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摘抄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摘抄

《看不见的女性》是一本由[英]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一):Invisible woman

女性主义火了之后其实也看了不少波伏娃、上野千鹤子的书,但是这位牛津毕业、记者背景的卡罗琳写的「看不见的女性」还是狠狠戳在了我一理科生的点上。媒体对作者卡罗琳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掌握大数据的波伏娃”。书里通过各种理性的数据和事实,分析了历史中各场景中的性别数据缺口,探讨了女性被忽视的现象。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规则,其实都存在对女性需求的忽视。记几个印象深刻的case:办公室的标准温度制定是参考了男性的适宜体感,而女性因为代谢率的不同其实适应温度比所谓的「标准温度」低了5℃,这就是为什么女孩子们在办公室总是裹着毯子;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但男女厕所比例往往一致;还有很多影响全世界的关键设计,从医疗技术到炉灶,实体工具or金融工具,都是base在健康成年(白人)男性的需求上设计的。

女性视角的缺席驱动了一种无意识的男性偏见。没有人在刻意挑动男女对立,只是想完整地复刻被历史和时人遗忘的关于女性生存现状的现象。但是只是这样都困难重重。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二):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一本关于“缺席”的书。

能看出作者做了不少工作,收集了大量数据(有时缺失的数据恰说明在场的问题),论证女性在生活不同侧面被迫承受的遮蔽、贬抑和损害。这些困境,除非真正遭遇,甚至连女性自身都容易忽略——后者因过于切近,很可能习焉不察,而在合理化叙事面前失去反思。台版将此书Invisible Women意译成《被隐形的女性》,批判色彩更浓,直白揭开书的核心观念:女性陷入被动的命运。

本书的优点和缺点都较为明显。比起纯粹的情绪宣泄和情景陈列,以标榜“客观”的数据和事实构成的论说无疑更有说服力。前者很容易因反讽和激进姿态引发不适感和冒犯感(不论性别),后者则因客观公允的外包装,更能为人所接受;前者直接索要权力,而后者指出权力关系问题,但更多强调蒙上中性面纱的公正视角和公平政策。当然,作者在论证中还是没忍住反讽和吐槽。其中穿插了许多微情景和小故事,乍看之下稍有些零散和堆砌,材料分析或可再深入些。

此外,有趣的是,作为女性的作者,需要以刻板印象中男性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游戏规则,即用理性的、逻辑的数据和事实,去论证女性面临的感知意义上的、琐碎具体的损害。如是,这种抗争方式,既是对改变现有秩序的呼唤,或许也可视为一种策略性迎合,以遮掩女性特色的方式来讨论女性特色的问题。当然,这种指责标准或许稍显苛刻。其背后固化的思考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侧面解释了为何有那么多“数据缺口”。

近几年对女性主义的关注变多,相关著作的引进力度也加大,也算是件好事吧。希望看到更多面向真问题的高质量讨论。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三):一个由“70公斤男性”作为标准人的世界

《invisible women》——占世界总人口50%的女性群体却是社会性invisible。这本书收集了大量日常、职场、医疗等等的案例数据,说明这就是个由“70公斤男性”作为标准人的世界;同时,所有的“性别中立”,实际上都是男性默认罢了。 作者选取了部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性别中立”案例,比如女厕排长队而男厕永远畅通无阻。除此外,作者还告诉了我们大量被忽视的“男性默认”——从“大屏手机”、“加班工资”到“城市传统的功能分区”甚至到“GDP增长”等等,都是“男性默认”。 此刻正在用着p40打下这些字的我,忿忿而无力。 我算个数码小白,对电子产品也没什么追求,能满足日常使用就行。而当初换p40的唯一原因——就是想换个小屏手机,但是没有市场并没有给我什么选择余地。前一个手机的使用功能没有任何问题,但我受够了我要用自己的小手拿着6.59英寸的手机,因为它塞不进兜;进而我走路上时,不小心把手机甩到地上八百次。很烦,真的很烦,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屏幕质量很好没碎。 当然,在我和我的女性朋友吐槽这事儿的时候也听到她们有一样的经历。现在想想还真是,我不信只有我和我朋友手小需要小屏手机,qtmd大屏手机!我有平板、笔记本、大显示器,我就不需要大屏的手机!不考虑性别差异的产品设计,不就是在默认男性? 再回到这个标题“70公斤男性”作为标准人的世界,其实我心理上很想回避这个话题,书上“医疗”这整个大章节我也是断断续续花了好一阵子才勉强读完,太沉重了。比如封底提到的汽车设计问题,因为只用“70公斤男性”作为标准假人去做安全测试,从而使得女性在车祸中伤亡更严重。 而在医疗上,因为临床研究对女性的有意无意回避导致女性数据缺失。这种忽视性别差异、将男性身体代表人类的实验数据广泛用于临床研究,而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女性疾病误诊概率远高于男性,药物则出现了对女性的无用之药甚至有害之药…女性正在死亡,性别中立的医疗界是否在助纣为虐呢?

人类不应当只有男性,就当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吧!去缩小性别数据缺口、保障女性生命安全、维护女性社会权益,去看见女性…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四):习以为常的男性视角和不能发声的女性

用数据说话的一本书。

性别歧视就像种族歧视一样明显。每当我将我在性别方面感受到的差别对待说出口时,总会有一些男性指导我,告诉我我太狭隘了,我不能只用一个女性的视角或者说用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去看待这个世界。没想到作者也经历过这样的对待。

【正是他们的白人和男性特质,让他们认真地说出了一个逻辑上的谬论:身份只存在于那些碰巧不是白人或男性的人身上。当你身为一名白人男性,对白人和男性的身份已经习以为常,并且觉得理所当然,就很可能会忘记白人和男性也是一种身份,这是可以理解的。】

【“男性的就是普遍的”——这种假设是性别数据缺口直接导致的结果。白人和男性的身份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大多数其他身份从未被提及。但男性的普遍性也是造成性别数据缺口的一个原因:因为女性不被看到,也不被记住,因为男性数据构成了我们的大部分认知,男性的就被视为普遍的。数据缺口导致占全球人口一半的女性被定义为少数群体,拥有一种特定的身份和主观的观点。在这样的框架下,女人就被设计成可以遗忘的、可以忽略的、可有可无的存在——在文化上、历史上、数据上,都是如此。因此,女性就成了隐形人。】

尽管现在男性所占据的社会资源远远超出女性,他们似乎还是不愿意看到女性“突兀地”冒出来,在“不属于女性”的领域大展身手并证明女性这个群体的优秀和不可替代。

这本书很好地讲述了这个社会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将男性视觉作为主流,并试图将一切想要消除男性文化偏见的行为不合理化。这种完全主观的价值判断(指男性视觉/男性凝视)伪装成客观,而且随处可见。但实际上,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做出的任何价值判断都是主观的。

