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由帕克•帕尔默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一):《教学勇气》读后感

当作者还是一名年轻教师的时候,有着和我一样的愿望,希望这有这样一天,对教学了如指掌,如此称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力量,走进任何教室的时候都不再有害怕的感觉。但是等他年近60,他明白这样的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作为教师总是会存在恐惧,但是不必处于恐惧中进行教学。这一段话让我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上有自己追求,那么或许很难有一天会不再恐惧即将面对的教学。我们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诚实这些与恐惧一样真实的感受中进行教学,不必去逃避恐惧。 作者在书中提到,为了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们自己的个性整合。世界上没有优质的教学公式,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教师的身上学习到处理某一知识点的方法,学习面对某些事件应对的方式,但不得不说每个人在处理问题上都会带着属于个人的气质。我们需要有对于自身的一种认同感,不要将自己割裂,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首先是符合个人做事风格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带着面具在学校进行教学,那样会让我们自己同自己割裂,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危险。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二):育人先识己,启智先启心 ——读《教学勇气》有感

教学需要勇气吗?如果需要,教学勇气又包括哪些内容呢?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并没有随着我教龄的增长而更加清晰。我时常会怀疑自己是否胜任教师这一工作,尤其是在上了一堂糟糕的课,或是没有处理好班级问题的时候;也时常会在梦中梦到教室里混乱不堪,自己被学生晾在讲台上,无所适从;还会时常会担心自己的课太无聊,会遭学生唾弃,自己的班级管理太平庸,不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读完《教学勇气》之后发现,原来像帕尔默这样的名师依然也有类似这样的困惑,不觉松了一口气,认识到自己或许并没有那样糟糕。

正如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保持心灵的开放能够让我们变得丰富多元,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到“自身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能够让我们坚定自己的内心,处理教学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本书共七章,前三章讨论“教师的自我认同”“教育和分离的生活”“教与学的悖论”三个问题,后四章主要讨论认知、教学、学习与共同体的关系。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第一章的内容,即“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这里提到的自身认同与魏晋时期殷浩“我与我周旋良久,宁做我”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帕尔默看来“好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能够意识到“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同等重要”。这里的自身认同特别的强调对自身完整的认识,我之所以为我的一切因素都应包含在内。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真诚的面对自己,不要隐藏,更不要为了迎合某种标准,刻意将自己塑造成某种形象。最坚实的力量永远来自于内心!班级管理不是一门技术,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向内探索,全面地认清自己,接受自己,认同自己,再慢慢完善自己。

关于教学,帕尔默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在书中,帕尔默列举了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几位老师,他们中间,有一讲到底的,有风趣幽默的,有注重互动的……他们的教授方法各具特色,并无一定之规,也不完全符合某种教学理论,但他们都非常受学生欢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热情、真诚和独特个性,他们的成功来自于他们的自我认同和完整。“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关于班级管理,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悟到很多的“兵法”。 帕尔默说:“一定要时常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努力过不分离的生活。”我期待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要去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除了真诚、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去影响学生。如此方能有“一棵树能够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能够推动另一朵云”的育人效果。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才造就了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所以没有统一标准的学生管理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迷信名师的秘方,也不要妄图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根本上决定了我的教学和管理。只有在不断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实现自身的认同和完整,才能在教学和管理中游刃有余。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三):做無知的教師

做無知的教師

學生的無知可以原諒,大部分學生必然是“學而知之者”和“困而學之”者,甚有“困而不學”者(《論語·季氏》),所謂“生而知之者”即便存在也不可確證。然而如今,教師則常常被冠以“無知”之名。

無知並非意旨缺乏專業知識素養,況且生有崖,知無涯,知識上的苛責無甚意義。無知的另一層意思即缺乏智慧。這是因為,教師因長期受益於“教育技術”、“教育手段”、“教學策略”而淡忘對自身作為人的心靈修繕,因此在真正智性的方面則顯示為無知。帕克·帕爾默在本書中首先便告誡我們在教學方法和技巧背後,教師應當尋找真我,“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我認同與完整。”因此,於我而言,長期縈繞在我內心的關於教師身份之焦慮便可歸納為如下悖論:作為教師,我們很少檢視並教育自己的心靈,而總妄想高人一等的拯救他人的心靈。不過由於教育體制機制的問題,教師一般易於遵從學校機構的“管制”,和忽略自身的躍升。不過我們可以稍許注意到劉小楓先生編纂的文集《誰來教育老師》中,那個由柏拉圖提出的永恆命題:誰能教育教師?答案只能是教師自己。

