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沙盘上的命运经典读后感有感

沙盘上的命运经典读后感有感

《沙盘上的命运》是一本由李菁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盘上的命运》读后感(一):《沙盘上的命运》:那些隐藏在风中的细节,在沙盘上若隐若现!

根据地形图或实地地形,确定一种比例尺,用泥沙等物堆成的模型。在军事上,常用于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和军事训练等。在教学、科研、设计、展览等工作中也常应用沙盘。 ——沙盘注释 最近读了李菁的《沙盘上的命运》,这时你也会疑惑李菁,那个说相声的李菁什么时候改行写书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说相声的李菁和本书作者不是一个人哦! 李菁在2001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先后从事了记者、主笔、主编助理、副主编等工作,除了积攒了很多工作经验以外,也出版了很多作品。 《沙盘上的命运》这个书名起的很巧妙,毕竟在影视剧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作战部队的军帐里都出现过沙盘,所以沙盘在这本书里也代指zhan 争,在我读完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以后,我觉得这个书名和书的内容很贴切,沙盘上的命运即zhan 争的命运,那么具体是谁的命运? 普通军人、重要的zheng 治家、…… 对于这本《沙盘上的命运》,也是李菁根据《三联周刊》这些年发表的人物专访中挑出的一些内容,其中不仅仅是大体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时间的简单概述,还有一些历史课本上学不到的人物后续,以及各大事件的历史细节,为我们读者尽可能的还原一个详实的历史。 这时有的人也会疑惑,知道这些历史的细枝末节有什么用呢? 如果你对历史上重要事件的细节有一定的了解,你就可以从细节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窥探早已写好的过去,以及分辨出哪些细节对历史是有重要意义的,哪些细节无关紧要,从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这本《沙盘上的命运》中,章节与章节之间没有太多的连贯性,每个标题都很好的概括了每一章的重点,读者可以先看自己想看的内容,也可以从头开始看,因为时间线标注的很明确,怎么看都不会受影响。 这本书,适合喜欢历史的人阅读,也适合高中生来充沛自己的历史知识库,以及当做课外读物,加深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另外觉得这本书不错的,很喜欢作者李菁的写作风格的,可以看看她的其他作品,比如《活在别人的历史里》《往事不寂寞》《记忆的容颜》《走出历史的烟尘》《共和国记忆》等书。

《沙盘上的命运》读后感(二):沙盘背后的无形之手

很早就听过李菁的名字,因为我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十几年来,这本杂志一直陪伴着我从未远去。每逢重大历史节点,它所做的专访、特刊又是那样的吸引人。比如2009、2019年的建国系列、2011年的辛亥系列等等。现在,由李菁所著的《沙盘上的命运》最新版集结发行了。当我翻开它的时候,那一篇篇熟悉的文字再一次浮现在眼前。感到重逢了一位位老朋友。

书影

这本以人物特写为主的作品集,主要写了三类人物:抗战和内战上的军人、民国时代的重要军政人物以及四大家族的家族故事。这些文章聚焦那些通史背后的细节,以有感情有温度的文字,尝试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让尘归尘、土归土,真正让历史回归本来的模样。回顾人物的复杂阅历、探究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本书的特色所在。

三联生活周刊

值得关注的一个人物无疑是张学良。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前夜到底是什么情况,已经被太多的故事所掩盖。是否像马君武那首名诗《哀沈阳》写得那样呢?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其实,1931年9月17日,张学良仍在协和医院住院,与三位客人交流阎锡山的去向。正是在一年前的1930年9月18日,他派出东北军的两个军入关,使得阎锡山在石家庄通电宣告自己的失败。而由于患上伤寒,张学良已经住院治疗三月有余。被很多人忘记的是,1931年的中国笼罩在一场全国性的水灾之中——全国受灾16省,湘鄂赣浙皖苏鲁豫尤其严重。正是内忧之际。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水灾的救济,受灾七八千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而就在此混乱之时,日寇的阴谋即将一触即发。

少帅

而在众所周知的大事件之后,张学良陷入了软禁生活。丧失了基本的自由。直到1960年才稍稍松动,1964年才与赵一荻结婚,那时他们都已风华不再。1991年张学良赴美,同年5月29日老学生吕正操与他在纽约相会。此后,张学良、赵一荻在夏威夷定居。此时少帅和风流赵四都变成了老人。让人无限感慨唏嘘。

少帅与吕将军

值得一提的还有陶希圣,曾是汪精卫集团的核心人物,又成为蒋的“文胆”,主持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劝儿女们一个一个都不要搞政治,学点一技之长,自己养活自己。也曾著作等身,也曾引领风气,早在1937年38岁时就是北大法学院政治系主任,学术前景不可限量。然而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一切。他弃学从政,卷入波诡云谲的政治漩涡。好面子、遇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是陶希圣的个性,这也使得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会走上逆途。他的妻子带着全家逃离上海的情节更是惊心动魄。在关键时刻,无疑她更具有决断力。在历经沉浮后,陶希圣为自己一生留下“书生论政,论政犹是书生”的感慨。

