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锦集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锦集

《极简宇宙史》是一本由[法国] 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一):一场神奇的宇宙之旅

一起晒着八分二十秒到达的阳光,看着一百多万年前的恒星爆炸,我们寄于这个宇宙而存在,想不到有比这还浪漫的事。 忘了在哪里看过这段话,惦念了好久。小时候看神话故事的时候,也一直幻想着自己可以飞上天,像神仙一样在云上飞翔,俯瞰大地。后来大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地球之外是无垠的宇宙,浩瀚的银河,星空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夜色微凉躺在躺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月亮从远处的山上缓缓升起,一点点打破周围的黑暗,在脑海中,自己来一场神奇的宇宙之旅。 宇宙,感觉离我们很遥远,心里向往宇宙,想要探索宇宙,但是物理不好的我,又会因为它的神秘而退缩。这本《极简宇宙史》是霍金亲传弟子、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所著,没有复杂的物理公式,整本书就一个E=mc²,用讲故事的方法,通过一场时空旅行带领我们了解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了解到很多知识,还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物理、天文学的兴趣。宇宙的浩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宽阔,穷尽我们人类一切已知的方法,我们能看到的所有,也只占整个宇宙物质总量的4.6%。 带上想象力,跟着加尔法德的脚步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宇宙的魅力,宇宙仿佛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晦涩的物理、天文学等理论知识也在他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有趣起来。 宇宙是什么?可能很多答案都是非常专业的学术回答,不是专业人员可能听的云里雾里。而加尔德法很擅长描述和运用比喻的手法,从讲述宇宙开始,营造一个环境,让读者不自觉跟着他的描述进入场景,一步步发问解答,让人开始期待后续的旅程。 太阳的构成、天体家庭、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关于宇宙的相关知识在这本书里基本都涉及到了。记得我小时候仰望星空时,总以为头顶这片天空就是全部,读书以后才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之外还有很多行星,太阳系之外是银河系,直到现在我也一直以为银河系就到达了宇宙的尽头。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我们的银河系也只不过是无垠宇宙里一块恒星群岛而已。 作者语言风趣,比喻也恰到好处。比如让我们想象3000亿颗恒星各自漂浮在太空里,只感觉很多,但具体的想象好像很难。换个角度想,用沙子填满一个1立方米的纸箱,300个同样灌满沙子的纸箱就是银河系里恒星的数量,是不是突然一下子就有画面了。那么,如果之前在放沙子之前,你将一颗沙子涂成了黑色,和这么多沙子放一起,再要找出这颗黑色的沙子也绝非易事,从这也可以想象在银河系里寻找太阳或者比太阳小100倍的地球有多困难。 读完这本书,下次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会记起这个宇宙的浩瀚无穷,为宇宙的魅力所着迷,也会铭记人类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一直秉持敬畏之心。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二):我们处在我们可见宇宙的中心

刚开始看到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的这本《极简宇宙史》时,还想着这么书可能不太好读,里面的一些专业知识会让非专业人士一头雾水。开始读了之后,发现这本书里的内容确实很专业,但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缘于加尔法德在本书中的讲解平易近人。

在开始读之前,可能有人会误以为这是一本通篇都在进行理论阐释的科普书籍。大概不会想到加尔法德在本书开篇带给我们的是一场沉浸式的宇宙畅游体验,让我们先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想我们的宇宙,然后在带着我们走回现实,讲述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的诸多奥秘。 加尔法德在书中除了上述以文字引领我们想象力的手法来帮助我们踏入那个陌生的领域,还使用了大量亲切生动的比如来帮助我们想象,同时书中还记录了不少真实存在的科学实验,此上种种,都有助于我们更加顺畅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就以我们觉得熟悉无比的事物来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太阳和地球。我们的意识随着加尔法德游历太阳系的时候,如何准确构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及大小关系呢。加尔法德在书中便将太阳缩小到一个西瓜的大小,此时地球则处在这个“西瓜”43米之外,而且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它。 就是这样简单的比喻,让我们脑海里轻易就能构建出太阳系的模型,让我们真的能够感受到自己仿佛身处宇宙之中。这样也就让我们能够更加容易想象理解之后的内容里关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关系。对恒星来说,体积越大,寿命越短。对于围绕它们旋转的行星来说,距离才是至关重要。 我们通常的想法是宇宙漫无边际,无限大,但加尔法德在这本书里却说到了宇宙的边界,宇宙是有尽头的,有有着光穿不过的地方,有那么一堵时间与空间构建而成的墙存在着。这就要从宇宙的形成说起,又要说到光的速度特性。最没想到的是加尔法德进而指出我们处在我们的宇宙的中心。想想曾经被否定的地心说,如今我们又被证明身处宇宙中心。 在这本书里,加尔法德还以科学的方法证明了永生是不可能的,这里的内容涉及到时间膨胀和距离收缩这些理论,涉及到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这是全书中唯一的一个公式,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程无所不能。 加尔法德在书中还写到了原子质子中子夸克胶子,起初还想怎么写浩瀚宇宙还写到微观世界了,读下去才发现原来还是写宇宙,写着写着就说到宇宙的本源宇宙的本质,让人不禁觉得惊奇。 书中的内容由浅入深,平易近人,读过之后着实让人受益匪浅,对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三):极简宇宙史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可能都思考过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每当我在夜晚默默地望着星空,我都会感慨自身的渺小,也被宇宙中无形的力量抚慰着。

