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摘抄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摘抄

《女性的觉醒》是一本由[美]沙法丽·萨巴瑞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一):唤醒那个真我,和自己讲和

绝大多数女性的一生都要经历恋爱、婚姻和育儿。她们认为,自己每次的真心付出,发自内心的爱都是真正的爱,可事实真的这样吗? 爱一个人,该怎样去做? 你可能马上就回答,爱一个人不就是要去感受和理解对方吗?不错,不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诠释对方的行为和思想,这是爱的起点。 但你可能不知道,要做到真正爱他人,你首先得真正爱自己,了解自己,做自己。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又几个女人能真正做到?她们爱情人、爱丈夫、爱孩子。 可是,就算女性做得再努力再优秀,从远古的父权制度到现代文明,只要你是女性,就永远会有一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你、要求你,最可悲的有可能连你自己也觉得他们在理。 女性就这样活在这些所谓的文明标准中,活在社会给女性的人设中,茫然、愚昧而不自知。嘿,是时候该觉醒了! 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的著作《女性的觉醒》。她认为: 女性无论在恋爱、婚姻还是亲子关系中,都需要觉醒,要做回自己,就要关注自己的成长。 具体该怎么做? 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别人的行为 我们觉醒后就会发现我们原来从未真正完全的爱过自己,这也是因为我们甚至都不认识自己,所谓认识自己就是要走上一条发现真我的道路。 当我们指责他人,觉得自己站在高处占尽优势。但这种优越感只是暂时的,好人的角色设定成了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们必须明白,这才是无法破局的问题所在。 真正的自我不需要他人,肯定也不需要某种行为来证明它本该如此真实可信,无拘无束。 当你踏上发现真我的道路,你就会抛去对自己的错误看法与真实的内心握手言和,你会开始用爱和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一切,你会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在这个无条件接纳的过程中,你也会逐渐以同样的方式接纳他人,渐渐的你和他人之间的隔阂就会消失。 这种爱非常独立,不需要依赖别人,因此也不会去控制或占有别人。当这种爱完全源于是一个完整独立真实的自我时,他也不需要从他人那里吸取养料。 它能帮你识别出对方的独立特征,并尊重这种独立尊重对方,为了发现真我,而必须采取的行动,即便这意味着彼此分离,也会欣然接受,这种爱源于自由,也将自由视若珍宝,作为最宝贵的财富馈赠给他人。 女性的觉醒,不是意识到自己不够好,不是去发现生活中糟糕的一面,不是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而是她终于鼓足勇气,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或糟糕。有能力去改变的,那就勇敢去改变,暂时无法改变的,就尽力让自己去接受。 对于女性来说,余生最重要的事,不是自己有多“好”,不是工作有多“出色”,也不是孩子有多“优秀”,更不是老公有多“爱”我,而是“自爱”和“成长”。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二):《女性的觉醒》——让火花点燃永恒的自我

《女性的觉醒》是一本写给所有女性的书,更是一本唤醒女性觉醒意识的书。作者帮助我们分析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还帮我们分析人生中每个阶段会遇到的困境,作者将点亮女性心中的觉醒火花,为所有被生活所困住脚步的女性证照亮重建自我之路。 这本书第一章的标题叫《女性觉醒的那一刻》,不得不说,这是让所有女性读者为之振奋的一个标题,仿佛透过这样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见不一样的人生。八个小段落中的第一句都是“女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写作方式让我在阅读每一段都会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又或者说也许只有女人才更懂得女人,在这看似押韵的排比句中,作者道出了所有女性的心声,那就是我们渴望启动我们内心的力量,然后去拥抱最强大的自主。

要想觉醒和进步就意味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也意味着要接纳自己不想面对的那一部分,或者说是去面对让我们痛苦的那一部分。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困境,看到自己的痛苦、不够理性、情绪化的时候,我们也才真正听到自己内心的呐喊。 作者的来访者帕姆的生活经历真的很具有代表性,她的生活状态可以用善良周到来表,送年迈的母亲看医生,为患病的妹妹安排家庭护理,给丈夫的项目提供帮助,为女儿搬家具,为儿子辅导作业,她的生活是充实而忙碌的,她为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帮助,可以说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但独独对自己不够好。之所以说她的经历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因为有无数的女性在过着类似的生活,她们通过奉献来获得爱,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或许我们都需要被认可、被接纳,但却不应为此而失去自己。我们要学会去感受自己真实的感受,学会真正地去爱自己,做出积极的转变。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爱比别人对我们的爱更有价值。我们的自我认同比别人的认同更重要,而这才是“爱自己”的真正意义。

