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锦集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锦集

《猎人与轻骑兵》是一本由周涧湫著作,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出版的407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2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一):一部优秀的青少年文学作品!

终于看完啦!《猎人与轻骑兵》无疑是一本优秀的青少年文学作品,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田园牧歌或青春期阵痛式的青少年文学,作者借主角之身不仅在主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考与读者分享,在内容中也提出了一个我个人认为青少年非常需要理解的课题:死亡。当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突然离我们而去时,孩子们是应该沉沦进无限的哀伤里,还是郑重的和过去鞠躬道别,然后继续在生活的洪流中像一个勇敢的轻骑兵一样跨上战马滚滚向前呢?《猎人与轻骑兵》可能没有直接教条的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一定通过主角柯柯的角度给孩子们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让孩子们自己去感悟和选择。从这一点来说,这部作品的高度已经超越了青少年文学这个载体本身。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部同样适合成年人阅读和学习的好作品。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二):青春热血的反面

校园、体育,其实关于这类题材的作品并不少,日漫里面尤其多,基本上都带有那种青春热血以及恋爱故事的套路。倒不是说这类作品不好,小排球、灌篮高手、棒球英豪,都是经典作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们讲述的都是高中生的故事。足球小将倒是从小学开始,但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写实的风格,而且更多聚焦于足球场而非日常生活,比赛一结束,一眨眼小翼就小学毕业了。

《猎人与轻骑兵》并非如此。它不叫什么“足球少年”,有很多篇幅聚焦于柯佩韦这样一个“不像主角的主角”。上述的那些作品里,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有一腔热血,热爱自己投身的体育项目,即使一开始没那么热爱,之后也会变得热爱。

柯佩韦恰恰不是,小说最后他有点生气甚至说了自己一点都不喜欢足球。至少,他没那么感兴趣。甚至,从来没有在小说中真正登场过的弟弟,我们也无从知道他喜不喜欢足球。可能是喜欢的,但柯佩韦告诉我们,他不在了,没有人真正知道他喜欢与否。因此,柯佩韦也并不认为自己去踢球是“继承弟弟的梦想”——这在日漫中司空见惯。他直接说过,生活不是日本动漫里的一腔热血。是的,生活就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失去亲人的创伤没有完全愈合,梦想治愈不了内疚与创痛。一切都难以补救了。

小说关注的是一个早早失去亲人的孩子艰难的成长与精神的挣扎。梦境、意识流、独白,这种精神状态的刻画,是它不落俗套的地方。它本质上是文学作品,是严肃的。它着眼于生命与死亡、选择与责任、生活与命运、公平与正义等等问题,而不只是局限于青春的一方小小天地。

但是,这不意味着小说没有热血,真正看到柯佩韦和他的小伙伴们面临种种困难时的努力时,其实内心还是同样燃了起来。在没有出版的初二最后部分,米乐充满了决心的内心独白一点不比任何动漫里的高潮时刻差。所以……在这里一人血书,请出版小说的初二部分吧!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三):拒绝童稚状态

王小波老师曾在《摆脱童稚状态》一文中指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把成人和儿童的知识环境分开,有些书、有些电影儿童不能看。这种做法的背后的逻辑是承认成人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无须法庭、教会来决定哪些他能够知道,哪些他不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成人接触这些知识是无害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知识里有他需要知道的成分,还因为这是对成年人人格的尊重。”这篇文章从美国对出版物中性内容的审查出发,以小见大,最终论述到中国人面对的知识环境的童稚状态。王小波提出了对成年人人格的尊重,而我认为文艺作品同样要尊重少年儿童的人格以及智力。摆脱童稚状态要从少年儿童接触文艺作品开始,而文艺作品的创作者要主动拒绝童稚状态。

