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1000字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1000字

《单车上的青春》是一本由羊羊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4-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一):那些曾经过去的岁月----青春

1. 本书是为了凑单而下,之前一直是收藏未购买的状态,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读完,因为语言风格基本是叙事,体裁是单车旅行,加上我也有一个月时间骑行川藏,所以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2.而今,我已毕业三年,心态和大学期间已有不同。还是很佩服羊羊的勇气和行动,大学期间就有这这种魄力!不仅有想法,而且有行动,最后更是以此为工作!刚才上网搜了下作者状态,却没有找到,没有机会和作者沟通互动,有一些遗憾。

建议在书里多添加一些行前的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签证的准备,包括路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技巧等可能会更好一些。

3.这本书,印象深刻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couchsurfing的流行,大学时我也注册过这个沙发网站,却一直没有机会用。没想到羊羊一程几乎大部分都是用这个网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羊羊的路线:

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法国--荷兰

3个月,13个国家,近4000KM,确实是很考验人的,尤其是最后一个人的那段路程。如果有一天,我也会再次骑行上路的话,肯定会有所借鉴的。

---同样是骑行,有的人一路游记,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留下了文字,而有些人仅仅在若干年后变成 了脑海中的回忆。坦白说,羊羊的文采不是很出众,但我是真的为她的努力而感动。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20161015 15:30

——---------------------------——————————————————------------——————————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二):用旅行祭奠青春,拿什么祭奠活着!

我也喜欢旅行,喜欢到有假期就希望能够走得更远,遇到更多的人,看更多的风景,留下更多旅行的记忆。

但是,每一个爱旅行的人大多也都是平凡人。太多的这种,“辞职去旅行”“在不出去就老了”“我就是想看看这个世界”的图充斥各大出版集团。且不说图书市场的销量,就是起其毒人们的心灵功效,从每次318旺季来临,就可见一斑。

套上冲锋衣,背着登山包,刷刷人人,刷刷微博再晒晒朋友圈。这时候真想说一句:“大家都是水,你装什么纯净水”。

真正爱旅行的人,不管是理性或者是感性。他们都明白,自己于这个社会的意义和地位,知道自己身后对于父母和家庭责任;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包括旅行这件事。

他们知道,旅行之后就算在潇洒回来后也得面对生存,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你说你旅行中认识那么多朋友,有用吗?你说你见过那么多风景,能换钱吗?你说你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从此以后把旅行奉为生活,有饭吃吗?

你的青春,可以由你做主。同时,认清自己,面对现实,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要做到的。你的假期并不妨碍你享受旅行,你的工作还能为你的旅行提供更舒适的旅行。你以自己作为强大的后盾,这样才能跑的更远。

《单车上的青春》这本书中,我很佩服作者的勇气,并且这份勇气,是很多女孩子没有的。但是书中的文字,流水账似得记录,偶然而发的感慨让我在一个晚上加一个早读看了全书。之后唯一的印象就是作者辗转各个沙发主家,遇到各种可爱的人。

我还是不能够体会,欧洲骑行8000公里于作者的意义是什么,或者你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难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意义吗?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

但是,此书中粗糙的照片,毫无创意的封面以及作者的流水账写法,我觉得这本书除了出来赚钱,真的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有些书,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能挑战读者的智商底线。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三):何处安放是青春

看《单车上的青春》的时候,电视机上正播放这这样一则新闻:趁着漫长暑假之机,清华两名大二的学生因为彼此的一个玩笑,开始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旅程”,他们从北京踩着算不得好的自行车,途径南京、浙江、江苏……一路向南,回到广东东莞。

其中被问及有什么深刻的事或者回忆,他们很坦然地说:这段算不得“旅程”的旅程实在太费心费力了,他们试过在半路上车胎爆了,然后手推十多公里才找到维修工。因为这次行走事前没经任何计划和安排,并没做足十分充分的准备,不仅但包括至关重要的“钱”,所以他们住只能住小旅馆,吃只能吃路边摊档,期间还发烧、感冒、被晒到脱皮了,辛苦的不得了。但是,一路上,我们也收获了不少东西,比如一路风光,比如彼此扶持,比如途径友爱……只是如果给他们再次选择,我想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就开始这段“旅程”。

