽然去世时只有52岁,却成就斐然,称她为“先生”足见后人的尊重。

“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

林徽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必有矢志报国之心,加之喜爱文学和美术,她最终确定定了与文字和美术关系密切的建筑艺术并为之奋斗终生。1923年底,20岁的林徽因就为北京《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设计了封面图案,这证明在去美国读书之前,她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建筑学素养。

此外,作为建筑学家梁思成名气大过林徽因,但也要承认,丈夫最初是在妻子的影响下才立志学习建筑的。梁思成与林徽因是神仙眷侣,生活中是夫妻,工作中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我能想起的只有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此处分享一个故事。1933年测绘应县木塔,林徽因能成行,梁思成就天天写信把测绘的过程寄给妻子。林徽因把这些信加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当时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名为《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堪称早期的“系列直播”,本书收录了其中部分章节。

关于林徽因的聪明睿智有另一个故事,她毕业于宾大美术系,同时读了美术和建筑两个专业的课程,很快在建筑学课程学习中崭露头角。在1926年二、三年级的时候,她被破格聘任为建筑系的兼职助教,不久被提升 为兼职讲师。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就是因此林徽因才读的美术系,却突然冒出一位兼职讲师,很快被传为一段佳话。她心里也一直装着文学在小说、诗歌、戏剧方面都有建树,赴美留学期间,她和在美同学组织 了“中华戏剧改进社”。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 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在中国内地考察各种古代建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时值战乱,其中必然充满艰辛,林徽因的早逝多半与此有关。其实,她完全可以不选这条路的,成为某人太太或者名媛好像更顺理成章。林徽因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对自己有着非常清醒的人生规划。她与陆小曼或者许广平不同,拥有恰到好处的感性和理性,不仅帮助她识别应该与怎样的人走进婚姻,也让她确定了人生目标——不是成为某位名人的太太,也不必是流星一样的名媛,而是建筑学家。太太和名媛难度不大,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却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忍受艰苦的生活。

此处要做一点说明“林徽音”的名字是其父所起,典出《诗经》“大姒嗣徽音”又合“徽音冠青云”的诗意,寄托了父亲对女儿的期望。后来因为不堪无聊文人碰瓷改名“徽因”。本书出版方尊重作者曹汛先生的意见,以“林徽音”之名出版。曹先生于2021年12月离世,告别仪式时,曹先生夫人将《林徽音先生年谱》样书放在曹先生手边,以告慰他一番心血。

最后,除了内容详实可读性强之外,本书装帧尤其别具匠心,称其为艺术品也不为过。纸书拿到手中之时,身为读者的你我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收获。

《林徽音先生年谱》读后感(二):深港书评 | 《林徽音先生年谱》,“音”字写错了吗?

林徽音(1904—1955),一生横跨建筑与文学两界,“挑起两担云彩”,有“一代才女”之称,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她的建筑文章,内容严谨,充满诗情画意;文学作品则常以建筑形象作比喻,贴切新颖,别具一格。

近些年来,林徽音成为文化名家的流量宠儿,市场上关于这一主题的书呈几何式增长,但很可惜,其中多是摘抄二三手资料拼凑而成,且有较大的演绎色彩,真正对林徽音做过严肃认真考证、研究的作品凤毛麟角。近日,由著名建筑史学家曹汛撰写的《林徽音先生年谱》出版,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曹汛毕业于林徽音所执教的清华建筑系,师从梁思成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对林徽音先生的学问人品心向往之,遂积二十年之力,广泛搜集整理关于林徽音的大量一手材料,对其学术生涯的关键节点一一考辨清楚,去伪存真,以事系年,成此年谱长编。

该年谱全面梳理了林徽音对中国建筑学所作的贡献,以鲜活的史料回顾了林徽音真实一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扎实考证林徽音生平的著作。书中可以看到林徽音各个年龄阶段的照片,读到当年她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她传奇般的家庭生活、求学经历、艺术创作和社会交往,以及重要的研究成果,了解一个生于江南的小女孩如何成长为胡适口中的“一代才女”。