“现在的小孩什么都知道”,这或许是许多家长常有的感慨。现代科技发展,电脑与智能手机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格外容易,当下少年儿童所接触到的世界远比过去广阔。因此,相应的文艺创作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是要与游戏、动漫现代社会的产物相竞争,一款优秀的游戏或动漫作品背后往往有着出色的文本,而许多作品因为不能适应时代与青少年的喜好渐渐淡出了视野,只能通过考试要求来维持被阅读的可能;另一方面,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仍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童稚状态。导致这一原因的除了王小波老师已论述过的内容外,便是创作者本身的不如。尚未摆脱童稚状态的作者创作不出具有深度又能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创作者首先要做的便是拒绝自身的童稚状态。少年儿童或许不够清楚哪些他能够知道或不能知道,但成年人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将无害的、需要知道的成分及时传递给他们,这才是对少年儿童智力与人格的尊重。

以文学为例。文学创作的主题是多元的,一些永恒的主题在千年文学历程中不断被叙述与重写。这些主题大多是所有人在一生中都要面对的,很有必要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展开讨论。文学创作始终绕不开的便是对生与死的讨论,它通向生命、存在与选择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中,全球都面临自杀年轻化的问题,青少年的犯罪率也没有明显下降。进行“生命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而谈论生命便必然要讨论死亡。懂得了死才懂得了生,正是因为人会死亡,生命才有意义,人才有敬畏生命,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在世界范围内的儿童向文艺作品中,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或重要表现对象的作品并不少见。英国作家希尔的《天蓝色的彼岸》被认为是以死亡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佳作,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在开始之前,主人公就因车祸身亡,小说是死后的他重回人间寻找亲人朋友的故事,深切感人。再如《寻梦环游记》,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墨西哥的亡灵节刻画出了温情而绚丽的死亡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少年儿童在阅读或观影之后感受到的并不是死亡的冷气,而是生命的温暖与活力。因此,在面向少年儿童的作品中讨论生死是可行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稚嫩,所以要遮掩、回避,而恰恰是因为他们稚嫩而单纯,作为成年人的创作者才要心平气和地通过优秀的作品与他们一步步探讨每个人必将经历的事情。

在《猎人与轻骑兵》中,死亡是现实与冰冷的。我试图展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人死了就是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没有“天蓝色的彼岸”或者“亡灵节”。弟弟去世了三年,主人公柯佩韦有时会发着呆,想象和弟弟对话。在生日那天,他为球队打进一球,想把进球献给弟弟,但面对空洞的天空,他没有听到任何回声,进球还因为队友的犯规被取消了。我对死亡的严肃残酷没有任何粉饰与回避,柯佩韦在弟弟去世后的三年内连一个遇见弟弟的梦都不曾有过。

但冰冷的死亡外仍有着浓烈的温情,这种温情来源于人间,来源于常青的生命之树。童年的创伤让柯佩韦寸步难行,好在他入学第一天就遇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米乐,一个聪明、可爱、温柔而有些调皮的男孩,但内心深处却有些孤独自卑。他们俩成了上下铺,也是球场上最好的搭档。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柯佩韦的创伤渐渐被治愈,而米乐也慢慢摆脱了内心的孤独。思考生与死之后,孩子们感悟到的是积极向上的坚强。不只是他们,球队里的其他同学也在摸索着生命的意义。主力前锋穆铮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小学时因为重病几乎失去了生命。勇敢战胜病魔的他回归球场后表现极其出色,却突然被查出了复发的病症。治疗的痛苦与家庭条件的问题使他一度有了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也正是在柯佩韦和他就生命与死亡的问题长谈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一分钟的黑暗不会让我们失明”(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己对于生的渴望远远胜过一切。“妈妈怎么办?我才不能丢下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呢。”在认识到自己生命意义的那一刻,孩子们摆脱了童稚状态。而在书写和阅读这些片段的时刻,作者和读者也都在有意识地拒绝童稚状态。生命与死亡不是无法触碰的禁区,在真正看到它们以后,人会更加向外与热爱生活。

上面的三段是小说节选。第一段是穆铮再次战胜病魔,时隔半年后回到球场边的景象。后两段分别是柯佩韦和米乐在小说行将结束时的感悟。驱散死亡带来的虚无的是少年自身所具备的蓬勃生命力,对生命和光明自然而然的向往。孩子们摆脱了童稚,却没有失去他们的单纯与活泼。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小读者讨论生与死的命题或许是可行的。使这部作品可以被更高年龄阶段的人阅读,而不仅仅是一本“童书”,这是创作者的追求。或许最好的“儿童文学”或是“儿童向”作品,就是能够为全年龄段的人接受的。它既要尊重当下孩子们广阔的视野与出色的理解能力,又要能亲近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所喜爱,并满足对生命之深度与广度的追求。