【人类的历史,艺术、文学和音乐的历史,演化本身的历史——都被冠以客观事实之名,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实际上,这些所谓事实一直在欺骗我们。它们是扭曲的,因为未能对另一半人类做出解释——至少不能以我们半真半假的言论来解释。不能解释,就会导致数据缺口。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发生了腐坏,助长了男性普遍性的神话。而这才是事实。】

每个女性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女性的身体并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我们给这具身体赋予了社会意义,且无法从社会层面为之负责。”

女性不应该继续缺席下去了,是时候改变视角了,也是时候醒过来了。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五):看不见的女性(一)

现实中有很多东西的设计让人觉得别扭,可是又说不出来具体是哪里?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在设计的时候就直接从自身出发,而忽略了老弱病残孕这些人群的体验感!而这本书《看不见的女性》在许多方面讨论了那些忽略女性的设计与安排,先让我们看一看日常生活这块吧! 【日常生活】 这里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出行方面讨论。 交通出行对男性的偏袒。一般男性从家里出去直接奔向单位,晚上下班了再从单位直接回家,很简单,而且无论是地铁、公交车、自行车或者私家车,都是很简单的单一的一遍式。而相对男性而言,女性的出行就要麻烦得多,虽然更多的男性走进了家庭生活,但是很多事情依旧是女性做得多。女性出行一般更多的是公交车和自行车。公交车是上下车、等候、时间间隔上更加方便,自行车则是临时有事的变通性更高,这两种都是更加自由的出行方式。女性首先得满足一个人甚至家庭的饮食,会去购物,那些生活必需品也不得不买。带着孩子的她们可能还要兼顾孩子。小的时候推着婴儿车,孩子大了又是上下学的接送问题。起早做早饭,吃完了送孩子,再从学校过来,路上去买菜,接着回家,换身衣服再出去上班,晚上下班绕路去接孩子,孩子要吃东西或者家庭需要又要绕路去个购物中心,最后再回家……你不用去体验,你看看我的文字就觉得很复杂了。别说什么习惯了就好,又不是你做。 所以女性的有偿工作和无偿工作是根本无法完完全全地区别开的。 【厕所】 这就是日常一个忽略女性的地方。书中很多落后的地方家里是没有单独的卫生间的,她们往往要使用公共的卫生间。这类公共的卫生间一个位子有限,几十个位子甚至更少要满足几千甚至更多的女性使用,是完全不可能的。需求量大但是厕所数量少。还有就是卫生问题,公共卫生间的卫生无人打扫,使用过的东西乱扔,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各种疾病。如果没有公共卫生间,那么她们就需要冒着更大的风险去户外解决。这不仅仅是卫生问题了,更严重的是人身安全的问题了。这类的落后地区,很多女性在在贫民区,这类地方的混混流氓多,卫生更是脏乱差,再有一点就是拼命生,让整个问题更加严峻。小混混会冲你吹口哨,严重的直接拖走,第二天人都不见踪迹了。 经历过这些,让女性对于公共场合更加恐惧。健身房、公交车、乐园之类的地方都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也见到过很多女厕所排队拥挤男厕所再多人也不拥挤的场面。设计师或者决策者是否更应该考虑到女性上厕所的需求,有时候不得不说林更新为啥是九亿少女的梦,他的店一个女厕所另一个叫“随便”。不得不说,充满了大智慧!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的产生?一方面,设计者本身是男性,或者根本没有感觉女性的使用或者体验感。以自身为核心的设计只能服务于差不多同等自身的人群,比方说,你自己一米六,设计了一个一米七的门,那么你让一米八以上的人怎么办?你自己长不到不代表别人长不到。当然很多情况,低个头也就过去了,但是这不是忽略甚至漠视其他情况的理由。另一个方面,在运作中的复杂情况难以掌握。比方女厕所这个问题,它永远不可能跟使用者一个数量,不免就会发生争吵打架。或者直接有人搞垄断,又挣一笔厕所使用费……所以有好的想法很难实施,具体的情况太复杂了!女性问题,任重而道远!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六):女性数据的缺席

女性使用公共交通更多,换乘更多,雪天相对于主干道,人行道等事故发生率更高。由于采买育儿等无偿劳动,对公共交通的要求也更高。

在德国,一个已育有一子的女性到45岁时,收入预计会比一个始终全职工作的女性少28.5万美元

相比男性同事,女性还被要求做更多遭到低估的管理工作——而且她们不得不应承下来,因为如果说“不”,就会因为“不讨人喜欢”而受到惩罚。

在晋升和招聘中,都存在就业程序不自觉偏向男性的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谷歌,在这家公司里,靠毛遂自荐获得升职的女性员工少于男性。

确定办公室标准温度的公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其根据是平均年龄40岁、平均体重70公斤的男性静息代谢率。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办公室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年轻成年女性的代谢率,相比于从事同类型活动的男性标准值要低得多。事实上,该公式可能把女性代谢率高估了35%,意味着现在的办公室温度对女性来说,平均低了5度。

我们都知道在施工中对搬抬重物的各种要求——重量上限是多少,如何安全操作。但是,一旦提到在护理工作中搬运重物,嗯,那就只是女人的工作,做这些事情犯得着专门培训吗?

美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工具和设备都是为男人或某些‘普通’用户设计的,他们的体形、体重、力量等都主要符合普通男性的标准”。这导致工具太沉或太长,手持工具不够稳当,把手和握把的大小或位置不当

有研究发现,签订不定期或不稳定劳动合同的女性更容易遭受性骚扰

克里斯托弗·多尼森在施坦威舞台钢琴上练习了“不下千次”G小调肖邦叙事曲的尾声部分,并由此设计了一款适合手小的人使用的新键盘。如果原因不是他的手太小,而是标准键盘太大呢?这个想法催生出了7/8 DS键盘

最基本的:跑步机上的卡路里消耗量计数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完美,但对普通男性来说会更准确,因为它是基于男性的平均体重计算的(大多数健身器械的默认卡路里计数都针对体重70公斤的人)。相比男性,女性通常脂肪更多,肌肉更少,各种肌肉纤维的比例也不同。这意味着在基本水平上,即使考虑到体重差异,男性平均消耗的卡路里也比同等体重的女性多8%。而跑步机无法考虑到这一点。

女性患肠易激综合征的概率是男性的近2倍,患偏头痛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

燕特尔综合征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副作用是,当涉及主要或只影响到女性的医学问题时,由于完全缺乏研究,你确实有可能忘了把女性纳入试验范围。

将男性偏见误认为是公正的、普遍的常识,意味着当人们(男人)遇到有人试图公平竞争时,他们往往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也许是因为他们把这种意图解读为偏见)。

在斯里兰卡,游泳和爬树技能“基本上”只教授给男人和男孩;因此,当2004年12月海啸来袭时(女性的死亡人数是男性的4倍),他们更有能力在洪水中幸存下来。在孟加拉国,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女性学习游泳的偏见,这大大降低了她们遇到洪水时的生存机会,而这种由社会造成的脆弱性又因妇女在没有男性亲属陪同的情况下无法获准走出家门而加剧。因此,当飓风来袭时,女性得等着男性亲属把她们带到安全的地方,并因此失去了宝贵的撤离时间。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七):“他者”概念73年后,最温柔有力的回声!