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回国的建筑学家,林徽音与其丈夫也是事业上的伙伴梁思成先生,一起走过了满怀理想的青葱岁月,共享充满朝气的北平营造学社时光。战争年代濒于绝境的生存状况和近乎于零的研究条件也没有打断他们坚持多年的中国古建筑调查,让我们看到,他们在长年极其艰苦的生活和有限的科研条件下,为建立中国建筑体系、弘扬中国文化做出的卓绝努力。因此,将林徽音的建筑生涯梳理清楚,也就打开了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扇门。

关于林徽的“音”改成“因”的原因,在书中,作者有详细的考证介绍。那是1935年年初,“为避免与上海一位男性多产无聊写家‘林微音’名字相混,甘冒不孝的罪名,忍痛改名徽因……徽音的名字是父亲所赐,她非常喜欢。”在曹汛看来,林先生曾因不堪无聊文人的碰瓷骚扰而改名林徽因,并非她的本意。这个本名“不仅是父亲所赐,先生自己也喜欢,改名是痛苦的,不得已的,所以现在应该重新改回来。”

本期,我们节选了《林徽音先生年谱》的编后记,通过编辑的回顾,了解该书奇崛艰辛的编撰过程。

大家艺述《林徽音先生年谱》 文津出版社 曹汛 著 2022年7月

01

曹汛对林徽音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一直深感遗憾的是,1955 年 4 月 1 日林先生逝世,同年 7 月他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读书,未有机会见到林先生。他多次说起从事这项研究的缘起,是因为入学后见到一份林先生的设计手稿,对其设计才华深感钦佩,建筑与文学“两担云彩”被林先生一肩挑起。编订一部《林徽音先生年谱》,是许久以前就在曹汛心中播下的种子。

1998 年曹汛协助校理出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随即建议编辑出版林先生文集的建筑卷和文学卷。1999 年梁从诫编成《林徽因文集》,曹汛列名为特邀编校。梁从诫“编叙”提到,是曹汛“力主编辑出版林徽因建筑文集并草拟了篇目”。此前人们对林徽音的认识更多在其文学成就,而对她在建筑领域的贡献了解不多。曹汛特别关注林徽音的建筑文章和设计作品,指出林先生不仅是诗人和文学家,更是建筑学家和设计师。“作为建筑学家和设计师的林徽音先生,论学识水平和实际贡献,在近百年的建筑界内,不仅是第一流的,而且是数一数二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与梁先生并列第一而无愧,至少是仅次于梁先生居第二位。”

林徽因与梁思成商讨国徽设计图稿

为了全面梳理林徽音的事迹和作品,多年来曹汛不断辛勤爬剔。1999 年 4 月 8 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寻找一篇文章》,介绍他寻找考订林徽音第一篇文章《夜莺与玫瑰》译文的过程,从而将林徽音最初发表作品的时间从 1931 年提前到 1923 年。是年林徽音 20 岁,这样方与一位早熟早慧的才女形象相符。

2009 年曹汛在《中国建筑史论汇刊》发表《林徽音先生年谱》,完成阶段性的工作。此后他继续寻找林先生的佚文佚作,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翻译、书信、建筑论述、建筑设计、美术作品、舞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和封面设计,等等。曹先生的理想是将林先生年谱扩编为《配图本林徽音先生年谱长编》,将两卷本的《林徽因文集》增补为四册本的《林徽音全集》,以表达对前辈师长的一份拳拳敬意。

2019 年北京出版集团出版曹汛的《中国造园艺术》,作为“大家艺述”系列的首部著作。同年 10 月,由王明贤、朱锫策划,邀请曹汛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国际学术系列讲座。曹汛是继普利兹克奖获得者雷姆·库哈斯、哈佛大学教授莫森·莫斯塔法维之后的第三位受邀学者,同时也是第一位中国学者。这次讲座共有四讲,嘉宾云集,盛况空前。第四讲是“为往圣继绝学 :曹汛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史、艺术史学者和设计师、艺术家齐聚一堂,与曹先生共同探讨中国的建筑园林艺术,成为学术界的一桩盛事。

2020 年通过北京出版集团申请,《林徽音先生年谱》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工作正式启动。

1937年测绘陕西耀县药王庙(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提供)

