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反本能》经典读后感有感

《反本能》经典读后感有感

《反本能》是一本由卫蓝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本能》读后感(一):反本能-潜意识带你挑战自我

与时代同步的一本客观性极强的书,戳中生活核心问题:我们都活在舒适区不愿意去挑战自己的本能可创造无限多的新机遇。

我从书本的第三章:学霸模式·手机时代·如何更好地自我控制,开始精读。内容范盖手机时代的利弊带给我们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存在。通过次章节的内容梳理和结合更好的帮助我们透析关键点,手机中的诱惑:娱乐软件、社交软件等不断弹出的讯息勾起我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往往这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浪费了我们每天多半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时专心度大大减退,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可以选择卸载一些常让你分心的软件或者选择运动,运动能分泌多巴胺至肾上腺素上升提升精神,同时帮助分解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和内心的压抑。在不断的学会自我调整,更深的自我了解与内心对话,学会倾听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说话艺术言语内涵是当今很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潜意识带给我们固定的生活模式和言语模式是固然难以颠覆的,想要有突破就要尝试去挑战自己的安逸舒适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本能》读后感(二):我们立的那些Flag都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中都立下过很多flag,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 学习一门新的知识、阅读一些有用的书籍、把体重减掉十公斤、少参加一些无效的应酬、放下手机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些目标是不是都很熟悉?总会有那么几个是曾经我们自己要求自己做到的,但想想结果吧?我们现在还是庸庸碌碌的自己。

为什么呢?其实这些目标都是在对抗着我们的本能。大脑减少耗能,是我们的本能,所以大脑是能够休息的时候,绝对不愿意去思考的;吃是我们的本能,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到了吃会产生愉悦感,而追求这种愉悦感当然就不断的在吃了;社交也一样,人类本就是群体动物,只有融入群体之中才更有安全感;那么手机呢?这仅仅是刚出现的事物,它是怎么驱动我们本能的呢?手机是由大量研究人类本能的工程师们所开发的,它所有的程序都是要求把人类牢牢的控制在手机之中,人类离不开手机也就有情可愿了。

看着上面这些例子,我们所有的改变都是在改变着我们的本能,必然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要做的更好,要让自己更成功,我们就必须寻求改变,我们必须要学会反本能。 反本能依然要遵循我们的心理。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反本能活动都失败了呢?那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技巧有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完成了这些目标的人群存在,他们就是最好的例证,“反本能”并不是不能完成的,只是要用更多技巧。

卫蓝,心理学硕士,知乎心理学知识达人,她写了这一本书:《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并取得了大量的好评,给很多读者带去了认知的改变。而现在这本书有了升级版,作者通过大量读者对于作品的不断反馈,不断完善着她的知识体系,对于她“反本能”技巧系优化升级,也就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这本升级版中更是附带了《反本能思维导图》,让我们把整个知识体系可以在一张图中贯通,把大量零星的知识点形成一个体系,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我们。 把这一张思维导图订在书桌旁,当我们需要时,可以实时在其中查到具体的方法。而这一行为本身也符合“反本能”中的一条规律,那就是:“大脑喜欢清晰的选择”。为什么我们经常做事半途而废呢?那就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够明确。当我们把具体的事务细化成为可以清晰明了的目标时,那么我们成功就容易的多。这一张思维导图不就是清晰明了的一个开始呢?至少在仪式上让我们开始了“反本能”的第一步。

当然《反本能》是一本干货满满、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导书,每一条建议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但每一条建议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这本书最适合的去处就是我们自己的书桌,时时拿起,不断学习,从中寻找着战胜我们本能的方式,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反本能》读后感(三):《反本能》:离开舒适区,加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战胜低配的自己

本来就是不喜欢练琴的,可还是装得很认真的样子,把钢琴练到了八级;

明明就是想睡懒觉,却不得不起来背课文,还不得不应付那些头疼的考试;

起了个大早,却遇到了堵车,气喘吁吁地跑去上班,还是迟到了,挨了训,还被扣了奖金;

放弃休息日,辛苦加班做出的方案被上司一通贬斥后,扔进了废纸篓;

牺牲了旅游机会,跑去外地见了重要客户,结果被主管一顿严厉数落,还因此而丢掉了客户;

人的一生为什么遇到了那么多糟心事?凭心情而论,不喜欢练琴,就不去练;想睡懒觉就睡;迟到了干脆就不去上班;受了委屈,就得为自己鸣不平;吃力不讨好的事就不要去干……

可是,事实结果却是,尽管不喜欢、不愿意,很难受,也很违心,但还是去做了,而且还可能不遗余力地克制住了不喜欢、不愿意、不情愿……去把那些有违本心的事做完做好,甚至是做出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一个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不断进化的人,一个不能脱离了人的本身规则的人。因为我们这个人不等同于动物,人能克制住自己的本能,而动物不能。动物的本能是及时享乐,而人的本能虽然也是享乐,可高级于动物的人,为了长远的利益而克制了自己享乐的本能。

