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100字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100字

《未来吃什么》是一本由[美]阿曼达·利特尔(Amanda Little)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一):补充天然食品缺口的未来在哪里?

这两天正好看到高温日的新闻,几年来感受到的气候异常更加深了我对未来气候的悲观心态。热死、冻死、病死都很容易联想到,但是饿死可能是未来更容易到来的死亡方式。读完这本书让我觉得,气候异常对农业的打击要比其他因素更值得警惕,资源不会突然枯竭,但极端天气可能会造成一个地区突然的饥荒。虽然饥荒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了,但是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书中讲苹果如何应对霜冻天气让我印象深刻,植物的适应力在气候变化面前太有限了。而在书中五大类食物面向未来的努力中,我认为有许多都只是杯水车薪,只能作为一家农场避免亏损的尝试。真正有借鉴意义的一定是直面农业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的未来,然后从根源上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未来食品话题我一下想到了《流浪地球》中的蚯蚓干,我想真的到了那一天人类一定是要、也能建立起新的食物体系的。已经有很多科幻作品提到和幻想了未来食品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共识就是人造食品盛行。如果土壤和水源被污染到无法支撑农业发展,从0生产粮食可能就是人类必选的道路。虽然这是极端悲观的幻想,但在书中看到有人在为这样的可能性努力,总有种科幻又一次照进现实的感受。

还有另一个角度,那就是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所谓“天然”食品了。还是以书中的苹果为例,真正天然的苹果有着种种的缺陷,为了满足人们吃苹果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超市里的苹果早就是人为“驯化”的产物了。包括我们在吃的鱼类和肉类,人工养殖的鱼类和禽类的生存环境、生长周期完全不同,事实上“天然”的东西完全无法满足地球几十亿人口的需求。当我们坚持着吃天然的东西的时候,一方面天然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一方面“绿色农业”的高成本无法让践行者们做大做持久,还有一方面天然可能成为了营销噱头,收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智商税。

吃什么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希望正在这个领域奋斗的人们能够为我们寻到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希望一直仰赖他人生产食物的我等能够真正理解和贯彻何为“环保”,为奋斗的人们多争取一些时间吧。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二):未来的愿景该怎样描画

全球变暖和人口增长的趋势,促使我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着“未来吃什么”。美国学者阿曼达·利特尔历时三年,走访了十余个国家,写成了《未来吃什么》一书,副标题为“人类如何应对食物危机”。

作者积极探讨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干、人口激增的背景下,是否能够实现以及怎样实现持续、公平地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开发高能量的、浓缩的、能够贮存数年的急救食品,是维持基本生存的途径。作者希望,在满足生存需求之外,能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其他食品。据书中受访者之一,植物学家马克·奥尔森的意见,我们应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种植作物的质量和适应性,仅仅提高产量的农业已经过时了,未来的农作物必须拥有更高的质量,这也意味食物更有营养,作物耐寒,快速生长的同时能够忍受气候的波动。未来农业的任务很沉重。

作者遇到了秘鲁工程师乔治·赫劳德,他制造出了可以除草的机器人,减少了对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作者拜访了众多创造实验室培育肉和植物肉的桶装蔬菜初创公司,探讨人造牛肉、猪肉、家禽和海鲜等“无动物产品”的研究开发。作者前往肯尼亚,走进第一个种植出转基因玉米的农民的田地,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垂直农场,在那里种植蔬菜无须土壤和阳光。作者探索以色列的智能水网和挪威最大的养鱼场。作者观察生物的厌氧消化,分析3D技术的可行性。作者描述遇到的奇人异事,例如践行永续农业、培育食用昆虫和重现古代植物。

作者努力突破全球食品体系的当代困境。比如,机械耕种的传统。人们惯于使用拖拉机翻动土壤来除草,但这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逐渐干旱,破坏微生物种群。书中提及“免耕”耕种。这是一种完全不用犁地的生产方式,主要靠秸秆残渣天然分解,之后像肥沃的地毯一样覆盖在土壤表层。作者没有说明分解的时间速度。那么,免耕是否能大面积推广呢?比如,作者拜访了中国企业家张同贵的有机农田。有机农业耗时长,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处理土壤、解决水源,还有存储和运输农产品的物流系统。这种费力、费时、费钱的农田开发项目,回报率很低,而且大多数顾客不喜欢长得“丑丑”的、形状粗糙的农作物,更讨厌从生菜里发现小虫。目前来看,有机农业的核心价值观尚未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全球食品体系可能发生的变化太多了,各方面的尝试和思考很难兼顾。目前来说,生态主义与生产主义仍有很大矛盾。作者表达了对食肉行为“良心上的不安”,却没有提及肉类食品的摄入在食品结构,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食品结构中的重要性。作者抨击了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农药化肥的使用,却没有说明农民为何选择使用他们明知有害的农药,也没提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储存加工的意义。为了满足市场对“绿色有机”的需求,农民承担了缺少化肥导致的产量下降和缺少农药杀虫剂的潜在风险,由于缺少对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能力,作为个体的农民很难与大型农产品集团对抗,农民承担了这部分风险却无法得到收入上的增长,往往只能接受高等级经销商的盘剥。