我相信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想过风一样的生活,每天可以游历大江南北,览尽群山川流,猎看世间千奇百趣,体会百态人生。然而有的人有勇气跨出第一步,有人却甘于躺祥在自己的梦幻里流年忘返,例如我。此去经年,而我却贸然发现,除了工作、生活,我一无所得,每天埋首尺厚的文件堆里,每天应对不同的琐事、杂事,寡淡的味調似乎渐渐扼杀了所谓的激情。生活于我,机械、单调、木然。

真想给自己一次旅行,给心灵一次不设防的出走,优哉游哉,写意翩跹,像羊羊,8000里的欧洲履历,在13个国家留下足迹印记。

与其说我是羡慕她,倒不如说我是敬佩她。我们用青春拼一个机会、为事业强出头、为前途不辞劳苦,而收获到的是无甚精力,心灵日渐疲累,往昔的憧憬斗志随烟飘,随云散。同样的青春,她却能挥毫点墨,描绘出熠熠辉煌的生活百态图景,著写青春热血下的炫彩夺目。

“旅游于我是生活,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为之追求的生活。”所以行走路上,遭遇酒鬼骚扰、没地方睡在公交车站扎营、被越南小哥大胆求爱而不敢开门,林林总总遭了不少的罪,却依然开心依然无悔,因为即使现在种种不安、不堪、狼狈,在天一亮重又踏上新的旅程阅历新的事物后就会自动烟消云散。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充满热切期待的一天,每一天都是鲜亮新奇的一天,岁月如此——安好!

何处安放是青春,我们别再拿没钱没时间搪塞自己,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青春灿漫,是扬帆精彩,还是甘自拼搏?自己看着办吧!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四):以梦为马,快乐骑行

出国旅行,听起来便让人热血沸腾,走在充满异国风情的大街上,感受不同文化人们的生活面貌,在街边的餐厅与酒馆中品尝美食,寻访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古迹以及仰慕已久的名人故居……这一切的一切是我非常憧憬与向往的。换作我,一定会学习英文,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准备得相当充分才会出国旅行。若是骑行的话,想必我一定没有作者那么大的勇气。选择独自一个女生和小毕、盘子、建春三个男孩子到欧洲进行骑行活动。而且大家对语言都不通,英语水平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的流利,沟通就是最大的障碍。还带了一份不怎么样的地图。我心中有千万个疑问?是什么勇气让作者如此胆大?如此义无反顾的采取这样的方式呢?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义无反顾的踏出这一步?来吧,看《单车上的青春》你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感!

本书给我们分享了,作者从俄罗斯启程,骑行立陶宛、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13个国家,全程8000里的真实记录。从最初的四个人结伴而行,到后面由于小毕心脏病发,和建春一起放弃自行车骑行,改换其他旅行方式;到后面作者与盘子两人一起继续骑行。途中有美景数不胜数,也有陌生国度的历险惊魂。到了捷克,盘子因为要回国参加重要工作面试,迫使两人分开。作者仍坚持自己的初衷,继续前行。至此,我不得不发出我内心强烈的感叹,起初我也和其他骑行者和旁观者有相同的想法:“为什么你不选择坐火车或者采用快捷的交通工具,而硬要采用骑行这一种方式呢?“直到作者一个人骑行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才真正明白。旅行在作者眼里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放逐。在路上,便有一种流浪的感觉,会让我们更加信任他人,更加热爱生活,更用心去看待、去感受这个世界。旅行已不是简单的对生活的调剂,它已经成了作者一种生活方式。我由衷的佩服作者的坚强、勇敢、独立。换做是我,很有可能一个人是不敢独自前行的。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

旅途中,有遇到疯疯癫癫拉扯着不让离开的酒鬼;有彬彬有礼,关怀备至的德国人;有没有许愿池的布拉格;还有充满激情,属于球迷的德国......在我们国内一定会遇到很多问路的人,由于对各自的了解,想必我们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是无情的拒绝,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的沟通。而在国外,看到作者被来自陌生国度的人热情招待,我真心觉得社会有时候在一个地方以淡漠的态度呈现,但在另外一个国度却以热情显现,这算是一种循环吗?