在一本名叫《反本能》的图书里,告诉我们人类,要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战胜更多跟不上时代的本能反应,让自己不再用低效的方式去适应和学习,不再让愤怒冲昏头脑,不再被直觉遮蔽双眼。

关于“本能”,《反本能》的作者“卫蓝”在书中写道:“人类思维主要有两个决策系统,一个是本能系统;一个是反本能(理性)系统。‘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大多数行为发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追求完美人生,就要离开舒适区。

所谓俗话说“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就是说,我们如果不加以克制自己的本能,就会形成一种认识事物的模板,当遇到相似的场景时,就自然以此前相应的行为做出一种本能的反应。

如果本能真的成了定势,而且也不去加以改变,那么这种定势的认知和行为就会被俗话的“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而言中,人生就会因这种自然定势的本能而固化,而在没有感知中失败。

人是高级动物,正常人都会去追求自己内心认可的完美人生,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许多人让自己变优秀的办法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人还有一种本能的惰性,就是愿意待在舒适区中。

我身边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个同事,年纪轻轻时就在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出尽了风头,可是就在大家认为这个同事会有更多的成就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后来的成就让同事们失望了。因为这个同事一直满足当下的表现,不愿意再像年轻时那样吃苦受累了,就一直待在原地,吃了大半辈子老本,结果在单位干了近二十年,专业水平还是二十年前的水准,而他的成就也一直停留在原地。

关于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在《反本能》一书中,作者卫蓝举了一个例子:足球运动员在训练时会被要求用反脚踢球,或者以最快的速度跑全场。而足球爱好者没有教练强迫,更倾向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踢球,他们只是享受踢球的过程,就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足球运动员为了比赛成果,不得不用各种不舒服的方式去踢球,其过程虽然更艰辛,但他们在足球运动方面的进步更大,会变得更优秀。

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人追求完美的人生,都会“和自己过不去”,会远离舒适区,不断地“找不自在”,去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到陌生的环境……这就是一种反“贪舒适”本能的做法。

加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战胜低配的自己。

走向优秀的路虽然有很多本能障碍,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成功者。尽管这些成功者的经历大都不同,但根本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反本能,战胜低配的自己。”

心理学家做过“影响人们改变并变得更优秀”的大量实验,他们发现,优秀的改变历程,更像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博弈。想要战胜对手,就需要知道对手的下一步棋怎么走。

如果我们知道“过去的自己”下一步棋要怎么走时,我们就能对其进行预防性修正,达到战胜自我的目的。

《天才基本法》中的林朝夕与天才裴之在数学方面,或者是学习上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可她因为发现了“平行世界”的存在,从现在的“草莓世界”穿越回到了以前的“芝士世界”;因为有了“草莓世界”的经历,而回到了以前的“芝士世界”里,林朝夕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更知道只要自己去努力了,就可以跟上天才裴之的步伐,进而能与裴之这样的数学天才匹敌。

于是,林朝夕找到了自己“认为自己很笨”的本能认知,并对其进行预防性修正,进而战胜了自卑,战胜了自我,使“芝士世界”的林朝夕也成为一名想学就一定能学好,能收获好成绩的“学霸”。

阅读《反本能》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之所以不成功的根源所在,就是“本能”让我们觉得不可能,“本能反应”告诉我们应该放弃……可是,如果我们“反本能”地进行了预防性修正,可能性不就大了起来?

心理学硕士,《反本能》一书的作者“卫蓝”在本书中告诉我们:高认知的人更喜欢思考和反省自己,他们更喜欢详细的、有逻辑的信息;而低认知的人更喜欢听有情绪的故事,更容易自己感动自己。鸡汤越是横飞,我们越是要潜心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所以,这本以“反本能”为着力点的,名叫《反本能》的书,从为何不成功的根源上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非常值得我们耐下心来,去阅读和训练。

---更多精彩,请关注---

《反本能》读后感(四):《反本能》:离开舒适区,加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战胜低配的自己

本来就是不喜欢练琴的,可还是装得很认真的样子,把钢琴练到了八级;

明明就是想睡懒觉,却不得不起来背课文,还不得不应付那些头疼的考试;

起了个大早,却遇到了堵车,气喘吁吁地跑去上班,还是迟到了,挨了训,还被扣了奖金;

放弃休息日,辛苦加班做出的方案被上司一通贬斥后,扔进了废纸篓;

牺牲了旅游机会,跑去外地见了重要客户,结果被主管一顿严厉数落,还因此而丢掉了客户;