“有机农业”的步子目前不能迈得太大。这类现实的教训很严重。比如,2021年4月,斯里兰卡宣布全面贯彻“有机农业”,成为“全球首个彻底抛弃化肥的国家”。这一举动导致全国90%的土地缺少肥料,大量耕地因为严重的虫灾减产50%以上,全国粮食产量近乎腰斩,斯里兰卡的“无化肥国家”尝试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就导致政府背下了高额外债,大量农民失业破产,直接引发了粮食危机乃至斯里兰卡全民生存危机。可见,未来建基于现在,跟吃饭问题紧密相关的农业应当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不能轻率冒进。

该书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愿景。不过,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创新和无知让我们陷入食品体系的泥淖之中,可是如果创新与良好的判断力能够联合起来,就能让我们摆脱这个困境。”政府要提倡创新,也要把握创新的方向和力度,循序渐进,这是需要注意的。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三):食品的前传

好吧,不得不承认标题有一点点误解,那些翻开书期待着看到一道道未来新奇珍馐的读者可能要稍微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想了解食物在送到你家门口超市前都经历了什么,那这本书就十分适合你。不错,本书其实是一本关注农业前沿的书,是你心爱食物的前传。

未来,什么样的未来?

食物+未来=《2001太空漫游》里颜色各异的营养糊,=《雪国列车》里的蟑螂饼……从科幻里得来的未来食物印象总处在贫乏又乏味的状态。当然,书中的未来不至于充满这样的末世气氛,但在作者所考虑的未来中确实包含着可导致末世的元素: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人口激增——在即将到来的未来。

虽然总有人怀疑科学家杞人忧天,但全球变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作者在肯尼亚看到了大部分非洲面临的现状“过去15年来,肯尼亚的平均气温一直和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而”这种气候状态不但导致肯尼亚害虫数量增加,干旱发生的频率也有所增加,肯尼亚山上的冰川面积开始减少。“一个世纪以前,山上还有16条冰川,如今只有不到一半保存完整,而且预计在30年内将会全部消失。”在如此严峻的状况下,肯尼亚决定采用一种相当有争议的做法:培育既抗虫又耐旱的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的是与非

先别赞成或反对,首先你需要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在现代生活中,只要你张嘴吃饭,不知不觉间就吃进了转基因食物,根本躲不开。作者在书中说道:”目前全球13个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西班牙等)的农场中种植着4亿多英亩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吃主食的人很难逃脱这些作物的影响。

反转人士反对的理由主要有致癌、引发过敏等。老实说,刚开始科学家也不很确定,但经过20世纪70年代投入市场以来,至少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例因为转基因食物而出现问题的事件,毕竟癌症可等不了那么久,更别说过敏了。科学界经过同行评议也早已达成共识,而反转界目前还没能拿得出一篇可靠的论文来证明其害处。

事实上基因的改变在亿万年间不断上演,无论是通过杂交还是突变。对于可怕基因攻陷人体的想象也许只需要一点点高中生物学知识就可以破解。无论是基因还是蛋白质,被人吃下后都将会被消化道里的各种酶粉身碎骨。蛋白质变成20种氨基酸,基因变成5种碱基。好像房子变成了建材,转基因的痕迹荡然无存,根本到不了血液里,遑论侵入细胞核了。也许反转人士更多地还是出于弗兰肯斯坦式的恐惧,人类不该踏入造物者的禁区。

更酷的农业

不喜欢农业的人可能想到的是耕种时的沉重与泥泞,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就像农业从牛耕到机械一样,未来也会从机械到数字化种植。这种试验就曾发生在中国上海,张同贵的多利农庄里,在这里,每一株作物都有传感器来监测每种作物的微气候,收集水分和温度,湿度,酸度和光吸收等数据。这样可以节水,减少使用化学制品,同时还可以节省人工费用。