真相是:这个一切以男人为标准和中心设计的世界,让女人举步维艰。 节假日出去玩,女厕所排队永远比男厕所多。 夏季女性多穿裙子,但想买有口袋的裙子,得专门去找。 开车时遇到事故,女性死亡率比男性高17%。 你瞧,女性的生存困难并不仅仅是登上社会新闻的谋杀案,还有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它们琐碎、稳固,有时让我们根本无从察觉。而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分辨和觉察时,马上就会感到窒息—— 因为你身边的女性生存困境重重叠叠,多到根本无法计数。 今天,《看不见的女性》将回答这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看不见的女性》通过大量事实案例、调查收集,得出了主要结论:女人生存困难的主要原因,来自性别数据缺口。而这里,藏着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 无人收集女性数据,是因为当权者里女人很少。 当权者里女人少,是因为大家认为女人不行。 大家认为女人不行,是因为这是一个崇尚男人的世界。 崇尚男人,是因为男人是“普遍”的。 当男人成为大众普遍,女人成为小众少数,女性生存空间就会被压榨。 生存空间被压榨,最终导致女性生存困难。 现在让我们回到问题最初:为什么当权者里女人少,男人多,男人却不去收集女性数据,为女性打造更合宜的生存环境呢? 因为他们常常把另外50%人口的权利,视作少数人的权利。 谈到这里,我们不免又一次与波伏娃的《第二性》相视而笑:是的,因为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始终是“他者”;是服务于男人的工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背景;是能够榨取的免费资源。 谈到这里我想起个事,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 8月1日,播客团队放学以后与博主嘎嘎的合作播客,在热度数据远超热度排行榜第二名第三名的情况下,被小宇宙平台强行卡在热度排行榜第四位。这些天里,放学以后播客团队和博主嘎嘎先后发声、求证,诉求解释和公道。但迄今为止,小宇宙平台依然未做出任何回应。 放学以后在小宇宙甚至各个平台都是非常有力、非常优秀的女性播客创作团队,它们影响和激励了无数女性用户,而这次与博主嘎嘎的强强联合更是让@放学以后在@小宇宙的订阅数一举突破十万大关。 但就是这样一个极富潜力又极富能力的女性创作团队,被小宇宙官方公然打压排行榜排位。且至今没有任何道歉与解释。这一举动不仅让小宇宙平台在女性用户心中声名扫地,也暴露出女性生存困境的诸多问题。 在我看来,小宇宙公然抹杀优质女性团队的创作成果,不仅行为下作,其心更是可诛。 小宇宙播客平台在利用女性创作者带来流量和热度后迅速翻脸,一改曾经打造“女性友好平台”的嘴脸,誓要将高热度的放学以后踢出排行榜前3,即使放学以后的数据远远超过排在它前面的创作者。小宇宙播客平台似乎是想向大众证明:一直以来致力于用语言和行动捍卫自身权利,诉求更多公平的女权主义者们,无论你多强,我依然有办法让你飞不出我的“五指山”。 这件事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生活中的女性厌恶和对女性的排挤打压,无处不在。特别的是,存在问题的不仅是关乎医疗、职场、公共生活的性别数据缺口,还有那些根本不敢做到数据透明的吃人的鬼。 在目睹了女人被消耗利用,被抹去身影的真实案例后,我们更应该追求女性数据的收集、公开、和透明。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困境需要被看到,被处理。还因为只要一天不缩小性别数据缺口,女性就依然是“弱者”。 性别数据缺口一天不缩小,办公室空调的标准温度就依然根据男人的身体代谢情况决定,女人就更容易因患上空调病、类风湿而威胁健康; 性别数据缺口一天不缩小,汽车的驾驶座位设计就依然是根据男人的身体素质设计,遇到事故,女人就更容易死亡; 性别数据缺口一天不缩小,身为女人,你在公交车地铁上比男人更有可能受到性骚扰,无论你穿羽绒服还是超短裙。 另外:除了避孕套和避孕药,百八十年了,女人没有更健康的放心享受性生活的办法; 女人拿不住越来越大屏幕的手机,女人的声音在一些语音识别系统里也不比男人容易录入; 高跟鞋让女人不能稳当快捷的走到目的地,旅行背包总是过大,超出女人的承载范围。 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事情的真相:这个一切以男人为标准和中心设计的世界,女人,举步维艰。 上野千鹤子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中说:“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因为生理差异,女性在体能和体力上不可避免成为相对弱者。但生理差异不是我们被骚扰、被惊吓、被伤害的理由。 女权的本质是人权。 作为世界上50%的人口,我们有权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负载更多“义务”后,却还要遭受不公与非议。 《看不见的女性》以强有力的客观数据和综合案例,细数男人世界对女人造成的直观伤害。老实说,我从未读过如此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的女性主义作品。它完全落脚于现实,仿佛是《第二性》一声相隔久远的回音—— 在波伏娃提出“他者”概念73年后,依然对这个世界上50%的人口,温柔而有力的聆听。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八):从看见《看不见的女性》开始说起

“现在还有没有4.7寸的手机了?我就喜欢用小一点的手机。”

我在手机维修店柜台前徘徊,在过去的两天内,我不幸成为了那个两天把手机摔坏两次的倒霉蛋。

老板头也没抬,继续修理我不幸摔碎的手机。重新拿到手之后我再次比对了一下,发现我的手掌和6.1寸屏幕大小的手机几乎一样长。这也就意味着我单手拿着手机的时候,没办法很顺利地如其他大多数用户一样单手熟练地操作大多数功能(在更遥远的4.7寸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时代,这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拜我那塞不进任何手机,几乎只作装饰作用的牛仔裤所赐,大多数时候我都将手机攥在手里,而非如一些手机厂商特意颠倒因果宣传的那样:“我们生产的手机适合女性放在手提袋里。”终于在多重负面因素的叠加和我本人一再的失手下,我的手机屏幕不幸两度成为冤魂。

此时距离Invisible Women出版已过去四年,我正因读到这本书的中译本,才明白过来我不仅仅因为所谓的“手小”而不符合常规就被手机制造厂商拒之门外。在本书写作时,一向被视为手部较小的人和女性友好的苹果,迟迟未有SE系列的新动作。数年过去,SE2姗姗来迟,但看着手机店里几乎可以用屏幕大小来辨别新旧与否的手机们,我还是只能叹了口气离开了。一款适合我的新手机出现了,但世界却并没有变得更好。