当我们真正认清自己的时候,往往是最让我们痛苦的时候,那些束缚我们的思维,那些令我们停滞不前的困扰。那些让我们恐惧和痛苦的情绪,在这一刻都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而当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保护,我们才看清真实的自我,需要我们做出正确选择。 我们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学会了解自己的感受。我要对自己真正的力量和目标有全新的理解,去获得自爱和自尊的力量。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三):你该破茧而出

在豆瓣上有一个类似夫妻吵架大家来评理的小组(记不得原名了),我时常会在首页看到推送,里面有夫妻间各种各样的摩擦与争吵,也有例如婚姻为女性带来了什么,生育为女性带来了什么之类的思考,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两代人的育儿冲突、必须完成义务的哺乳机器……

在年初的时候,我曾看过一本《生生之门》,在那本书中作者就将女性生育问题血淋淋地剖开铺展到台面上来,我也给那本书写了评但后来被删帖了,但即使被删帖,这些矛盾与冲突依旧不会被掩盖。

在我翻开这本书第一章的一瞬间,无论是那本《生生之门》中的内容还是刚刚提到的那个豆瓣小组里的内容,一切都跨越时空重合了。

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应付学业/事业,在我国的国情之下,还要面对处理不清的婆媳关系与两代人的育儿分歧,一位母亲的灵魂正在逐渐被侵蚀——“失去力量、失去本真、失去声音、失去视觉。”

生而为人的认知逐渐被抹杀,从痛苦的质问到麻木的承受,所谓“自我”已经被杀死了。

“生理构造如何塑造我们,心理状态如何束缚我们,文化环境如何威吓我们。”这本书试图从这三个层面去分析女性是如何被束缚,女性又该如何摆脱束缚。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时常见到被塑造得疯疯癫癫的女性角色,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形容女性的话——“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真的是一口老血憋在胸口不知该不该吐,而类似的性别偏见还有许多。

如果身为女性的我们面对这些存在于各种文化中有意无意的贬低而无动于衷,甚至习以为常,那我们还有希望吗?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大部分24个章节,书中谈及到了关于女性问题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接受过的教育模式到我们被道德捆绑而至的位置,从我们的性格特质到男性的生物学特征,从婚姻中的儿女养育再到女性本身的认知层面与逻辑思维方式,有关于女性在人生中会遇到的难题与困惑,在这本书中都有讲到。

我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母亲。

我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妻子。

我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女儿。

真正的女性主义,首先应该从女性自身出发,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打破自己,然后勇于成为自己。

“我们生还者

死亡用空骨削它的长笛

死亡用怀念做它的琴弓

我们的躯体跟着呻吟

随着残缺的音乐

我们生还者

为我们的脖颈

搓好的绳索

还悬在面前的蓝天”

——奈丽·萨克斯《生还者合唱曲》

这首诗作者是流亡瑞典的德裔女诗人,也是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希望我们都能扯掉各自脖颈上的绳索,破茧而出。

觉醒吧~不为任何人,只为了自己。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四):过了40岁的女性,要勇敢扫除内心的恐惧

我的“40年代”走进了中期,不知不觉中就会“奔五”而去。

随着读书、思考和生活的挫折,最近经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成功?

