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后感1000字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后感1000字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是一本由[法] 卡特琳娜·盖冈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后感(一):是要给多少关注才能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小时候的我因为重男轻女想要二胎的原因1岁多就被送到了农村,后来在老娘苦苦哀求的下4岁多才回到老娘身边生活,记忆中我没有什么不愉快。估计是自己也被农村的家人也照顾的很好,但是这段记忆一点都没有印象。自打我记事之后,我老妈是千百个不愿意再让我回老家了,以至于现在我也没回去农村过,老爸农村的亲戚我也是不认识的。当然我是很能理解我老妈的感受了。

前几年自己也当了妈,虚心学习各种育儿的东西,无意间买了这本书。关于书评我是没有写过,也不会写。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我真的是十分感叹自己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母亲。按照书中的说法,我现在应该是一个自闭,不自信,情绪不稳定,并且讨人厌的老阿姨了。但是恰恰相反,朋友间我是出了名的好性格,任何人有不开心都会跟我诉苦,这么多年来,自己的问题都默默消化掉了,顺便也帮助很多人疏导压力。

我不敢说我多成功,但是自信、阳光和乐天真的就是我对自己的评价。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老妈对我的关注和爱护可能是用了比书中多了几倍的心思,让我成为了现在这样的人。感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一点,希望自己更加努力,照顾好老妈。这里也要说一下我的老爸,其实我也很爱他,关系也一直非常的好,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历史原因有过任何争吵,相反,我老爸也是一个能给我各种建设性意见的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性格有问题,其实可以看看,用倒推的理解审视自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定是一本育儿书籍。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后感(二):给孩子一个可依恋的家

给孩子一个可依恋的家

——读《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孩子是家的希望,说到孩子的教育,家长和学校的着眼点多在智力方面,为此也付出了很多。其实除了智力方面,还有至关重要的情感教育却普遍被忽视。

孩子的情感教育被忽视甚至遭受到伤害,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的恶习,比如棍棒下出孝子等陈腐观念;二是孩子处于弱势,和家长存在不对等的关系,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三是情感是否健康无法衡量,考试也考不到。因此使得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

作者向家长和教育者们大声疾呼:停止对孩子的暴力伤害,因为这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这是因为和智力一样,孩子有关情感部分的大脑也正处在发育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也包含孩子的身心健康。作者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儿童期大脑发育的过程,并一再强调,儿童期所受到的情感伤害会影响大脑情感机能的发育,而且这种伤害有的是不可逆的,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永远没有安全感。

作者还让成年人试着回忆自己童年的感受,通过自己的遭遇,从而意识到哪些行为对儿童是一种伤害,避免同样的悲剧重演。其实回忆自己童年的同时,也不防去文学大家的作品里找找,看看敏锐的文学家是如何描述亲子关系的。比如张爱玲的《造人》,用她特有的敏锐,向我们深刻描述了孩子和成人的关系:孩子有“天使的眼睛”,能够看透父母;而父母“被迫处于神的地位”,又由于天性要繁殖,结果却种下的是“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

相信“造人”的父母们希望给孩子留下的是幸福的感受,而不是仇恨。因此,要给孩子一个可依恋的家!即使孩子吃你的,喝你的,穿你的,也要善待孩子。那么,要像对待邻居或者陌生人一样,有礼貌地对待自家孩子——别大喊大叫;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友好地对待自家的孩子——要倾听不要指责;还要像对待同事一样,尊重自家的孩子——不一定啥事都要听你的。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后感(三):越了解越深爱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坐下来翻看,老公则正在跟两岁的儿子疯玩。我告诉他让他也学习一下,他回我一句话竟让我无言以对“我不需要学习,我这么会陪孩子玩。”坦白说,我家那位真的是特能逗娃,与此同时, 不难发现,我们对本书的预期只是如何陪孩子玩。看完之后才发现,简直大错特错。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书名的重点自然在“陪伴”上,联想到我和老公的误解,再想想现行的育儿观,觉的乍看普通的书名竟是意外的精准科学。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描述父母与孩子的缘分,你会选择哪个呢?用的最多的,怕是以下这两个词:抚养,强调生存上的养育照料;教育,则于老师的职责相冲突。况且无论哪个,都暗含成人权威,孩子始终被放在弱小、劣势的地位。随着儿童研究的发展,这一思维定势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甚至是有害的。而“陪伴”这一双方对等的关系,显然更适合亲子关系。当我们把孩子切实的当作独立的个人,不是我们的附属物,也不是我们的衍生品,只有陪伴才是我们终其一生要为孩子做好的事。