最近我读了《极简宇宙史》这本书,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带我们遨游于宇宙世界,让我们对宇宙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整个宇宙中,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预测所有未来,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类的诞生本身也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出现的。也许在演化的某一个阶段,倘若有一些因素发生改变,我们就不会存在于此时此刻了。

在牛顿看来,有一种人类的时间,被我们感知,并以钟表计量;还有一种上帝的时间,是瞬间而非流动的。人类时间这条无限长直线,向前也向后延伸到无穷,在牛顿的上帝眼中,却只是一个瞬间。他只在眨眼之间就已看到一切。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带领我们去进行一场宏大的思维探索。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的飞到太空,观察其他星系,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只有思维可以做到这些。用作者的话来讲,从太空中观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种让自己谦逊的方式。 宇宙的大小恐怕超乎我们想象,在某个角度认为宇宙本身就是无限大的,似乎也不算什么错误。比如我们每天都会看见太阳东升西落,但太阳发出的光需要八分二十秒才能到达地球,这一点也足够让人感到意外。不过如果太阳距离地球太近的话,可能很多生物都会因此而消失。

一个好消息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某些规律,这些规律不会轻易被打破。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规律来进行更多的想象,更多的推理,更多的科学探究。比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可以解释很多真实现象。 不管是在宏观角度上成立的牛顿经典力学,还是在微观原子层面的量子力学,都是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宇宙规律所做出的努力。

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宇宙规律,似乎我们即便不知道,也不会影响什么。但在我看来,之所以这些宇宙规律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了解宇宙,这也包括宇宙的过去与未来,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宇宙之中。

另外一方面,这些规律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有很多现代化的产品是利用了量子力学等科学知识的。比如手机的闪充功能实际上与物理学上“电子跃迁”有关。

生命之所以能够诞生和维系,都是宇宙的功劳。而我们人类也不仅仅只是星尘,我们还是宇宙历史中相当有趣的一部分,宇宙的历史也是我们的过去。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四):《极简宇宙史》读书笔记

《极简宇宙史》这本书带领我们探索了宇宙的历史,介绍了四个研究宇宙的理论——万有引力定律、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和量子引力理论。 第一,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当时,这个公式几乎适用于整个世界,它不仅能计算出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还能计算出地球和月球的公转轨道。经过科学家的检验,太阳系中有七大行星都是按照牛顿的公式运行的,只有水星的运行轨道与计算之间出了一点点误差。 第二,广义相对论。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大质量的星体会引起时空弯曲,时空弯曲产生了引力。以这种“弯曲”理论进行的几何计算,成功地消除了水星轨道的误差!广义相对论完美地解释了大尺度天体的运动规律,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科学框架,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也进入了全盛时期。 第三,量子力学理论。 宏观世界中,时空是光滑、连续、稳定的。但是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一切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不固定的。量子世界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状态叠加。在日常世界里,一个物体只能有一个状态;可是在量子世界里,一个粒子可以有无数的状态同时存在。 第二个特点,瞬间感应。这里有一个专业词语,叫“量子纠缠”。是说当两个粒子组成一对儿的时候,即使相隔遥远的距离,它们之间也可以瞬间影响彼此的行为。 第三个特点,测量不准。你永远都无法同时知道一个粒子准确的位置和速度。当你观察它的位置时,它的速度就变得很模糊;而速度确定时,位置又无法测量。仅仅是观察和测量这个动作本身,就会影响粒子原有的状态。所以量子世界不是一个精确的世界,我们只能用概率来描述 。 第四,量子引力理论。 要理解“量子引力理论”,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奇点。奇点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大爆炸奇点,一个是黑洞奇点。一个对应着宇宙的诞生,一个对应着星体的死亡。 大爆炸奇点是宇宙的开始点。这个点既是空间的起点,也是时间的起点。它致密而炽热,在经历过一次大爆炸后不断膨胀至今,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黑洞奇点位于黑洞的中心地带,那里同样是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热量无限高的地方。黑洞的引力大到光都无法逃脱。1975年,霍金发表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他说,掉入黑洞中的一切未必永远被禁锢其中,它们能逃出来!这一理论被称为“霍金辐射”,它指出,黑洞是会向外辐射能量的,黑洞向外发射出粒子,把吞噬在黑洞内的能量一点点地还给太空,当黑洞散尽所有的能量之后就会蒸发消失。这违反了信息守恒定律。 于是科学家开始向“量子引力理论”进军,它的研究对象是量子引力,它的目的是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这或许能成为适用于整个宇宙的“万物理论”。 目前,在量子引力的研究中,有一个最有力的学说,叫做“弦理论”。它认为,宇宙的基本单位不是粒子,而是一根根像琴弦一样的细线,粒子只不过是弦的振动而已。虽然所有的弦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振动对应着不同的粒子、不同的性质。就是用了这样一种理论,世间万物的存在都统一到“弦”这个概念上,包括引力和基本粒子间的作用力,这才调和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完成了大统一。

