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沉默女王》读后感锦集

《沉默女王》读后感锦集

《沉默女王》是一本由(法)玛丽·尼米埃著作,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页数:1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女王》读后感(一):轻骑兵的女儿

原本玛丽是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子,从小就习惯了父亲的缺席。直到与生俱来的文学才华让她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人从这个年轻女子身上看到罗歇·尼米埃的影子。他们认为她是女性面貌的尼米埃。他们称呼她为“那个死去的作家的女儿”。

玛丽·尼米埃这才觉得应该重新寻找生命里父亲存在过的影子。尽管这很难。那个在她5岁时就因车祸去世的男人,一直以梦魇的形式支离破碎地存在于她的记忆里,没有面容,甚至没有一个鼻子或是一张嘴的雏形。

罗歇·尼米埃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的我们来说估计有点陌生,但你们肯定都知道大美女朱丽叶·比诺什出演的《屋顶上的轻骑兵》。罗歇·尼米埃就是《屋顶上的轻骑兵》原著小说的作者,这本书使这个天才的法国作家在25岁就一举成名。作为同时代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他跟当时大名鼎鼎的萨特、加缪等左翼知识分子背道而驰,组成一个叫“潇洒” 的文学小团体,又被人称作“轻骑兵团”。这个才气洋溢的男子,跟他的“文坛轻骑兵”朋友们一起纵横巴黎,玩世不恭,惹事生非,追逐女人,视正统如粪土。直到他35岁车祸而亡,在他那辆破碎的跑车里,跟他一同撒手归天的还有一个刚刚成名的美女作家,27岁,美丽绝伦,并不是他的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是多少文学女青年春闺玫瑰梦里的男主角,他的魅力足以迷倒他周围的所有女人。——只除了他的女儿。

这样一个浪子,如何是一个适合家庭生活的男人?可以想见,任何循规蹈矩的幸福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束缚。他这样写道:“在生活里,我完全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被工作和孩子们的哭叫所填充,一切毫无希望和乐趣。”一个风流倜傥的轻骑兵,怎么能够忍受一些穿连衫短裤的小孩子拖拉在他的靴子边?第一个儿子出世的时候,他勉强接受了这个继承他姓氏的男孩,可也动辄抽出手枪抵在这个摇篮里的婴孩太阳穴上。而对于紧接而来的第二个孩子,玛丽·尼米埃,或者管她叫什么,他的耐性完全用光,第一反应是“真希望那时立即把她淹死在塞纳河里,以免再听到人们说起她”。当然,他不可能真的把这个甫出生的女孩往塞纳河里一塞了之,但他可以对她全然漠视、视如不见,她从来就不是他的小公主,如果可能,他宁愿她永远是个沉默女王,沉默到消失最好。

我们完全可以对人性抱乐观的想法,相信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当会在渐老的时候忏悔,像王朔一样浪子回头写出深情的《致女儿书》,但是这一幕我们永远看不到了。于是,只能看到这本在现实与回忆里穿插找寻浪子父亲足迹的“致父亲书”。

《沉默女王》读后感(二):不再沉默的“女王”

读这本书之前,我看了一下简介,这是一个离我很遥远的故事。需要想象一下:你的父亲是个著名作家,你五岁的时候他就死了,死于车祸,当时他的跑车上坐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但不是你的母亲。后来你也写作,也出了名,人们开始把你和你的父亲相提并论。然而你还记得你父亲吗?关于五岁之前的事情你还记得多少?真可怕!于是你决定去寻找父亲。

于是我们读到了这么一本小说,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真实的内心独白。读完这本书,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我竟时常回想起作者在书里那种琢磨不定的慌张来。她吞吞吐吐,左思右想,磕磕绊绊,我花了比别的书更多的时间才把它读完。

一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刚独自去新西兰待了几个星期。我问他去为什么要去。他说他母亲刚刚去世,由于他父亲已经过世了,母亲一走,他顿时觉得自己成了孤儿。

这次交谈令我很受触动。虽然我不是孤儿,但是生活得离父母很遥远。我想起了《沉默女王》,这个寻找父亲的故事,一次心灵上的寻亲,一个逝去的父亲,一个离得遥远的父亲,一个理应最熟悉却未曾真正认识的人。找爸爸,是不是像个童话故事。就像书中作者给她的孩子们讲的皮诺曹,还有尼尔斯找爸爸的故事。

不过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是一个人在“不惑”之前要懂得的一件事情。在社会上,你已经扮演了父母曾经的角色;在家庭中,你即将或者已经成了父亲或母亲。这时再去回想父母,突然为记忆里那些模糊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节找到了答案。

这可能是个真实,冷静而又残酷的过程。冷静而残酷,这是我在这本书中的很多情节中体会到的。这让这种寻找读起来像一种反思。不过作者把情绪控制得很好,当你觉得不可忍受的时候,她却很冷静走到了另一个地方。整个叙述在一种徘徊的步子中,在一种看似平静的纠结中进行着。这种辗转迂回的情绪令人着迷。当我不免陷入对与自己的父母的关系的思索的时候,似乎觉得再孤独中找到了一个同行的人。