穆铮的好搭档阎希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四):《猎人与轻骑兵》:理想与现实的交响曲

拒绝童稚状态

就个人感觉,目前中国对于儿童的保护有些过火了。自然,一些过于猎奇、血腥的作品不应展示给三观尚未成熟的儿童,但并不意味着要像保护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把他们“安置”在笼子里。稍带打斗的场景被称为“暴力”,跟父母开玩笑的场景被称为“不尊重长辈”,甚至像是《小马宝莉》这样的动漫都因存在“黑暗元素”被举报(PS:此处的“黑暗元素”指突然大笑或者突然大叫,以及画面太阴暗等)。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忌讳的大多都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随手就可以触碰到的事。由于如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能够让孩子们获取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多了,他们很容易就可以轻松获得大量超出他们认知层面的信息。保护儿童是有必要的,但是过度的保护也是一种伤害。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虽然强调着“慎终追远”,但对于死亡这件事本身却往往是避而不谈的。显然,中国人不喜欢谈起死,在文学中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成人之间忌讳,面对孩子的时候就更加忌讳。回避、模糊、闪烁其词,言谈话语间,大人们也有多少说不清的无奈。

但生与死终究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因此在儿童文学中讨论生死是有必要的。激起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用一个温情的故事让孩子们接受心爱的宠物和身边的亲人离去。德国文学作品《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品采取全然的儿童视角,第一帧画面就是布鲁诺仰视着爷爷露出在棺木外的黑皮鞋鞋底,他想知道“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因为“这黑皮鞋是特地用来搭配西装的”。由一个儿童的视角去诠释了生死,也提到了很多一个儿童面对死亡会问的问题“爷爷现在在哪里?”“什么是灵魂?”“灵魂在天堂里是活着的吗?”“那就是说爷爷不是真的死了?”“我什么时候会死?”“可天堂要是满了怎么办?”......

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同,《猎人与轻骑兵》并没有忌讳死亡,而是展开了对生与死的讨论。讨论死亡并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正相反,文中作者想要表述的主题是:即使死亡是冰冷的、残酷的,但在死亡之外仍有温暖的生活,在谈论过生命与死亡后,我们往往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对孩子们而言也是一样,在探讨了生命与死亡之后才会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文章十分贴合中国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主人公柯佩韦(以下简称柯柯)是个十分普通的孩子,个子不高、家庭条件不好不坏、喜欢在空闲时间看看动漫打打游戏、拿着不坏的成绩、即使抱怨作业太多太繁琐但也会乖乖做完、偶尔也喜欢赖床。这样的一个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他就存在于你我的身边,也许你路过某个中学门口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孩子。

柯柯有着一段童年创伤,他的弟弟在两年前去世之后柯柯便一直活在悔恨之中。正如柯柯所说,如果他没有拨打那个电话,那么那个啤酒瓶子很可能只是一堆被摔在地上的玻璃碎片,等待着第二天被某个环卫工人扫走。其实在这件事上错的并不是柯柯本身,而是丢下瓶子这个行为,但他一直坚信是自己“害死了”弟弟,尽管文中的任何一个人甚至是作为读者的我们都认为这只是一场意外。这也启示着我们,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经过思考,有可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以至于他的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

柯柯的家人们曾一度对柯柯隐瞒弟弟去世的真相,柯柯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一度担心自己会无法面对黑暗的过去,但他依旧勇敢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溯着一个个过去的碎片,直到拼凑起两年前的真相。尽管柯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但他并没有逃避,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慢慢接受,柯柯的身影也由此变得高大起来。

大家都是普通的人,但是在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不同的电影,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而在文中所描写的的繁琐的作业与考试、高压下竞争激烈的学习、家长们对孩子的过分期待被“学习”不断打压的体育运动等等。这些事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正是这种贴合现实的描写,使得孩子们对这种语境十分熟悉。