来自法国的儿科医生卡特琳娜•盖冈的新书《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正是从科学层面颠覆父母社会的固话思维,以人体生物学研究为基础,展示孩子的成长轨迹,提醒我们该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去有的放矢的陪伴孩子。与其他育儿书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详实的科学依据,它的每一个论断空穴来风,在医学研究上都有迹可循。除了满足我们探寻如何更好的陪伴孩子,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做。长辈们关于孩子的争论总是喋喋不休,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显然能让我们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乍看目录,你会有种看生物学书的错觉。事实上,正是这样详实的研究成果才足以让人信服,本书并非流于经验派或是臆想派。尽管目录专业特征显著,但是阅读过程对于我这样的文科女也算不上困难。作者深入浅出的介绍大脑及人体的相关专业知识,高深的专业理论涉及并不多,所述仅是为了表明幼儿独特的身体发育特征和阶段性发展规律。而我们对待孩子的所有方式方法,都应以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

举个例子吧,我儿子正处于“魔鬼两岁”,最近我和老公最常探讨的话题就是“什么时候开打”。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你无法理解孩子那永不停休的精力来自哪里,也难以分辨他四处捣蛋、唯我独尊的气质究竟怀有什么目的、最终导向哪里,在这些问题都搞不清的状况下,更不用说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不同的方法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单单是想到我现在的所作所为可能会直接影响他的一生,就会让我这个天秤的犹豫增加十倍,而我又真的不屑于网络上真假难辨的育儿经,《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有理有据的论述无疑给了我一根救命稻草。

关于孩子,你有多少无知,就有多少失误,而我们最大最常见的错误恰恰是因为爱,我们太容易打着爱的旗号行伤害孩子的事实。越了解越深爱,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进入这样健康的相处模式。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读后感(四):在做父母这件事上,我们可能并不真的懂如何“爱”孩子

在亲子教育这件事上,经常有两极分化的观点:一种是“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只要爱与支持就好了”,另一种则是孟母哲学:“父母当然要给孩子立规矩、做规划,改正缺点,铺平道路”。

有批判性思考力的家长也许会立刻驳斥我,这怎么是两极分化的观点呢?这两者并不矛盾啊!但实际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两者不矛盾”的家长非常少,两个极端的却非常多。

这两个极端都是怎样的呢?当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尤其是很小的孩子,一味地“爱”他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时时刻刻告诉孩子“我爱你”、大多数时候对孩子的要求迅速给回应——但是往往你会看到这样一种令人气馁的结局:我那么爱TA,结果还是养成了一个熊孩子,不听话、霸道、娇气、为所欲为……

而在现代孟母的故事里,关于“直升机父母”的批评我们已经听过太多了,这样的家长极有可能养出一个外表出色的孩子,或者在某个学业阶段非常优秀,但副作用是,孩子很难找到“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在哪里。

为什么这两种观点都易于走向极端?我觉得问题出在这里:主张爱之教育的家长,理念没问题,但在行动上却并无相应、合乎理性的做法;而主张做规矩和规划的家长,往往会在技术层面“升级”太快,忘记自己实际上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以上两种,殊途同归,实际上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在做父母这件事上,我们并不真正懂得如何“爱”孩子。无论我们口头上说了多少“我爱你”,或多少“我今天这样是为你将来好”,我们往往都忽略掉了孩子本人。