《极简宇宙史》读后感(五):宇宙璀璨盛大,我将不负韶华

你想过永生吗?你渴望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吗? (这个开头或许很俗,我的家人看了说这句话像是卖灵丹妙药的广告词) 在看《极简宇宙史》之前,我必须坦率承认: 我曾经一度幻想追求永生,追求长生不老、青春永驻。 就像很多帝王年老后贪恋人间,沉迷于求神问佛、寻丹炼药,我也不舍这人世间,只想能慢慢看,晚一点,再晚一点退场。 我想过让自己在加速运行的列车上,因为超高速运行,我的时间比地面缓慢运行的人们走得更慢,这样我就拥有了更长的时间; 我也想过自己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虫洞”,从此来到另一个高科技世界,能够存储意识体,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我甚至想过如果吸血鬼不是传闻而是真的,或许也可以考虑当个夜行侠,虽然要远离人烟,昼伏夜出,但是可以拥有漫长到令人厌倦的人生长度…… 但是《极简宇宙史》告诉我,人类无法永生,但某种意义上,人类一直永生。 为什么人类无法永生?因为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如果我们想要让时间停止,青春永驻,那么我们不得不像光一样生存,拥有光速。 在光速,时间停止了。 代价是抛却质量。 与此同时,你的时间凝固在了永生的这一刻,无法前进或后退。 你永生了,像一座沉默的雕像,安静、平和、没有生气。 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永生。 但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达到了永生。 所有人都曾是宇宙星辰的一部分,又终将再度成为宇宙星辰的一部分。 那些构成我们的物质,诞生于早已死亡的恒星内核。 那些人生记忆会永存,穿行在恒星之间。 “时间、空间和场,让我们成为一个巨大现实的一部分。” 这是宇宙中别致另类的浪漫。 《极简宇宙史》这本书,像是书封上写的那样,不放弃任何一位读者。 书中只出现了一个公式,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 和充斥着科学家八卦,幽默风趣的《上帝掷骰子吗》不同,《极简宇宙史》的视线焦点始终是庞大的宇宙和难以窥知全貌的科学原理。 全书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假设,并且不断地创造离谱又合理的假设条件,让过于宏观或者微观的规律能够被我们更好地理解。 ——宇宙正在膨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无法分开,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是宇宙的中心,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宏大世界的事实,薛定谔的猫处在非死即生、既生又死的叠加态…… 虽然作者循循善诱,试图尽可能通俗地传递知识,我的大脑仍然像是过载的电路,因为被塞了庞大的系统的知识而感到短路,物理世界超越日常想象,让我觉得信息量密集到爆炸,再度回想起当初被物理支配的恐惧。 奇妙又自然的,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质量和能量。 因为这本书告诉我,无论我多么快速运动,我体验24小时感受到的就是24小时的时间,我们并不能通过高速运动实现永生。 它又告诉我,不必遗憾离去,哪怕在不断膨胀的宇宙中我们渺小如尘埃,我们至少在物理上实现了永生,我们与星辰同在,于宇宙中长存。 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体验人生无限的精彩吧! 不必害怕出错,因为科学家的正确结论往往也源自无数次错误的探索。 宇宙璀璨盛大,我将不负韶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