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福克纳随笔》读后感摘抄

《福克纳随笔》读后感摘抄

《福克纳随笔》是一本由[美]威廉·福克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3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克纳随笔》读后感(一):文学史上不可缺席者——永远的福克纳

在西安汉唐书城外国文学区淘书,赫然看到这本书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又是译文出版社的,而且是2007年年根上首次出版,对于喜欢福克纳的读者来说,可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诚如书前介绍,本书收录福克纳所有成熟的文章、演说词、书评、序言以及有意公开发表的信函。大多数的篇页是他创作后期的产物,其中许多反映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所增强的公众人物的责任感。可以说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其文字生涯的最后阶段是如何以一个公众角色为这个斑驳的社会进行的某种生动的“洗血”。

我大体翻阅了一下,感觉大部分为书信往来,文字精短,篇幅不长,但是从中我们亦可以一窥福大叔那充满才情的文字功底,相对于目前国内关于福克纳作品发行上的落后,这样的作品的面市,可喜可贺!

具体的内透以及观感就不多言语了,毕竟手头才刚刚抚摸过淡黄色书页,但是我已经嗅觉到了由书香所传递出关于福克纳、关于美国南方、关于我们之前的那个时代所具有的人文关怀!

私以标记,作为个人阅读留存,也期待福克纳的相关版本以及著作能够在国内书市上早日现身!

《福克纳随笔》读后感(二):听听译者的说法

大约是在2004年吧,有出版界客人来访,问到可否再译一两本福克纳的作品。因为身体的关系,我早已不敢有此打算了,于是答道,福克纳未译的重要作品字数太多,我是译不动的了。但是有一本别人编的,收集了他的散文、序言与书信等等的杂集,有点意思,字数不算太多。你们倘能买到版权,我倒可以一试。因为此书我在写福克纳评传时曾经读过,其中的一些篇什我也译出过几篇,估计工作量不会太大。谁知版权很快就买到了,等我真正着手做起来,发现难度仍然是不小。其实自己译过的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许多文章涉及当时美国政治、种族与文化方面的许多问题,都得弄弄清楚才能落笔。记得我翻译此书用了整整一年,是在2005年4月间交稿的。大约过了一年多,我收到了编辑部寄回的提出修改意见的稿子,让我"裁定"。使我感到意外与高兴的是,"审读"稿子的那位,竟是我毕业自的那所学校派去出版社实习的一位正在研读硕士学位的小师妹。她水平不错,工作也细致,所以确实提出了好几处应该修改的地方,那泰半是翻译时我那双昏花老眼看漏与看讹了的。更难得的是,她还为我补译了我原来认为可以略去的一个原注。为了这些,我曾特地去过一信向她表示感谢。这以后大约又过了一年,在今年的1月9日的上午,我在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内,先后收到了三种刚出炉的自己著、译与编的样书。(这恐怕是文人一辈子也难得遇到的事,我对家人戏称这是"连中三元"。)而其中之一,便是这本最后被出版社定名为《福克纳随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版)的二十万字左右的书。

这本书的全名应为《威廉·福克纳的散文、演讲词与公开信》,是福克纳去世后于1966年出版的。编者为詹姆斯·梅里韦瑟。后来仍然还是这位编者,又于2004年根据他所整理的福克纳遗稿以及其他方面的材料,增补了此书,扩充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因此,可以说,这里已经大致包括了福克纳成熟时期除了小说、诗歌、童话、私人书信之外的全部作品了。梅里韦瑟自己认为,本文集"可称得上是福克纳全部作品中一个具有高度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

