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读后感摘抄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读后感摘抄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是一本由[美]Kal Raustiala (卡尔·劳斯迪亚) / Chr著作,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读后感(一):读了几节,仅供参考

作者谈的行业有些特殊,但是我觉得可能it行业的例子更应该拿来分析,如果作者的理论在it行业得不到印证的花,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理论。同时,可以把中国的例子拿出来讲,改革开放30来,中国复制了无数国外的先进技术,从制造,服装,金融,教育到高科技领域。现如今,中国已经在向创新创业上迈进了,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靠前地位我认为与这么多年的复制是脱不了干系的。中国的美食是唯一没有copy的,作者第一个例子就讲的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的确比较难提起兴趣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读后感(二):这是篇很长的论文

如果这是一篇学术论文,完全没问题。因为整本书都没跑题,一直在就论题“模仿如何激发创新”展开论述。但他不是应用文,不会告诉你该如何创新。。当然~我们也不能期望别人告诉你在创新的道路上如何前进。。。

---------------以下是个人浅薄的读后感,仅供参考---------------

全文作者从时尚、餐饮、单口相声(国外也有)、再到橄榄球、音乐及时下热门的IT行业入手,罗列了一堆堆完全不认识的人名(反而IT不罗列了。。)谈论模仿如何激发创新的话题。当然不免要解释一下,为何Copyright不适用于这些行业,以及模仿在这些行业合法化的现象。

如果真的很想看这本书,建议直接看“结论”部分。因为所有这些事例,都是为了导出这几条结论:

1、行业本身的道德约束力,有时候比法律更有效。就像宏观经济调控也要依附市场一样。。。

2、微创新降低了创新的成本。版权过分执行会阻碍微创新,在版权定义模糊的情况下,模仿是合法的,且微创新等于改进了原有的事物,使之焕然一新。

3、创新带来更多的机会成本、名望和利益,更能引导行业的潮流。为了这些机会成本,业内人士更愿意去创新。

4、复制带来宣传效应,但人们会追逐事情的本源。虽然有时,可能后来者居上。这个让我想到 Threes和2048(游戏)

5、品牌比版权更重要。品牌和限制复制品的市场份额。

6、真实的体验往往比具体的事物更能吸引用户,这些是单纯复制所不能提供的。

总之,复制不会扼杀创新,反而会激发创新。就是为了所清楚这句话。。所以整了这么厚的一本书呀。。。T T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读后感(三):书评:《Copy Right! 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生活永远不是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已

作者:二号机

在迈进一个文化和经济的衰退时期,在这个时期,“数字寄生虫”(digitalparasites)将创造性艺术形式逐一蚕食、摧毁。有的人则预言,未来将会是一个创意的信息极大解放、人人皆可共享的乌托邦时代。我们认为,现实比这两种极端观点都更为复杂,也更加有意思。仿制确实可能损害创造力,一定的规则是必要的,我们并不是在鼓吹废止知识产权。但仿制对创造力的影响远非垄断理论所描述的那么简单。我们研究的行业告诉我们,创造力比一般人认为的更为强韧,仿制行为具有未被赏识的优点,而且,即便人们能够自由地、便捷地进行仿制,后果可能并不如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

——《Copy Right 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这本书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就是对于这样一个理论的冲击:“为了激发创新,必须对复制行为有所控制。创新需要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让创新者控制谁(创新者本人或者其他获得授权的人)能复制其创造物。简单地说,创新者需要对复制其创造物的行为进行垄断。”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在书中被称为“垄断理论”的理论是正确的,确实,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确立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但是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几个有意思的行业,它们不但版权意识薄弱甚至希望被“盗版”。

生活永远是最具有科幻片色彩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什么理论可以成为“万世之真理”。这就是我们当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醉心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人的原因,这个世界的两面性、矛盾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有意思的体验,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生活。然而世界太大,我并没有机会去仔细看看,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看一本好书。

思维的形状是奇异的,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在黄昏时分翻开带着油墨气息的扉页,来一场思想的远足。

时尚界、美食界、喜剧界三个有意思的行业中,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微妙关系着实令人着迷。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想,所谓的版权保护意识到底是为了保护什么,恐怕就是简单的一个“利”字吧,古往今来,凡是和经济金融什么的扯得上关系的东西都离不开利益。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其实这句话用在很多领域都适用,比如盗版是不是有害的。

现实生活中,在很多领域,盗版往往会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比如设计师设计的服装款式是否成功就取决于它是否“被盗版”了,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一定在内心潜意识里希望有人抄袭自己的作品。除了时尚界以外,美食界、喜剧界甚至其他的领域都有类似的现象。这本书详细地分析了这些行业的不同于我们所想的情况,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瞬间看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这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模仿经济学。世界就是那么奇妙,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词来描述一个事物是正还是邪,或许原本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读后感(四):《Copy Right》试读:美食、 抄袭与创意