另外一种农业形式更酷,更符合我们对科幻的想象,那就是机器人农业。作者在加利福尼亚的蓝河科技见识到了这种名为“土豆”的生菜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像大型金属盒,侧放在架子上,架子上装有相机,可观察植物幼苗。“只需毫秒,土豆就能识别生命力更强的幼苗,并用细小的管子和喷嘴喷出浓缩化肥,杀死弱苗。”

除此之外,还有3D打印技术、垂直农业等等,科学的进展在农业的各个方面都深有烙印。也许未来的农田将成为一间间的实验室。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四):珍惜吧,至少我们现在还认识盘子里的食物

在读本书之前,我重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心过。

“粮食危机”听着像是中世纪的历史概念,毕竟只要打开手机app,什么样的食物都会在30钟内按响我家的门铃。

风驰电掣的快递员

起初拿起这本书《未来吃什么》,我以为作者利特尔会带着我享受一趟未来之旅,在这里有满天飞舞的时空交通工具、不知其名的行道树,当然餐馆里供应的会是更加富有科技感的健康食物,然而我只猜对了一半,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猜对一丝一毫。

利特尔开篇便奠定了本书的主旨:人类从来就没有摆脱粮食危机,粮食危机依然巨大。一片富足的生活下掩盖着的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对饥饿的恐惧,甚至出现了以生产急救食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同时,人类食品科学的发展在以健康为目标的同时,一直在解决粮食危机的贫苦线上苦苦挣扎。

全球气候变暖,未来每10年,全球农业产量将减少2%-6%,与此同时全球人口数量却在不停攀上。突然感觉嘴里的青椒有点香。

每天都在抱怨的工作餐

全球干旱面积继续扩大、可用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早春、暖冬以及不规律的霜冻等自然灾害过去对于我来说只是新闻里的科学概念,危机似乎离我很远。利特尔带来了一次面对面之旅,从后花园里的小菜园到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苹果园、再到非洲干旱的肯尼亚,危机突然有了鲜活的画面。后花园里展示的是生产粮食的不易,它凝结了农民辛勤的汗水;威斯康星州的苹果园向我们展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持续危机;干旱的肯尼亚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从未摆脱的炼狱,吃饱饭一直是一种奢望。

人类没有向危机屈服。农民把自己的人生绑在田地上呵护娇弱的幼苗;果园主不断试错,尝试用各种方法保护收成;肯尼亚的农民露丝大胆的种植转基因抗旱玉米,相比于饥荒带来的灾难,基因工程的不确定危害又算得了什么呢?

干旱,非洲农业之殇

这些先驱们可歌可泣,他们做的事是人类存在的基础,不应该被如此忽视。

再来看科学应用对粮食危机的助力。鉴于农药的危害性,美国科学家乔治·海洛德发明了除草机器人,相比于传统农药喷洒除草,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降低农药使用量;传感器、无人机的大范围使用,让农民对农业有了更直观德认识;无土栽培、雾化种植让人类的食品真的有了科技感。于此同时,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又滋生了农业的复古潮流:绿色、有机、古法种植,人类同时走上了另一条农业发展的未知路。低成本or高成本,科技感or复古,更或者,未来的农业是它们的综合。

面对粮食危机,从业者作为先驱在不断尝试,科学家也在付出自己的心血,但更需要的也许是全球60亿人口观念的转变。避免浪费、素食主义以及对瓜果蔬菜的正确审美都是我们力所能及也是应该以身作责的。毕竟今天吃得欢,明天就只能吃草履虫和螺旋藻了。饮食是一种文化,它已经超越了满足人体基本营养平衡与卡路里来源的基本需要,在危机潜伏的今天,文化的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后每天都要吃这个么

说实话,我被第8章里面实验室里用培养皿克隆细胞培养出来的牛肉恶心到了,或者像第13章里所写的,人类未来的食物或许会以各种食物糊糊再经3D打印生成的仿生品为主要构成。新鲜的绿叶沙拉与鱼肉食材都变成纪录片里的记忆,这不是一种悲哀么?