人的一生为什么遇到了那么多糟心事?凭心情而论,不喜欢练琴,就不去练;想睡懒觉就睡;迟到了干脆就不去上班;受了委屈,就得为自己鸣不平;吃力不讨好的事就不要去干……

可是,事实结果却是,尽管不喜欢、不愿意,很难受,也很违心,但还是去做了,而且还可能不遗余力地克制住了不喜欢、不愿意、不情愿……去把那些有违本心的事做完做好,甚至是做出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一个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不断进化的人,一个不能脱离了人的本身规则的人。因为我们这个人不等同于动物,人能克制住自己的本能,而动物不能。动物的本能是及时享乐,而人的本能虽然也是享乐,可高级于动物的人,为了长远的利益而克制了自己享乐的本能。

在一本名叫《反本能》的图书里,告诉我们人类,要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战胜更多跟不上时代的本能反应,让自己不再用低效的方式去适应和学习,不再让愤怒冲昏头脑,不再被直觉遮蔽双眼。

关于“本能”,《反本能》的作者“卫蓝”在书中写道:“人类思维主要有两个决策系统,一个是本能系统;一个是反本能(理性)系统。‘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大多数行为发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所谓俗话说“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就是说,我们如果不加以克制自己的本能,就会形成一种认识事物的模板,当遇到相似的场景时,就自然以此前相应的行为做出一种本能的反应。

如果本能真的成了定势,而且也不去加以改变,那么这种定势的认知和行为就会被俗话的“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而言中,人生就会因这种自然定势的本能而固化,而在没有感知中失败。

人是高级动物,正常人都会去追求自己内心认可的完美人生,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许多人让自己变优秀的办法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人还有一种本能的惰性,就是愿意待在舒适区中。

我身边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个同事,年纪轻轻时就在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出尽了风头,可是就在大家认为这个同事会有更多的成就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后来的成就让同事们失望了。因为这个同事一直满足当下的表现,不愿意再像年轻时那样吃苦受累了,就一直待在原地,吃了大半辈子老本,结果在单位干了近二十年,专业水平还是二十年前的水准,而他的成就也一直停留在原地。

关于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在《反本能》一书中,作者卫蓝举了一个例子:足球运动员在训练时会被要求用反脚踢球,或者以最快的速度跑全场。而足球爱好者没有教练强迫,更倾向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踢球,他们只是享受踢球的过程,就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足球运动员为了比赛成果,不得不用各种不舒服的方式去踢球,其过程虽然更艰辛,但他们在足球运动方面的进步更大,会变得更优秀。

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人追求完美的人生,都会“和自己过不去”,会远离舒适区,不断地“找不自在”,去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到陌生的环境……这就是一种反“贪舒适”本能的做法。

走向优秀的路虽然有很多本能障碍,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成功者。尽管这些成功者的经历大都不同,但根本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反本能,战胜低配的自己。”

心理学家做过“影响人们改变并变得更优秀”的大量实验,他们发现,优秀的改变历程,更像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博弈。想要战胜对手,就需要知道对手的下一步棋怎么走。

如果我们知道“过去的自己”下一步棋要怎么走时,我们就能对其进行预防性修正,达到战胜自我的目的。

《天才基本法》中的林朝夕与天才裴之在数学方面,或者是学习上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可她因为发现了“平行世界”的存在,从现在的“草莓世界”穿越回到了以前的“芝士世界”;因为有了“草莓世界”的经历,而回到了以前的“芝士世界”里,林朝夕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更知道只要自己去努力了,就可以跟上天才裴之的步伐,进而能与裴之这样的数学天才匹敌。

于是,林朝夕找到了自己“认为自己很笨”的本能认知,并对其进行预防性修正,进而战胜了自卑,战胜了自我,使“芝士世界”的林朝夕也成为一名想学就一定能学好,能收获好成绩的“学霸”。

阅读《反本能》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之所以不成功的根源所在,就是“本能”让我们觉得不可能,“本能反应”告诉我们应该放弃……可是,如果我们“反本能”地进行了预防性修正,可能性不就大了起来?