陶希圣

此外,还有很多人的故事:溥仪、李鸿、曾仲鸣、刘文辉、于右任等等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发现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让人感慨他们仿佛在沙盘上被一只无形的手摆弄,曾经意气风发,最后难免凄凉。最让人感慨的正是本书的最后一页,陈立夫与宋美龄在宋美龄百年大寿时用上海话亲热交谈,而当时,两个人共同的朋友、有着共同会议的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

唏嘘之后,一切归于沉寂。

《沙盘上的命运》读后感(三):倾覆与永恒

再写李菁的书评时,对象已由《走出历史的尘烟》变成了《沙盘上的命运》。从整体的阅读感上来讲,两本书虽都是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主要书写对象,但读后予人的观感却不尽相同。在我看来,《走出历史的尘烟》呈现出的,更多是一种“文学的野心”。李菁在写作时不单是想要讲完故事,更是希望自己能立足于史实并充分发挥文字的美感,让笔下尘封在时间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变成历史文学,既有历史的跌宕与厚重,又有今人回望时的感慨万千;而这本《沙盘上的命运》,李菁似乎已将写作意图刻入了书名之中。

沙盘,常用于制造建筑模型或清晰地再现军事地形。它们既能以很简单的泥沙为材料,也可以制作精美,永久保存。以泥沙为材料的沙盘,就好比天地浩荡间孤独的人,来去皆无声息。强风推翻一个制作不尽人意的沙盘是轻而易举,人的命运被时代的长河吞没、身不由己也是司空见惯。这也许就是书名想传达出的第一层意图,即人的命运常落入宿命的圈套,脆弱且无常,就像是随时能够被推翻的沙盘,倾覆过后了无痕迹;但如果这是个制作精美,可以永久保存的沙盘呢?那就是人被铭记在心的一种感受。纵观全书,李菁选取的,或是卢沟桥事变、远征军入缅等著名历史事件,或是溥仪、张学良、蒋介石、宋美龄等在民国浮沉年代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事件或是人物,尽管也曾叱咤风云一时,但终究逃不过像沙盘倾覆一样的命运。他们或黯淡或沉默,直到再次被有心人打捞,才得以重见天日。而书名的第二层意图也就浮现了:李菁作为一个有心人,她基于详实的史料与自己对那些特定历史的理解,重新打磨出一个新的沙盘——它展示出那些不平凡的命运,将明言或沉默的过往都悉数复原。

“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孤舟,随时会被时间的浪潮倾覆,沉没之后成为不知名的历史。但有心人终有一日会拨云见日。当那些沉没的往事被如数打捞上来,它们即成永恒。”这是我读完《沙盘上的命运》的感受。相比《走出历史的尘烟》因“文学的野心”而产生的相对轻快明亮的基调,《沙盘上的命运》凸显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庄严与肃穆。这固然和李菁所选取的写作对象自带的严肃性相关,但更与两书不同的写作侧重紧密相连。因为《沙盘上的命运》更多地倾向于展示、还原与追寻,这要求它的风格是尽量客观写实的,甚至有越多的细枝末节越好。这就与《走出历史的烟尘》所表现出的“故事性”不同——故事的命脉总是在跌宕起伏的主干之中,而展示与还原总是需要大量的细节才能打动人,让人感受到其中投入的良苦用心。

《沙盘上的命运》一书,由三个大单元组成。分别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家国风云事”和“落幕的政治家族”为题,着力还原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等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记录了在这些民族动荡背景中面临抉择或是挣扎于其中的历史人物,如溥仪、张学良、汪精卫等,同时李菁对于曾经名震一时但也因时间逐渐销声匿迹的“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即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陈立夫)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写作,我认为这算是对人物的“追寻”:观察、记录他们曾经或后来的生活,还原褪去身份符号后,每一个趋近真实血肉的人物形象。

还原:遗落在时间长河里的细节

沙盘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再现对应的对象,为的是产生一目了然和全面逼真的效果。李菁以“沙盘”为书名,在写作中也照应了沙盘的特点——或许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偶成。虽然时间不能倒流,但她在写作时,采用了类似纪录片的写法,相比单纯的故事叙述,这种写法有强烈的画面感与镜头感,仿佛带领读者穿梭在一段段影像之间。由此产生的效果,首先就是真实。譬如《点燃战争:1937年的卢沟桥现场》这篇,李菁的书写落到了每个时间点上。以每半小时、一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间隔,环环紧扣,营造出卢沟桥事变前后氛围的剑拔弩张。她通过抓住那些以往被忽略的细节——对天气的描写,分析引文中的人物心理,细描人物神态与动作——写出了卢沟桥事变时那种压抑的紧迫感,也写出了深陷这场事变中的人们的心情。这就在真实之外,又多了一重效果:让人身临其境,更容易引发共情。而相似的心理体验,是拉近今时读者与这段历史间距离的基础。