梅里韦瑟还说:"从这本非小记性质的文集的每一个篇页,都可以窥见作为艺术家以及作为人的福克纳的某个方面。"事实上确实如此。例如,篇幅较长《密西西比》,原系应软性杂志《假日》许以当时的最高稿酬(2000美元一篇)之约而写的导游短文,可是福克纳却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洋洋洒洒,足足写了三四万字(合中文),乘机把他家乡密西西比州(包括也叫密西西比的那条"老人河")的历史沿革、地理概况、民间生活,一直到大河泛滥的景象,都一一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内中还穿插性地写到福克纳自己,特别是他与黑人的亲切感情。如写带大福克纳的卡罗琳大妈,她出于某种心理,特别喜欢在家中高朋满座的时候,打发福克纳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跑到客厅大声喊叫:"爸爸,大妈要我告诉你别忘了你还欠着她八十九块钱呢。"福克纳又写到家中另一位叫纳特的黑人大叔,他伺候过福克纳的从曾祖父起的三代人,以至"在说话、走路上都与他们相像"了。他老糊涂时甚至会想象自己是福克纳的祖辈,用他们的口气说道:"我要你给我倒一丁点儿威士忌,……然后宣讲你最为得意的那段布道词。"这样的描写,都是能与福克纳《去吧,摩西》等作品中对黑人形象的生动表现相互呼应与补充的。

集中更多的是较短小的文字。最出名的有《诺贝尔奖演说词》、《在卡罗琳·巴尔大妈葬仪上的布道词》、《阿尔贝·加缪》、《"他生前的名字是皮特"》等等。它们已多次为我国出版的各种外国散文选编入,因而为读者们熟知。更多的文章虽然重要,却从未全文介绍过。如福克纳为《喧哗与骚动》先后所写的两篇前言、《现代文库版<圣殿>序言》等等。这都具文献价值,可以从中窥见福克纳的写作动机与文艺思想。中文版《福克纳随笔》的前勒口处,出版者介绍说,福克纳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这也是我国通行的看法。但是原编者在其《前言》中却更推崇其所提到的沃伦·贝克的看法。梅里韦瑟是这样说的:"沃伦·贝克在他的书中(指《福克纳:论文集》)多处提到《诺贝尔奖演说词》,认为它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使我们能通过福克纳的非小说作品更好地了解作为小说家的福克纳,同时他的非小说作品又是与他的长篇、短篇小说密切相关的。这篇演说词明确宣告了他全部小说所蕴含的主旨是什么,以及他坚定的人道主义的现实主义者立场。""人道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以表现南方风土人情入手深刻刻画人性的作家",这些则是目前美国较普遍的提法。由此看来,如何准确界定福克纳的文学归属,恐怕还是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美国的评论家经常推崇福克纳作品中的幽默特色,这一点似仍未被国人充分注意到。因此我想列举出本文集中的几处,以供读者玩味。如:在《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文的结尾处的那句"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与怜悯着海明威的那种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了。"这样一说,就使人不知他到底是在抑扬还是贬损海明威了。又比如,在一九三六年六月在州与县两级的报纸上刊登广告,说:"对于威廉·福克纳太太或埃斯特尔·奥尔德姆·福克纳太太所签的赊款、欠条、发票或支票,本人概不负责,特此声明。"这一例子亦可证明批评家罗伯特·潘·沃伦所说的话是一点也不错的。沃伦是这样说的:"无论怎样,福克纳作品中的幽默的目的绝不是在于幽默本身。它一般是用以启示和导致其他的效果。"(见与《福克纳随笔》中译本同时出版的《福克纳的神话》一书的第66页。)至于这条广告有没有能煞住福克纳太太的大手大脚的"购物狂"作风,由于几种福克纳传记里都未提到,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福克纳的女儿吉尔比我小三岁,还活在人世,但是这种问题是不好去问的。

《福克纳随笔》读后感(三):敞篷车

【读品】成刚/文

1.