旅行会带给你喜悦也会带给你惊吓,但也正式这些起起伏伏才能化为回忆融入你的血肉,进入你的骨髓,成为你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也让我懂得了人生之所以称之为人生,就是因为你要承受悲痛,与此同时你也要享受快乐。在城市中的我们好像不太会如此,我们总是耿耿于怀昨天,带着对昨天的抱怨慌忙走入今天。在旅行中旅行是快乐的,即使遇到种种不堪的、狼狈的际遇,当天一亮你还是会背起行囊继续你新的一天。

《单车上的青春》读后感(五):这书值多少钱

梦想无价。

上大学的时候,我迷过一段时间骑行。当时混迹于骑行吧、户外论坛,总是希望认识不同的人,听听别人骑行的故事。我和一个同学还计划千里骑行,从读书的地方骑车回家。后来我同学依计划骑行,从齐齐哈尔出发,一路南下到昆明。而我退却了。如今都不好意思见他。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我也已经忘了曾经的种种梦想。我拼命挤向人群,跟随着人流默默前行,在慌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从容不迫的理由去追寻一个我本来不喜欢的东西,还沾沾自喜以为那就是人生的意义。

骑行这东西,在国内总是搞得很神秘,说起来总是离不开梦想、青春、在路上。如果你没有捣鼓过一辆自行车,没有骑行过318国道,没有上过滇藏线、川藏线,好像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喜欢骑行。其实这也是一种病态的现象,骑行这一简单的运动,总是容易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被各种奇形怪状的因素绑架。

如果你有那种非好车不骑,非出名的路线不骑的想法,那么骑行也就失去了它最初的意义。骑行它和篮球、围棋、读书一样,这是一种爱好。喜欢骑行只不过是它能带给你我快乐,没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的了。非要将这一简单的运动上升到净化心灵、实现追求的话,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前先日子看到《单车上的青春》,一本写骑行的书,主要还是女孩骑行,一下来了兴致,花了一个多星期读完。所幸这本书还好,没有夸夸其谈的大道理,作者只是用心记录,从俄罗斯到荷兰的八千里路,有风有雨,有欢笑有哭泣,有惶恐不安有怡然自得。这是作者的故事,也是很多人期望的故事。

正是由于如此,好像也就觉得没有多大意思。作者三个月的骑行,用一本书来记录,读起来总觉得寡淡无味,流水一样忙忙碌碌,到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如今图书出版界太过浮夸,各种各样的书充斥着市场。而游记一类的书更是大行其道,好像只要你敢写,他们就敢出版。总是看到行行色色的游记类书籍,作者到一个地方拍几张照片,配上一段自以为清新脱俗或者饱含哲理的话,东拼西凑十天半个月,一本书就成了。图书编辑再来上一份精美的封面设计,看起来精美绝伦,让人购买欲大增。可惜的是书到手后不免让人叹息,读之无味去之可惜,只能忍痛抛弃。这时候不免要问一句了,这书到底值不值?其实扯了这么多,我也一直有个问题想问图书编辑:我这里有份书稿,你老人家收吗?说到底还是我太浅薄,看什么都太过认真。

有人吐槽过:“这年头还真有人相信出门玩比认真工作对年轻人更有益;这年头还有人相信出门玩比认真工作更能让年轻人懂得社会。”这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不可调和矛盾的最好体现。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原因,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也不需要用梦想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来矫情饰行。让骑行回归到最简单的开始,才是广大骑友希望看到的吧?所以想上路就上路,不必考虑太多。为梦想而上路,你说值不值?当然,你得照顾好你的车,不然路过顺手牵羊的人会让你痛不欲生。

很多东西扯上梦想、经历就是无价的。我只知道很多人都在梦想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仿佛这座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再回到这本书,这书虽然和其他游记类的书一样千篇一律的流水账,配图模糊点,但是它贵啊。35软妹币,够我一个星期的早餐钱了。我知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总是格格不入的。在买书这事上,还是讲个物超所值。作者的梦想是无价的,可惜的是《单车上的青春》一书贵了点。

最后肯定有同学问了:“老师,你浩浩汤汤地写了这么多,可是我看了还是很迷糊。你能告诉我,这书到底值多少钱吗?”

佛曰:“不可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