02

本书原计划于 2021 年出版。但整理过程的艰难超出了预计,除了事件细节的考订,更大的困难来自插图方面。曹先生希望出版一部《配图本林徽音先生年谱长编》,图片与文字同等重要。此前许多插图是他从旧书报刊中复印扫描,质量并不理想,需要重新找到原书,甚至与收藏者、收藏地联系图片和版权。曹先生多次与学界同行联系,请他们帮忙搜寻联络。我们努力协助整理,与此同时,更为担忧的则是他日渐消瘦的身体。

早在 2018 年,曹先生的身体就出现明显不适。他身患疾病还要在更早之前,但我们并未察觉,他一直以坚定的意志与病魔斗争,坚持研究工作。2021 年 9 月曹先生病情加重,住进医院。疫情期间,无法入院探望,亲友们心忧如焚。12 月 6 日医院突然告知,允许家属前去探望。我们预感到情况危急,想到此书是曹先生入院以前最大的牵挂,王忠波副总编辑立刻寄来尚未印制封面的样书。我们随同家属去往医院,将样书放在曹先生手中,向他报告这本书和《林徽音全集》的进展。当时曹先生已不方便开口说话,他努力睁开眼睛看着样书和周围的亲友,眼角溢出泪水。我们陪在曹先生床前两个多小时,与他叙往忆旧,看到呼吸机上的数字缓缓回升,满怀希望地期待他能够康复。

遗憾的是,当晚 22 点 54 分曹汛先生仙逝。12 月12 日举行告别仪式,曹先生夫人将年谱样书放在曹先生手边,随同几十位亲友师生撰写的挽联一起,陪他去往另一个世界,以告慰他的一番心血。

除了《林徽音先生年谱》和《寻找一篇文章》,曹汛还为林先生写过《骄傲的辉煌—林徽音先生和她的建筑世界》《林徽音的两担云彩和佚诗〈微光〉》《林徽音先生设计〈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封面考详》《〈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编者后记》和《〈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编者后记》等。《骄傲的辉煌》是为林先生写的小传,已全文收入本书 ;其他文章也已完成整理,将在刊物上陆续发表。

1937年,林徽音测绘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大殿

自决定出版本书以来,出版社和曹先生便就书名商谈多次。曹先生主张,林徽音本名出自《诗经》“大姒嗣徽音”,又合“徽音冠青云”诗意,寄托了父亲对女儿的极高期望,与林先生一生的气质成就最为相合。林先生曾因不堪无聊文人的碰瓷骚扰而改名林徽因,并非她的本意。这个本名“不仅是父亲所赐,先生自己也喜欢,改名是痛苦的,不得已的,所以现在应该重新改回来”。本书尊重曹先生的主张,将“因”改回“音”,以“林徽音”之名出版。

本文选自《林徽音先生年谱》一书编后记,文章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转载请注明版权出处。

《林徽音先生年谱》读后感(三):林徽因的女性主体意识

前些年流行“民国范”的时候,关于林徽因的浪漫言情曾被不厌其烦地讲述和消费,她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暧昧故事被演绎得庸俗浮夸,几近地摊文学,超级畅销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就是其中的代表。林徽因成为民国“女神”的同时,大众形象也变得愈来愈失真。

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在以严肃态度默默搜集整理林徽因的生平著作,比如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学勇出版过一系列林徽因传记,澄清了坊间许多围绕林徽因的不实传闻。又如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曹汛的遗著《林徽音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用他擅长的史源学、年代学考证还原了林徽因的一生行迹,为后人追寻五光十色下真实的林徽因形象提供了一份可靠的材料。

“徽因”还是“徽音”?

