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1000字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1000字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一本由[英]约翰•鲍尔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一):人类所有最激烈的情绪都在情感纽带的建立、维持、破裂和修复中出现

童话从来都不是骗人的。白雪公主的亲妈也好,灰姑娘的亲妈也好,都在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告诫孩子,不要嫉妒,不要憎恨。于此同时,反面样板也一个个活生生地站出来现身说法,白雪公主的后妈、灰姑娘的姐姐,个个都是因为嫉妒女主而下场悲惨。要友善,要温良,不嫉妒,不憎恨,被一代代传递为做人的规条。

然而,克莱因提出了嫉羡与感恩的概念,婴儿对母亲的恨意能否被妈妈“接得住”,是婴儿能否顺利地从偏执分裂心位走向抑郁心位的重要基础。约翰·鲍尔比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中更是清晰地阐明:“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比坦率、直接和主动地表达敌意与嫉妒更有帮助了”。父母们为使孩子牢记训诫,采用的要么是惩罚,要么是让孩子感到内疚,但它们又往往是不成功的,第一种容易产生的是叛逆甚至是暴力倾向的人,第二种易产生的是受虐型神经症患者,看起来真是得不偿失。何况,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会有愤怒和嫉妒的情绪呢。

如何整合爱与恨的内在冲突,调节矛盾情绪对于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类似这样的冲突不仅限于人类,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同样可以获得支持。为了获得母亲的喜爱和关心,婴儿学会了微笑。詹姆斯·巴里说,当婴儿第一次微笑时,微笑会化成千万碎片,每一片变成一个小精灵。但需要正视的是,儿童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得更加幼稚、更加难缠、更加不可理喻,那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的存在。何况,婴儿或儿童赤裸裸地呈现了人的原始的本能和所有肉体的“罪孽”,极易容易激起父母的不可忍受的情绪,特别是当他们自身成长中的情绪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时候。在这里,约翰·鲍尔比有一个极其形象和诗意的比喻——“父母通过看到孩子眼中的尘埃来回避看到自己身上的光芒”。

正如婴儿出生前后的关键岁月,远在还未记事的童年早期,就进入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们也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所以,父母应该在儿童“出生”后的短时间内获得帮助成为鲍尔比特别强调的观念。尤其是,“过去二十年积累的证据表明,儿童早期母性养育的缺失与失常的人格发展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从不良性格到焦虑和抑郁的人格倾向似乎都遵循这种因果关系。”与母亲的分离带来的就是儿童期的哀悼,固着、压抑和自我的分裂。

母婴关系是人类最初建立的持久而强烈的情感纽带。“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来说,幼儿依恋母亲不是因为母亲是食物的来源,成年个体之间建立情感纽带也不完全是因为性的需要”。《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一部书,从儿童养育谈到儿童期哀悼,从情感纽带的破裂谈到家庭中的分离与丧失,从自我依赖谈到安全基地,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这几行字——“在这个成长过程之中,我们通过与值得信任和给予自己鼓励的人进行互动,学会了如何既相信自己,又相信他人”。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二):最长情的爱是陪伴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收录了约翰.鲍尔比七篇讲稿,修改并完善。 书开篇由施琪嘉,易春丽,理查德.鲍尔比分别做序推荐。 书分七章和参考文献,每一章分前言,正文和附录,所以没一章都是独立的。第一章主题精神分析和儿童养育,精神分析研究表明-个体上学前的经历对个体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某些可能影响个体随后发展的态度在那个时候就已成形。养育方面,如果给予良好的环境,那么对他人的原始关怀或"原善"的概念就会占据优势。第二章研究儿童发展的动物行为学方法,比如婴儿的微笑,开始时微笑只是许多表情行为模式的一种,后来它逐渐成为回应母亲照料的反应。第三章儿童期哀悼及其精神病学意义,这点与依恋分离的理论一样,从愤怒恐惧到绝望渴望到分离遗忘。第四章情感纽带的破裂对行为的影响,依恋的理论可以阐述,情感纽带是儿童与对方保持亲密关系,有着依恋关系,可以描述也爱,而幼年纽带的破裂会深刻影响成人后的精神特征,人格性格。第五章家庭中的分离与丧失,分离与丧失会与哀伤挂钩,伴随着绝望,渴望,所以帮助复原他们有关丧失的感受,他们关于重聚的希望是一个冗长而艰难的任务。第六章自我依赖及其促进条件,完善的自我依赖的发展与对父母给孩子提供的一种可供探索的安全基地的依赖是并行的,自我依赖更多与分离挂钩,克服内心的恐惧,所以父母对孩子支持以及对其自主性的鼓励和尊重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最佳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孩子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第七章情感纽带的建立和破裂,个体与父母的相处经历和他以后建立情感纽带的能力之间有非常强烈的因果关系,父母给孩子提供安全基地,并且估计孩子离开安全基地去探索,这些孩子长大后有安全感,自我依赖,具有合作精神。 读完全书,家庭,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现在以及将来有着深重的影响,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除了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要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克服恐惧,控制愤怒,这对孩子的将来的为人处事就会有巨大帮助。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三):培伴,培养