心理学硕士,《反本能》一书的作者“卫蓝”在本书中告诉我们:高认知的人更喜欢思考和反省自己,他们更喜欢详细的、有逻辑的信息;而低认知的人更喜欢听有情绪的故事,更容易自己感动自己。鸡汤越是横飞,我们越是要潜心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所以,这本以“反本能”为着力点的,名叫《反本能》的书,从为何不成功的根源上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非常值得我们耐下心来,去阅读和训练。

《反本能》读后感(五):世界上唯一的无限游戏

“有知有行”APP的创始人孟岩在他的播客“无人知晓”的第15期《张无忌的无限游戏》中,推荐了詹姆斯·卡斯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詹姆斯·卡斯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而在书的最后,詹姆斯·卡斯写了一个开放性结尾:“世界上有且仅有一个无限游戏”。那么,这个“无限游戏”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胜己”。或者用卫蓝的书《反本能》的副标题来表述,即“对抗自己的习以为常”。

在我的理解中,有限游戏的目的是“胜敌”,而无限游戏的目的是“胜己”。而“对抗自己的习以为常”一方面强调了“胜己”即“对抗自己”,另一方面“习以为常”则说明了这一行为的困难和潜在的长期性。《曾国藩家书》中有一段话,可以作为这句话的诠释:“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曾国藩接着举例:“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最后下结论,“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

在奥特曼40周年纪念作《梦比优斯奥特曼》第34话《没有故乡的男人》中,真夏龙客串凤源出场,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台词:“最后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男人永远是一个人战斗的,永远都要和自己战斗。”回顾他作为主角的《雷欧奥特曼》,虽然每一集都以击败怪兽作为有限游戏的胜利,但凤源自己不断地成长,一次次在地狱式的训练中站起来,却又何尝不是一个无限游戏呢?

《反本能》一书则举了足球运动员的例子,和足球爱好者们不同,足球运动员在训练时会被要求用反脚踢球,或者以最快的速度跑全场,但相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踢球、享受踢球的足球爱好者们,“虽然过程更艰辛,但是他们进步更大,会变得更优秀。”

在我的理解中,足球运动员这样的训练,即是为了“胜己”,这相对来说是一个无限游戏,所以不能让自己以最舒服的方式去踢球,而比赛便是为了“胜敌”,是一个有限游戏,需要为胜利的目标进行排兵布阵、战术安排等等。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两者不能说孰优孰劣,甚至无限游戏本身,也在为有限游戏服务。

《反本能》介绍说:“大脑为了让身体减少能量消耗,往往倾向于让我们选择低能耗的途径去工作或学习。”也就是说,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一样。而有的人愿意走出舒适区,愿意战胜本能即“胜己”,“越高级的生命越能够克制本能,越能够克制本能的人往往也更优秀。”曾国藩就是这么一位能“胜己”的人,孟岩同样如此,真夏龙扮演的凤源也是如此。

新旧之年的交替之时,我都会写一篇回顾这一年来所读图书的文章。一开始,我会执着于读了多少本书,但现在,我会更看重阅读的质量,毕竟读武侠小说、侦探小说虽然很快乐,“但是它可能并不像人想的那么有营养”,而阅读干货满满的《反本能》等书籍,“虽然读起来很烧脑,却能让人变得更加完整。”

但作为年度总结,总得为阅读数的下降找个说法,于是我就设计了一套RE(阅读效果)打分表,比如侦探小说的基准分是1.5分(相当于打豆瓣四星),然后在0.5分到2分的区间里浮动,而《反本能》则可以打出3.5分。这样,读《反本能》就比读两本侦探小说的得分还高了。

目前已不再运营的网络游戏《TERA》

这种打分方法,在《反本能》一书中,则以“进度条”概括。“很多网络游戏都有升级模式,而且经常是通过非常显眼、可以量化的进度条,让我们看到再升一级还需要多少经验值或‘杀敌’数量等。”

换到我自己身上,一开始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一年读50本书,但现在的目标是阅读总分达到100分。(侦探小说只能提供0.5到2分的经验值,而《反本能》可以提供3.5分的经验值)那么,这么做的背后,有什么心理学上的依据呢?《反本能》介绍说,无论是网络游戏的设置,还是我自己设计的打分系统,都“非常符合我们的心理需求——对确定性的追求。”无论是升级进度,还是阅读的分数,都会刺激我,或者是继续游戏,或者是继续阅读。

事实上,许多APP都参考网络游戏,设计了类似闯关、升级、用户成就的模式。正所谓“游戏当以游戏胜之”,既然“反本能”是一个“胜己”的无限游戏,那么,借鉴游戏模式,未尝不是一种让自己更能坚持,更能胜利的方法。

较早版本的《口袋妖怪》游戏

在许多角色扮演游戏中,为了吸引玩家长时间投入,会设计一种“成就”系统。比如著名的“口袋妖怪”系列游戏,就以“全图鉴收集”来吸引玩家。而《反本能》一书更是在标题中直言,学习也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那么,在学习或者说在进行“胜己”这一无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能为自己设计成就系统呢?

还是回到我自己身上,伴随着阅读,我试图每次读一本书都写读书笔记,一开始的计划是将读书笔记转化为铅字,赚点零花钱,而后来坚持下来,更多地是将其看作一种“成就系统”,比如“十万字读书笔记目标达成”“二十万字读书笔记目标达成”。在成就背后,读书笔记是否还有其他意义呢?

