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创新力社会读后感1000字

创新力社会读后感1000字

《创新力社会》是一本由拉斯·特维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新力社会》读后感(一):解析创新力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4-9章的铺陈,特维德放眼全球,用时间轴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同一时间内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格局和这种格局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后果,从而印证各种国家格局对创新力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创新力发展程度作用下的国家整体国力的发展。特维德认为,创新力发展有五大要素:个体单元、驱动变革者、有效网络、共同记忆、竞争,而民主政权更能刺激这五种要素的爆发,从而实现创新设计空间的指数级增长。这种影响是造就西方国家独占95%创新成果的根本原因。不喜欢经济和政治理论的人也可以把这本当成一本有意思的史书去看。

《创新力社会》读后感(二):烂书

读书笔记229:创新力社会

这个系列最失望的一本书,我感觉作者是先有个论点,而后去搜集论据,错漏百出,很多说法都站不住脚。

创新有指数级加速的特点,人类用了数万年时间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工具的发明非常缓慢,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人类文明科技的加速就很快了。

作者拿中国作为参照物,之前数千年统一的帝国非常繁荣,到了1980年前,就远远落后了,但是奇葩的是,作者拿中国跟非洲的博茨瓦纳做比较,现在他的富裕程度是中国的两倍,我不知道他想说明什么,由此证明博茨瓦纳创新很厉害吗,我查了下资料,这个国家出口的80%是矿物。

当他想用小故事论证指数增长的时候,好死不死又用错了,把国际象棋放麦子的故事,错用在了中国皇帝身上,人家是印度人啊。社科类书籍治学也太不严谨了。整本书感觉都是拼凑出来的本科生论文,这里抄一点,那里搞一点,浪费我时间。

《创新力社会》读后感(三):人类的目光为何总是如此短视

如果让你描述未来的科技,你会作何想象?是(a)认为创新和增长已经接近饱和,还是相信(b)人类的科技发展将会呈现超指数级增长,比科幻电影更甚?

面对地球上的资源,你是相信(a)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是相信(b)地下的石油会枯竭,人类会亲手砍下最后一棵树?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你是更倾向于(a)快速发展,还是(b)强调可持续?

针对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a、b、b”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持一样的观点。但你是否知道,单就第3点而言,环保人士强烈呼吁禁止使用DDT的后果,恰恰带来了人类历史上至今最大的人为灾难,甚至联合国2006年发布声明:“在出于安全考虑而禁止通过室内喷洒DDT和其他杀虫剂来控制疟疾近30年后,将再次推广使用这个方法来对抗这场全球性的灾难。”

或许,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是相反的呢?也许你认为这异于常识、超乎想象,甚至是令人惊讶,但它正是著名经济学家、投资家拉斯•特维德在《创新力社会》中向我们抛出的质疑。

这一次,拉斯•特维德横跨了人类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决议探究人类发展历程中创新力的诞生、发展及起落。

为何工业革命诞生于潮湿多风的英国,而不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法国?

1000年前非洲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为何如今光景大不相同?

为何新加坡环海而立,鱼肉和水源却全靠进口,而经济腾飞?

拉斯•特维德提出了革命性观点——人类文明(创新力)与自然资源分布、气候、人种并无关系!唯一起作用的,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自愿开展的双赢贸易。只有满足超越个人关系、自愿、双赢交易、竞争环境4个要素,创新力才可能诞生,最终促进社会文明和经济繁荣。

虽然创新力的大爆发为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一观点也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认为我们应该见好就收,停止进一步发展,着手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然而,或许解决办法并不必一定如此。

一、人类的目光为何总是如此短视?

人们总倾向于认为创新和增长已经接近饱和。纵然无数发明和新事物层出不穷,但是我人类依然会经常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在基督诞生前不久的罗马时代,杰出的工程师弗朗提努斯(Sextus Julius Frontinus)曾说:“创造发明很久以前就已达到极限,我对进一步发展不抱任何希望。”