法国著名儿科医生、当今世界低幼儿童教育方面的标杆专家卡特琳娜·盖冈(Catherine Gueguen),在她的书里把这些问题归因于“共情”能力缺乏:在和孩子相处这件事情上,我们还远没有形成与孩子“共情”的能力,尽管我们在大多数场合,都把幼小的孩子奉为“小皇帝”、“小祖宗”,但实质仍没有改变那种随心所欲支配儿童的关系。

“我们当下的社会,在媒体上反响最多最广泛的看法是,孩子都像小皇帝,霸道。然而这种看法遮掩了另一种被否认被忽视的现实:大部分成年人并不尊重孩子。”盖冈写道。

她这本《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很容易因书名而被当作一种“亲子游戏集锦”式的通俗畅销书而错过,实际上,正如比利时心理学家、非暴力交流疗法创始人托马·德·安塞布格在序言的第一句话中写的那样:读完此书,你看待人类的方式将从此不同。

我们和孩子谈“爱”,却并没有“共情”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说到底,离不开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我们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或者说,用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并教育孩子。但在我之前读过的大多数亲子类书籍中,这些道理都以个案的方式呈现:

一个孩子在滑梯前和另一个孩子争抢玩具,妈妈走过来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调停,平复了两个孩子的战争,并且在多次谈天式教育之后,让孩子懂得分享。

这些聊天、沟通、安抚的方法自然是好的,但是孩子和孩子之间,真的存在着非常巨大的个体差异。比如在上述例子中间成功的沟通方式,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或另一些闹别扭的状况中,就全然不奏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手妈妈会说:我看了那么多亲子书,仍对付不了自己的孩子。

所以说以个案而来的教育经验,实际上很难借鉴,所谓谈天、沟通、安抚的方法仍只是“技术手段”,仍没有触及与孩子良性相处的本质,那就是理解孩子的情绪、认识孩子的特质。盖冈把这种对孩子的真正理解,称为“共情”。

什么是共情?盖冈通过将共情(empathie)与同情(sympathie)做对比,做了如是描述:

芝加哥情感与社会神经学研究专家让· 德斯忒认为,对某个人产生同情,就是“有一种想要使之安适的愿望。同情为儿童的道德成长打下必要的情感基础”。对让·德斯忒来说,同情并不是被某个人吸引、迁就他,而是一种希望带给对方益处的愿望。

至于共情,让· 德斯忒分为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两种情况。认知共情意味着理解他人的意图,情感共情是指能够感受、分享他人的情绪和情感。

完全可能有对人产生同情但没有共情的情况,这时,我们想给一个人带去安适,我们处在同情状态,但并没有共情,就是说既不理解也没能分享他的情绪和情感。一心想给别人带去安适,但并没有对之产生共情,是许多冲突和误解的来源。(P26)

所以说,很多时候,缺乏共情是家长由“爱孩子”走到一种极端的原因,我们并没有从孩子的需要去对TA好,而在冲突中,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要首先分享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我们最先感知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的情绪和评价。

我们去评判他人,通常是自身未竟之愿望的曲折表达。评判和贴标签阻断了沟通交流的可能性,别人感到被批评,这会引发他的拒斥和封闭。反之,不加评判的交流,则建立起一种开放的氛围,是交流关系中明智的做法。(P30)

所以,如果只以我们自认为的“爱”和规划去教育孩子,无论看起来我们对孩子多么千依百顺,但实际上孩子仍然处于一种可悲的“被支配”的状态,而且,当孩子的表现越来越令人失望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冲破“屏障”而不自知。

在家庭之外,我们没有共情,却总能保持礼貌;但对于我们的亲人,屏障全无,是他们在承受无礼的话。在我们的亲人中,孩子悲惨地首当其冲,承受最多没有共情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话语:“你怎么这么没用,废物……”这种话我们一般不敢对邻居或工作中的同事说。(P29)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学生、非暴力沟通创始人马歇尔·罗森贝格博士讲述过如下现象:“几年来我主持过一些为家长开设的培训课,通常我先把受训者分为两组,分别呆在两个房间。我要求他们写一段他们自己与另外一个人有冲突时的对话。一组的冲突对象是一名儿童,另一组的冲突对象是一名邻居。