再如《远征军记忆》,李菁整体上是将远征军入缅的重要时间线串联,在时间线的主干下,分出许多分支,这些由亲历者或其后代的回忆组成。在文章开头,她写道:“太多太多的问题,驱使着我们开始下决心用自己的双脚重新踏访这段历史。”之后,读者顺着她的寻访轨迹,深入那段历史:热带雨林中流洒的鲜血,陷落在熊熊烈火中的仰光,凝望祖国方向却抱憾而去的戴安澜……写下这些画面的文字,真实而沉痛。那些遗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细节被如数拾起,拼凑起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出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记录:在浮沉中抉择与挣扎的人

历史永远不会离开人群。因为人的存在,历史才得以创造。所以即便《沙盘上的命运》不再以故事叙述为主要写法,但依旧有对历史人物的详实记录,只不过不再着重于人物经历的故事,而是在动荡年代里的抉择与挣扎。人物所经历的故事在此成为背景,是一个盛放他们所作所为的容器。李菁不再以宏观地叙述围绕人物发生的故事为目标,而是借故事作为背景,写故事中的这些人,这就从“故事”转移到了“人”本身,所要突出的,是在故事里有所行动的人。相比看人所经历的往事,这种直接写“人”的阅读体验更为直接,但也因此,文章更像史料,精简、平铺直叙。如《张学良:“九一八”前夜与台湾的幽居岁月》一文,除了在后半段写幽居时期的张学良时,有抒情的的成分,这来源于亲属口述所带的感情。通篇其他部分则更多的是将人物嵌入史料中,写在具体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抉择。很少掺杂主观情感,文章理性的风格油然而生。

更精彩的当属《1938年:深渊边缘的汪精卫》。在此篇中,李菁抓住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将汪精卫的心理变化和堕落前的挣扎写得淋漓尽致。她引用复旦大学历史系黄美真教授的评价,让读者能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去了解历史人物,做到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而完整地呈现出“汪精卫堕落的全过程”,让读者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也是另一种路径的记录与解读。

追寻:褪去身份符号后的普通人

人的一生,或叱咤风云或平淡无奇,但到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尽头,都是一样的结局。有人说过,时间的公平,就在于它从不放过每一个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时间的无情之处。声势浩大如“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在时间与历史的云烟褪去之后,也逐渐隐于幕后,销声匿迹。李菁作为有心人,再次找寻他们的痕迹时,却多了分温情。她没有再顺着当年的那种声势去寻找,她的本意并不是恢复他们在公众视野中那段已经逝去的辉煌。她选择剥去曾经那些光辉的身份符号,以普通的眼光,像看待普通人一样去看待他们。于是我在《“草圣”于右任的最后岁月》里,看到了为“草书标准化”而孜孜努力的于右任,知道他也是个有自己独特爱好——“爱吃硬硬的面”的老人,知道他一直无法放下大陆的亲属,是个重情有义的人……一首《望大陆》,仿佛一声飘荡在无尽旷野上的呐喊:“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有趣的是,李菁在《走出历史里的尘烟》也曾引用这首诗。在《沙盘上的命运》里,关于这首诗,多了一句解释:“……可是当年这首诗被抄送给‘台湾中央社’发表时,被误为‘山之上,有国殇’,继而传播到大陆,谬传一时。”这也算得上是对手中掌握的资料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吧。

与于右任同样,褪去身份符号后,成为“普通人”的陈立夫,也同样有趣而真实。在《我的公公:陈立夫》,李菁根据陈立夫儿媳林颖曾的口述,以文字勾勒出了陈立夫的一生。其中最有温情与趣味的部分,是陈立夫携家带口在美国的20年。他们在新泽西州开养鸡场,所做的“陈立夫辣椒酱”在纽约唐人街一度风靡……对这段时光最恰当的概括,莫过于陈立夫儿子的那句话:“父亲离开了政坛,而我找到了父亲。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丈夫的回归,一位父亲的回归。”这无疑是一个普通家庭最可贵的温情,文字读来让读者的心不禁柔软和温暖起来。

写《走出历史的尘烟》的书评时,北京还是冬天,一眼望去,最显眼的莫过于锅炉房烟囱喷吐出来的白色雾气。而现在的北京,已经是春天了,万木苍翠,繁花盛开。其实生命就如冬夏交替,人们会记住每一个凋零的冬天,也不会忘记每一个似锦的春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