“什么?就凭在船甲板下点上篝火,你就能逆风而上,逆流而行?请原谅,我可没有时间听这些废话。”1803年,面对罗伯特•富尔顿提出关于汽船的想法,拿破仑•波拿巴如是说。1837年,医学教授艾尔弗雷德•维尔波氏说:“消除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就是凭空想象,现在应用这种技术简直是荒谬。”他所指的就是麻醉医学。1859年,招募石油钻井工人时,没有人能相信竟有人愿意钻到地下去取油。1920年《纽约时报》报道称,制造火箭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火箭喷出的气体无法产生推力。49年后,在美国人即将登上月球之时,他们发布了幽默的更正语:“现在毫无疑问,火箭不但能在真空中运行,而且能在大气中发挥作用,《纽约时报》为自己的错误深表遗憾。” ……类似的论调数不胜数。

特维德在《创新力社会》中提出了“创新设计空间”的概念。他认为,随着创新设计空间的不断扩大,全新的排列组合就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我们将创新设计空间中的现有物品数量从2翻倍至4,产生的重新组合就会从3个升至14个。创新设计空间扩大的本质就是超指数式增长。

人类整体创新力拥有获得超指数式增长的潜在空间,当我们在特定技术中遇到物理极限时(比如微型处理器和火箭速度),其他领域的全新事物还会不断涌现,较为典型的模式就是:首先,新的核心技术是由以前的组合发明而成;而后,随着应用程序弹出,开始建立自己的创新设计空间;再而后,时尚元素开始涌入;最后,某项技术或派生应用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后,创造出新的核心技术,其后整个过程周而复始。

二、我们是否在耗尽世界上最后的资源?

1908年5月13日清晨,罗斯福曾召集数百位美国各届领袖和各路媒体齐聚华盛顿特区中心的白宫东厅。此次会议的主题事关国家兴亡的危机:美国的水、木材、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良田等资源即将消耗殆尽—— 一场灾难就在眼前。

对于罗斯福的上述担忧,你肯定会感同身受。但是无论是他本人、他的技术团队,还是卡内基,对于这个问题的预测都谬之千里。结果恰恰相反,在此次演讲之后,美国的能源、铁、木材和食品的产量继续加速增长,势头强劲,从未放缓。实际上,此次会议以来,各个领域的增长依旧强劲,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

“IPAT公式”或许可以解释人类的担忧。公式中, “I”代表影响力,“P”代表人口,“A”代表财富,“T”代表技术。公式I = P×A×T意味着:人口越多,人们创造的技术和财富越多,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就越严重。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我们应该控制世界人口,降低生活标准,限制新技术的使用。

然而,这里有一项灾变论者和恐慌贩子们看不懂的基本机制:在一个动态的社会里,通常我们开发或者寻找新资源的速度,远远高于使用它们的速度。《创新力社会》中,作者特维德从效率、回收、压缩、替代、数字化、虚拟化、生物培养、合成和共享等9个方面,分析了人类不会耗尽资源的理由。

概括来看就是,人类的终极资源是创新力。长期来看,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快于通货膨胀,而商品的价格低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对经济学家来说,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的原料日益丰富,而人口日益减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希望有更多的人,但它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因为资源很快就会耗尽就停下文明发展的脚步。相反,如果我们扼杀了创新力,创建了一个静态的社会,我们的资源很快就会枯竭。

三、发展是否破坏了环境?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听到了很多种说法。但是,不是我们听说的每一个环境问题都是真实的,无论是关于DDT、灭绝、全球降温、酸雨、海水/空气/河流污染、全球变暖,还是其他问题,上述的一些威胁实际没有任何基础。真相是,强烈的创新力、先进的科技和日渐增加的繁荣是环境改善的最有效的元素。相反,理想化过去、拒绝新科技、拥护零增长、追求无证据的潮流、拒绝权衡不同情况的利弊将会无法成功解决挑战。

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世界经济论坛、欧洲委员会共同成立的环境绩效指数(EPI)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质量与国家收入水平呈明晰的正相关。所以,最富有的国家的环境最好,在西方国家尤其明显。

经济增长开始会导致环境恶化,但持续发展,环境比一直保持贫穷会好很多。长远来看,顺序大概如此:

第一阶段:大规模灭绝。最早的部落居民都是猎人,造成大规模灭绝,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岛上的鸟类,还伴有定期为制造草原、平地和石南科植物而燃烧森林。

第二阶段:进一步砍伐森林。早期的农民为制造耕地而彻底破坏了森林。

第三阶段:大量烟雾和难闻的气味。工业化早期,空气和水都被大规模污染。

第四阶段:清洁。随着社会变的富足,它们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与自然公园等结合。环境状况逐步改善。

