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精选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精选

《物理学的未来》是一本由加来道雄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3.80元,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一):物理学的未来这个物理

未来到底是什么模样,我到底应该会做什么改变这个世界?

我从小就喜欢物理,物理学也是我学得最好的一门学科。我坚信世界上万物都是符合物理规律的,这就是根本吧。

确实是,如果真的要我找一个信仰的话,我选择科学。所以我相信科学家的话,如果科学上认为我们必将走出来见面(High Touch),那我现在在做的这件事还是有价值的。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二):误导性的书名

Michio Kaku的科普著作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被豆瓣简单地略去副标题 "2100年科学如何塑性人类命运和日常生活". 这本来是介绍物理学在未来科技中的应用, 略去副标题以后成了"物理学的未来". 物理学本身和技术差别很大...

而且, 书名应该翻译为:" 未来的物理学 ", 是畅想, 物理学的未来则是一个很严肃很深刻的话题.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三):物理学的未来

书名欠妥。应该是未来的技术。

书断断续续读了许久。主要是信息量太大了。文学类的书籍可以一口气读下来,但涉及到包含大量知识的相对专业的书籍,即使属于科谱类,也是觉得读的太多,大脑有点装不下,需要放放,再接着读。

读加来道雄的书,最大的体会,是真正好的科谱,不该是按照某个框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堆砌。有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写成科学轶事,试图通过故事性来增加吸引力。这类书,对我没有吸引力。之所以喜欢加来道雄,是因为他的书,是一个彼此有逻辑关系的系统。是思辨的产物。很多内容,不光是对技术未来的简单设想,而是有大量的分析,分析技术的各种利弊,以及有可能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简单的说,书的内容所描述的技术是一种载体,而对技术相关的分析反映了作者及很多书中提到的科学家的智慧。

这是人类大脑的魅力吧。它所独有的人工智能所不具有的洞察力和智慧。

书读的不多。科谱类第一喜欢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全是证明物理规律的理想实验。是思辨和逻辑推理的盛宴。现在喜欢加来道雄。这些聪明的大脑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趣味。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四):未来科技预测

首先,本书所用的中文名的准确性是值得商榷的,本书中的内容讲的是未来的若干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并不是在讲物理学的未来。按照该书的英文名称(physics of the future)直接翻译也不能翻译成物理学的未来,但如何翻译这里的physics确实是有些困难。 书的装订太差,一不小心装订的胶就裂开。 整本书给人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虽然书中内容都是对未来科技的发展预测,但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些预测都不是天马行空毫无根据的预测,恰恰相反,这些预测都是基于这些技术领域已有的发展成果经过适当的推理分析得到的。前几章分别对不同的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做了有理有据的推测/预测,最后一章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描述了2100年人类的生活,这一章中几乎囊括了将前几章所介绍的各种对未来科技的预测,将各种未来科技串联起来,如果要对书中的主要内容有个初步了解的话读最后这一章就够了,如果想进一步对未来各项科技的发展原理有所了解的话就再去翻看前面的章节即可。 该书在向读者展望未来的同时也起到了对相关技术领域知识进行普及的作用,例如,从书中可以学到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研究的困难所在等。 此处列举书中所给出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观点(或者是对某些问题的回答): 通过基因的方法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衰老是新陈代谢的一个间接后果;人类抗衰老是有可能实现的;能够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变成任何想要的物体的技术;量子计算机目前的问题是原子的状态容易受外界干扰;热核聚变的污染很小;交通业的能源主要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了,随着超导的发展人类所使用的力从电力向磁力转变;以后癌症将在发病初期被治疗,因此“肿瘤”这个词将会消失;技术的发展将使得一部分人或国家成为赢家,而另一部分成为输家;知识将成为衡量财富的标准,从商品资本主义向知识资本主义转变;…… 2017.1

《物理学的未来》读后感(五):摘录

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力驱动整个宇宙。每当我们理解和描述了其中的一种力,它就会改变人类的历史。

1. 引力

2. 电磁力

3. 弱核力

4. 强核力

洞穴人原理:每当现代技术和我们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时,总是这些原始的愿望占上风,比如要求提供“被杀死猎物的证据”、喜欢面对面地会见……我们古代的祖先总是希望亲自看到某件事物或事情,而不依赖道听途说,依靠实际的身体体验而不是谣言。

遗传错误的积累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副产品:总熵(无序或混乱)总是增加。这意味着万物皆会消失,物体必须腐烂、衰退、生锈、老化或者瓦解。

食物和污染不是原始的问题,实际的问题是能源问题。有了足够的能源,我们想要多少食物就可以生产多少食物,污染也可以转换成易管理的产品。

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技术产品非常珍贵,受到严密的保护;

第二阶段,技术产品私人化;

第三阶段,技术产品的价格下降,成为普通商品;

第四阶段,技术产品成为一种时尚的用品。

举例说明:纸、水、电、计算机。

未来工作中的赢家和输家

将来能够继续留下的工作主要是机器人不能完成的工作,即需要“模式识别”和“常识”这两种能力的人。

在蓝领工人中,输家僵尸纯粹从事重复性任务的人,比如汽车装配线工人;赢家将是具备模式识别能力的从事非重复性工作的人,比如垃圾清理工、警官、建筑工人、园丁、水管工等。

在白领工人中,输家将是那些从事盘点存货和“数豆子”等中间人工作的掮客,比如低级别的代理人、经纪人、出纳员、会计等;赢家将是那些能够提供有用常识的人,具备丰富的经验、扎实的知识和准确的分析,从事艺术、表演、讲笑话、写软件、领导力、分析、科学、创造等方面工作,如艺术家、编剧、律师、程序员等。

未来,计算也会像水和电一样计费,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家电、家具、衣服等都已智能化的世界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计算机革命将最终使计算机消失在云端。

正在取代商品资本主义的是知识资本主义,包括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还不能提供的“模式识别”和“常识”。其它一切事物从竞争方程当中退出,知识已成为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

尼古拉·卡尔达肖夫对行星文明的分类:

Ⅰ 类文明属行星文明,消耗落在其星球上的光,约10^17瓦;

Ⅱ 类文明属恒星文明,消耗太阳释放的所有能量,约10^27瓦;

Ⅲ 类文明属银河系文明,耗费100亿颗恒星的能量,约10^37瓦。

国与国之间煽动仇恨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误解。

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确定是什么,而不能决定应该是什么;超越其领域,价值判断仍是不可缺少的。

在现代社会中最珍贵的商品便是智慧。没有智慧和洞察力,我们将会漫无目的、毫无目标地随波逐流,在无限信息的新奇消失殆尽之后,留下空虚渺茫的感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