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1000字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1000字

《西域考古记》是一本由[英]斯坦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一):不止是考古

半文半白的民国译本文字精练,部分地名有所出入,如果曾经涉足过那些地区则也容易理解。 有不少篇幅在描写跋山涉水的艰辛,恐怕一百年后在考古、历史或收藏领域也没有几个能这样有探索精神而又吃苦耐劳的学者。 很想知道作者在古代垃圾堆里发掘出汉代不同材质的写本时是什么感觉,从毛皮到木简再到纸的诞生,是信息媒介的过渡时期,也同时经历着气候变迁、地质运动、人种迁徙、宗教扩张、王朝更迭以及战争的此起彼伏……纸的时代终究会结束,今天亦是这样的过渡时期,而一切还未知。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二):不知困难为何物的斯坦因爵士

本书穿插着介绍了斯坦因三次西域考古的大致情况,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面对各种或自然或人为的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退却,而是如何去解决,且最后总是能一一化解。诚然,他背后的英帝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斯坦因对考古探险事业的疯狂的爱(1943年10月,81岁高龄的斯坦因在阿富汗进行探险考古时,因着凉发展为支气管炎,最后中风而亡,死在考察的路上);其次是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物资、合适的人员等);最后是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三):斯坦因们的狡猾,因亚洲的无知和贫困而泛滥

斯坦因哄骗王道士,窃取敦煌藏经洞大批文物的故事,余秋雨在《道士塔》中说得很详细。这一历史桥段,应来自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

看《西域考古记》,作为中国人,是很难心平气和的。斯坦因以探险者的口吻,将西域文物一箱箱装走,恬不知耻地讲述如何哄骗王道士,感谢师爷蒋孝琬对他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对辛亥革命前后遇到阻挠时的报怨,都让我心绪难平。在旧中国战乱频仍、国弱民穷的时代,斯坦因们的狡猾,因亚洲的无知和贫困而泛滥,欧洲各大博物馆里陈列的亚洲文物,大都散发着偷窃、豪夺的贼气。

此书所附《十九世纪后半期西域探险略表》显示,1850—1910年代,共有50批次西方人闯到西域,以考古、探险的名义,掠走大量文物,涉及德、俄、英、法、瑞典、日、匈等国。在尼雅、楼兰、敦煌,大漠寂寂,驼铃声声,吃苦耐劳的骆驼驮起一箱箱文物,向着印度、英国进发。

当看到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人的传记和文章后,在庆幸敦煌学在本地得到发扬的同时,也感受到旧中国文物遗失的切齿之痛。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四):《西域考古记》(短评写不下)

斯坦因分别在1900—1901、1906-1908、1913-1916对亚洲腹地(帕米尔、新疆及甘肃西部)进行了三次探险,《西域考古记》(民国二十四译本)即是以地点为线对其作了大纲式的叙述(更详细的可以看《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记》),考察的领域主要是考古学、地理学和人类学,有些地点去过多次。

文中多次提到:斯文•赫定、马可•波罗、玄奘。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内容在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如大方盘城遗址用途之确定、俄国探险家科斯洛夫在一古墓中所获西夏文书及汉文文书残碎而不至销毁之因的猜测(“疑中国尊惜字纸之风”)等,很显然影响到了后来的研究者。

在第二章中斯坦因认为“汉武帝的长城”与古代罗马边陲长城制度很相似,它们都是“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而秦始皇及中古时代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

此外,如果从中国封建王朝在亚洲腹地的势力变迁的角度来解读考古发现,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点。

《西域考古记》读后感(五):西域考古记(英)斯坦因

西域考古记

书店见到ta,勾起了某人对新疆的惦记,迫不及待就给抱回来了。可怜某人钱不少花几分,每每总是落得帮书店清存货的待遇——只怪自己选的书太冷门,总是没得多一本未拆封的可选。

对新疆起了惦记,源自阅读了一套中国通史的明清卷。虽然书的序言有点尬,但内容还是不错的。属于历史通识教育,没有过于严肃,也没太过庸俗。

所感慨最多的,是明清卷中对于清朝后期边患的讲述。头一次比较清楚的了解,在占据了教科书近代史最多篇幅的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之外,在中国的边疆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过往。尤其是新疆平叛,读完心里莫名冲动,一定要去看看曾纪泽、左宗棠死命保下来的新疆。

至于无意中在书店角落里发现的这本《西域考古记》,讲述的是英国作者斯坦因于二十世纪初在新疆及周边探险考古的经历。当时的大背景是众所周知的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及文物流失、日俄欧美对西北的探险考古发掘及文物掠夺。

读书的过程中,敬佩作者的勇气与执着。看他记录沿途的艰险,前路的未知,文字和图片皆珍贵。看他时不时对照中国历史,汉武帝、高仙芝、玄奘等等,各个朝代年代顺手拈来,真是佩服又羞愧。

看那些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脑海里忍不住去对比旅行手册里的风光彩照,感叹山川壮美,为作者不畏艰险拍到这样珍贵图像想要称赞,可是一想到,那年代大好山河由得外国人这样肆意考察勘测、以及后边文物的打包运走,只能是情绪复杂。

终于讲到了敦煌和王道士,看着作者的讲述,情绪的复杂到了顶点,一方面知道文物流失的结果而不忍细看整件事情的脉络。作者讲述如何凭着玄奘、凭着同行的蒋师爷的帮衬、凭着投其所好的劝诱,终于得以从王道士手中将众多图卷文物运走。作者讲述再一次来到敦煌,因为外国探险家们的所为,使得中国政府终于有所觉察,进而官方接收敦煌图卷,再讲到官方对待文物的粗心大意,除了心痛可惜,实在没有别的选择。有那么一种时刻,“或者被人带走反而能让te们得到更珍惜的对待”,会是这样的想法。

这些年,敦煌越来越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了,或是与博物馆热有关,或是受益于一带一路的建设,舞蹈也好、影视剧也好、文创也好,出版物里也开始更多见到敦煌研究者们的著作,在图书馆、书店里边醒目的位置。敦煌如今是被好好的宝贝着了。这样想一想,或者心里能稍稍舒服些。

这本书,按照简介里说的,是民国时候翻译的版本,然而通体流畅,很多时候想不起来这是大半个世纪之前的译作,只是偶尔会被字里行间的文雅不经意的提醒。

以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