那种在开始谈论之前,便将“感激”二字加在亲情关系之前的思维模式,固然能激发你有关于“报答”的崇高情感。可是,真正的思考并不是仅仅为求得道德上的解脱。“爱”有时是挂在很多残酷的故事外面能令人好受一点的东西,所以许多人痛并爱着。所以从父母的故事里读懂的,都成了不可言说的东西,一直埋在心底,直到烂掉,直到自己做了父母,直到有了新的故事,再把这些谜团留给自己的孩子们。最后我想了书中作者的父亲给她的一张生日卡片上写的谜语:“沉默女王会说什么?”——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狡猾的问题!可是沉默女王最终还是说话了。

《沉默女王》读后感(三):没了你 才有出口

今天终于看完《沉默女王》,真的很吃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marie太残忍,一步一步,连我都觉得太过残忍,有些人就是太幸福,幸福得真残忍。我无法去试想,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彼此同在了,即使我不是你,我也可与你同在,哪怕只是一瞬间的相互告慰,我也相信那胜过一切。

不说话的沉默女王,怎么样才能闭着嘴说话。我相信他是世界上最残忍的父亲,他挥霍小小的你站在门外亲手做的东西,他在写给好友的信中说,今天得知生了一个女孩,我真想将她淹死,好让她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们面前。我不可能真的懂,懂得如此深刻的痛楚,懂得对于父亲过于残酷清晰的烙印灼伤多年来你柔弱的心,让你在四季中变得更加寡言以至于和父亲那令人无法理解的冲动不谋而合的尝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是的,连死都不能抵抗过他。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才可以就算丢弃那可悲的幻想--所有人都该拥有的无虑童年,也不能在你心中产生一丝所谓的爱的感觉,倘若真的只得幻想,又或许是我错,压抑混乱的这些岁月使你从未把这一切当作理所当然,把父爱当作只有电影小说或者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一对父女都能拥有的情感,你对他的惧怕使这种渴望变成了永无解脱的深渊。

上帝啊,这是怎样一种悲哀,知道你是间歇性的写完这本自传体小说我的心才可稍显安宁,这种极端的痛苦无药可医,只有自己愈合,而你却让我看到时间的缺陷,如果这个世界上,连它都无法办到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希望吗?

作为一个作家的女儿,我无法看到爱,至少从你的理解,但我也相信是连恨都不存在,这才是旁人的无奈,你的隐痛。不是我残忍,是命运太过坎坷。20年后,当你坐在床边给两个男孩念故事念到想入睡,躺在床上却一夜未眠。是嫉妒吗?你嫉妒他们得到你的爱,还是悲哀,自己无法走出父亲深深的陷阱。我不知道,但我懂得那种始终无法跨越的痛苦,那种此生无法改变的无力,就像拼尽全力熬过那黎明前的黑暗却发现想要分享光明的时候没有人在身旁。

我看不懂结尾的含义,父亲的影像在你的视野中变得清晰,是他那绿色的忧郁眼睛,还是车祸后鲜红的目视,是一张面无表情的正面肖像还是你放弃如同他一般的倔强?

我相信不会,这是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结尾,书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你们是同一类人,因为他是你的父亲,你是他的沉默女王,我姑且把他的这种残忍当作是维系你们之间唯一的方式来想,我便不至于窒息,窒息在你犀利的笔尖之下思考这种纠缠的无解之情。我希望你能考出驾照,希望你能最终坦然,即使我知道那样的可能就像明天是世界末日一样。

《沉默女王》读后感(四):找到父亲 找到自己

——读《沉默女王》

五岁,当玛丽.尼米埃还不甚记事时,父亲和他的情人因车祸去世。亲人们开始沉默。母亲则煞费苦心,小心翼翼,编织一个理想夫妇形象。周围的人对他的父亲,或避而不谈然,或溢美表达。只言片语,零零碎碎。父亲,这个给予她生命的人,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为何总梦魇般纠缠着她。当她拥有自己的家庭之后,她走访亲友,审视父亲遗物,寻找蛛丝马迹,拼凑着支离破碎的现实和记忆。那个父亲主角清晰起来。

《沉默女王》是作者描述父亲的传记性小说,也是一本直指内心的私人小说。在书中,法国作家玛丽.尼米埃向读者袒露了关于她父亲罗歇.尼米埃的令人心碎的回忆,其勇气和才气让本书赢得了梅第奇文学大奖、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两大重要文学奖项。

小说主角——作者父亲罗歇·尼米埃,是他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曾在1950年代被誉为法国文坛三剑客之一。但玛丽拒绝为父亲书写传奇,拒绝迎合读者的猎奇,以赢得书本的畅销,而是以手术刀般的冰冷笔调叙述父亲,毫不避讳。 她所着力讲述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些真实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私,冷漠,伤痛,挣扎,不堪。不过,作者也并非要审判父亲,给父亲以确切的标签。相反,她珍惜父亲给她的一切,包括伤痛。她甚至试着理解父亲,“如果我父亲无法写作,这都是因为我”。