理查德·费曼

在《反本能》一书中,作者以诺奖大佬费曼为例,指出“教授给他人”的效率远高于“听讲”,最能够巩固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在教授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对知识进行语言和思维的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费曼便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试着向别人讲解自己所学的内容,以此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那么,写读书笔记,当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加深自己对知识理解的过程(此外还兼具材料的积累等多方面作用)。

费曼的方法是“以教促学”。通过向他人讲解知识,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提取。而读书笔记,则可以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当然,它还是属于我自己的成就系统。

《反本能》读后感(六):“反本能“谈恋爱:遇到crush不用再擦肩而过了!

在经济学中有婚姻经济学,在法学中有婚姻法,在心理学中有亲密三角理论,在物理学中有量子纠缠,可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下来,却没有一门课教会我们应如何谈恋爱?

近日看了卫蓝的《反本能》这本书,除了部分心理学理论因个人出身因而感到腻味外,作者广泛的涉猎使得本书还兼容了不少经济学甚至理工科的研究理论,阐述如何科学解决当前现代人流行于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该书理论多于应用指导,笔记做下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化用到生活的另外一个有趣的方面,那就是求偶!

有人说,所有用科学理论谈恋爱的人都注定失败,因为爱情的产生是一门玄学。那究竟是不是呢?不妨我们先看看这些科学知识给我们的妙招……

1. 撩动人心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双方互有好感/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在进一步发展之前要先找办法试探和确认对方的喜好。

2. 伪装无法找到真爱,真诚才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在刚刚认识男神/女神时,我们总是想要为进一步发展制造机会,让TA更愿意与我们接触。心理学上有一种“纯粹接触效应”——如果某一个刺激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次数足够多,我们对该刺激的接受度与好感度就会越来越高。商业广告就常常应用这一原理,而在我们普通人想要进一步接触心中的TA前,为能更好”大施拳脚“,应该提高自己出现在对方生活中的频率。

人们总喜欢在人群中找“老乡”,在新的环境遇到“校友”总是感到格外亲近,除了归属认同感,还因我们都对于熟悉的事物有更强的亲切感。心理学实验表明,睡前是一个记忆高效时间点,因为睡眠本身能帮助加深记忆效果。临睡前温馨的“晚安“时刻,能让TA在一天的劳累后感到舒心之余,也是加深彼此印象、建立熟悉感的关键操作。当然,如果对方非常疲倦了而你却拖着对方拉扯半天的闲聊,只会适得其反噢。

如果两个人的关系还没有熟到能够直接单独约出来见面,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群体会面的机会增加亲密感?这时候,“夸赞”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真诚的夸赞能够在人群中迅速吸引对方的注意,但是非常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有效高情商夸赞也是一个关键点。好的夸赞一定是具体的,不能泛泛而赞——啊你今天很漂亮/你成绩真好/我觉得你很聪明……除非对方已经对你很来电,这样的夸奖才能是甜蜜的暧昧,否则将是一场灾难,使得两人之间的氛围更尴尬。

还有一个偶像剧里面都很喜欢用的桥段:在对方负面情绪来临时的陪伴。一个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依赖感,这时候的脆弱如果能得到你的呵护,对方对你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噢。有时候不一定需要多暖心的行动,陪伴和一两句安慰也会有不一样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社会助长效应”促成对方的答应。日常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比起在家里,在图书馆时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人求婚也会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在群众起哄的氛围下,被求婚者的情绪会变得更积极,求婚也会更有可能成功。把你的请求在大家在场的场合提出,顺便邀请多几位共同朋友,TA对于你的请求也更少拒绝的可能。

当你能够方便地单独约TA时,这里也有有用的邀请技巧。Peter Gollwitzer实验发现,人们面临越复杂的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情景,“行为触发扳机”能够帮助他们推动某些行动的完成。面对你的邀约,那是一个不算熟悉的人和一个全新的场景切磋,对方似乎并不会像对老朋友那样毫不犹豫地答应。那具体来说,“行为触发扳机”是怎么样的呢?在“追求”中的扳机,讲究四个字——具体便利。如果TA答应了你之后还需要再一起思考什么时候赴约、去的哪里,那就无疑增加了不少不确定性;但如果只是下课后一起走去食堂、下班后一起去你已经买好票的她喜欢的live house,是不是都会让人更为心动呢?

