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争读后感精选

乡争读后感精选

《乡争》是一本由杨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争》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之《乡争》

本书探讨的是当下乡村社会内部及外部的竞争对于农民个体的影响。我以为会是社会研究类的书籍,但诚如作者所说,本书实际为农村调研随笔。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但我个人认为,作者主要从婚姻、家庭、人情世故以及收入来源四个方面阐述竞争情势。总体来看,内部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周围人的比较,尤其是同辈之间;而外部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力。而这些,其实对于所谓“城市人”也是一样的,且为老生常谈,并无新意。

本书的副标题为“竞争将如何塑造60万中国乡村和5亿农民的未来”,这是个非常宏大的话题,这也是我会以为本书为社会研究的原因。但本书以“随笔”的形式来探讨,就难免隔靴搔痒,甚至只是浮于表面。作者说,本书采用的是质性研究法,即通过观察以及访谈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质的感受,可是,这么大的话题,用这种近乎于想象的方法来阐述真的可以吗?我会觉得有相关数据支撑会更有说服力。事实上,我觉得如果将访谈放进来会好很多,哪怕只有访谈的内容,即做成访谈录的形式都会比随笔的形式更显血肉。另外,“区域比较法”,我认为作者运用的稍显混乱。

总之,有些失望。

《乡争》读后感(二):【鉴书団】《乡争》:关于当今中国农村竞争的那些事

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关于中国农村的研究著作,最有名的当属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珠玉在前。它虽然成书已久,但由于它基于数千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缓慢的演化成型过程,高屋建瓴地分别从乡村社区、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使得这部著作在这个研究领域处于高山仰止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整个社会关系和结构呈现出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许是因为费孝通一语道破了“乡土中国”这个关键词,乡土题材一向是导演和作家们喜欢聚焦的题材。到了近年,随着“三农”问题越发受重视,乡土作品也越来越火爆了。学者梁鸿基于自身所见所闻所感,就陆续出版了《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梁庄十年》等作品。这几本书细致地书写了梁庄人离开农村出外打工的父老乡亲的生存状态,真实展示了今天被“进城”和“留守”割裂的村庄,说出和记录了所有“梁庄人”共同的乡愁。让人回首时感慨故乡早已失去原先的模样,向前望却没有找到我们的“奶与蜜流淌之地”。实事求是的说,梁庄系列作品局于一隅也流于现象,没有给出提炼性的结论观点。当然这本身就是一种苛求。《出梁庄记》是一种尽力的记录,一种关于时代与“出梁庄者”的记录,但它无法提供解决的答案,因为这已超出了作者的所能,也超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所能。 近日,有幸得到了武汉大学杨华教授的新书《乡争》,恰好也是研讨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专著,读来不免让人与上面所及作品产生比对。很明显的,可以说《乡争》是介于《乡土中国》和梁庄系列作品两者之间的一部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专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于《乡土中国》,本书视角平视而素材收集细微丰富,更贴近当下农村现实;相比于《出梁庄记》,它视野更广阔也更深入,给出了几乎整个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全景图。书中涉及到了历经四十多年快速城镇化发展之后的广大农村婚姻、人情、养老、信仰、收入、区域差异等方面的主题,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当下农村社会图景。 本书按照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南北社会等不同维度,通过使用区域比较的方法,见微知著的对乡村社会竞争情形进行比较全面的搜集和分析研究,其中既包含有社会文化结构差异明显的南/中/北方农村,又有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的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鲜活地呈现了新世纪以来广大乡村社会变迁的内在的机制与逻辑,比如南方农村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本社会文化结构,村民之间具有较强的认同和行为能力。在中部地区村庄分散,血缘不再是社会关系的天然连接纽带,村民关系呈现出一种高度原子化状态。而北方地区的村庄是分裂型的,一般多姓杂居,显现出具有血缘认同的小亲族之间合纵连横、相互竞争的特点。 从作者角度来说,本书内容推进的基本脉络是农村年轻人从恋爱、结婚到处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进而再到参与村庄竞争和市场竞争的这个过程。从读者角度来看,这部较宏观性的全面的农村社会现状调查随笔集给出了符合我们认知常识但又超越常识的材料总结。只是较为遗憾的是书中内容没有展现出作者更深入的思考。 转首已千年,何以话沧桑。读过本书,使我坚信一点,不读懂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就无法解决好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愿这方面的书更多。