情感纽带 阅读了这本书,觉得对孩子最重要的还是陪伴和培养,父母与孩子的情感纽带是最深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陪伴在身旁,父母就是孩子的守护者,从那时起,父母与孩子的情感纽带就已经开始连接。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行动变化很多,书中就是从行动变化探讨孩子的心里,直达孩子最深处的情感地带,孩子出生时对母亲就有依恋,这是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他会对他认知的人笑,会跟他们闹,因为他们需要陪伴,一旦没人守护他们,他们会使劲的哭,因为他们会害怕,会恐惧。 父亲和母亲培养孩子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书中序一就有例子,七个月的宝宝努力爬向母亲,每次快到的时候总是被父亲举起放回原来的地方,母亲认为父亲把孩子当成了玩物,而父亲则是从小训练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母亲的爱是柔软的,温馨的,而父亲的爱是坚硬的,刻苦的,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爱孩子。 书中通过不同案例,陈述了有爱和没爱的孩子的区别以及对他们未来成长性的影响,孤僻,偏执,自私等一些不健康的性格有幼年的不培伴是直接相关的,所以说爱孩子就亲亲他,爱孩子就抱抱他,爱孩子就陪陪他。 当然书中明确了陪伴的同时,也就是给他安全港湾的同时,也要估励他走出去,去大胆的探索,生活中我也看到过,把孩子牢牢的拴在身边,什么都是你告诉他去怎么做的,这类孩子自主性差,内向没有主见,不怎么喜欢独立去思考也害怕团队合作,而有些家长估励孩子去做,孩子有问题,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陪他寻找答案,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寻找答案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要真么做的模式,当然这也要根据孩子量身定制,按照书中所说,是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体现,也是对孩子性格养成和未来成就的一个起始培养。 书中还强调了孩子害怕的几个因素,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克服他们是父母的鼓励,总得来说,陪伴孩子是必需的,那是孩子依恋你,但是孩子也要分离,就是走出去,这时候需要你的估计和帮助,让孩子有独当一面的性格,能够与外界沟通,同时也保持着与父母和谐的情感纽带。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三岁的儿子在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动画儿歌的时候,我在旁边给他讲故事内容:你看小狗有妈妈好幸福。看小猴子妈妈不见了,好伤心呀!儿子一下就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还一边念叨着小猴子找不到妈妈了,好可怜呀。之后就一直要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看小猴子找到自己的妈妈没有。

我很受触动,小小的他对失去母亲的反应竟然是那么强烈,尽管不是自己的母亲,他们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心里也或多或少也觉得,他才上幼儿园刚适应,也许这触发了他心里面的某些伤痛。

正好最近看的约翰.鲍尔比这本《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也论述了孩子小时候和母亲的分离对他的影响。其实之前也读了鲍尔比“依恋三部曲”的前两部《依恋》和《分离》,收获挺大。这本书是演讲稿,相当于是“依恋三部曲”的前世,“依恋三部曲”中的一些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扩展而来。其主要理论和“依恋三部曲”差不多:孩子在最初的几年与母亲(或是母亲人物)分离,或者是频繁换照顾者,会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读这本书也有新的收获:

一是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矛盾情绪。成长都会伴随的分离,当孩子和亲密的人分离,不管时间长短对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会对自己最亲的人产生又爱又恨的矛盾情绪。有的还会表现出攻击行为,甚至会攻击自己的父母,他们会说如“妈妈,我恨你”、“爸爸,你是坏人”之类的话。小小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情绪,他们只是单纯认为:攻击是最好的防御。

这时候,如果父母无法忍受孩子的这些行为,认为嫉妒和憎恨是不好的,甚至是危险的。就通过劝说甚至惩罚等方式把孩子这些行为压制下去,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反而可能会在孩子心理扎根,这种恨意也不会消失,反而会在心里扎根,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或是叛逆,或是胆小懦弱。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接纳儿童的情绪,向他们表明,我们不害怕怨恨,也相信它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也给儿童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自控能力的发展的宽容氛围。”对于孩子的失控,与其去惩罚孩子,不如给他们坚定而温和的规矩。惩罚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憎恨。