除此之外,认知闭合需求或许也可以帮到我们。我们有时候会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如果你和对方有一样未完成的任务,那么就有一个很好的现成的“行动触发扳机”开启下一次会面。这和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很类似:既然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了,那也不好就这样放弃吧?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罗森塔尔效应”——老师对于两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和暗示,几年后,得到更为积极评价的一批孩子获得了更优秀的学业成绩和自我成长。同理,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可以用在追求男神/女神上:为彼此营造“默契”或者“专属记忆”的时刻,让TA觉得你们两人“命中注定”。

在认识初期,想要在喜欢的人心中建立起TA对你的好印象或好感,不妨参照以下方式:

1. 前期的见面,尽量挑选户外或者空间开阔的场所。

比如可以在户外徒步野餐,或是一起骑行公园,甚至海滩烧烤。丛林的绿色和青色能减少眼睛的紧张和对视网膜及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得对方感到轻松和解压;此外,研究发现土壤会释放一些令人放松的愉悦因子,它们会与大脑发生反应,让人产生愉悦感。这不仅有助于TA在心中建立起你与愉悦美好的连接,轻松快乐还能提高记忆效果——对你的印象得到加深。有趣的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经过数年的研究还发现,天花板的高度能激活我们思维的创造力。如果空间的“天花板”越高,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灵感也会更活跃。回想一下因为隔离在家中不得出门的日子,觉得这个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2. 学会良好适度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层次分为四层:表层水平(兴趣爱好)、对事物的看法、人际关系和性格、个人深层隐私。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从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的。当一个人开始自我表露的时候,就是向别人表达信任。同时,在自我表露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在恰当时候不妨稍微暴露自己的缺点。因为暴露缺点可以让对方觉得我们是普通人,进而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然了,这种缺点必须不能是对方最反感的缺点,否则会更让人想要拒之门外噢。

3. 试试给对方留一些手写的字。

比如书信、夹在礼物里的小卡片或是出游寄出的明信片。和生活中的其他基本奖赏一样,这些令人感动的文字能够激活参与者大脑的特定区域,能够愉悦回路中的腹侧纹状体,从而满足对方社交和认可的需求。而且,在现代都用微信或者网络电子化的时代,还能用手写表达心意,说不定你就因此在对方心里留下了一个用心真诚的印象了。

主持人孟非说过一句话:“当我们在会议中为某件事吵架时,别人之所以愿意听我的建议,是因为我说话非常小声,别人总是不得不停下争论问一句:他刚才说什么了?”其实这里体现的也是一种说话者的自信。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靠大声的音量去说服别人,当你的话是有份量的,当你足够“有料”,别人自然会来尊重你。

社交网络的关系有一个“蒸发冷却效应”,也就是那些越想引起人们注意的人往往对社交聚会场合越是热衷;不想引起人们注意的人,反而对社交活动的积极性越低。与其一味“热脸“贴“冷屁股”,不如花多一点时间在自我提升上。花在后者的收益,除了能一举多得,也往往更为持久。

做一个“慢慢喜欢TA”的人。Elliot Aronson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结果发现人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对自己的认同慢慢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认同慢慢减少的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对对方表示很强烈的好感,也许一上来就会吓到对方;但是如果我们对对方逐渐表现好感,不仅仅在人际关系的认识过程上更顺利成章,也能顺应这一心理现象在对方心里形成一个更好的印象。

另一方面,如果你在追求的过程中,TA身边出现了更为优秀的追求者该怎么办?放弃吗?不甘心;穷追不舍吗?伤自尊。弗洛伊德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如果你因为优秀的竞争者感到难过、嫉妒、自责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稳住心态,提醒自己,那只是进化遗留。因为在我们祖先进化发展过程中,群体占有的资源有限,一旦出现更强大的个体,群体中的其他人便会感受到被剥夺感和被威胁感。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告别了丛林时代,他们的优秀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影响到我们生存,反而可以激励到自己变得更优秀。放开这一棵树,可以看到依然有成片的森林等着我们。

此外,还有一个我身边的朋友经常好奇的疑问:为什么有些人追男神女神追到了之后就没那么喜欢了?心理学家说,这可能有多巴胺在作祟。多巴胺系统中的尾状核可以说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它引导我们接近目标,驱使我们追求奖励。而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能够保证这一过程的愉悦感,强化我们的行为,最终能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感到一阵阵的快感。当确定关系之后,“追求”这一目标已经完成,多巴胺的分泌便进入了新的阶段,水平其就会相对下降,因而会感觉到兴奋情绪在下降。对那些追求恋爱中的刺激感的人而言,这就是“不喜欢”了。

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象与骑象人》中讲人类的感性和理性做了一个深刻的类比:骑象人是我们的理性,高瞻远瞩且懂得分析,而感性面是大象,更为庞大,而且“听不懂人话“,所以理性总是难以很好控制它,甚至有时会束手无策。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倏然产生的一些“直觉”感到惊讶,其实那都是人类进化遗留的“爬虫脑”给我们的反馈。而能了解这些科学理论,能够使得我们的“骑象人”看到多一角的“冰山”,逐渐解密那个在我们身体里神秘的“黑匣子”。