回到《看不见的女性》,本书几乎可以用引语中的一句话概括:“将人类默认为男性,是人类社会结构的根本。”作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由此展开,着力于性别数据缺口这一概念,从日常生活、职场、设计、医疗和公共生活等领域广泛地引用例证与数据,论证出性别数据缺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广泛而又不显眼的存在,又如何步步紧逼让女性逐渐沦为“在场的缺席者”,甚至固化了世界中原有的不合理性别分工。

而提到因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而导致的不合理待遇,任何一位女性都能滔滔不绝地从她切身的生活中举出例证,这些在生活、工作、家庭中处处可见的不合理彼此交织,编织成一场大网将女性束缚其中。而种种以男性第一性造出的规则对女性来说则如过大的模具,女性想要以人的身份生活其中只会如同孩童在成年人的身体里生活一般无所适从而又格格不入,而当她们想要以女人的省份生活时,却又不得不进一步在“人”的目光里束缚自己。

简单来说,她无论在何地都只得扮演着客人的角色,因为是客人,所以无论是穿不上主人的鞋子,用不惯主人的洗漱用品、吃了主人的药物可能会死,都是稀松平常,似乎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情。也正因为是客人,似乎被赋予了表面的尊重与肯定,但却住在似乎永远也住不进但本属于她的小屋,只能和主人以看似平等的共同居住者的身份生活。

这听起来似乎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不太相符,毕竟大多数女性,尤其是那些较我们年长的女性长辈来看多少有些不对劲。毕竟在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是女主人而非男主人来负责家务,看起来她更像是一家之主,而非那个无论在生活还是演绎里总是以甩手掌柜形象出现的男性长辈。似乎她们的主人身份只不过是被赋予的一种假象,一到家中遇到所谓的“大事”,便会将平时买菜打扫时拥有的细小的选择的权力幻象击碎,她既然能决定生活中一天的所有事,为何又必须在关键时刻退让给那个几乎不参与生活的人?我们需要在此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既然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如此重要,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日日可亲眼见到的,为何她们的工作似乎总是低人一等甚至不被视为工作?

我相信每个女孩都能非常轻松地举出这篇小文开头时的所遭遇到的事情来作为这篇文章新的例证,区别或许只在于有很多事情过于明显或因为我们遭遇太多,而能够清晰地看出其中的性别元素所扮演的角色(求职时的只限男性或不成文的男性优先相信每个初入职场的女性都曾遭遇过);而有些事情背后潜藏的性别数据缺口则过于隐蔽,让许多深受其害的女性无法窥破其中道理。而既然我们甚至还没发现这问题,期待这问题能被妥善的解决无疑像是期待一张开奖时间遥遥无期的彩票。但许多问题至今未被我们察觉的原因一在于与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一在于其用了一种说不上高明的伪装来包裹自己,有时我们将其成为大多数与少数,有时我们将其称为正常与特殊,不幸的是,我们似乎总是后者。

这也正是《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当生活中遇见的男性尝试和你“辩论”这绝非男人与女人的差异而只是大多数人和少部分的人选择时,当你自己也在疑心是否自己就是那不属于正常的需要家庭、工厂和社会需要费心重新设计的特殊人群时,本书以这样一种几乎无可辩驳的方式全景式地呈现出女性切实存在而不被看见的方方面面。以及这些方面究竟如何奇异地固化了原有的正常/特殊的霸权关系,似乎只有成为男性才得配享有完整的世界,而不归属此类的女性则必须要在碎片化的时间与地点里过一种不完整的生活。

我曾经也如此笃定,手小脚小这件事确属天生无法更改,而它带给我的生活几乎和其他那些拥有大手的人没什么两样。我也习惯了每年总要平地上重重摔一跤,当然,也不断想起初中时学吉他时老师讲的话:你这样弹吉他会很吃力诶,要不等你大些再来学吉他好不好。

现在已经差不多十年后了,我的手的大小,似乎并没有变化太多。

这些似乎都和性别没什么关系,我相信我和其他的众多女孩在遭遇相关的问题时,总是相似地退后一步。如我自己安慰自己的一样,女孩子的手可能就是会小一些,只不过和吉他、钢琴之类远一些,如果我还想学乐器的话,尤克里里也不错。

这种退后一步在我的学生生活里总是若有若无地存在,在那些几乎填满了我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书籍、游戏中,我似乎无可奈何地错认为每一部小说、每一部游戏里的主人公(也许主人公这三个看起来毫无性别内涵的字就可说明一切)就是我自己。我能够在虚幻的世界里以“人(男人)”的方式生活着,当然也可以替贾宝玉或李逍遥“选择”哪个女孩更适合他,现在想来,宛如生活在泡泡里。

只不过当这种不适由可有可无的乐器转向其他地方时,我也被迫要以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迎接这个世界对我的挑战时,我身上被隐形的女性成分才一次次有意无意地出现在生活里,成为拼尽全力去忽视却依然存在的房间里的大象:学生时代女性缺少逻辑思维不适合学习理科的刻板印象、大学中文系里明晃晃只要男生的工作招聘启事、实习后公司里清一色的男性程序员……

而当这些隐形的阻碍浮现出来之后,我们前行时却发现这只是多年来刚要发声即被按下静音键的女性遭遇的冰山一角。种种攸关女性更好的生活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的重要事务,因为传统观念中人即男人的思想而被迫隐形:景区永远在排队的女厕所,医师开下的几乎没有女性被试的药品,不被算进经济发展的无薪照护...

《西线无战事》里的男主人公在经历战争回到家里的书房时,错愕地发现曾经的安宁与沉迷,那些强烈而不可名状的冲动,那些能融化心中沉重而了无生气的铅锭,对未来的迫不及待的感情有沉寂下来,他再也没有恢复到曾经美好生活的可能。

而对于阅读过本书及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一部分本来面目的我来说,也无异于经历过一场一个人的战争而成为那个幸存者。站在这场仍在继续且看不见尽头的战争的战场中央,回望曾经从中汲取过无限乐趣并以此获得新一种人生的过去,却觉得一切都陌生而不可接近:那个自信得要与天争命的小男孩不是我,那个中年挣扎颓废于烟酒的男人不是我,那个身陷底层却依然不忘从另一性身上汲取利益的渣滓也不是我。我必须痛苦地承认:那个曾为“人”而敞开的世界并不为我打开。那么,去处和归途都看不分明,我该去哪里呢?

