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摘抄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摘抄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是一本由鱼爸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一):还好

#读书.2月.04.015#2021年2月11日,看完了《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文字很通顺好读,但真心不系统,而且基本是自身感悟,不一定具备推广的操作性,更近乎于《读者》的文章,故事就是为了引出警句,读来觉得很有道理,很感动,但不知道怎么实操。抄抄我觉得有道理的话吧。家庭教育不是要教育孩子,而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真诚而温暖的爱,善良而有爱的心,才是我们应该给孩子的。孩子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问题往往出在父母身上。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少父母的理解和解纳。带着脾气的教养是无效的教养方式,反而会伤害孩子。爱和尊重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更加让他们变强大。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你为什么要在孩子的世界里费尽全力做一个控制者,而不是一个守望者呢?我们要做的不是禁止,而是引导。父母没有自律,就无法让孩子自律。你发火只是觉得自己脸上挂不住而已。接纳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才能培养出情绪积极、思想健全的孩子。成长就是一个犯错和改错、叛逆到懂事的过程。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永远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很多父母喜欢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我就走了。你的委屈不要发泄在孩子身上。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嘲笑孩子,哪怕你是无心的。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温柔拒绝,而不是蛮横控制。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二):愿你慢慢长大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是家庭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经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家庭关系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最为看中的关系之一,我们主张家和万事兴就是家庭关系最好的诠释。而对于培养孩子,无疑是家庭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市面上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书籍多如牛毛,一方面证明了国人对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各种书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让读者不知如何选择。实际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如本书作者鱼爸所提倡的——陪孩子慢慢长大,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母爱不缺位。

鱼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家庭教育研究者。85后爸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奶爸。本书将作者养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给读者很好的参考。

本书指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正确地去爱,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溺爱、缺爱、错爱,以及父母角色的缺失,都会带给孩子一生难以修复的伤害。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所以育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过程。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一名全职奶爸,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养育孩子的点滴心得,关于爱,关于如何读懂孩子,关于父母的修行,关于阅读……每一位父母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幕幕熟悉的情景,或使人猛然惊醒,或使人掩卷反思,或使人顿感温暖,或使人暗生决心。作为一名全职奶爸,作者深切认识到了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性,而反观当下的中国,有多少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在其位的。对此,本书有精彩的论述与分析。

阅读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多多阅读,但阅读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作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者和坚定的实践者,作者在书中单辟一篇做了分享,无论是方法还是经验,都非常值得广大父母借鉴。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三):拼爹时代,我们能给孩子什么?

阅读这本书,源于看目录有一章是专门讲孩子阅读的,不能说别的育儿书就没有讲关于如何读书的,只是专门用一章来讲,说明作者还是很重视的,作者在前言就说了,“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读书这件事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永远是一件顶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于孩子”。这一点,我是心有戚戚的。 虽说是育儿,但在这本书里,这个“儿”作者更多的针对男孩儿来说的,因为里面的文章都是作者原先发表在一个“养育男孩”的公众号上的节选。我的小孩刚出去不久,也是男孩,我想这本书可能在这方面能给我带来一定的启发。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可能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上尽可能多的辅导班,择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殊不知,父母的陪伴,或者言谈举止,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是真正的起跑线。我想,这本书的书名叫《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可能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 不管是爱心的培养,规矩的树立,脾气的发泄,或是对犯错承担的后果,都可以在父母的身上找到影子。这些教养的形成,无不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往往更重要。 很多的育儿书都会说不要对孩子管教太多,让他遵循自己的天性发展,给他自由。但自由就是让他想干嘛就干嘛?当然不是,小孩还是要管的,只是要基于尊重和读懂他的内心。孩子有自由的天性,有尊严,有独立人格,也有各种坏毛病,只有适当引导,才能让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地翱翔。说到管教,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读懂孩子的心,与他平等地对话,善用同理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谩骂,和催促,因为你越是这样,越是想去禁止,孩子就越想去做。所以,学会恰当地安抚孩子的坏情绪,才能为他扫掉成长路上的地雷。 而这就归结到我们父母身上了,只有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优秀,陪孩子疯,陪孩子玩,担得起做父母的责任,孩子自会足够的精彩。 书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作者在最后一章专门讲了阅读的问题,包括阅读的最佳时间,书籍的选择,阅读空间的营造,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绘本该怎么读,甚至孩子爱撕书怎么办都谈到了。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供参考。给孩子留一套房,不如留一屋书,阅读里,藏着孩子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不是王健林,给孩子留一屋书,应该是最便宜,也是最贵的礼物了。 拼爹时代,能给孩子最好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四):养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一种修炼