两组都以为自己的练习针对的是相同的冲突。然后要求两组念出他们的不同对话……每次当我要求做这个练习时,都发现与儿童产生冲突的那一组交流时表现出的尊重和同情远少于同邻居产生冲突的那一组。参试者很沮丧地发现我们很容易对一个人不近人情,仅仅因为我们发现他是个‘孩子’。”(P29)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发现,但更令人悲伤的是,这件事是真的!怀着求证的心情,我和很多妈妈们聊到这一话题,尽管她们中多数有着不错的教育背景,心中牢记爱和尊重孩子这样的信条的,但还是能回忆起亲子关系中那些不耐烦的时刻——我自己也是如此。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到平等、公平地对待孩子,特别是以孩子本初的样子接纳他们。

人类从生命之初直到最后一口气,首先渴望的是被爱,被真正倾听,被尊重,以本初的样子被接纳。(孩子)他们深深渴望与成年人之间建立一种有共情的充满爱的关系。(P25)

儿童有着与成年人一样的根本性需求,他们不愿意被看作是一个“缩小版的人”,因此只有“缩小的权利”,而是希望得到完全的尊重,得到共情;如所有人一样,渴望得到身边人无条件的爱。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得到关切的倾听,长大后他就不惧怕表达自己,无论是表达他的问题、担忧,还是他的快乐。同时他也懂得倾听别人。共情和关心的态度,能够与孩子建立一种真正的关系,成人得以更好了解和理解孩子,使得与孩子相处更容易,关系更缓和。(P40)

被误解的童年

关于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接纳孩子情绪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研究论著都有阐述,但盖冈的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振聋发聩,原因在于,她用一种简明易懂的方式,说明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我同意尊重孩子这件事,但尊重孩子的限度在哪里?用怎样的方式,我们的尊重不会演变成“溺爱”。

这的确是让很多新手妈妈感觉焦虑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一直依从孩子,那相处可能会简单很多。但作为家长,我们是要对孩子负责任的。为什么在某些时候,即使我们已经尽力在跟孩子讲道理了,他却还在无理取闹?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何解答这样一个问题?盖冈的方式是,我们得首先知道,孩子的大脑发展是怎样的:

大脑的发育在子宫就已开始。受孕后六至八周,大脑半球开始形成,七周左右,部分神经开始与肌肉接通,使胎儿有一些非自主运动。

八周末,所有脑部主要结构出现。第六到第九个月,是所有刚刚成形的结构生长发育的阶段。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新皮质还处于成形过程……大脑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出生后的前五年形成的,但其发育成熟一直要到青春期结束,甚至更晚,额叶等某些重要部分,尤其是前额叶的眶额区和背外侧区的成熟甚至要持续到三十岁左右。

介入情感和社会生活的大脑区域在整个童年时代继续生长发育,这对孩子的情商和社会适应力至关重要。(P50)

孩子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做出反应,并非他不知道或不愿意这么做,而是他做不到,因为他的大脑结构和大脑网络,功能还不够健全。

儿童多是做本能反应,做不到冷静客观和控制情绪。他们常常不太明白所遭遇之事,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无法控制。而这类情绪体验是根基,并影响神经突触连接和脑神经回路的生长发育。在人的一生中,最初几年是人脑最脆弱敏感的阶段。(P59)

在这本书中,盖冈对儿童大脑的主要结构是如何发展的都做出了十分易于理解的描述,从中,新手父母可以懊悔地发现,很多时候,当孩子触怒我们,并不是因为他故意要唱反调,甚至像很多亲子书所说的“要挑战父母的底线”,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完善,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反应对表达要求和愤怒。