观察发现,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西方都处于第四阶段。是的,环境在过去变差,但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好转了。原因在于,我们越富裕,社会拥有的先进技术越多,对环境的污染越少。所以,关于“IPAT公式”,或许有更合适的表达:影响力=人口/(财富×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不是静止或者倒退,而是向前。关键不是限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是鼓励创新、创造财富和发展科技。

《创新力社会》读后感(四):争取活得长一点看看未来的世界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众创新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即便你是一个没有人脉资源、资本积累的“贫一代”,依然可以通过知识变现迅速崛起并名利双收。根据最新的财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排名前20的高增长公司是在5年内设立的。而我们熟知的扎克伯格、乔布斯、马云、马化腾都是技术伽出生,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爹妈,却运用创新创造了世界最伟大的公司。

因此,可以功利地认为,创新是个人正当致富的最有效途径。

然而,创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让我们回到原始社会,那个还没有发生创新的时代,那里的智人是如何生活(更确切地说是生存)的?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的生活方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线索——那些群居的黑猩猩,若是在森林中偶遇落单的其他种群的黑猩猩会怎样呢?“亲,你迷路了吗?”哦不,显然不是这么友好,它们会群起而攻之,把那个落单的家伙撕了吃掉!

早期人类的生存状态也是差不多的:1991年奥地利的奥兹地区发现一具5000年前的尸体,取名“奥兹”,经过现代DNA和X射线技术分析,这位“奥兹”同学左肩胛骨的地方卡着一个箭头,此外他随身携带的刀、斧头以及他周围的箭头上有来自三个人的血迹,而他的手、手腕、胸部、头部周围、外套均有大量血迹,并且他在死去之前紧紧握住手中的刀。同时,通过对他胃和肠道中的食物分析表明,他死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基于所有检测出和观察到的细节,科学家位合理地推测出了“奥兹”的死亡:奥兹与数名同伴一起出去袭击另一个部落,正如箭头和刀上的血迹表明的那样,奥兹杀害或伤害了三个部落成员,但是在一场激战中,至少有一位同伴受了伤,于是奥兹扛着同伴撤离,这解释了他肩上的血迹。在撤退中他们进行了另一场激战,他的肩膀中了一箭,手、手腕、胸部和头都受了伤。他的同伴们把在抛弃在那里,奥兹就这么独自熬过了几天,身上覆盖了厚厚的雪,直到5000年后尸体被发现。

这不是个案,大量的古代文献以及考古结果显示,史前人类几乎有一半死者是被他人杀死的,有一些部落甚至整个民族曾遭屠杀。数据显示,北美地区有87%的印第安部落会定期参与战争,许多部落都有长期折磨囚犯、剥头皮、同类相食的传统;在欧洲,大量古迹发现,死于绞刑、折磨、刺伤或殴打的人数众多……

人类祖先同类相残的原因来自“零和博弈”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意味着“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你死我活”式的生存,而我的收益等于你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这种发展模式一直延续到一个伟大创新的诞生——交易。

由于自愿交易的出现,“零和”式的发展变成了“双赢”式的发展。人类不再需要通过争夺资源来保障自己部落的发展,而是可以通过你有猎物、我有果实,你有工具、我有毛皮这样的交易,获得共同生存的机会。杀戮的减少以及整体寿命的增加,为人类争取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诸如艺术、宗教、手工艺、动植物驯化等技能,从而真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序幕。而因为交易所带来的人和物品的自由流动,又催生了创新的重要要素“有效网络”,从而实现了创新的良性循环。作者在书中通过分析历史的兴衰,指出自由贸易是与创新爆发同向发展的。比如罗马帝国,它的兴起缘起于几乎全盘继承古希腊的政治社会结构(即城邦)和文化(即民主),而仅仅71年之后它就迅速衰落,衰落始于统治者将一个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型成一个专制封闭的帝国。这部分以创新为主线,窜连了各文明古国,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非常有可读性。

总结:创新力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动力,它对个体、社会以及整体人类带来诸多好处。包括:

1、国民更加富裕。这在今天是显而易见的。

2、减少暴力,变得更加和平。旧时代致富的主要榨取和“非赢即输”的交易模式,以武力夺取其他人的土地、房屋和女人。这种行为通常涉及雇佣兵,而且在征服之后经常会伴随着抢劫。现代社会,成功的主要来自于能够为人们提供他们愿意为之东西,或者其他人愿意赞助的东西。因为贸易需要合作,如果你攻击别人,你就会失去某些东西。研究表明,拥有大量外贸交易的国家与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相比,参与战争的次数更少。我们越热爱和平,贸易就会越繁荣,我们也会越富有。