最后,本书除了以上分享到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点,我们还可以从里面学习到不少时间管理、高效学习、对抗拖延、睡眠改善、人格成长等方面的科学理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当睡前读物翻一翻~

《反本能》读后感(七):如何自我实现,战胜低配的自己?从2个方面改变

这本书是一本再版书籍,作者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我们为什么改变自己非常难?为什么我们会经常重蹈覆辙?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答案就是我们的“本能”。

因为人类思维主要有两个决策系统,一个本能系统,一个反本能(理性)系统。“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大多数行为发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只有在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接下来,我从2个部分为大家介绍一下本书。第一个方面是:如何战胜拖延。因为拖延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如果无法战胜拖延一切都是徒劳,所以,只要行动起来我们才能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第二个方面是:如何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团队协作需要人际关系,个人发展也需要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发展离不开团体的配合,可以这么说,与人相处是人生进步的基础。

01、如何避免拖延

有一项对5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大概有75%的人认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拖延习惯,而且有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在不知不自觉中时间就不够用了。那么导致时间不够用的原因是什么呢?有70%的人给出的答案就是我们的手机,也就是电子设备。

可以这么说,拖延已经是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倾向。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拖延,这背后都是有其心理学、生理学和进化学的解释。那么,拖延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1、大脑的局限性

要追其拖延的根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脑的3个区域:边缘系统、新大脑皮层和爬虫脑。

首先,大脑有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运作系统: 一个是感性面,能够对事物产生情绪,觉知痛苦和快乐,属于天性本能,控制我们感性面的大脑区域叫边缘系统,它负责我们的情绪。

另一个是理性面,也叫反思系统,能够进行深思熟虑,观察并且反思行为,控制我们理性面的大脑区域叫新大脑皮层,它负责我们理智与逻辑思维、计划以及语言。

然后,爬虫脑。爬虫脑在进化的时间上远早于新大脑皮层,它在保证人类生存上一直很成功,因此人类对爬虫脑的依赖更为根深蒂固。这也是人们的行为决策之所以大多数都源于大脑的爬虫脑的原因。

爬虫脑的决策大多极度趋利避害。当我们在工作时,它会一直诱导我们拿起手机聊天,打开电脑玩游戏,或者跟朋友外出游玩。因为它希望我们能够保存更多的能量。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坎坷时,它对我们的刺激会更加强烈,这是因为任何挫败在爬虫脑都会被归类为潜在的威胁,进而引起“逃避”的应激反应。如果没有新大脑皮层对我们的控制,我们就会直接向爬虫脑妥协,从而造成我们的拖延。

在我们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哪怕是小的困难,爬虫脑也会跳出来,并提供各种享乐的选项,让我们避开那些高耗能的事务。当自己感到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的爬虫脑决不会自觉地选择学习和工作。如果我们的新大脑皮层不够强大,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对爬虫脑“俯首称臣”,进入享乐模式。

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决定和决策会受到爬虫脑的影响,进入及时享乐的误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延迟享乐,那么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你看,其实我们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我们天性使然,很多人因为拖延感到焦虑、烦躁,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当我们知道了拖延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去弥补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避免拖延呢?

2、对症下药

作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人拖延只是因为习惯,是因为动力缺失并且在决策中得到长期强化的一种行为模式。就好比说,你每天起床刷牙、吃饭,这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了,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做。而且起床、刷牙这种行为是非常简单的,不会对我们造成困扰。

但是如果对于一件新的事情如果我们无法做到简单,那么我们就会受到爬虫脑的影响,造成拖延。总会说,再等等吧。其实改变很简单。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叫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

也就是说,想要改变拖延,首先我们需要先从简单的开始。因为我们大脑在接受新鲜和陌生的刺激时,为了减少自身的耗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能量,会自发地进行耗能等级归类,并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去逃避,不要让自己太累。所以,从简单的开始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而且也是在降低对大脑自我保护机制的唤醒程度。

假设你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做100个俯卧撑,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目标变成简单的小目标。比如,每天做5个俯卧撑,当这个目标达到了就可以了,要知道完成要比完美更重要,更有利于我们养成好的习惯。

其次,给个进度条。就是让自己的行动有一个看得见的进步。比如背单词。很多背单词的软件都采用了量化方式,记录用户的成就(闯关、升级),让用户因看到自己的成就(每天完成了多少)而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愉悦感,从而增加应用程序的用户黏性。也就是说,在制定计划时多给自己一个具体的要求并设置可量化的进度计划。

最后,设置奖惩机制。比如,小时候,当我们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的奖惩卡片上盖“小红花”印章作为荣誉的象征,让我们引来周围小朋友的羡慕。