小说文本中,作者玛丽一边“寻找”父亲的蛛丝马迹,一边穿插自己的生活,试图在点滴生活中找到父亲的影子,在对父亲每一个认知中印证自己的生活。每一个章节都如同一篇散文,意识流的写法散落其中,情感相互交织,冷静,浓烈,伤感。作者以极大的勇气给出了一个单亲女儿真实的、血淋淋的感受。

单亲,作为一类群体,无论在社会学,还是在教育学上,都已有他的位置。但在真实生活中,单亲的真实情感往往并不被人理解,甚至也没有被父亲或者母亲所理解。他们自己也往往卷起躯壳,避而不谈逝者,沉默以对。而在他们的家庭中,“沉默是彼此心知肚明的契约,一个共同遵守的条款”。但沉默是单亲最好的保护吗,就此他们就能将伤痛抹去吗?

作者以自身真切感受告诉我们,不,绝不是这样。她这样准确地描述死去的父亲:“当他曾在时,从未真正在,而当他离开我们时,又从未离开。”作为单亲,作者不可遏制地打开隐秘的空间,寻找哪怕是一个并不完美的父亲,以获得情感的解脱,否则她无法呼吸,无法在生活的道路上安静地前行。这是一个单亲真切的内心情感构造。小说结尾处,作者意味深长说道,“作为许久以来的第一次,我感到平静,仿佛世界终于标识了一个终止”。

这不是一本治愈系作品,没有温暖抚摸伤痛,父亲也并非一个美好的存在,但它确有令人心碎的真实。它告诉我们,一个逝去的父亲或者母亲是无法被遗忘的。

了解我们的父母,才能找到我们自己,难道不是吗?

《沉默女王》读后感(五):如果你父亲是个名作家

【读品】罗豫/文

你可以在文学名流的膝头肆意欢闹,那些万众瞩目的文学明星是常来你家的叔叔伯伯,他们弯着腰和你亲切交谈。先天遗传加后天熏陶,字还不识几个的你也能端坐在桌前一本正经写下点什么,刚刚懂事的你就能对圈子里的各种掌故如数家珍……

然而对于法国当代女作家玛丽·尼米埃而言,事情远非这般镀满了金色。她的父亲罗歇·尼米埃是法国同时代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二十五岁便以一本《蓝色轻骑兵》一举成名。然而玛丽五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飞来的车祸,像电影《无穷动》中那个缺席男主角一样,身边坐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

父亲的死和他生前的为人,成为家庭忌讳的话题。“反复纠缠我的梦魇之一,总是出现一个戴着面具的男人,用尽全力把我抓住……他没有面容。他甚至没有一个鼻子或是一张嘴的雏形,而在梦中,却使我无法喊叫。我一字一顿地说,我将力气鼓满胸膛,但是没有一个音节能发出来。这个面容我认出来了,但是我不能把它说出来。总是那同样的感觉,骨头像玻璃一样破碎,骨架支离解体。总是同样的突然惊醒,直到那一夜,那个男人被两个大写的辅音指明,铭刻在一家店铺的门楣上。清晰地出现在招牌上的是由一个连字符分隔开的‘父亲’一词中的两个辅音。”玛丽这样写道。体验过人生意义重大的部分被命运无情剥夺,成年的玛丽不喜欢收集有形的物品。好在无形的词句不会被剥夺,久而久之,收集词句的玛丽也成了一个作家。儿时的玛丽让父亲取了个绰号叫做“沉默女王”,长大后终于不再沉默,她四处探亲访友,打破别人的沉默,试图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还原或者再造一个父亲的形象,填补记忆中那张空白的脸。

玛丽探访父亲真相之谜的途中,内心波澜起伏。作为作家的罗歇才华横溢,幽默机智,处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父亲的罗歇却多有让人失望之处:他是因为玛丽的母亲怀了孕才不得已娶她。办完结婚手续,在市政厅的台阶上他就弃她而去,留她独自面对日益隆起的肚子。车祸发生前,二人已经快要离婚。而对于玛丽的出生,罗歇只在给朋友的信的末尾留下唯一一段文字:“对了,娜丁昨天生了一个女孩。我(真希望)那时立即把她淹死在塞纳河里,以免再听到人们说起她。”

玛丽童年时被灌输的大部分家庭神话:什么父母因为爱而结合,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在现实面前一一破碎。而遇到记者来打听文学名家的家庭逸事,玛丽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告诉世人罗歇曾以自己的家庭、尤其是众多的子女为耻?告诉大家罗歇不可能让孩子出现在和蔼可亲的文学伯伯们面前?告诉大家车祸之前玛丽已有好几个月没见到父亲了?

“沉默女王”向读者讲述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家的后代如果也有表达欲,确实能给好事者不少饭后谈资。然而玛丽并非利用父亲的名字和隐私兜售自己的作品。不论写作才能是否遗传,玛丽·尼米埃也都具备了一个作家的勇气和才华。她用细腻的语言挖掘自己对那个缺失父亲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颗坦诚勇敢的女性心灵,最终折桂2004年法兰西小说的两项大奖(梅第奇文学大奖和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倘若罗歇泉下有知,不知还会不会想把她淹死在塞纳河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