夹点私货。

我来自哈尔滨的乡下,五常大米(东北大米)享誉全国的地方。与土地的感情羁绊伴随着我成长的记忆,然而这份记忆追思起来是那样的厚重。相比于其它地方,东北的气候是相当优越,这里有广袤肥沃的土壤、恰到好处的降雨与足够粮食一熟的季节更替;建三江的农场机械化程度亦是相当普及,可农业带来的却是贫穷。现在留在家乡以土地为生的,基本上仍是我父亲那一代人,看不到任何年轻的模样。前一段时间我读了日本作家荻原浩的《草莓人生》,发现日本亦有同样的问题,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看来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人类从野果收集、野外渔猎到稳定的农业是一次文明的重要飞跃,现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建立在农业增产为前提的基础下,那么为什么不对农业投入应有的重视程度呢?

美丽的建三江,中国大粮仓

我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的机械专业是中国机械四小龙,农业机械专业更是排名全国第一,但每年农业机械专业即使降分仍面临招不满生源的尴尬,研究生甚至更名为生物科学机械来缓解问题。从什么时候起农业已经变成了一种卑微的行业了?我更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五):从馅饼屋到人造肉——人类未来饮食的探寻

同一个星球,同一个梦想——题记

本书书影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工业与农业都较为完善的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着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休闲与惬意。在这之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是——“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食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讲述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分析与描述。

新型日光温室

第一部分 新型日光温室 农作物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日光温室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反季的新鲜蔬果。而新型的日光温室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集约化,大数据等元素,把其演化成为一个果蔬生产的精密工厂。通过大数据准确判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推动其生长达到最佳状态。成熟后,以冷藏保鲜的方法最快运送到市场,达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效率最大化。

新型农业机械化

第二部分 新一轮的农业机械化 在农业生产之中。播种、养护、收获使农业生产的三大主要环节。而要推动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机械化,就要从这三个方面下手。关于播种的机械化,如今已经较为成熟,在这里不加细说。在养护上,第一是水,第二是养分。把握好供给的量与时间实现集约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利用探头实时监控,判断其是否缺少水和养分,再通过地下毛细管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的保证其吸收。在农业的收获之中,关于对较为规整的作物收获技术较为成熟,而对于一些果类作物的收获仍需要机械化的进步。在书中提到的就是苹果收割机,先把苹果吸住,再摘一下苹果,最终放到篮子中。除此之外,他还可以利用摄像头和大数据分析苹果是否成熟,再进行选择是否摘取。

新鲜的苹果

第三节 新型农作物生长方式 在这里,一排排苹果墙取代苹果树。那果树的枝干如同一条条藤蔓紧紧的缠绕在网上,最终形成了这别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苹果墙。为什么让苹果变成如此之形态?想毕大家也能够想到——方便果树的日常维护与果实收获。通过形态的改变可以降低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让卖者有更多的生产者剩余,而消费者有可能会享受到因此带来的价格下降而形成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当然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考虑问题,不排除有特殊的因素而导致没有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人造肉培养皿与样本

第四节 人造肉 关于人造肉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先惊讶,后怀疑,在直呼厉害。用一个动物的细胞在培养皿之中就能够依靠营养液和水变成一块活生生的肉。这一过程在我这样的门外汉起来真的是感到不可思议。人造肉想要“实验室”飞到“寻常百姓家”,要做到两点就是价格的降低与安全的保证。现今一磅人造肉虽然价格和研发初期相比已经大幅下降,但是其价格现在仍为千余元一磅,如何探索出低廉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出人造肉是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次,关于安全的保证上,有两个小点需要去改变:实验室自身的安全认定与人们内心障碍的破除。关于人造肉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只能把它交给时间,去取得相应的突破。除此之外,人造肉已招募志愿者来进行试吃与品尝,说明其已在进行解除人们内心阻碍的工作与尝试。根据志愿者的意见和反馈,推动人造肉的下一步发展。说不定以后的肉类广告都会把“非人造肉”印在产品包装上,就像今天的“非转基因”一样。

转基因大豆

第五节 转基因 虽然转基因食品在我们人类今天的餐桌上已经比较常见,但是对转基因的研究与发展还在继续。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人类的发展有利。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是转基因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提升产量可以通过降低虫害和改良自身基因提高结果率两大方面来实现。在降低虫害方面,通过对植物的某些基因进行改变,使其天生就具有抵抗天敌的免疫力,最终使其免遭虫害,提高自身产量;在改良自身基因提升结果率上,通过对于繁殖与结果相关的基因进行改造,提升结果的数量,推动产量的提。,随着产量的提高能提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增多又继续推动对食物而需求增加,最终推动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文鱼刺身

