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夏日永别》的读后感大全

《夏日永别》的读后感大全

《夏日永别》是一本由[美] 雷·布拉德伯里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永别》读后感(一):年轻人的夏日未结束。

贴了蛮多标签的《夏日永别》

昨晚一口气读完的书,脑海里浮现出绿河谷的十二三岁男孩们恣意挥洒汗水,到处跑跳胡闹度过暑假的样子。

道格、汤姆、查理等小伙伴揪一个“军队”,像“过家家”那般玩着谁是国王谁是上尉谁是中尉的游戏。他们每天都想要过得充实,不想悠长的夏日(暑假)停下来走向结束。

绿河谷上有座幽深老宅,里面住着几位年老长者。道格他们总想着要走近探险。里面的老人布拉林刚说着“今天还没死”(原句忘了

《夏日永别》读后感(二):愿意为了浪漫腰封读完的小故事

被书名和腰封深深深深吸引迫不及待看完了这本小书。故事看得我莫名其妙但我实在太爱腰封大字最后一句——翻开书,在故事开篇。

摘抄书里对时间的描写——

“那庞大的满月钟是一座磨坊。光阴的谷粒纷纷扬扬——大颗的是一个世纪,小颗的是一年,细微的颗粒是一小时、一分钟——大钟将它们碾成粉末,将花粉般细腻的时间悄悄地向四面八方送出,任由它们被冷风吹散,如尘土一般在镇子上飘扬,无处不在。来自大钟的孢子附着在你的皮肤上,使之泛起皱纹;令骨头生长到巨大的尺寸;令脚丫绷开旧鞋的束缚,像泥里的萝卜一样。噢,镇中心这台宏伟的机器,就这样在起风的日子里播散着时光。”

关于夏日永别的另一段话是——

“我只想要一份冰淇淋——一个大到永远也吃不完的甜筒冰淇淋,你可以一直不停地吃下去,永远都那么开心。那多好!

世界上没有那样的冰淇淋。

只要有一件那样的东西,我就心满意足了。一次永不结束的暑假。或者午后来一场巴克·琼斯的电影,老天,希望他永远在马背上奔驰,砰砰砰,印第安人像汽水瓶一样纷纷倒下。只要给我一件永远不会结束的好东西,我就乐疯了。”

我永远热爱夏天,我要大喊一万遍。

我的夏天还没结束,我不忙着与它告别。

《夏日永别》读后感(三):像一阵雾

刚开始看,到处都是作死的熊孩子和无奈的爷爷们。熊孩子气死老人、吵闹、偷棋、砸钟……会觉得,怎么都那么坏?网上有几百万种熊孩子的死法,为什么书里的熊孩子能得到原谅……甚至做过的坏事都像没存在过呢?

再一想,童年的我也是一样的啊。翻墙、爬天台、打碎别人的玻璃柜、看色情小说。大人们也没有惩罚我啊。原来我是个大人了,我甚至都无法容忍小时候的自己。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用这种大人的眼光看世界的呢?

童年就好像一阵雾,不真切。亦没有边界感,不会将自己套进世俗的框框里。中年人是生而为中年人的吧,童年仿佛未曾存在。以为记忆会是连续的,但记忆其实是一个会丢的缓存,可能还带了些堆栈的 gc 法,记得最深的常常是那些想得最多的,没想起的都被扔进回收站,empty for ever了。

小时候最喜欢夏天,书里描写的一切真真让我感受到了那时的夏天,热得发亮冒蒸汽的地板和甜甜的冰淇淋,都像五彩斑斓的棉花糖。S.H.E. 那首《夏天的微笑》,当时喜欢的姓夏的男生,相像的一句歌词,总是连着后面那首《花都开好了》。

成长是什么?被生活和书本教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变得乖乖的。有 reset 键吗?没有。夏日永别,是秋天,收获成熟的孩子。

刚成年时,跟松松说,当大人好累。

松松说,不要当大人,我们可以一直当上学念书、放学背着书包好好回家的小学生。

《夏日永别》读后感(四):长大就是孩子变成了老人

“你看,生命给了我们一切,然后又将一切都收走。”

当道格和夸特梅因在生日派对上结束所谓的战争后,他们互相问对方什么是生活的意义。

一个是每天上蹿下跳想着给老人恶作剧的小孩,但已经对时间和生命有了小小的理解,对他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是每天憋不住气想着和孩子王较劲儿的老人,似乎未曾真正长大,对他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对道格来说,生活的意义似乎是思考。当他由一段蝴蝶的记忆想到在他面前的夸特梅因,突然感受到这个讨厌的老人的生命气息,于是他给他蛋糕。

对夸特梅因来说,生活的意识似乎是爱。当他看到自己仿佛从男孩的眼睛里向外张望,他在道格的脸上看到了爱,于是他接受蛋糕。

这本书教人爱与思考。

道格的爷爷有多好,他面对一次次闯祸的道格,从不动怒,而是以一种暗示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他弥补错误的机会,这种尊重就是最好的爱的教育。

当孩子们成功破坏了大钟却发现生活并没有暂停,所有事情仍在继续发生的时候,他们明白老人也曾年轻,一切都是时间作祟。老人和小孩就是跷跷板的两端,他们中间隔着时间。

就在上周,邻居一位45岁的爸爸去世了,心肌梗塞,在睡觉时死去。当天,他还和妻子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大学报道,谁也想不到,这一天就是他们一家团聚的最后一天。我的爸妈在转天吃晚饭的时候和我说起这件事,一边说一边叹气,说好可惜,太惨了,还这么年轻哟......