二是接纳有情绪的自己。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也做不到完美的父母。会因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并积累情绪。其中最有可能的发泄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潜意识会认为伤害弱小的孩子相对来说“更安全”。可能情绪发泄之后就会后悔,担心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作者认为:“如果情感关系在平时是和谐的,那么偶尔的情绪爆发不会有什么伤害。”

我们还有可能因为自己看了某些育儿类的书,发现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对孩子可能造成伤害而焦虑。这很正常,就像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说的:“面对孩子,我也会遇到各种搞不定的问题,也经常反思自己的做法。要是觉得哪里做得不好,懊恼内疚和担心,更是常有的情况。一句话,就是患得患失。”但是我们更应做的是“往前看”,修正自己的错误,尽力去弥补。

孩子,是我们的天使,他们来到世上也是来帮助我们修补我们童年受到的伤害,他们是我们的镜子,当孩子某些行为让我们生气的时候,先不忙发脾气,觉察一下是不是孩子的行为触发到我们童年的伤痛。正视并接纳这些伤痛,也接纳这个不完美的自己。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读后感(五):我们会在寻求情感纽带的过程中越来越幸运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畅销书“依恋三部曲”的作者约翰•鲍尔比著述,鲍尔比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本书是鲍尔比两本演讲集中的一本(另一本演讲集是《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可以说是“依恋三部曲”的前世,后者是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扩展而来的。

鲍尔比试图在本书中不断提及精神分析,他想试图说服精神分析领域的人接受依恋理论,所以,他会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指出精神分析的不足。他一边想表达自己整体上是接受精神分析的,对经典精神分析是认同的,一边又想表达经典精神分析侧重的是回顾性研究,而他的依恋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实证性和科学性。鲍尔比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精神分析的发展,而不是独立于精神分析。这也是鲍尔比在他的著作中反复提及的。

鲍尔比认为,“情感纽带”的核心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吸引力,对孩子来说,最具吸引力的个体就是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情感纽带的本质是双方倾向于和对方保持亲近,如果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分开了,其中的一方早晚都会找到另一方并且重新接近,任何试图分开的第三者都会遭到强烈抵制。拿时下社会较关注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离开就是一次情感纽带的断裂,他们通常十分抗拒父母的离去,我们也常常见到留守儿童对父母矛盾的态度。

对成人来说,与异性纽带的建立就是坠入爱河,纽带的维持就是与人相爱,失去伴侣则是纽带的断裂。纽带断裂的威胁会引发焦虑,而真实的断裂则引发悲伤。所以人们都在寻求稳定的情感纽带,这会让人体验到安全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人都渴望恋爱,恋爱是人们长大离开父母后新的情感纽带的建立。

鲍尔比还认为,那些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不管是神经症、反社会人格障碍还是精神病,他们建立情感纽带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损坏。儿童期精神障碍的起因或者是情感纽带的建立能力匮乏,或者就是曾经建立的情感纽带反复破坏。通常,因童年经历父母死亡、离婚、分局或者其他的重要事件而导致情感纽带受损的个体,罹患各种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家庭和谐的儿童。书中的这些观点给了我们养育儿童很多的启示,父母要想养育好孩子,首先要经营好婚姻。父母与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学业、兴趣班上,不如稍用心力关心一下伴侣。让孩子觉察到父母的相爱,其实就是为孩子提供了建立稳定情感纽带的基石,这也为孩子良好人格的养成提供了保障。

另外,从小就没有建立稳定情感纽带(良好的依恋关系)的个体会怎么办?是不是就没法改变了呢?“在这个成长过程之中,我们通过与值得信任和给予自己鼓励的人进行互动,学会了如何既相信自己,又相信他人”——这句话给了我们答案:即便我们早年建立的依恋模式存在问题,后天还是有很多更正的机会的。书中序言部分易春丽博士说她的一个来访者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认识的领导很好,这个女孩和领导建立的关系对她有一定的治愈作用。对此我也深有感触,我大学学习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时,确实觉得母亲在我小时候对我的忽视造成了我现在的性格:偏执,自我,弥散性的不开心。而自从有了亲密关系后,我明显感觉我的思维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常常有种幸福感,遇事时也不那么执拗了。工作后同事之间的感情,与领导之间的感情都让我觉得人生越来越圆满,我觉得自己在这些关系中慢慢变得越来越好,而当自己发生这些改变后,也能更加理性地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其实,我们与其把把自己性格的缺陷归因到父母身上,不如在后天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修复自己。用心活在当下并真诚地与人交往,我们会在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的自信中生活的越来越完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