讀畢此書,我認為教師的真正無知在於其對自身能力的充分自信,於是總是“好為人師”,而很少對自身做顛覆性的反思。千年以前,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曾自命“無知”,這乃是因為無論掌握多少外在知識,都難以追尋理念的真實,遂有古希臘名諺“認識你自己”的顯白教誨。當代法國哲學家雅克·朗西埃在《無知的學校老師》(The Ignorant Schoolmaster)一書中認為真正的教學必須交給一個“無知的教師”(ignorant master)。這並不是說教師無需具備文化知識,而是那些自命不凡、閱歷豐富、學識深廣的老教師(old master)教的越多越會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是無知的。這不僅會打消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得他們覺得自己很愚蠢,朗西埃將這種過程稱之為“愚蠢化”,《老子》中亦有“將以愚之”的說法。換言之,只有無知的教師才能與學生保持真正的平等:你不懂的我也不懂,我並不能教你,你並不是無知的。因此,教學過程是教師將自己看做是學生,與學生共同進行學習,正如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中所揭示的,教師與學生是學習的共同體,教學即共事切磋。雖然我國教學一直以來倡議擺脫教學中一言堂的局面,提倡師生的平等對話,但種種教育經驗、教學策略實際上總是預設了一個更高、更出色的教師角色,終究我們的課堂還是教師設計的,我們充當規則的制定者,學生只是例行操作。

儘管在這樣的局面下,教師自我教育的路徑只是少有人選擇的道路,不過正因如此,我們才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教學勇氣,去追寻那些永遠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畢竟“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四):智力、情感和精神的互动

以参加读书会的方式读完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读绪论/导言时领读者以书中两个问题开启了我们的讨论:教育制度(换成组织)能够怎样支持教师(换成他人)的内在生命?应该期待教育制度(换成组织)支持教师(换成他人)的内在生命吗? 两个伙伴都分享到自己与合作伙伴或同事的沟通经历,谈到情绪感受、关系冲突、沟通方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回到这本书,内在生命等于情绪吗?” 本书是一个有三十年执业经验的人花了十年时间写出来的,作者带着强烈的自我探索动因和探究教育改革问题的责任心,她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有可能把很多被我们忽略的东西揭示出来,让我们对我们的故事和感受建立新的理解框架,从而找到新的工作方法。 这本书说了什么?在十周年纪念版前言和导言部分,呈现了本书的写作过程、内容要点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 【写作者背景】: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 【写了多久】:十年 【为什么要写】:“因为我要弄清楚到底为什么教学总是令我既兴奋又恐惧。”“我执着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 【写了什么】:“我探索着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由内而外,清晰地揭示智力、情感和精神的互动状态如何使我们的工作达成或走样。”“'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是本书的核心问题。" 【作者对于教学的观点】:“我在书中一直坚持的看法——个人与其专业不能分离,不管是在黑暗中还是在充满阳光的日子里,’我们都要教导自己认识自己。’” 【作者总结的方法】:“要充分地描述内部景观图画,必须把握三种重要通道——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 【作者的担忧】:“我预感到,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沉迷于教育的外部价值——包括那无情而又愚蠢的标准化测试——我深感其对教育的冲击。” 【希望带来什么改变】:“探寻出加深自我理解的方法,进而深化任何像我一样关心教育的人的教学实践。”“寻求一些方法来保护和支持位于真正的教学、学习与生活之核心的心灵旅程。” 【写这本书后作者的经历和变化】:有一年成为一个学院的项目客座教授;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老师们设计并落实“教学勇气”项目;创立教师成长中心,后改名“勇气和更新中心”,帮助各行各业的人,让他们原本的自己跟他们的工作重新建立联结。 这本书无疑也在解答情感的问题,这正是内在景观的重要部分之一。但当一个人在沟通中表达出各种情绪,为了支持对方的内在生命,我们除了“共情与倾听”(这当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还可以做什么?以两位伙伴分享的经历而言,作者提出的“智力、情感和精神的互动状态”无疑就是一个可能给我们带来突破的新的理解框架。我觉得情绪是一种外在表达,是通往双方内心的一个通道,我们可以不停步于此。这本书也在唤醒着我的一些回忆,例如我发现有的人会重复出现某些情绪(比如对自己感到不满、与一些伙伴合作困难带来挫折感),这些情绪并非身边的同事伙伴单纯给予情感支持就能够转化,而是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包括他/她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否独立和充满活力,对一个议题的认识理解及专业判断力是否能够支撑自己开展复杂的工作,制度结构是否支持他/她进行自由探索等等。因而,在看见和接纳情绪后,深入地探讨清楚一个问题也可能是支持对方的内在生命的一种方式。读书会上一位伙伴提出“我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这涉及到“认识自己”,这种真诚的力量也将可能唤醒对方“认识自己”。 有一位伙伴后来分享了书中的一句话:”心灵是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关于心灵/内在生命的这个定义很重要,让我们在讨论到心灵时更加整全,不是把心灵等同于情感,或把情感与其他心灵面向对立起来。此外,我们讨论问题经常会陷入各说各话的境地,因为对很多概念的定义、理解不一致,或者都在谈自己的个人经历,其他人缺乏相同的语境和判断基础。而基于同样的定义及同样的“客观事实”(即书的内容)去讨论问题,可以让我们的讨论更加聚焦、准确、深入。 后半段大家花了比较多时间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支持不太愿意表达的同事/伙伴去表达,大家分享的很多做法,再次让我感受到NGO组织的人道、温柔和自省精神,如: 创造更多安全感 反思机构哪里做得不够 给更多的空间 彼此觉得舒服 松动关系,创造环境,让大家变软一点 不强迫表达内心想法感受(读书会伙伴把这点放在守护人的消极自由、尊重个人隐私权的语境下阐述,我是非常赞同的。) 我想表达应该不只是表达感受,还包括表达思考、表达精神世界,也就是由内而外去表达心灵的内在景观。正如作者提出的:“要充分地描述内部景观图画,必须把握三种重要通道——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在这个完整的框架下,我觉得并非创造更多安全感、给更多的空间就一定能带来更多的或更好的表达,还取决于表达者是否有内容可以表达,是否有能力去表达,是否有意愿去表达。如果缺乏内容,那么要补充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如果缺乏能力,就要提供工具(如指导写作,或给予新的方法如口述、画画、拍摄……);缺乏意愿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以本书作者为例,埋首十年写出一本书,仿佛有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促使她进行内心的探索和公共的表达,这样的意愿从何而来呢?就我而言,作者这股强烈的意愿及有洞见的原创内容,也在激荡着我的意愿、启发着我的行动想象。心灵世界的深处是有可能相通的。还有的人要等到在现实世界中拥有了某种痛苦的经历或美好的体验才可能开启。同时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就是没有意愿的,因为没有这个需要(不管是从内在世界成长来说,还是外部生活境况来说。) 以上是为了说明公益机构除了“自省”、创造温暖舒服的空间,还需要有更多的方法和工具。大家也谈到“公共性”,我很认同领读者说“公共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个人的带到公共中来。”我们需要寻找、识别并支持那些有意愿(哪怕只是一点点)的人实现表达的各种可能性,创造新的文化,让更多真诚的、负责的表达得以涌现,让某些没有意愿的人有更大可能生发出意愿,并像这本书的表达一样,让流淌出来的表达一方面返回去充实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给外部世界带来有生命力的革新。 我们这个读书会的成员组成是很奇妙的,跨地、跨组织,某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跨文化。在**事件刚刚过去的今天,认真地阅读文本(包括历史的和想象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表达),信赖内在生命,深入交流内心世界,有着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这是和平的重要基石之一。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五):师者永远在路上