第六节 新型饲料 如今,鱼类已经成为我们获取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鱼肉相对于其他陆生动物的肉类,其生产过程可以消耗更少的食物与能量,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书中提到的新型三文鱼饲料之中,肉类的含量已经降低到了20%,其他的饲料都是用植物性物质来代替,从而让每磅三文鱼肉所消耗的肉从6磅降低到0.7磅。肉类消耗的减少而保证了同样的产品输出,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由于不食肉类而缺乏的一种脂肪酸也可以通过海藻产生的物质来代替,最终生产出来的三文鱼与正常饲养的三文鱼的营养价值与口感都相差无异,推动了新型鱼类饲养业的发展与进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多汁的荔枝

人们对食物的追求是人类诞生以来不变的话题,食物是人类面对其他事物与状况的物质基础。从古至今,人们对食物的热爱与留恋都变成一片片诗作,流传至今,在《食荔枝》中苏轼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游山西村》中陆游曾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江上渔者》中范仲淹曾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未来食物的发展与变化,值得我们的期待!

《未来吃什么》读后感(六):珍惜当下 尊重未来

作为一个未来悲观者,一般不会自找烦恼,让自己去刻意关注未来的险恶,但随着当下生存环境呈现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总免不了产生对明日的猜测。近期一系列科普图书的阅读,更让自己的悲观情绪盎然,之前是动物的灭绝、太空探索的无望,人类进化的失败和欲壑难填,这次是食物。一次次震惊,一次次无奈,还有一次次警醒。

美国教授阿曼达·利特尔经历了11个国家和美国13个州的漫长旅程,走访十几个国家的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对农民、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活动人士的采访,记录下从基因编辑食物到机器人农场、从精细农业(数字农业)到垂直农场、从水产养殖到“人造肉”、从食物(垃圾)回收到智能水网络、从古老植物再发掘到代餐食品等等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而对农业和食物的艰难探索,列举出种种气候变化和人类浪费造成的恶果,探讨了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干、人口激增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以及怎样实现持续、公平地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提出了食物生产方面一些前卫的观点和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未来吃什么:人类如何应对食物危机》一书并非危言耸听,但应警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那就是:珍惜当下、尊重未来——好运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增长认知

阿曼达·利特尔的书首先提供了大量资料,让读者获得了许多新认知,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未来增加更深刻更清醒的了解。譬如:

——到21世纪,永久性干旱将成为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的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世界耕地面积每十年将减少数百万英亩,与此同时全球人口数量却在不断攀升。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8亿。随着人口增长和饮食解构的变化,联合国预计全球粮食产量需求要比2009年增长70%。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趋势,到2050年,食品价格可能会翻倍;

——对全球农场未来发展构成威胁的温室气体,恰恰大部分是由各地农场产生和排放的,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机械化农场。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更多地来自饮食,而非驾驶或飞行。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其他任何行业包括能源工业和运输业都要大;

——50年来,多种蔬果作物中蛋白质、钙、钾、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含量都有所下降。而在这个时期内,深加工食品的大众营销促使消费者选择热量更高但营养价值较低的事物;

——施于苹果的杀虫剂和杀真菌剂比任何一种水果作物都要多。水果产业每7年或10年出现一次全军覆没;

——今天,美国依然在95%以上的农作物上喷洒草甘膦。世界卫生组织表明,草甘膦在很大程度上是“潜在致癌物”;

——机械耕种会造成水土流失,还会导致土壤逐渐干旱、破坏微生物种群;单一勺健康土壤里就有数以亿计的微生物,比地球上的总人口还要多;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809.37平方米,而美国则是中国的5倍;中国受污染严重的农田约有2万英亩,同时大量使用肥料和农药会让土壤情况更加恶化。从1991年起,中国农药的使用增加了一倍以上,目前全国每英亩的农药使用量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但是,“我们不能依靠有机农业来解决13亿人口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过去40年里,干旱、污染和水土流失导致全世界丧失了1/3的肥沃耕地。其中,水土流失是罪魁祸首,这是由于人们过度耕种、滥用化肥和农药,表土退化速度超过自认再生速度;

——化肥也会蒸发进入空气中,形成一氧化二氮,这种温室气体的威力要比二氧化碳强劲300倍;

——水产养殖能满足全球90亿人的蛋白质所需,同时消耗着最少的地球资源。畜牧业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超过所有运输工具的总和。