当卡佛说海明威说过散文就像建筑,巴洛克时代已经结束了,我就在想哥特时代也要结束了,我就在想威廉. 福克纳的小说就要走到头了。他的小说一半哥特式一半巴洛克式。现在估摸着这话泰半是那鼎鼎大名的芝加哥作家跟奥克斯福镇作家漫散的拌嘴生涯中一个碎片,当时我可不这么认为。福克纳的小说就要走到头了,跟那老死在颓朽的洛可可风格大木屋里的艾米丽小姐一个样。一个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拥蹩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威廉.福克纳也拥有一只剽悍的大烟斗。

这位脸皮紧绷、蓄着短须的作家,把多喝一杯威士忌的时间耗在开发美语中最原始的形容词上,然后在省略标点得到的间歇里给烟斗填饱叶子,上火。他在写作上的做法总是让人参不透,他像是故意跟花钱买书的人过不去,他老是把步子跨的大大的或小小的,他压根儿不情愿给读者哪怕少得可怜的成就感,他有着种植园独有的古板,一点都活泛不起来,我说过不少针对福克纳的偏激话,是当作对海明威、卡佛、还有奈保尔的赞词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讲这个美国南方作家的坏话时,就会听到卡什.本德伦在窗外铆足了劲在钉棺材,天没黑的话,窗玻璃外尘土冲天的大道上兴许能冒出一个坚决移动着的小黑点—— 怀孕的丽娜,还有旁的住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的人,我以为他们都是没道理的幻象,我挥一下手把他们全都赶回老家去了。我也常望见尼克.亚当斯和傻瓜班吉明一块儿下沟谷的河里摸鱼,发疯地泼水玩,我对这视而不见。

2.

马尔科姆.考利是批评家中的和事佬。海明威跟福克纳,他一个都不想开罪,他太清楚自己的职业天生的尴尬。和大多数同行比起来,他是最敢说话的一个,和有史以来最拔尖的评论家相比,他胆怯的就像公司里的实习生。他在那篇关于福克纳小说的较出色的评论文中提过海明威,他给他的定语是对福克纳“略微有一点影响”,考利想必是个忠诚的钓鱼爱好者,他在括号内注明他对他的影响是“看河里的鳟鱼”,还有,他认为多斯.帕索斯教会福克纳怎样去喜欢上复合词。他仿佛认定写小说不比钓鱼更难,甩出杆,耐性子等着就成,鱼早晚会咬钩的。

福克纳不领他的情,在纽约接受《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他差不多全盘否定掉了考利所下的谨慎的断语,他说作家要把心思都放在真理和人情上,他应该没时间去关心鼻子是大是小,也包括鳟鱼的问题。当批评家把作家之间的关联归结为是鳟鱼在起作用时,就是对这个行业整体的侮辱,难怪福克纳不领情。马尔科姆.考利应该知道《麦克.格里徳的儿子》,一个跟海明威早期的尼克.亚当斯系列差不多字数的短篇小说,在这里看不到鳟鱼出没。按考利的逻辑来推测,福克纳动手写这个小说时八成是在禁渔季节,所以只好写写飞机了。

《麦克.格里徳的儿子》,单看这名字是不是回忆起了那个,《我的老头儿》。“大约一年两回,查理.海斯和我总是找个地方安营扎寨,或者说是去飞机场钓鱼。遇到冬天往往在霍尔姆斯先生办公室的火炉前,要在夏天有点遮阴的地方就成,甚至在飞机翅翼底下也能将就。”文章就这么写下去了,哧溜哧溜地,像在瑞士滑雪,福克纳头一个动作便是海明威的。他还要两个主人公去北密歇根湖走一遭,那是海明威的人物出没的地区,这会子,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连个影都没有,福克纳或许生出过去找海明威的念头,就像海明威找过庞德和斯坦因一样。福克纳把功夫下到了家,故事简简单单,散发着海明威的味道,还有那回头的姿势,像是愣了一下,突然记起了某件不会再来一遍的事。最后看这结尾处:“快点儿呀,”他说。“我很讨厌我这张脸盘儿老给这么晾着。”考利不应该看不见。