文/王大宝

前段时间在网上一个豆瓣小组很火,那就是父母皆祸害小组。这个小组的原意不是否定所有的父母都是祸害,而是指出一个社会现实:那就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资格,有能力当好父母。

很多人觉得作为父母是一件自然而然,而且简单的事情。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言谈举止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养孩子无非就是加一双筷子而已。孩子的成绩好不好,能不能健康成长,那都是靠孩子自己的造化。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担负着怎样重要的角色。这样的父母,最多只能算作一个饲养者,而非养育者。

在孩子长大之后,如果说孩子的发展方向,并不是父母所期望的那样。那些传统的父母就会把原因归结到孩子身上,而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些愚昧的观点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一一纠正。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第一门课——那就是爱与规则。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熊孩子。在网上流传着一个熊孩子洗钢琴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这位熊孩子的家长不得不赔了28万。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讲的非常有道理《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狠狠的教育他》。

而爱,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课。他要从小学会爱周边的人,爱他的父母,爱他的亲人,爱整个世界。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是缺少父母的理解和接纳,也就是缺少父母的爱。

孩子还需要尊重与引导,从来就不应该忽视孩子的情绪。

很多时候夸奖比斥责更加有效。

如果养成阅读的习惯,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

做父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需要修炼与学习。这些都是这本书要教会我们的作业父母的一些技巧。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有机会阅读到这一本书,因为这一本书有可能就会改变你孩子的一生。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读后感(五):《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这句话说的对啊!

社会的变迁速度过快,导致许多人尚且未曾真正步入中年或成为父母,就开始纷纷嚷着什么“早衰”什么“中年危机”,其实说到头来,一部分的确是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占据的社会资源没能达到预期,被各种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欲望逼迫所致;另一部分,则都是懒得成长了而已。

在书中,作者主要提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种种细微处,阐述教养的涵义;二是强调身为父母,本身所应具有的教养和对孩子应肩负起的“教养的义务”。文中的所谓教养,个人认为这个词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种是名词上的意义,即指一个人自己从小接受父母等周围环境中的人的教育,从而获得的能够与大多数建立起良好情感关系的能力;另一种是动词上的意义,但是主体却是父母等周围环境中的人,是指由他们通过“教(育)”和“(抚)养”,将孩子培养成身心更为健康的人。让孩子有教养,需要父母具有同理心等许多优秀品质的支撑。所以如果因为行为不当,被人骂作“没教养”,那么其中的“教养”若问指的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其实也应该根据该行为的主体来看--如果对方年纪较小,多数情况下适用于第一种解释;如果对方是成年人,那么就需要他自个儿和第二种解释中的主体--即父母等周围环境中的人一同负责任了。所以,许多新手父母如果在公共场合行为不当被人提醒、制止,还是好意思我行我素,甚至自称“没文化”、“没教养”,也就别指望自家的孩子能超越自己的格局太多,否则,就只能等孩子主动提出断绝关系、自动疏远他们这类人了--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不懂事的时候,你们“言传身教”让他不把应具有的行为教养当回事,那么,当他再度被社会排斥,甚至因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被排斥,又怎么能指望这个孩子“有教养”地对待你们呢?如果孩子因为“失于教养”犯了错,再用“还只是个孩子”之类的话搪塞,等到社会的现实和残酷无情地给孩子“补上教养这一课”时,孩子也依然可以只对“教”过其“教养”的人“有教养”,因为,如果认为“只是孩子就可以没有判断力”,家长就不“教”,孩子也可以不把“一视同仁”这种判断力用在这样的父母身上,公平得很······

本书通过细细地分析孩子日常行为的一举一动,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给出了细致明确的答案,相信能给许多新手父母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从中听取到许多自己以前只是觉得有道理却没认真想过、自己根本就没注意,甚至能作为原动力督促自我去改进、提升的金玉良言,让自己有幸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