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关联学习,用“小红花”作为刺激,让我们习得可以得到奖励的行为,进而培养出“表现好会得到奖励”的反射。所以,设置奖励机制可以让我们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让我们产生愉悦感。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养成好习惯。

02、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

想要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就需要提升我们的情商。《高情商管理》这本书中提到,在生活中,高情商的人,往往对交往中的细节具有敏锐的把握,并且能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也就是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哪些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对你的印象如何,一般会从一点一滴中感知。

1、情商决定成败

那怎么叫情商高呢?所谓情商高的表现大致有五个方面,(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那情绪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呢?这与我们的杏仁核和新皮层有关。

杏仁核属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因为形状像杏仁,所以被叫做杏仁核,它有学习和记忆功能。杏仁核会把我们产生的情绪进行储存,我们从生活中获得的所有喜欢和厌恶的经验,都储藏在杏仁核里。当我们接收到外部信息以后,杏仁核会把过去的情绪记忆,和刚刚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匹配,引发出和过去一样的情绪,这就是情绪记忆功能。

受杏仁核的影响,这位女士把难闻的味道,跟储存在大脑中的恐怖情绪联系在一起,做出了跟当时在战场上一样的反应。她的行为是无意识的。

而新皮层,是大脑的中枢系统,具有分析和决策功能,影响着我们的行动。通常情况下,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视觉皮层,视觉皮层负责分析和评估意义与精确的反应,作出决策。假如这种反应与情绪有关,就会传到杏仁核,从而激活情绪中枢。只有杏仁核和新皮层,共同配合,相互补充的时候,我们才能进行理性的决策。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呢?

2、建立良性循环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4个方法建立。分别是:熟悉即安全、自我表露、有效赞美和不做滥好人。

首先,熟悉即安全。就是我们常说的混个脸熟。我们接受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很容易触发我们的恐惧情绪,而恐惧的原因就是不熟悉。这对于人际关系同样适用。

当我们处于陌生环境中时,大脑实际上被唤醒了两个状态——害怕(杏仁体);控制自己,让自己冷静(眶额皮质)。如果你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第一时间会考虑这个人危险不危险。所以,我们想要别人更愿意与我们接触,就要消除对方这种本能反应。作者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出现在对方面前,引发对方的好感,这种反应在心理学上叫做“纯粹接触效应”。

也就是说,当观看照片的次数增加时,不管照片的内容如何,好感度都会明显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纯粹接触效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刷存在感来提升好感度。

其次,自我表露。要知道信任建立在相互了解上。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我们可以适当地表露一些自己的隐私。心理学家奥尔特曼(Altman)对此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露”的社会渗透理论。他的研究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从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的。

奥尔特曼将自我表露分为四层,由浅到深分别为表层水平(如兴趣爱好)、对事物的看法(对某些人或事的喜恶)、人际关系和性格方面的分享、个人深层隐私。我们在做自我表露的时候可以从这四个层面入手。

可以先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分享自己喜欢阅读和写作,然后就一些作品展开讨论。如果你喜欢拍照,可以分享自己去过的景点;喜欢打球,可以分享自己打球的经验。

如果对方有较好的反馈,并且也分享了他的兴趣爱好。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试着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态度,比如喜欢某个事物、某个人。比如可以讨论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的趣事。

接着避免做滥好人。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有的人对于别人的付出觉得是理所应当。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一味地付出。

你看,这个故事可以很好的反应了这种现象,我们一味的对对方好,当我们以后不这么做了,对方就会觉得你不好,因为他们习惯了你的付出,他们会指责和抱怨我们。

所以,对别人好也要适度。当我们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很微小的帮助,他们往往会感谢我们;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对他们好,突然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继续支持他们时,他们反而会记恨我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在于心理感受的边际递减效应。所以,不要一开始就付出太多,不要超出对方的心理预期。而是要慢慢地来,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再伸出援手也不迟。

最后,有效赞美。赞美一个人要从对方的真正需求开始。比如,如果你对一个女孩子说“你好漂亮”,对方很可能会觉得你这样的赞美方式有些轻浮,没有真诚感。如果想要让对方觉得你确实用心了,你的赞美最好能够具体些。比如赞美对方面部的一两个具体特征,或者就对方的成就进行赞美。在心理上,那些具体的、客观的赞美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真实感。

也就是说,赞美要真诚,而且要把握好度,适当地进行赞美。因为如果一味的赞美对方,次数多了,对方对赞美会变得无感,就没有效果了。所以,赞美也要适度。

总的来说,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从这4点开始。第一,混脸熟,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第二,自我表露,建立信任;第三,不做滥好人,等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再伸出援手;第四,真诚地赞美,最好是赞美对方具体的特征或成就,并且要适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