最后,我们还是说回苹果手机吧。在一系列的手机厂商中,苹果拥有超过50%的女性消费者,但在最早推出健康记录时,这款软件可以测量我们体内的微量元素,却不能为女性记录经期。是研发人员无意为之,还是并不在意女性使用者作为女性的使用权利,亦或是太了解她们会将自己作为他们来使用一款科技产品?此类的问题也许我们此前从未想过,尤其在我们现在已能很好地使用苹果这一功能来继续我们的生理周期并觉得她几乎“天经地义”时,了解这些曾经存在或仍然存在的不平等,或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才取得的小小成果,都是必须且有益的。

也许我能满足于手机不会变得更大这个事实(因为它马上就要超出成年男性可以单手握住的极限了),但我绝不满足我们只能以男性的尺度生活。人是他,人也必须是她。

最后,谢谢小纠赠书,我很喜欢。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九):女厕所为什么总是在排队?

想象一下,你在电影院或者高速公路休息站,小便是不是一件麻烦事?

答案取决于你的性别。

如果你是男性,大概不是什么难题。

如果你是女性,可能就意味着长时间的排队和等待。

本来,男女厕所的面积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女性要排长龙?

因为构造不同:男厕有隔间加小便池,女厕只有隔间,男厕能容纳更多人。

那给女厕加多几间隔间呢?

面积相同,隔间数增加,女厕恐怕还是不够用。

·

由于生理构造不同,女性上厕所的次数可能比男性多。

怀孕女性上厕所会更加频繁。

如果处于月经期,女性更换卫生巾或棉条也会增加如厕时间。

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中,女性占大多数,她们往往也要更多时间。

此外,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责任通常由女性承担,也无形延长了时间。

综合起来,女性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

女厕本来需要更大的面积和更多的隔间,而现在女厕实际能容纳的人数比男厕少得多。

·

就一个厕所,要搞得这么复杂吗?排排队不就好了吗?

不,排队解决不了问题。

为了厕所这件事,甚至有人写了一本书,她叫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在研究女性问题前,卡罗琳是个文艺青年,梦想成为歌手,在牛津大学读文学。

但她发现在许多文学经典中,女性角色始终不被重视,这吸引她开始关注女性的地位。

从牛津毕业后,卡罗琳去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了性别研究的硕士学位,开始深入一项研究:收集和整理女性被忽视的数据和案例。

研究越深入,她就越觉得:女厕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女性被忽略的事实,实在太多了。

多到让她写成了一本书,书名直接就叫:《看不见的女性》。

这本书一出版,便获奖无数,横扫世界各国的畅销书榜单,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种语言出版,卡罗琳更是被誉为“掌握数据的波伏瓦”。

在书中,卡罗琳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现象:女性不被看见——但一直有人不愿意承认这点。

她用了整整一本书的证据来证明。

·

我们知道,女性一般要做更多家务。但具体有多少呢?

卡罗琳研究发现,有75%的家庭劳务是由女性完成的——

每一天,女性要花3到6个小时做家务,男性则只花30分钟到2个小时。

这些家务活往往没有报酬,从不被重视。但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最保守的估计,按照最低工资换算,女性的无偿照护工作每年都为全球GDP贡献100000亿美元。

你看,女性的贡献价值千金,但在现实中甚少受到重视。

打开电视,你会发现——

在25439个儿童电视角色中,只有13%的非人类角色是女性,32%的人类角色是女性。

去电影院——

1990年至2005年间适合儿童看的电影中,只有28%的会说话角色是女性。

了解新闻——

报纸、电视和广播新闻中涉及的人物中,女性只占24%。

或是打游戏——

2016年游戏博览会重点推介的游戏中,只有3.3%的游戏由女性担任主角。

这些硬邦邦、血淋淋的数据和事实,在书中、在生活里比比皆是,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女性不被看见”这个事实,往往就很难被看见。

比如,到了夏天,办公室开空调,女职员常会披上披肩或衣服。

是因为女性的体质差吗?

不,卡罗琳发现,办公室的标准温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制定时参考的是平均年龄40岁、70公斤重的男性。而年轻女性的代谢率,比男性的标准值低了35%。

这意味着,现有的办公室温度标准对女性来说平均低了5度。

因为不被看见,她们在夏日中瑟瑟发抖。

又比如,女性钢琴家一直特别少,是女钢琴家不够努力吗?

不,是因为钢琴本就不是设计给女性用的。

女性的平均手长18到20厘米,而钢琴标准键盘的八度音阶就有18.8厘米。

连够到琴键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自如地弹奏乐曲。

研究表明——女性钢琴家承受疼痛和受伤的风险,比男性钢琴家高出约50%。

甚至,有78%的女性钢琴家患有肢体重复性劳损症。

因为不被看见,她们在痛苦中创造音乐。

这种对女性的忽略,被卡罗琳称为“性别数据缺口”。

性别数据缺口无处不在:男性往往代表了全体人类,女性则被视而不见。

它们带来的相应后果,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女性的生活。

轻则要排队上厕所,披毛毯上班。

或者,无法成为很厉害的钢琴家。

更严重的,是疼痛、受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回到厕所问题,女性只需要耐心排长队就能解决问题吗?

不,排队上厕所,还是只有部分女性才可以“享受”到的待遇。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无法使用安全的厕所。

全球水资源组织也报道过,每一年,全世界女性寻找安全厕所的时间,加起来有970亿小时。

因为缺少安全厕所,许多女性不得不在户外排便,这导致感染和患病的风险飙升:盆腔炎、蠕虫感染、肝炎、腹泻、霍乱、脊髓灰质炎和水源性疾病……在印度,每年就有数百万人死于这些疾病。

·

而这不仅仅是低收入国家女性要面临的问题——

研究发现,公共厕所越少,就有越多女性面临泌尿妇科问题。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一直在关闭公共厕所,仅在1995年到2013年,英国就关停了50%的公共厕所。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是贫是富,你都会为自己身为女性而付出代价。

更可怕的是,许多代价不被看见,就隐藏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无数细节中。

·

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车祸。

但当女性遭遇车祸时,受伤和死亡的几率更大——

轻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重伤可能性高47%,死亡率高17%。

而几十年来,汽车碰撞测试的假人都以中等水平的男性为标准(身高1.77米,体重76公斤)。

直到2011年后,才有国家将女性考虑在内,在碰撞测试中增加了女性版假人。

但这个假人,也仅仅是个缩小版的男性假人,完全没有考虑女性的肌肉质量分布、骨密度、椎骨间距等生理差距。

而且,女性假人往往只被放置在乘客位进行测试,而不会被放在驾驶位上。

同样忽略女性的,还有药物研发。

1987年至2012年整整25年里,学界进行了31项充血性心力衰竭试验,女性参与者仅占25%。

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0%,但在涉及动物脑部疾病的研究时,研究雄性动物的可能性是雌性的5倍。