——农业是世界上对野生动物栖息地最大的威胁;

——农业消耗了世界上70%的淡水资源——全世界3/4的水。

……

这些只是阿曼达·利特尔提供的一部分,在书中,这样的科学论证和分析比比皆是。这样科学的分析,比空喊口号和各种形式主义的这个“节”那个“日”来得更实际也更能发人深省。关注农业,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共识。

转基因及其他

通过阿曼达·利特尔的论述,能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转基因。她告诉我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人类对植物基因的干预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农民们一次次地选取有利基因突变,从而逐渐培育和生产出颗粒更大、口感更为软糯的谷物,还有不那么苦涩的蔬菜和更加圆润清甜的水果。在那些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非洲,研发转基因作物是为了进步,为了生存。在如今气候变化无常、人口迅速增加的时代,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种子对非洲的农场和农民有所帮助,可以帮助非洲各国在农业上实现自给自足,并有助于减少高温、干旱和入侵害虫所带来的的环境压力。例如,将玉米改造成天然耐旱和抗虫害的作物,将使最干旱地区最贫困的人口受益。作者本人已经吃了20多年的转基因食物,她告诉大家,美国70%的加工食品中,至少有一种转基因成分。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百万美国人一直在吃转基因食品。目前全球13个国家,包括中国,种植着4亿多英亩的转基因作物。经过20多年的仔细研究和数千名科学家站在客观角度严格开展的同行评审,世界上各大科学组织一致得出结论,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作物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直到今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胰岛素就来自转基因生物。

除此之外,在书中,阿曼达·利特尔还给读者介绍了数种前沿农业科技和食物。如能区分作物和杂草并决定喷洒除草剂数量和位置,还能定制化肥、杀虫剂和灌溉用水的除草机器人;

新型室内无需土壤和太阳光或四季变换就可以种植农作物的“垂直农场”、“气雾栽培”;细胞培养让动物组织再生的有肌肉、结缔组织和脂肪的“人造肉”;3D打印的全营养膳食以及代餐食品。虽然作者提出前沿新型食品如果不是食物消亡,便是食物灵魂的消亡,它是平淡、简单、无趣的,但也明确指出,从纯粹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标准来看,这种没有灵魂的东西才是“可持续、公平的食物”产品的真实体现。而且,从书中可以得知,未来的食物包括果蔬,永远不会再有“原生态食材风味”。不仅对作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不敢触碰到未来”。

杜绝浪费

这是本人在阅读此书最为关注的话题。阿曼达·利特尔对此列举大量涉及美国的数据和实例,可谓触目惊心。她告诉读者,美国每年都有超过520吨的食物被扔进垃圾堆,又有1000吨的食物被遗弃,腐烂在农场里。现代美国人每天浪费的食物可以填满一座可容纳9万人的体育场。在美国,在食物垃圾上消耗了21%的淡水、19%的肥料、18%的农田,同时还需要用超过21%的土地填埋垃圾。用所浪费的食物的1/3就足够养活那些挨饿的人。在美国,农场生产的食物中约有40%在田间烂掉或在冰箱中腐烂或倾倒在垃圾桶中。明尼苏达州出产的水果和蔬菜中有20%因为不符合人们狭隘的审美标准而被丢弃。美国的供水网络,浪费了大约30%的水资源——在到用户手中之前库存就流失了1/3。这里虽然没有提到我们的浪费情况与数据,但到底怎样,恐怕人人有目共睹,只是熟视无睹罢了。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无论其行为如何,尚有有识之士在反思自己;反观我们自身,面对泛滥的“吃播”和对饕餮盛宴的追捧,对浪费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心安理得。对未来,虽然不必杞人忧天,但居安思危、珍惜食物应该成为每个国人的共识。未来并不遥远,瞬息万变的世界让人类遭遇了从未经历过的磨难和挫折,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文明与进步、便捷与富裕,这便更应促使我们珍视当今生活,以信心和充足的准备迎接未来。未来虽不可期,但必须要尊重。

感谢社科文献出版人,他们推出的“方寸丛书”以科普的形式让读者见识了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不但扩大了人们的眼界,还引发出更深刻的科学思维,让人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用全球视野观察社会,了解自身。想要说的是,但愿我们的丛书不仅仅能够成为领导人书架上的藏品,更应成为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必读书。启发思考、改变观念、影响生活方式,善莫大焉。愿你们走得更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