现如今,来自于“社会压力”的大手早已施加到了孩子们的身上。上完小学上中学、学一两个兴趣、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如今的孩子们早就熟悉并接受了这种生活,乃至文中的大多数孩子也是这样的。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下,课外补习班像是雨后的春笋的一样在校外疯狂的生长。我在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大多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吃店、文具店一类。放学之后和朋友们一起跑到店里,挑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不得不计算着口袋里那点可怜的零花钱。我的童年,就是在这琳琅满目的商品房中度过的。

而如今,站在校门外一眼望去,遍地都是各式各样的辅导机构,或是什么什么教育之类的,他们宣传着自家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把手中的传单塞给过路的家长和学生们,可谓是“百家争鸣”。在如此的环境下,家长们都争先抢后的给孩子们报上各种各样的辅导机构,导致那些恪守“顺其自然”的家长也开始“随大流”,担心竞争不过别家的孩子,从而也给自己孩子的周末下了“禁令”。从我的角度看来,这是荒谬的,但我们又不得不这么做。

而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竞争中大多数都被慢慢淘汰,未能接受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早早进入社会工作。就拿我本人生活的城市来说,今年的中考生就有一万两千多人。一万两千多人,代表着一万两千多个家庭,而在这些人当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才能考上“普高”。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竞争是不是有些近乎“残酷”了呢?

正如作者所说的,校园体育的生存空间在这种“内卷”的环境下被不断压缩。但即使这样,柯柯和他的队友们仍然“苦中作乐”,踢好每一场球,每一次训练都认真对待,校园足球成了孩子们为数不多的枯燥生活的调味品。

尽管家长们普遍认为学生的生活都是快乐的,但每个人其实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自己的烦恼。

柯柯曾在初一的一堂作文课上写了一篇“不健康”的作文。他想去看看百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时候死的。老师们往往要求我们写出真情实感,但假如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负能量”的,那我们是否该遵循内心的想法?人总是要圆滑一些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是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面对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这件事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就去放弃做这件事。

作者从不在描写柯柯的队友时吝啬笔墨,文中的每个孩子都各有各的性格、烦恼与坚持。柯柯最好的朋友——米乐是个自强自立的孩子。开学的第一天,他是唯一一个自己带着所有行李到学校,又自己整理好宿舍里一切的孩子。从柯柯的视角去看,米乐驮着的那一座“小山”和他瘦小的身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即使是这样一个自强的孩子,也会有背地里偷偷和父母哭诉的时候。但也并不见得是件坏事,释放释放压力是好的,也正是这件事才让柯柯和米乐有了如此好的交情。

第二卷中,米乐曾和柯柯谈起过《高老头》里拉斯蒂涅的故事,他认为拉斯蒂涅和自己很像,在外求学的自己需要钱,一需要钱就要和父母要。不管多少,只要他一张口,父母就会把钱给他。正是这样,他才认为自己必须特别特别努力,这样才能配得上父母的牺牲。但无论是柯柯也好,米乐也罢,他们的家庭环境都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吃饭时点上一两个荤菜。但有的人家庭环境很窘迫,吃饭的时候也只点一盘青菜,有的时候把把点的荤菜放在两个人中间,说一起吃。但同学并不一定在说完谢谢后就真会夹菜。对此米乐也提出过疑惑:“会不会一切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许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也许他们并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但我们站在了上位者的角度向他们施以援助之手,这样做会不会一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张涛涛,柯柯的队友,家庭条件并不好,小小的年纪就要处处帮衬着母亲。在柯柯连一个鸡蛋都煎不好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帮助母亲出摊了。他曾经问过柯柯:“你成绩为什么那么好呢?”这样的话让柯柯感到震惊,因为从未有人认为他的学习特别好过,他得到的评价大多都是“不错”、“挺好,还可以更好”。这时他才明白,他习以为常的事在别人眼里是很难做到的。