曹汛教授追根溯源的精神,首先体现在这本年谱的书名和前半部分没有沿用此前大众习惯的“林徽因”之名,而是坚持使用她的本名“林徽音”出版。(本文为避免混乱,依然沿用“林徽因”之名)林徽因的本名由父亲所取,出自《诗经》中的诗句“大姒嗣徽音”。1935年初,林徽因“为避免与上海一位男性多产无聊写家林微音名字相混,甘冒不孝的罪名,忍痛改名徽因”,“徽音担心名字的误混辱没自己的清名和优雅,不愿招来更多的纠葛,更讨厌那个人的无理纠缠,才不得不改名。徽音的名字是父亲所赐,她非常喜欢。”(105页)

从“徽音”更名为“徽因”,表面看是为区别于三流文人的被迫之举,实则透露出林徽因的性别主体意识。林徽因1904年出生,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代新女性的代表,她自身的生命经验充分介入了妇女与中国现代性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角度回看她的一生,或许更有助于后人还原“女神”的神话。

林徽因出身名门,父亲林长民在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法制局局长、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等职。1920年,林长民仕途暂歇,带着17岁的女儿赴欧洲旅行考察,目的是让她“增长见识”“扩大眼光”。此趟海外旅行对少女林徽因影响至深,不仅结识了大她八岁的徐志摩,可能还让她确立了未来事业的方向:“在伦敦读书期间,据说女房东(一说房东女儿)是建筑师,受了她的影响,徽音决心将来学建筑。”(35页)

1923年底,林徽因为北京《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设计封面图案,“近景绘一钟楼,中景为一平静湖面,远景为密林和初升的太阳,天空中一对白鸽在自由飞翔,……钟楼建筑画的是正立面投影图,已具有建筑专业的绘图意味。”(39页)这证明林徽因在出国留学之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建筑学素养。尽管后世梁思成作为建筑学家的名气远远大过林徽因,但必须承认,丈夫最初还是在妻子的影响下才立志学习建筑。

年谱还指出,一般认为林徽因是1931年在徐志摩的影响下开始发表作品的观点并不准确,因为就在林徽因设计的这期《晨报》增刊上,她已用“尺棰”为笔名翻译发表了奥斯卡·王尔德的散文诗《夜莺与玫瑰》,笔名取典自《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寓意建筑与文学的追求各取一半。

1924年6月赴美之前,林徽因的才华就已在印度文豪泰戈尔的访华之旅中显露出来,她不仅是当时负责接待的文化名流中的唯一一名女性,而且在其中充当了关键角色。在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的活动上,林徽因主演诗剧《契成拉》,她还与徐志摩共同照顾泰戈尔在北京的行程,“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着戏剧性和使人兴奋的公众使命,她的‘一代才女’的声名,就是这时在社会上传扬开来。”(44页)

主持“太太客厅”

1928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学成归国,应邀到沈阳的东北大学组建建筑系,林徽因得以“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第一位女教授”(62页)。次年,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悬赏征求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最终中选。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梁氏夫妇一起受聘于朱启钤投资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返回北平工作,但林徽因很快就被确诊为严重的肺病,只能立即停止劳动,到香山上静养。林徽因养病期间,徐志摩、沈从文、凌叔华、罗隆基、张歆海等友人常去香山看望,激发她创作出一批杰出的诗作。

1931年10月,林徽因从香山回到北平城中,迁居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不久后,哲学家金岳霖也搬迁至此,与梁氏夫妇比邻而居。金岳霖习惯每周六在家中邀请朋友参加茶会沙龙,这些朋友大多有着北大、清华和海外名校的教育背景,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一群知识精英。起初是林徽因经常到金家去参加周六聚会,后来由于林徽因的个人魅力,茶会沙龙就慢慢地向林家客厅转移,这就是所谓的“太太客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社科的“空间转向”助长了文学空间研究的时兴,林徽因1930年代在北平主持的“太太客厅”因此成为许多评论家关注的对象。其实“太太客厅”一词来自冰心的影射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本来具有讽刺意味,因此年谱对“太太客厅”着墨不多。

关于林徽因在自家沙龙上的抢眼表现,她的终身挚友“闺蜜”费慰梅(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夫人)有一段常被引述的回忆:“每个老朋友都会记得,徽因是怎样滔滔不绝地垄断了整个谈话。她的健谈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使人叹服的是她也同样擅长写作。……她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当她侃侃而谈的时候,爱慕者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太太客厅”中除了费慰梅之外,几乎全是男性知识分子,这或许也是费慰梅把林徽因的听众归为“爱慕者”的原因。