《乡争》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乡争》,新鲜与痛苦并存的阅读历程

读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是要先读懂“研究缘起”,这个部分不了解,后面会产生很多问题,下面我简单摘录几点作者的话:

(1)“调研采取白天两个单位时间访谈、晚上讨论方式展开。…十五到二十天是基本的社会学调查单位时间。”

(2) “随笔是记录和培育点子非常好的方式,一篇随笔就一个问题进行逻辑构建,不拘泥于形式,思维到哪就写到哪。”

(3)“区域比较是华中村治研究重要的方法论。”

(4)“本书各篇章主要是对调查访谈、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感受的刻画,多描述、提问题和逻辑链条搭建,而少案例、数据的论证。”这是调查随笔常见的写法,便于阅读和扩散。“

也就是说,原始信息来自于访谈,逻辑形成来自于讨论,并没有“听其言,观其行”的跟踪调查和进行样本归纳分析的过程。逻辑的严谨程度不高,不宜吹毛求疵。即,本书阅读的主要收获,大概就是作者在访谈调研基础上搭建的逻辑架构,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相应解答。

至于工科生比较喜欢的案例分析、梳理统计和验证,这本书就无法提供了。所以我说,作为工科生的我,读起来既觉得新鲜,又觉得痛苦。新鲜来自于时而闪现的启发,痛苦来自于无法量化和验证。

***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在很多问题上,受到了作者的启发。譬如:

从作者分析的状况来开,由南至北形成了北、中、南三种形态,因经济区分又形成了西、中、东三种形态,两相统一,则一个“井”字型的乡村划分便出现在读者眼前,其实这种“井”字型的区分在地理、军事上也是说得通的。

中国的广阔纵深,使得社会议题相对复杂。考虑问题和提供答案的时候,不能盲目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简单地抛出答案。

另外一个启发就是,婚姻的缔结,有赖于夫妻双方两地的认知协调程度,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着千丝万缕难解难分的苦恼。但是经济基础如果足够雄厚,认知的差距也是可以弥补的。

在彩礼的问题上,以父代对子代支持程度,婚姻是否有本地偏好以及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为主要对比点。

“剩女”问题中,以家庭富裕的女性数量与稀缺岗位数量匹配程度的视角来看问题,颇为新颖。

在孝昌农村“分裂的宗族”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治理的政治上的管控方向。

在《“乡贤”归根的难处》中,作者很犀利地指出,现代“乡贤”多与权力和财富绑定,而古时“乡绅”即便致仕还家,也有其影响力与地位。对于“新乡贤”返乡,绑定财富者得受接纳,绑定权力者则难回。

***

但同时,我认为值得商榷之处也有很多:

在区域划分上:豫东、皖北,皖西南都算作“北方”,似乎作中原更合适一些。直到第36&37页才对书中的北、中、南方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义,似乎在编排上,应当把这部分说明提前为好。另外,东北与中部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还是教育程度。作者说村落人口密度,血缘认同等方面,以我个人经验感到不尽相同,划作一类似有不妥,也不知是否是由于作者的田野调查较少涉及东北部分造成的。

以我的阅读体验,本书作者经验比较丰富的区域,大约是在第一阶梯的“关内”部分的数个村庄。所以,其经验范围不足以覆盖全国。

虽说是随笔,但作者行文更像是没有数据支持的论文,用词颇为正式,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基础。论说形式为了更符合逻辑更严谨,用语较为繁复,有些内容理解起来对于非乡建从业者比较困难。

此外,我最不能理解的是:

作者在婚姻稳定的问题上,大力颂扬南方宗族治下的乡村,认为有大宗族的乡村人际关系和谐,固定资产共有且不易分割,有利地维护了家庭稳定。但对于宗族间的竞争并未提及,也没论述宗族治下乡村的弊端(我认为凡事有利就有弊)。

文中论述的婚姻稳定,真的是生活和谐的稳定?还是由于资产分割难,人情牵绊难解而造成的压制性稳定?