一次涛涛的妈妈生病,柯柯跟着班主任去看望他和他的妈妈的时候,柯柯曾对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就是,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他,想要鼓励他帮助他。确实,他家里条件不如我们。但这不意味着他很不幸福吧。我们要是很一厢情愿地认为,涛涛过得不好,我们得帮他,是不是不太好?我自己也说不清……就是说,因为涛涛不是主动向我们求助的嘛。我们自顾自地去帮他,是不是有点太自大了?啊,老师,我不是说您。我是说我自己。我没想清楚这个问题。”

涛涛也曾主动提出要和柯柯“谈一谈”,并告诉了柯柯他即将转学这件事。柯柯近似有些“无赖”的要求他别走,涛涛只得无奈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要照顾妹妹,两头跑太累了,他想偷懒了。”这对柯柯来说是前所未闻的,他从未考虑过简单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在他想到之前爸妈早已就他想好了。

就像上文家长对学生的误解、米乐的疑惑一样,没有亲身体验过,谁也不知道谁的不容易。我们大家都知道换位思考,但真正要做到是很难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都不一样,这造就了我们不同的性格,使我们看待一件事的时候没办法确切的和别人感同身受。正如《杀死那只知更鸟》中说的那句话:

“为什么人们总觉得爸妈离婚的小孩都是那种很孤僻内向的,成绩也不理想,甚至会有点心理问题?也不一定。我命好,爸妈离了婚,日子反而好起来了。世上肯定有过得不好的小孩。我也说不清是我这样的人多还是那样的人多,也许是他们多吧,不然大家也不会有这种印象。”这是柯柯的队友——叶芮阳提出过的疑问。叶芮阳的父母感情不和,在他四年级的时候就离了婚(尽管在他眼里看来已经够晚了)。他从内心深处排斥以前那种像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样的生活,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光顾着去做,还要考虑清楚做过之后的代价。当真正撑不下去的时候也不能硬撑,有的时候反而是退一步才更好。

理想往往是美好的,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柯柯也曾提出过疑问,文学的力量真的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起到作用吗?“人生自古谁无死”大家都会背,但当死亡真正张开了獠牙的时候,它也仅仅是被写在纸上或者被印刷出来的一排铅字、一腔热血而已。

但人生不能一昧的为了物质奔走,那样只会在当下的社会中不断迷失自己。人也不能只怀着一腔热血,什么都不顾的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我认为正像人们对《月亮与六便士》标题的解读一样:“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从来都看不到六便士。现在我们仍然看到天上的月亮,但我们只是站在地上仰望月光,而且当我们的爱情不再是憧憬和幻想的时候,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现实也是美好的,我们谈起我们的生活有多么的快乐,但在当时我们从来都不觉得快乐。那么最重要的一点事在新的生活里要懂得,得让自己快乐。”

在冰冷的死亡外,生活仍尚存一丝温情。柯柯的朋友无时无刻的陪伴在他身边。尤其是米乐,文中最让读者感到温暖的地方就是米乐陪伴在柯柯身边的桥段。两个人窝在被子里,说着悄悄话,伴着千奇百怪的幻想睡去。对双方而言,对方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文章的文笔十分优美,叙述十分流畅,故事情节中始终引发人们对“哲理”的思考,使得文章本身的内容并不缺乏深度。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好的儿童读物,同时也是全年龄向的,其中所富含的一些哲理,对当下很多的成年人都是十分受用的。

在此我想引用我曾经的语文老师对这本书的一句评价:“这本书不仅限于同学师生间的情谊,甚至是上升到了正确的失败观和生死观。”

前些日子出版的纸质版在印刷方面很考究,书的插画也十分精美,只是很可惜目前纸质版只有初一的故事,期待以后可以看到初二部分的故事~

我自己也看了这本书不止一遍,每次看完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股惆怅感。许是我个人童年时期的空白造成的影响,我时常会幻想着我有一群像柯柯、米乐等等这样的好朋友,我也时常会想,或许有朝一日也许我能见到真正的柯佩韦或者米乐,而不是仅存于我脑海的幻想中。