知道这件事的人的反应都是:太可惜了。这让我想起去年101岁的太婆去世的时候,没有听到一句可惜。这是为什么?老人去世了就不可惜?年轻一点的去世了就很可惜?是老人的生命就不重要了么?

可能人们是这样想的,年纪越小的人,未经历的事就越多,未来也越不可知,而年纪越大的人,该体验的差不多都体验过了,未来也没有多少变数了,所以人们的大部分期待都寄托在了年纪小的人身上。而且,人们似乎对已逝的年轻生命总是抱着美好的期待,觉得他本可以多好多好,现在却再也没机会了,于是就觉得特别可惜。可是,好不好,其实谁也不知道吧。可惜不可惜,也应该是看本人的感受。老人也可能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期待更多更新的体验。

小孩能意识到自己是孩子,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慢慢长大,直到老去。老人能接受自己是老人,但仍能怀着孩提时的期待去生活。这都是困难的事,但是生活会让你学会很多事,包括面对并接受不同阶段的自己。

生活有时欢乐,有时艰难,希望活着的人们,都能在爱与被爱中成长,去思考,去尝试,去体验,不管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请用力生活。

《夏日永别》读后感(五):夏日永别

我不是个喜欢看科幻小说的人,即便在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后也未曾阅读《流浪地球》及其任何一部作品,可能科幻给我的印象是金属的冷感偏多,同样的天马行空,我更能接受魔幻世界。

可在如此景况下,我居然读了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三部作品,思忖过后觉得原因可能在于我未将其视为科幻作家。《华氏451》是很多年前看的一本小说,对其主题的喜爱以及故事的着迷使我在数年后又读了作者的《火星编年史》,一部评价不错的科幻小说,但我没读完。

今天来读雷-布拉德伯里的第三本小说《夏日永别》,起因一则篇幅短小费时少,别一则它很应时,于炎夏赖在十月初仍迟迟不肯离去之时到达我手中。我在开篇第一章的第一段中读到了一句非常喜欢的话——“有些夏日拒绝结束”。一时内心微乱,思绪纷繁。

《夏日永别》虽然篇幅短小,可并不代表它很好读,在匆匆读到十章的地方暂停下来开始回味,作者跳跃的意识,对场景、人物的描募与书写让我如坠梦境,比起科幻的意味,更让我有种它如此荒诞的氛围,同时我又在努力去解读它其中隐喻的部分。

在对这本书如坠迷雾的开篇阅读过程中,得知它是作者成长小说代表作“绿镇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让人疑虑前两本的缺失对于阅读本书会有何影响。更神奇的是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竟然还读过作者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夏日遇见狄更斯》。

回到《夏日永别》,重回拒绝离去的夏日,走进你不存在的绿镇,看上去对立的孩子与老人之间竟是如此的相似,一方拒绝长大,一方拒绝死亡,都是对不可抗的命运与力量作无助的挣扎,最终除了认清现实坦然接受又能怎样。生老病死、四季轮替皆是自然规律使然,你经历的一切都让你每时每刻成为一个崭新的人,长大的同时就是在变老,从而走向死亡,这是每个人必然的历程与结局。

《夏日永别》的叙述基调仍然让我觉得残忍,即便后面出现和解也让我觉得它很无奈,可作者的文字所表达出的意境又是那么美,一句“他们是否听到秋天的栗子像下雨似的落在绵软的泥土上,发出猫儿一般轻柔的脚步声。”瞬间打动我的内心。

读到最后,我终于找到一个方式可以用来形容自己阅读此书的感受,就像在困倦的午后看了一部被静音的电影,不确定自己是否准确的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却又莫名的被深深吸引着将其看完。尤其是三分之一过后,渐渐体会它其中的乐趣与诙谐,有一段描写老人的象棋棋子被孩子抢走后夸特梅因的反应和对格雷的感慨,真的让我大笑良久。

整本书粗粗看完后脑海里会闪出《汤姆-索亚历险记》与《自私的巨人》。我在开篇的前几章阅读时未曾料到这本书最终竟会如此吸引我,甚至想要找找同系列的另外两本来读,可算是夏日终将离去时的一个小小惊喜吧。

疯猴勿杀20191012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