作者:卡尔·劳斯迪亚、克里斯托夫·斯布里格曼

译者:老卡,蒋漫,连琏

2007 年春天,一位叫艾德·麦克法兰(Ed Mc Farland)的厨师在曼哈顿中心的拉斐特大街开了一家叫做“ 艾德龙虾吧”(Ed's LobsterBar)的餐馆。多年来,麦克法兰一直担任格林威治村科妮莉亚大街珍珠牡蛎吧的副厨。珍珠牡蛎吧地方不大,却美名在外,总是顾客盈门。作为店主并身兼主厨的瑞贝卡·查尔斯(Rebecca Charles)吸引这些狂热的粉丝的秘方就是:为数不多的精选海鲜、优雅朴素的新英格兰沿海风格装潢、加了英式松饼碎的的招牌凯撒沙拉,及在餐桌上无限量供应的牡蛎苏打饼干。

艾德·麦克法兰最终选择自立门户。离开时,他带走了大量来自于他在珍珠牡蛎吧工作多年积累的点子。至少,瑞贝卡·查尔斯是这么认为的。在距离珍珠吧不到一英里地方的艾德龙虾吧开业不久后,愤怒的查尔斯就向下曼哈顿区的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在诉讼中,她声称,麦克法兰“剽窃了珍珠吧的整套菜谱;抄袭了珍珠吧所有的摆盘方式;并且复制了珍珠吧极具辨识度的装潢设计。”按查尔斯的话说,艾德龙虾吧彻头彻尾地“山寨”了她那家著名的餐馆。最让查尔斯愤怒的则是那道凯撒沙拉。当年,她将这道标志性的凯撒沙拉的做法传授给麦克法兰时,她告诉麦克法兰“你永远也不能在别处做这道菜。”然而,好像在故意嘲讽般,艾德龙虾吧特意给这道凯撒沙拉起名为“艾德的凯撒沙拉”。

麦克法兰却并不这么看。“我会说,这是一家和珍珠吧相似的餐馆。”他告诉《纽约时报》,“但我不会说,这是抄袭。”麦克法兰指出了两家餐厅的一些不同点。他说,艾德龙虾吧“更高档……而且整洁、干净、漂亮得多。”除此之外,艾德龙虾吧引入了天窗(珍珠牡蛎吧没有),及生食海鲜自助吧台(珍珠牡蛎吧是将生蚝、扇贝或者鲜虾开胃菜盛在贝壳里,当时如此,直至现在也一样)。麦克法兰还指出,珍珠牡蛎吧的许多装潢实际上在英格兰的海鲜吧中很常见。从表面上看,珍珠牡蛎吧和艾德龙虾吧这两家餐馆的菜单和设计都受到了新英格兰沿海风格的影响。但尽管如此,艾德龙虾吧仍然看上去和珍珠牡蛎吧十分相似,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两家店的设计风格都很休闲明快,狭长餐厅的当中即是吧台。两家餐馆的菜单也很相似,但艾德龙虾吧为了更贴合自己的店名,突出了龙虾的特色。

瑞贝卡·查尔斯和艾德·麦克法兰的官司最终在庭外和解了。但这场风波引起的争议却持续困扰着餐饮业。一位主厨对她创造的菜品到底享有那些权利?一道菜怎样才算是原创菜式?致敬和剽窃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

这些问题及诸多其他类似的问题都尚还无解,但其中牵涉的利益规模却不小。餐饮业是堪与时尚界比肩的庞大产业——2010年,仅美国餐馆的营业额据估计就有接近6040亿美元。同样与时尚界类似的是,餐饮业也存在着大量的模仿或者说借用、抄袭,及剽窃。而且,在现有法律环境下主厨对他们所创造菜品的权利十分有限,这境遇也同时尚设计师类似。因为菜谱具有实用性,无论多具创意,它都不受版权法保护。因此,虽然一本烹饪书能在整体上受到版权保护,但每个人都能将其中的任何一道菜谱拿来借用或是重新出版,上网浏览一下Epicurious网站,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也许,更重要的是,“成品食物”——作为入口美食的那道菜本身也不能受到保护。不管瑞贝卡·查尔斯的凯撒沙拉多好吃,没有任何法律条款能阻止来自世界各地的艾德·麦克法兰们复制它。任何人,吃到了一道自己喜欢的菜后,都可以凭借经验来对其进行“逆向工程”(尝出口味,认出基本配料的样子,再想出处理这些配料的步骤),然后在别处重新做出这道菜,包括与该餐厅竞争的餐馆。所有老饕都知道,这类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尽管如此,当代的餐饮业却焕发着令人惊讶的创造力。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的食材不断被纳入我们日渐扩大的砧板,还让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宜。全新的烹饪技术,比如被“分子烹饪法”或“现代烹饪术”这些运动倡导的新技术纷纷涌现。每天都有新菜式被发明或被改良,这实在不足为奇。在很多方面上,我们都活在一个美食的黄金年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美食选择和创意。

简而言之,餐饮业带来的谜题不比时尚界少。主厨们的核心产品基本不受到法律的保护,为何他们怎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为什么主流舆论对抄袭的看法——抄袭抹杀创造力,在厨房似乎并不适用呢?

(选自《Copy Right》一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