2007年的一篇论文更是发现,90%的药理学论文都只描述雄性动物的研究。

翻开《看不见的女性》,你会发现这样血淋淋的数据和事实比比皆是。

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看似男女平等,其实隐藏着巨大的不平等。

卡罗琳从日常、职场、设计、医学、政策、灾害六大主题入手,全方位展现女性被系统性忽视的数据和事实,确保每一个数字、每一个事实都有迹可循,每一个观点都有可靠的科学支撑。

书出版后便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的权威认证,更得到曼切斯特大学、伦敦大学、阿斯顿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多家名校的教授推荐,牛津大学院长奈杰尔·理查德·沙德波特爵士称: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事实和数据。

这是一本铁证之书,它告诉我们,在大量所谓“性别中立”的规则背后,男性往往被视为默认选项,女性则被视而不见。

女性不被看见的事实和代价,存在于每一次凝视,每一趟公交,每一间厕所,每一个普通的下雪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隐秘角落。

但是,卡罗琳的研究不仅仅于此。

她的研究,不只是为了控诉,也并非想挑起男女对立。她致力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改善女性处境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无限好处。

有些时候,比起视而不见,关注女性更有助于改善社会。

比如,在南非的卡雅利沙镇,240万的人口共享5600个厕所,女性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上厕所,且花更多时间排队。这促使性侵事件频发,每年有635起,政府为此损失4000万美元。

为解决问题,科学家用数学模型测算出:如果拿出1200万美元让厕所数量增加一倍,女性去厕所的平均距离缩短约一半,性侵案件将因此减少30%。

算上建厕所等前期费用,这一举措最终将为当地省下500万美元。

同样的,改善街区照明、注重女性安全、投资女性体育项目等措施,也会间接减少减轻整个社会的医疗负担和安保费用。

关注女性需求,不仅有利于社会节省成本,而且还能创造更多财富。

麦肯锡咨询公司就曾研究发现,到2025年,全面消除职场性别差距可以帮助中国创造4.2万亿美元的潜在经济推力。

正如卡罗琳在书中所说:关注女性需求,不仅是一个正义的问题,也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

·

《看不见的女性》对我们的实践充满启发,并因此获得《金融时报》&麦肯锡年度商业图书奖作品,《泰晤士报》更是称它为一本改变游戏规则的书,应该出现在每一个政策制定者、政治家和管理者的书架上。

事实上,《看不见的女性》应该出现在每个人的书架上。

无论你是女性还是男性,这本书都能让你重新思考这个世界的巨大缺陷,以及无限可能。

是时候,改变视角了。是时候,让女性被看见了。

《看不见的女性》读后感(十):《看不见的女性》:当世界被默认为“男性”的

高铁上怎么坐都不舒适的座椅、商场饭店女厕所门口永恒的长队、需要脱出手时,却因为手机放不进裤袋而必须单独归置的焦灼感……

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上述体验或许已是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很少会去怀疑,这样的体验有什么问题,相反地,我们更习惯自我怀疑:高铁座椅不舒服是不是因为我太矮、厕所门口队伍太长是不是我们太拖拉、手机放不进裤袋是不是因为我又长胖了……

于是,我们调整自己——如果不是改造的话,去适应这个世界,直到,或许可以借用一句流行说法:Enough is enough(够了就是够了)。

在《看不见的女性》中,作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高铁上不那么舒适的座椅是因为设计者没有考虑女性的身体数据,商场饭店女厕所门口的永恒长队是因为哪怕有所谓的中性厕所,也只不过是方便了男性,手机放不进裤袋是因为好的智能手机,如同好的牛仔裤,都是为男人的体型设计的。

《看不见的女性》,[英]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著,詹涓译,新经典文化 | 新星出版社,2022年8月。

更直白的说法是:男性的经验、男性的视角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出厂设置”,而女性的经验——尽管她是全球一半人口的经验,也被视为可以小众的,非典型的,很多时候甚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会在《对女性的误测》中愤怒地质问道:文艺复兴究竟算是对谁的复兴?这也是为什么乔安娜·拉斯会在《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中写下:女性生活是男性生活被掩盖的那一部分真相。

那么,生活在一个以男性数据为基础的世界里,女性会遭遇什么?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从近期出版的新书《看不见的女性》出发,结合更多资料,回顾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动声色却隐秘存在着的性别数据缺口。

撰文 | 青青子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女性日常出行的复杂感受,那或许就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感受的复杂性不仅来自由显见威胁所引发的不安,更源于一种无法掌握、不动声色却隐秘存在着的不便。

让我们试想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一位手推婴儿车、肩背购物袋的母亲收拾妥当,踏出家门,照面便是一条泥泞、湿滑、积雪阻滞的街道,原本是人行道的路边停着一排共享单车,而原本被划为自行车道的窄路上停满了私家车,只留下一寸敷衍的穿行空间,寸步难行之间,这位母亲可能还会遭遇身后匆匆而过的一瞥不耐烦或同情的余光。

美剧《女佣》剧照。

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女性而言,这可能是早已习惯或者仍需习惯的日常出行的一部分。但在《看不见的女性》的作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看来,这条看上去性别中立的街道实则是以男性出行的“标准”模式而规划的。

一切都始于一则笑话:清扫积雪存在性别歧视吗?

这句话本是一位官员对女性主义者以性别角度重估政策的调侃之词,却引发了性别平等人士的思考:是啊,哪怕在看上去与性别议题毫无关系的公共服务细节中,我们仍能发现隐形的男性偏好。当然,这并不是说城市规划者故意牺牲女性利益,而是,用作者的话来说,性别数据缺口的结果。

无论是出行次数、距离、目的还是模式,男性与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书中援引的研究数据,相比男性,女性更有可能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法国,三分之二的公共交通乘客是女性,在美国费城和芝加哥,这一比例分别为64%和62%。与此同时,在男女出行的原因上,男性的出行以上下班为主,模式更为简单,女性的出行则以多段短途行程相连,这是因为世界上75%的无偿照护工作都由她们承担。

日剧《坡道上的家》剧照。

另一项来自我国的研究也得出过类似结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佟新与王雅静曾在《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性别比较》一文中,以武汉市和乌鲁木齐市为研究样本,搜集两市居民的基础出行数据指出,两性出行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女性更倾向于步行与公交,男性选择自驾或出租车的比例更高一些。而在出行目的上,女性的工作出行低于男性,与家务相关的出行活动则高于男性。

尽管如此,在常见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必要出行(compulsory mobility)指的就是以就业和教育为目的的出行,以照护为目的的出行则经常被设计成为一种非必要。于是,清扫积雪的范围优先考虑的是机动车道,而非女性出行通常选择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城市道路规划也总是偏重汽车甚于行人,这才有了上述寸步难行的出行体验。