这个短篇小说不是平滑的缆车,它没有载着大伙儿去别的山头,还在绕着原地打转呢,像盘山公路上的汽车,痛苦地爬坡。一九四七年,福克纳在密西西大学当着英语系学生的面对托马斯.沃尔夫、多斯.帕索斯、海明威、斯坦贝克和他自个做了一番排序,还给出了简评,他把第二名的位子留给自己,海明威在倒数第二个,他对他的评语是“他没有勇气,从来没有用一条腿爬出来过。他从来没有用过一个可以让读者查查字典看看用法是否正确的字眼。”福克纳就此宣布了自己的学徒生涯完全走到了底,特别对海明威,远在此之前一段时间,他就开始有意识跟海明威划清界限。我花了半个小时多一点,从《密西西比》走进约克纳帕塔法县。这回等到了缆车。

如果你让福克纳弄昏了头,不明白他在说啥呢,去读《密西西比》;如果你不想让福克纳玩的溜溜转,渴望揭穿他的障眼法,去读《密西西比》;你没时间读完福克纳大把的长短篇,还是去读《密西西比》。“密西西比发源于田纳西州孟菲斯一家酒店的大堂,朝南伸直,直抵墨西哥湾。它一路上为一些小镇所点缀,那里游荡着马匹与骡子的精灵……”开始了,密西西比就这样徐徐浮现,它是福克纳干的一件漂亮活。福克纳的写作灵感是在一九五四年四月孟菲斯某家酒店里划亮的,随后整片密西西比就从大堂里向外延宕出去,远去,远去。这才是福克纳的味,浓浓的,像是云雾在森林里飘来荡去。这是他的散文中最出色的一个,也是最史诗化的,怎么说都不过分。“深深地爱着这里虽然他也无法不恨这里的某些东西,因为他现在知道你不是因为什么而爱的;你是无法不爱,不是因为那里有美好的东西,而是尽管有不美好的东西你也无法不爱。”你像灌了几大杯啤酒,心里着了火,腮上红通通的,你没法不把它再从头诵读一遍。

3.

成了,它们终于消化了,像一盆沸水浇在门前的冻雪上,哧哧啦啦,都化成水了,你流向我,我流向你;成了,可以着手去读完福克纳所有的作品了,你再也不会迷路,你在俯瞰它们,你手里握有一卷标注醒目的地图;成了,我从芝加哥来到了孟菲斯,从海明威来到福克纳,真的不远。

他们两人隔的还真不远,谣传过于耸人听闻,美国评论家要负多数责任。一个评论家,不管有心无心,好心坏心,有一点不诚实,麻烦就大了。海明威和福克纳可以成朋友,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都叼一根黑烟斗;有事没事都喜欢喝一杯;靠铅笔和稿纸起家;跟战争打过交道;海明威最动人的作品是少年尼克.亚当斯的故事,等他刚长大成人,海明威的笔就顿住了,他拉一个圆圈在纸上,他用这个圆把尼克和自己圈起来。考利有些话还不赖,敲到了关节上,他说,福克纳发现要创造二十与四十岁之间的富于同情心的人物是很困难的。他在塑造儿童——黑人的和白人的——形象上比较顺利。他就这么说的,也是福克纳唯一没有否认的,福克纳补充道:“世界人民的痛苦,就是由二十至四十岁之间的人造成的。”;萨特说福克纳一辈子都朝后坐在敞篷车里,那么海明威就在不远的另一辆敞篷车里,也在向后看。他们理应坐在一块,也好搭把手,做个伴。

我从不遮掩对海明威的好感。今天不能不收敛,我发现福克纳说过不少海明威没有说出来的话,比如:“如果我能得以转生,那我就想当一只秃鹰返回人世,什么东西也不恨他、嫉妒他、要他或者需要他。他从不伤脑筋也不处于危险之中,而且他什么都能吃。”我原打算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现在看来比较困难,我倒向了福克纳的一边,然而我吃惊地发现在福克纳的身边站着笑眯眯的海明威,他们站在一块,他们和所有过去的作家将来的作家都站在一块儿。

《福克纳随笔》【美】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12月

《福克纳神话》 李文俊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12月

本文刊登于《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24日阅读周刊.文学.GB23版 有删改 请勿私自转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