南方乡村宗族治理,是否有必要推广和留存?其稳定及包容性强的根源在哪里?北方农村能否实现这种和谐?

宗族控制力增强的同时,是否会压制和抹灭一些异见与声音?

以我个人的观察所见,东北的女性经济相对独立,家庭地位高,在婚姻中有着相对对等的话语权,在社会中能够基本做到男女平等。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作者看似行文冷静客观,但是再客观的论述,对于某些问题捂住不说或视儿不见也是很有偏颇的。

作者出身于湘南,对于宗族式乡村有着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对中、北部的乡村有着不同程度的看低与贬损。尤其在《南北社会》中,把宗族之下的乡民描述成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懂政治,更不会耍计谋”的小白,而中部的人呢,就是“在自由的环境下成长,自我意识比较强,较少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这不能不让我觉得,作者是用貌似客观的观点在向中、北部开地图炮。

甚至在《南方村落中的懒汉》中,给出的描述是:“懒汉是一个社会解构的产物……他们人品并不坏,只是他们对差距不敏感,对小家庭责任心不那么强,不能将差距转化成动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公心,不参与公共事务。相反,他们可能较其它人更乐于帮助别人,更慷慨大方,没有节约的习惯,所有权观念较弱。”——这是什么?这是给懒汉翻案吗?对这种人进行关怀和回护,那些因为他们而操劳乃至自杀的媳妇儿们就是活该吗?

人不免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无限的热爱,但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带着强烈的个人好恶与爱乡情绪来写这种社科性质的文章,我认为极不合适。

***

综上:

整个阅读过程中,不时地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乐趣,但作者给出的答案和分析却让我感到不解与痛苦。

全书五个部分,我个人的感觉是《村庄竞争》和《收入结构》这两章就事论事的写得较为客观,而涉及横向比较的《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和《南北社会》在论述上则难以令我信服。

相比于南方,作者似乎并不喜欢北方乡村中的竞争关系,但是并没有对这种差别进一步地在根源上进行论说。读过《乡村中国》的读者可能知道,这大抵是因为南北之间人均耕地的多寡,土地的肥沃还是贫瘠以及气候是否适宜农作物生长等地理因素造成的。地理因素造成了经济差距,经济差距塑造了相异的文化。

书中诸多的案例与分析,与其划分区域来分析,不如按照地区经济状况和资源禀赋来分析,按照实际人均收入来分析问题可能更具有规律性。

由于取自于访谈,所以真实性有待验证。由于没有量化分析,所以普适性值得质疑。在一些细小而具体的问题方面,经验总结非常适用,但是当把理论扩大到南北方甚至全国时,就不得不谨慎了。

本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提出好的问题。甚至一个好的好的问题提出来,就会引发大众思考,而作者提供的答案,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对相同地区的乡民做了同质化的描述,我认为论证方式不科学,总结结论不严谨。即便在理也是局部地区的局部经验而已。所以论证其正确与否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关于乡建的调研,我认为还是需要稳定的人员在一地进行扎根式的研究。走马观花一样的方法,通过讨论得到的见解,带有个人情感的论述所搭建出来的,多半是空中楼阁。

对于宗族乡村,我认为其存在就代表了合理性,但是也并不能说明这种模式都是有点没有缺点。

在婚姻方面,作者似乎只考虑“稳定”,而没有考虑“稳定”之下,女性权利与话语权的丧失。

但上述文字也仅是我一家之言。我本人没有实际调研的经验,仅仅是一个对乡村建设抱有兴趣和期望的一个普通人,大多数的知识来源于网络,文中一切谬误都是我个人的偏颇见解。

最后,感谢豆瓣鉴书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赠书,只可惜,这本书我读完之后的感触是,有收获但并不是特别喜欢。

2022.08.17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