不便之外,还有层层不安。在《看不见的女性》中,作者还提到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现象:女性在公共场所常常感到害怕。她们受到惊吓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但是,官方统计女性所遭遇的暴力程度明显与她们的恐惧情绪不匹配。这一悖论甚至已经引出这样的结论——女性对犯罪的恐惧是非理性的。

美剧《闪亮女孩》剧照。

这在近年来屡屡曝光的公共安全新闻里可见一斑。每当讨论涉及性别维度,不少人便会摆出理中客的姿态,认为公共空间的暴力问题并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同样会遭到暴力威胁,甚至还会举出相关统计数据作为例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当我们提到不安时,这层不安并不单是由新闻报道的曝光度或统计数据中的数字所构成,它来自于实际的生活经验——在更严重的犯罪行为发生前,女性每天都要面对令人感到不适的男性行为。小到被不怀好意地上下盯视、被莫名其妙搭讪并追讨微信,大到在拥挤的公车上被故意身体擦蹭、到站之后被尾随……这些行为无法被统计为明确的犯罪,但它们构成了一张以恐惧值为度量标准的城市心理地图。

在上文提及的佟新与王雅静的研究中,当女性被问及出行安全挫折的经历时,“有24.6%的武汉女性受访者和19.3%的乌鲁木齐市女性受访者分别报告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过程中遭遇过的88例和62例性骚扰,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车内,也有发生在车站、地下通道和街道的多个案例。男性陈述有性骚扰遭遇的比例为0。男性在回答此问题时多噗嗤一笑,不以为然。”

而当公共空间的性骚扰发生时,不仅存在漏报,还存在缺少上报程序的问题。“关于女性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遭遇性骚扰或性侵犯时该如何应对,全世界都缺乏明确的指引信息(但对于可疑包裹,大多数官方部门似乎都设置了清晰的标识,告诉人们发现时该如何处置)。然而,有时缺少标识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恰当的程序。” 佩雷斯在书中说道。

美剧《闪亮女孩》剧照。

还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如果女性在出行的人身安全方面存在更高风险,会发生什么?无论是在《看不见的女性》中所收录的研究数据,还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它们无一例外地表明,这一状况导致了女性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范围的自我控制。

更为吊诡的是,由于官方统计数据中存在明确的性别数据缺口——一方面没有关注女性出行时具体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又因为忽视/低估了女性的安全需求而认为没有必要考虑出行中的性别规划,这使得女性被迫只能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通常的办法是避免晚归和避免前往预感危险的地方”。

这并非不可改变。佩雷斯认为,出行规划的性别数据缺口问题由来已久,当城市规划者未能考虑性别时,公共空间就被默认为男性空间。但如果规划城市时考虑到女性的照护责任——例如维也纳所做的,改良十字路口并加装标识,为方便婴儿车和自行车增设坡道,加宽1000米的人行道路面,并改善人行道的照明状况。同时,考虑到女性面临的性暴力威胁——例如搜集女性的安全需求数据,提供足够的男女专用厕所,在公交车站安装适合女性的安保设施等,不仅能减少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从长远来看也可以节约资金。

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提起工作中的性别歧视,我们经常聊到的包括但不仅限于职场性骚扰、母职惩罚、就业歧视、薪资不平等、缺乏晋升机会等。但在文章接下来的这部分,我们想要聊一聊职场中更为隐而不显的偏见,即所谓的“才华偏见”是如何被构建的?同时,经由“才华偏见”,我们还能发现女性是如何被系统性排挤出职场权力的中心。

众所周知,科研领域,或者学术界,并非象牙塔,要想获得晋升,发布的论文数量与影响力是其中的关键指标。只是,从投送文章的一开始,男女就朝向不同的命运。我们不妨就此引述《看不见的女性》中所列举的几项研究结论:

“女性作者的论文在双盲评审中更容易被接受,或者得到更高的评价。”

“女性被引用的次数整体少于男性。”

“在过去的20年里,男性自我引用的次数比女性多70%——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引用其他女性作者。”

“女学者如果被当做男人,被引用的次数是相反情况的10倍以上。”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越往这座象牙塔的顶端走,女性的数量就越少。浙江大学的王立铭教授曾在2016年展开过一项调查,在他统计的1000多个教授样本里,女教授只占二成,即使在传统认为“适合女生”的人文社科类院系,女教授占据的席位依旧不超过三成。

美剧《英文系主任》剧照。

更为隐形的不平等还隐藏于所谓的“才华偏见”之中。一方面,相比男性科研人员,女性还承担了更多管理工作——一项普遍被认为没有研究有价值的工作。在佩雷斯看来,女性被迫承担价值较低的工作,这种不平等又因为工作考评系统而加剧。

另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除却明目张胆标明只招聘男性或是隐含育龄筛选的招聘条款,佩雷斯从各类研究中发现,为女性写的推荐信会强调教学而非研究,包含更多令人生疑的表述,而且不太可能出现“非凡的”“杰出的”等形容出众的词。在推荐信中,女性的勤奋更容易受褒奖,比如“努力工作”。问题是,同样的褒扬之词用在不同性别的人身上,意义却全然不同。例如,男性的团队精神被认为是一种领袖品质,但对于女性来说,这个词让她看起来像一个追随者。

美剧《英文系主任》剧照。

“才华偏见”正是在学校期间就被灌输给学生的。佩雷斯指出,最近的研究发现,如果教科书中的配图里出现女科学家,女生的科学课成绩会更好。所以,为了不再让女孩认为才华不属于她们,我们只需停止对女性进行歪曲描述。以计算机科学为例,编程最初被视为女性的游戏,但如今被认为的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却是:孤僻的怪才,社交技能很差,不讲个人卫生。这样的刻板印象不仅加剧了对于女性不适合计算机领域的偏见,同时对此类天赋之词的执念不过是在美化一个具有偏执特征的年轻男性样板。

科研领域还只是社会这座大冰山的一角。在大部分职场里,更多女性所面对的是一种被玛丽·比尔德称之为“特里格斯小姐问题”的情境。这幅刊载于30年前《笨拙》杂志上的老漫画戏仿了开会现场漠视女性意见的名场面:“特里格斯小姐,你的建议棒极了。或许在座男士们中的哪位乐意将它提出来。”

按照比尔德的说法,这种“拒绝去听她说了什么”的做法由来已久。追溯历史,从奥维德的《变形记》到《圣经》,不断有关于女性声音被剥夺的记述。“可怜的伊娥被朱庇特神变成了一头母牛,因而失去了讲话的能力,只能发出‘哞哞’声;而饶舌的宁芙厄科(Echo,回声)受到惩罚,从此她的声音不再属于她自己,成了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的工具”。与此相关的,女性的高音调嗓音经常被描述为带有“妇人气的怯懦”,而男性低音调的嗓音则是男子气概的体现。哪怕到了今天,“低沉浑厚的男性嗓音天然与‘深刻’联系,而当人们听到女性的嗓音时,他们不会将其听成一种具有权威的声音”。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英]玛丽·比尔德著,刘漪译,后浪 |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