目前已有多位现代文学研究者注意到20世纪伦敦文化沙龙“布鲁姆斯伯里”(The Bloomsbury Group)与“太太客厅”之间的关联性,前者的核心人物正是著名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布鲁姆斯伯里”强调女性的主体地位,而非像西方传统沙龙女主人那样,主要是为激发男性的创作灵感而存在。林徽因尽管具备传统沙龙女主人应该拥有的一切条件(美貌外表、高贵身世、文艺修养),但她没有仅仅充当花瓶,反而在一群男性精英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执着于激烈论辩和自我表达,这给当时的沙龙参与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林徽因的一生横跨文学和建筑学两个领域,正所谓“肩头上先是挑起两担云彩,/带着光辉要在从容天空里安排”(《小诗》)。由于通俗作家的渲染以及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破圈”流行,在后世的一般印象里,林徽因作为文学家的身份似乎比建筑师更知名。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文献的披露和介绍,林徽因作为一名卓越建筑师的形象也逐渐广为人知,比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的纪念文集《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以及中央电视台2010年推出的八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都着重讲述了她在建筑学上的精深造诣和成就。

曹汛教授身为建筑学人,把师母林徽因放在建筑领域内评价自然是题中之义,年谱中也特别指出,“徽音在营造学社先任参校,后任校理,既是营造学社唯一女社员,又是唯一担任实际工作的女职员。此后多次参加营造学社组织的中国古代建筑实地调查工作,与梁思成合写调查报告多篇,还帮助思成干了许多‘力气活’,把帮助丈夫事业成功放在第一位,人们称赞她是‘无名英雄’。……徽音出身名门,又是千金闺秀,还是多病羸弱之身,却能和男人工匠一样登高履险,爬梁上房,她的要强和毅力惊人,今世仅有。”(75页)

这段评价大体准确,唯一需要商榷的一句就是“把帮助丈夫事业成功放在第一位”。若从女性主义角度审视,林徽因绝非一位满足于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而是期望以主体身份介入男性主宰的公共领域的现代女性代表,她一生都挣扎于实现“才女”价值和在家庭事务中沉沦的矛盾之间,这种身份焦虑时常流露在她写给友人的书信中:

“我自己也到了相当年纪,也没有什么成就,眼看得机会愈少,……现在身体也不好,家常的负担也繁重,真是怕从此平庸处世,做妻生仔的过一世!我禁不住伤心起来。”(1932年1月1日致胡适信)

“当我在做那些家务琐事的时候,总是觉得很悲哀,因为我冷落了某个地方某些我虽不认识,对于我却更有意义和重要的人们。……另一方面,如果我真的在写作或做类似的事,而同时意识到我正在忽视自己的家,便一点也不感到内疚,事实上我会觉得快乐和明智,因为做了更值得做的事——只有在我的孩子看来生了病或体重减轻时我才会感到不安,半夜醒来会想我这么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1936年5月7日致费慰梅信)

林徽因早年立志投身建筑事业需要极大勇气,建筑师和建筑行业很长时间里都是男性垄断,即使在林徽因赴美留学的年代亦是如此。她最初想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但因建筑系不招女性而只好选择先进美术系,再选修建筑课程这样的迂回战术。在林徽因后来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她不断将自己的女性经验和主体意识融入作品,成功证明了自己作为女建筑师的地位。

1935年,梁氏夫妇设计的北京大学女生宿舍建成,该建筑是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设计采用不对称的布局,造型简洁,比例匀称。徽因心细,考虑女生手小,楼梯扶手比一般细小,体贴入微,备受称赞。”(106页)

抗战爆发前,梁氏夫妇在华北地区对存世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考察,其中的高光时刻就是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唐代佛光寺。林徽因在东大殿北次间大梁上辨认出了“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意味着这座千年佛殿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名叫宁公遇的女性出资重修的,欣喜之余,她还与宁公遇的塑像留下了一张著名合影。

七七事变后,梁氏夫妇在抗战大后方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辛,林徽因也因操劳过度旧病复发,从此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长期卧床不起。1949年后,林徽因完全告别文学创作,主要贡献是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1955年,林徽因去世,墓碑上只刻有一行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刊2022-7-22北京晚报,https://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b1a1310e4b03aa54d764016/AP62da7dc4e4b0733381728601.htm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