当父母希望用社会定规去挑战这种生理上的“不懂事”,最后往往也能实现父母的期望。孩子是会被强制地遵守来自父母(或别的权威)的律令,但背后的缺憾是,孩子大脑内就会失去了走到某种通情达理的回路,正如比利时心理学家托马·德·安塞布格在序言中说,他们在孩子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编码:

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解决冲突的唯一方式是,要么碾碎别人要么被别人碾碎。”我们因此就让这种充斥着压力和分歧的人际模式永久延续下去,戒备着一切差异(如果我与别人不同,人家还会爱我和尊重我吗),恐惧他人,参与竞争或采取逃避;很少会有接触、信任、开放、包容差异、力求协作的兴趣。

如果不想造成这样的结局,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大脑发展规律,我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列举出所有盖冈提及的脑结构发展规律,但通篇看完,我大致能获得这样一种见解:儿童的大脑发育从胎儿开始,直到成熟(30岁左右)是逐步发育的,并且不是一个封闭发育的过程,而是不断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大脑像一个刻录机,会记住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记住不好的,其中他最经常接触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最有可能塑造他的大脑发育和情感发展。

用“神经突触”的发育来举个例子,神经触突关系到大脑认知能力的各个方面:

两岁时,神经突触的密度达到成人的两倍,到青春期开始回落到与成人相同的水平。一个中等重要的神经元可以接受约一万个连接。

从儿童到青春期的过程中,大脑丢失约一半的神经突触,它保留了使用过的那些神经回路,而淘汰了另一些。突触的这种大量形成、建立连接,解释了为何一切可能影响到这些神经回路形成的现象或事件,会对孩子目前及未来的生活造成重大后果。(54)

甚至基因也是这样:

我们与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的经验决定了哪些神经回路、哪些连接会继续持续。学习、情感互动和社会交往,不但对大脑神经回路的结构有深刻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这会以决定性的方式,影响到孩子的社会行为方式,尤其是克服压力的能力、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研究室负责人)迈克尔 · 米内研究发现父母亲的照料对某些基因的表达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我们一生中,基因会在我们的个性和基因携带的疾病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而基因的表达能力是非常不一致的。有些基因处于静止状态,不表达,有些则在表达之后重归静默。(58)

如果你深入思考这些研究结论,你就会发现,在早期陪伴和照顾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既不是从单方面主观意愿出发的爱,也不是来自于社会定规的“管教”,而是诚心实意的理解,然后用一种你能想到的最理想的模式去演示给孩子看:应该如何与别人交往,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良好,那么你首先要自己做到,并且,如果你给孩子提了怎样的要求,也必须用那个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有效的教育,是用你的行为,一遍又一遍塑造孩子的神经回路,甚至遗传基因。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教”就会变成一种“日常暴力”:

大部分时候暴力出于良好意愿而被使用,是急于想给孩子灌输价值观的体现:比如纪律性、为目标而奋斗的乐趣、好学、发展、合作、融入、归属感,以及分寸感的建立、设立边界等等。习惯使用暴力手段的人一方面是因为对大脑的发育过程十分无知,另一方面他不知道在这条道路上可以用另一些方法来陪伴孩子,比如通过关心爱护来教育孩子,不一定非用奖惩手段。这些人同样不明白他们的教育模式效果适得其反,完全背离他们的初衷。(序言)

另外,关于我们到底想养育一个怎样的孩子,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清楚这个,将决定我们对孩子“不乖”的宽容程度。

我们真的期待养一个乖孩子吗?盖冈对于“乖孩子”的描述同样发人深省:

当没有任何人回应他的呼唤、哭泣时,孩子学着与他感受到的一切切断联系。最后他变得“乖得像一幅画”,父母终于可以找到安宁。他不再表达他的情绪,他的忧伤、恐惧、愤怒和需求。他生命中的一大部分将渐渐熄灭。

养成一个不哭不闹的乖孩子是件挺容易的事,只需几天不理睬他,他便不再呼唤,除非表达疼痛时。(P93)

*已发布在《外滩教育》(tbeducation)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