有两种例外情况:她们可以捍卫自己所在群体的特殊利益,或彰显自己的受害者身份。换言之,她们只被“锁定”在这个范畴里——尽管这一空间也可能随时被剥夺。当她们试图踏入男性的“地盘”,就注定经历磨难。典型的例子便是女性公众人物所遭受的“政治虐待”,小到言语侮辱,大到死亡威胁。近期英国作家J.K.罗琳因为为鲁西迪遇刺发声而遭遇死亡威胁的新闻即为一例。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细大不捐地关注这些进入了男性地盘的女性处境时,不难发现,相比并肩而站的男性,当她们犯了错误时,也更容易受到苛责。在《应得的权利》一书中,作者感叹道:“我们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了。如果一个我们喜欢或尊重的女人让我们失望,哪怕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被原谅的事情,她还是会受到惩罚——往往是被那些自以为占据着道德制高点的人惩罚,他们认为自己对她的惩罚只是她罪有应得,而不是以道德说教为名在实施厌女行为。相比之下,她的男性竞争对手却不会受到如此苛刻的要求。”

《应得的权利》,[澳]凯特·曼恩著,章艳译,明室Lucida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5月。

而玛丽·比尔德也在《女性与权力》的最后指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她们“更难成功”,而且当她们搞砸了自己的工作时,也会遭到更严苛的对待。如果让她现在从头开始写这本书的话,她表示会将更多的篇幅用来捍卫女人(至少是偶尔)犯错误的权利。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进入公共领域的女性更容易遭遇排挤与威胁?在佩雷斯看来,问题仍旧出在性别数据的缺口上。威胁意味着恐惧。而部分男性的恐惧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生活在男性声音和男性面孔的环境之中。除非我们填补了这一性别数据的缺口,男性在成长过程中才不会再把公共领域视为理所当然的“我”的地盘。

纪录片《科学家的模样》剧照。

最后,让我们回到女性的身体。

大部分前往医院的女性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向医生诉说身体不适引发的疼痛时,或者在接受治疗时因不忍疼痛而喊出口时,迎向你的也许是一句:有那么痛吗?是不是心理作用?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有二:你的身体没有你说得那么痛;你大喊疼痛是因为你忍不了痛。于是,你可能就此沉默,在下一次去往医院的路上,心里平添一丝恐惧和怀疑。哲学家Kristie Dotson(克里斯蒂·多森)将此类沉默称之为“证言窒息”(带有胁迫性的自我沉默),“因为听者怀疑或抨击说话人的能力,说话人最后只能被迫保持沉默”。

典型的例子还有孕妇的身体。在《像女孩那样丢球:论女性身体经验》中,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家艾莉斯·马利雍·杨(Iris Marion Young)谈及孕妇的就医体验时提到,以产科医疗对孕妇的介入而言,孕妇本人最清楚她的身体感知,但这感知主体却无法成为发言主体,反而成为超声波胎儿摄影与各项侵入性手术的客体。

《像女孩那样丢球:论女性身体经验》,[美]艾莉斯·马利雍·杨著,何定照译,商周出版公司,2007年1月。

否认女性的身体感知/经验,往往还伴随对女性主体经验的扭曲。在有关疼痛体验和治疗问题上,医疗研究者黛安娜·E.霍夫曼和安妮塔·J.塔齐安曾在论文《哭着喊痛的女孩》中写道:“在医学文献中,女性常常被描写为‘歇斯底里、情绪化’,这使得医生更多地把她们的疾病诊断为由心理原因引发,认为她们容易情绪波动。因此,有慢性疼痛的女性患者与相同情况下的男性患者相比,更可能被诊断为‘表演型障碍’。”

两位研究者还发现,尽管在受到相同刺激的情况下,女性可能比男性略微多地感受到疼痛,但女性在表达疼痛时依旧得不到和男性相同的治疗:“包括腹部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阑尾切除术,男性比女性得到更多的止痛药物治疗(有时候是出于体重的考量,这是正确的)。在阑尾切除术中,女性往往会被注射镇静剂而不是止痛剂。这种倾向不只是限于成年病人。对于手术后自诉有疼痛感的男孩和女孩,医生会给男孩开可待因,而给女孩开醋氨酚(美国市场上的一种温和型非处方止痛药,类似于泰诺)。”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剧照。

以上种种问题,都指向医疗中的女性身体。它们与女性不同阶段/状态的身体经验有关,也与漫长历史上医学系统对于女性身体数据的忽视、扭曲、偏见有关,更与女性因此而遭受过的痛苦、甚至生命代价有关。对此,一个直白的答案,如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在1992年出版的《对女性的误测》中所总结的:“男性的身体就是解剖学本身。”

在《看不见的女性》中,佩雷斯也指出,多年来医学教育一直把重点放在男性的“标准”上,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发现,人体的每个组织和器官系统都存在性别差异。这点不仅体现在医生的培训方式上——大量医学教科书上都缺少女性身体的数据,同时体现在我们对于许多疾病的研究和认识上。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怀孕的身体。艾莉斯·马利雍·杨认为,妇产科临床上将月经、怀孕、更年期视为需要治疗的特殊状况,其概念基础恰恰是医学的健康概念中所内含的男性偏见。在西方医疗史上,主流的健康模型假定正常、健康的身体是稳定的、均衡的、不会改变的。而身体状况规律、显著或是激烈的改变,正是成年女人身体正常运作的一种面向。医学却隐隐将不变的成年男性身体概念化为所有健康状态的标准。

纪录片《月事革命》剧照。

医学中的性别数据缺口,还可能对女性的健康带来不可估计的风险。由于孕妇长期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我们缺乏关于药物将如何影响她们的可靠数据;以用于治疗从焦虑到癫痫等各种病症的药物安定(Valium)为例。数十年来,这一药物一直被积极地推销给妇女,然而,2003年的一篇论文指出,有关这一药物的临床试验却从未测试过女性。

事实上,根据佩雷斯的爬梳,由于女性在临床试验中存在系统性的代表不足,“大量现有药物对女性的具体影响完全未知”。因此,如果研究人员依旧忽视将雌性动物和女性细胞纳入研究,女性正在死亡,而医学界则在助纣为虐。

而一切的起点就是:我们需要停止将默认的、以男性数据为基础的世界认知为客观的。我们需要意识到,如佩雷斯所言:“未能收集到有关女性及其生活的数据,就意味着我们继续正当化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歧视——与此同时,我们却似乎根本看不到这种歧视。”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青青子;编辑:青青子;校对:贾宁。未经新京报书评周刊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