3、头脑更加聪明。一是因为贸易刺激不同人群通过跨越边界和迁移增加互动,减少近亲婚姻。二是同于创新带来的富裕使人们得到更好的营养、减少严重传染性疾病爆发。

4、更加理性。这几乎一定伴随聪明与和平共生的特性,而越理性,就越重视自由、人权、民生、环境和其他非物质目标。 那么,怎样产生创新力呢?

作者在书中表现,创新力只有在系统同时拥有五大要素时才能产生:

(1)个体单元。个体单元最善于产生奇思妙想,在一个网络当中,单元的个体越小、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创新力。举两个例子:DNA突变通常仅涉及单个原子的变化。再如,人类对于火的发现和使用,最早缘自个体的偶然行为。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个体之间倾向于适应,一旦集体作为决定,对创新就会望而却步。这也是为什么创新很难发生在大企业,而行业的颠覆者常常不是行业前三的巨头企业。比如,iphone在颠覆手机市场前市场完全由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垄断,而它们从未将新产品向智能手机领域拓展。因此,若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创新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整为零,分成独立小组或个体单元。

(2)变革驱动。发展进步需要自发变化,即使这种变化极具负面影响,远古人类由于气候变化频繁而加速进化,这种气候变化不断表现为一段时间,那天气反复无常,而且还形成了气候更加干燥,地貌更加开阔的发展趋势,因此,气候就可以被称为,变革驱动者。

(3)有效网络。个体单元必须联系起来,才能实现交流互通,彼此的联系越紧密,进步的速度越快,取得的成果越明显,互联网就比孤零零的单个系统更加便捷高效,同理,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比自给自足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更为成功,自然界的生物同样也通过不同性别和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网络的形成能够促进商品服务和理念的相互交换和互动,也能促进人员往来,因为能够有更多的人交流互动,接触到的产品和理念也相应增加,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创新设计空间都会得到急速扩张,但是人们一旦开始交流,就需要拥有贮藏价值、交换信息的途径。

(4)共同记忆,我们需要一套标准代码写入,并且记住成功的经验,而且这种代码必须能让网络内各个成员相互分享,共同使用。人类依靠文明世界的各种制度,确保共同记忆系统得到尊重。

(5)竞争,竞争能够阻止负面趋势的迅速蔓延,促进正能量广泛传播,社会如果没有竞争压力,最终或很快会走向衰落,因为其内部改变大多趋于负面。而人类社会的自然趋势是日益腐朽、官僚,变得懒惰、自私,停滞不前,最终走向失败。在原始社会表现为与世隔绝、近亲繁殖,在当代表现为垄断。与竞争相关,在创新力要素中,核心是权力下放。因为——从历史的兴衰来看,新文明通常始于创新性的融合(比如罗马人将他们的理念与希腊人相融合后便取得了飞速发展),下一个阶段就是扩张(扩张可以出现在军事领域,也可以出现在经济领域),然后是过度体制化(当然不止于此)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内部衰落,过度体制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特殊利益和规避竞争的特权,随之而来是官僚机构的不断扩大。造成创新力衰弱的原因,是与世隔绝。缓慢衰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完全与世隔绝,但在一些隔绝程度较低、相对开放,但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中,衰落往往会从内部开始,随后突然遭到灭顶之灾。罗马帝国的衰亡就是典型的后者。

第三,创新面临的挑战

在这部分,作者对一些反对创新的12种声音和观点进行了一一驳诉。有一些制度性、文化方面的内容不进行罗列了,一些当前比较普遍和有一定支持ft是的反对声音主要有:

1、资源有限,所以创新也有限。地球的资源不够人类折腾几乎是个已经被全球公民以及政府认可的事实。然而根据作者的统计,这种警告仅仅制造了恐怖气氛而没有变成现实。比如,1908年罗斯福表示美国的水、木材、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良田等资源即将消耗殆尽,而矿石仅够用到20世纪末;1926年美国联邦石油资源保护协会宣布国内的石油资源仅够使用7年,之后不同的机构分别宣称石油将在1948年、1951年、1964年、1977年耗尽……诸如此类资源枯竭的警告还有很多。然而,它们都没有发生。因为创新的力量帮助人类不断的勘探出更多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现新的可代替资源(比如用页岩气代替石油,技术成功的话,前者的储备将够人类使用几万年)、减少资源消耗(比如从人体的尿液中提取饮用水,这种水被称为NEW WATER,已经在新加坡超市贩卖多年)。一方面,担忧的情况事实上从未出现过,担忧本身站不住脚;另一方面,正是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果担心资源有限,那么更应创新。

2、创新带来的高速发展正威胁着环境。美国作家亚历克斯斯特芬提出了一种区分不同环保主义者的方法:第一类“浅绿色”:这类环保主义者旨在努力提高社会当中个人的环保意识。比如,驾驶节能环保汽车、提高住房的绝缘性能、大力推广植树活动。第二类“亮绿色”:这些人相信环境问题必须凭借现代科技解决,比如基因操作和新型核能。第三类“深绿色”:他们认为环保的主要问题来自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并且想停止一切发展,甚至牺牲人类。这里,作者驳诉的是第三类“深绿色”的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如果没有数据造假的话,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一条规律:越是发达的国家环境保护做得越好,人的生存环境也相应更好。同时,他也指出,那些环保主义者在全球鼓吹的某些技术威胁自然和人类生存的依据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关于DDT对环境的危害。在环保主义者的运作下,这项技术已经被禁止使用,而事实上呢,他们得出的DDT排放会污染海洋致死生物的结论,是在向海水里倒酒精以阻止DDT在自然环境下溶解做到的。再比如,关于全球变暖的警告,涉嫌数据造假(这个部分太深奥了不怎么懂),以及刻意忽略地球气候变化的周期。事实上,古罗马时代就是一个温暖的时代,那个时候还没有工业,但气候温暖到连英国都能种葡萄,而在公元15世纪左右地球发生了一个小冰期,而恐龙因为气候变化灭绝,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类。作者认为,总体,地球的气候是温暖与冰期交替发生的,气候的变化更多是自然因素而非人类影响,更不是科技创新的过错。还比如,物种灭绝问题,作者指出,一方面物种自然状态下就是以一定的比例在消失的,另一方面,监测显示发达国家的濒危物种数量实际是在上升的。

3、创新会导致危险。这类观点认为创新已经将人类带入一个危险的境地,比如核能的使用,核泄露造成的伤害巨大。对此,作者根据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后的跟踪数据指出,因此导致的直接死亡是2人,感染癌症的是48人,远远低于一次煤炭爆炸和烧煤所造成的癌症风险。而且,目前核技术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铀,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钍代替铀的技术,一旦成功,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核能的安全性,其能耗也大大降低。另一个被大众担忧的技术是转基因,环保人士曾不遗余力反对转基因的“黄金大米”进入流通。作者指出,“黄金大米”因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而含有更丰富的胡萝卜素,能帮助饱受营养不良之苦的非洲儿童提高生存率,而所谓的环保人士却因为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其存在危险的理由致非洲儿童死亡于不顾。作者进一步解释,生物在自然状态下本身就会发生基因突变,我们今天食用的玉米、小麦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相对于自然环境下的突变,科学家不过是人为地通过改变某一个基因,而使作物更能抵御病虫害的危险、提高于人类有益的营养成份,这又有什么问题呢?难道你更愿意吃洒了农药的作物?所以,不是我们听说的每一个关于资源、环境的问题都是真实的。真相是,强烈的创新力、先进的科技和日渐增加的繁荣是环境改善的最有效的元素。相反,理想化过去、拒绝新科技、拥护零增长、追求无证据的潮流、拒绝权衡不同的情况的利弊将会无法成功解决挑战。

4、创新枯竭。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今天已经很发达了,创新力已经达到极限。对此,作者指出,从历史上看,创新是呈指数式发展的,人类掌握知识的数量翻倍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估计到22世纪初,每隔大约 8-9年我们的知识就会翻番。更多的知识量能实现更多的全新的排列组合,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观念外,还有一些社会制度性因素制约了创新。比如法律过于冗长繁复,过度的税收和公共借款,以及国家捐赠制度陷阱等等。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主要的模样有:

……看完作者的展望,我决定好好健生+养生,等待并体验那个充满创新力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