任何称职的实践者,任何社会改革的真正组织者,都需要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特征:集谦虚与自信于一身,对人类的奥秘怀有深深的敬意,同样热衷于冒险——这些就是帕克.帕尔默,这些就是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怎样不断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我们怎样保持对教学的乐趣与热爱?作为教师,作为人,我们怎样成长?我们怎样满足对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渴望,我们怎样发展能够支持教与学的共同体形式?

教学中的困惑有三个主要原因:

1、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一把握。

2、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佛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

3、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第一章 教师的心灵

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时,惟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我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地位。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

发展洞察和理解的能力,这才是接受教育真正收获。

第二章 一种恐怖的文化

学生也是害怕的,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暴露了他们的无知或者他们的偏见受到挑战,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当学生的恐惧和我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就以几何级数递增——这样的教育就瘫痪了。

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沉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沉默——这些人恐惧那些有权力的人,懂得不说话较安全。

随着我发现更多放手让学生做主的方法,我会鼓励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的声音,并说出他们自己的真心话。

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款待产生一个更亲切地款待教师的世界。

第三章 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博尔提出一个基本原理: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

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地隔裂世界,而是靠既此既彼地拥抱世界,在一定的情况下,真理是表面对立事物的是非而是的联系。如果我们想认识那一真理,我们必须学会把对立事物作为整体来接受。

教与学的设计: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

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又紧张的氛围。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

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

优质教育总是重视过程多于成品。

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我们只能透过谦卑这片透镜看到伟大事物,而一旦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事物,谦卑是我们惟一应有的态度。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共同体。

作为数学家,我们最主要的不是要对学生负责,而是要对数学负责,去保护、创造并提升数学的水平。我们是为了未来的几代人来保护这个学科。

好学生是命中注定成为数学家的人,好学生能在任何教育体制下生存,我们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

人脑根本没法一面听滔滔不绝的演讲,一面把排成一路纵队行军而过的大量事实留住、记住。

只要我们记住每个学科的核心都有一个格式塔、一个内在的逻辑、一个与伟大事物相关联的特有模式,答案就随之而来了。

从微观世界出发的教学中,我们要同时对主体和学生负责任,不会像一间智力的快餐店那样只把片面的信息传送给学生,而是去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是从哪里来的,理解它的含意是什么。

我们同时要尊重学科,尊重学生,要让他们不是像鹦鹉学舌那样把别人的结论背出来,而是像历史学家、生物学家或文学批评家那样去思考问题。

研究社会的微观教学

只要师生仍陷于地位和权力的不平等关系之中,教育永远都无法形成任何形式的共同体。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

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

学习,共同学习,这是最适合我们所有人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