仔细想来,自己从来没有渴望过成功。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潜力,没有思考过人生更多的可能,只是希望做个小女人,有人爱,有人照顾,直到这一切成为泡影才发现自己一直被束缚了。被自己的思想束缚,被文化束缚,被女性的身份束缚。

《女性的觉醒》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沙法丽.萨巴瑞,她是心理学博士,也是家庭动态和个人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

觉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到先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就要面对经历过的痛苦,面对无法接纳的那一部分。但尝试着一步步解除束缚,哪怕解除一部分的束缚也是成长。

于是跟着作者沙法丽.萨巴瑞来一趟觉醒之旅。

女性的生理特点让我们敏感细腻,对于危险有本能的自我保护倾向。

小时候,听到大人大嗓门的说话,看到发脾气的父亲,我们都会觉得害怕。因此,女性很早就学会了消失,学会了隐形。

害怕的感觉对女孩子来说如影随形,即使长大了,也常常会有恐惧袭来。

这种恐惧一方面是外界带来的,我们害怕被别人批评,害怕被指责。女孩子们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的女孩,完美的妈妈,完美的员工,这样才不会被贬低,被伤害。

还有一种恐惧来自于内部,是被批评后产生的羞愧感,产生的自责和内疚。这种恐惧常常在夜晚来临时,深深地啃噬着女性的心理状态,让女性难以摆脱。

人类历史漫长的过程中,对女性有一个不变的要求,要求女性学会克制和奉献,要把他人--特别是男性--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这会让女性感到精疲力竭,心力交瘁,甚至脾气暴躁,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真正的原因在于克制和奉献。

多数女性会把社会的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渴望,渴望获得认可,渴望获得批准,渴望获得赞美。

这三种渴望难道不是一种束缚吗?

原本我们可以自我认可,也可以由自己判断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果渴望获得赞美,难免要戴上面具。

女性觉醒之路迷雾缭绕,看清自己,看清束缚相当困难。从看到自己身上的部分束缚出发,蜕变就会发生!

《女性的觉醒》读后感(五):觉醒之一:拒绝容貌焦虑,别再把社会文化“绑 架”

你有容貌焦虑吗?相信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朋友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都会是肯定的。虽然这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不能否认的是,它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经常会因为外貌而感到自卑,而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生活中,似乎没有人会对自己的身材样貌是十分满意的。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站在镜子面前审视自己,挑剔自己身上的毛病;“脸上有皱纹,又丑又老”、“大腿好粗,太丢脸了”。朋友圈上的自 拍照,往往都要经过好几次加工美 化才敢发送,生怕哪里有瑕疵被别人发现。

我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外表如此苛刻,那是来自于外部压力的影响。

国外作家沙法丽•萨巴瑞在她的“觉醒”系列中,第三部作品《女性的觉醒》里讲到,容貌焦虑的根源来自于,“在我们的文化中,女性的价值是建立在完 美的肤色、苗条的身材和永远年轻的面容上。”正是如此,我们采取了各种手段来让自己变美,可当我们在坚守着所谓“美丽”的标准的同时,我们也在渐渐地失去了美丽的生活。

因此,为了活出真实的自我,我们要从这一刻觉醒,去接受独 一无二的自己。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身上的每个部位都能完 美无缺,每个部位都要呈现zui好的姿态。我们一味地追求白瘦美,不断地往身上“开刀”。但其实,这已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女性的价值并不取决与外表,我们也并不存在缺 陷的身体,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身体。

只有意识到这种千篇一律的美是一种病态时,我们就能完全的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外表。每位女性都是独 一无二的,如果大家都长得一样,那世界该有多无聊。

作为女性,我们有权利和责任去重新定义美丽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不随风逐流、不强迫、不妥协,去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美丽。

“真 正接受我们的身体,就意味着诚实地描述身体,不用贴上“好”与“坏”的标签。”

在面对自己的外表,我们不再去评判它的好与坏,而是认识到客观事实。比如,当我们的肚子上胖乎乎的,我们也不用逃避它,我们就说这就是个胖乎乎的肚子,而不是说这个肚子真难看。

当身边的人吐槽你的身材不美时,我们也不要急着反驳。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身材,可那又如何?我们不需要为别人的言语而感到不安和羞愧。

我们需要坦然地接受自己,去辨别和权衡,并找到相应的选择。我们拒绝做文化的牺牲品。

女性的觉醒 ,是接受自我,意识到自己独 一无二的美丽。女性的价值不是拥有好看的皮囊,而是有趣、努力向上的灵魂。勇敢地做真实的自己,美丽的标准,只能我们自己来定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