憧憬美好是件好事,但人不能一直沉沦在过去的遗憾之中。一个故事终究会有一个结局,一段文字终究会写下句号,再伟大的作品也有落幕的一瞬。即使有些遗憾再也无法弥补,但生活还是在向前走,我们还是要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继续向前。就像柯柯一直坚持着拼凑曾经弟弟的生活一样,就像日复一日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一样,即使可能永远到不了尽头,即使可能只是做着无用功,但我们仍是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们仍会从过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喧杂的现实生活中不断追寻自己的理想,奏响理想与现实的交响曲。

“我至死都是猎人与轻骑兵”

《猎人与轻骑兵》读后感(五):《猎人与轻骑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毫无疑问,《猎人与轻骑兵》是长篇小说。但该算哪一类呢?儿童文学?校园故事?体育题材的作品?或许都可以是。总之,它是一部写小孩子的作品。读下来的感受大概可以用余华老师的一部散文集来概括:“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小说里既没有猎人,也没有轻骑兵。“猎人与轻骑兵”是小说主人公所在的校文学社的名字。猎人代表耐心、稳重与持之以恒的精神,轻骑兵则对应轻盈洒脱的特质。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认为文学本身具有这两种品质,也希望着教育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些精神。

小说封面及第一章的插画 文学社的活动 注意右边的书

不过,这并不是一部谈教育理念的小说。尽管小说里渗透着很多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思考。它的主线是校园足球,但有大量的篇幅写的是生活日常,好像也不单纯是体育题材的作品。那它主要讲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生与死,进而便是生命或存在的意义,是一个男孩在十三岁时对自己生命发出的疑问,对过去刻骨铭心的记忆的追溯。这是一部治愈而又压抑,幸福而又悲伤,但最终又充满生命朝气的小说。

没有猎人也没有轻骑兵,不过是平凡现实的校园生活,以孩子迟钝而稚嫩的眼睛凝望生死。

十三岁,寻找失去的时间。生命不可承受的轻与重之外,文学想要再一次唤起行动与爱。

诗歌、足球,我们的剑与温柔。每个孩子都是冷静沉着的猎人与轻盈勇敢的骑兵。

童年与少年:平凡下的创伤

去年年底上映的《棒!少年》赢得了许多好评。纪录片的镜头再现了当下中国少年的一些处境。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不是每个孩子的生存环境都是天堂。作为观众,我们发现在同一个国度,还有许多人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现实比我们想象得要残酷许多,而当承担这种生活与生存之残酷的是孩子稚嫩的肩膀时,内心无疑受到了更深的震撼。看完电影后我就去寻找了强棒天使队的公众号与联系方式(现在b站抖音也都有号了),想提供一些帮助。

有的孩子衣食无忧,有的则举步维艰,家庭支离破碎,苦苦等待改变命运的机会。若单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柯佩韦,他大概曾属于前者吧,或者一直属于。他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条件没有多好,但至少他会对为了20块训练补助而去踢球的同学感到有些诧异。“20块钱连一顿炸鸡都吃不了吧”。他个子不算太高,成绩中等偏上,平时宅得很,不喜欢出门,在家就是看看动漫打打手游,床上堆满了皮卡丘。他有很严重的起床困难症,好几次拖着室友迟到,两个人一起被罚站。他胆子也不怎么大,怕鬼,怕黑,怕被抛弃,一遇到伤心的事就会忍不住哭起来。

要说特长的话,他比较喜欢看书,语文成绩不错。此外是会踢足球——但好像也没有多喜欢踢,至少平时基本不看电视上的球赛。对了,他的位置是守门员。选这个位置的一大原因就是他踢别的位置都踢不好。总得来说,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初中生,在中国的学校里一抓一大把,就像自己身边某个有点胆小、内向而又单纯善良的同学。

但柯佩韦却有着一直不愿跟人提起的童年经历,或者说童年创伤。小说的序章或是楔子是他在冬至傍晚独自一人散步,看到纸钱烧掉后的灰烬在空中飘飞,陡然想起了自己的弟弟。

弟弟在两年前就去世了。第一章从柯佩韦的初中第一天军训写起,他进入了新的学校,有了新的生活,却根本没有摆脱过去的阴霾。小说基本是第一人称叙述(偶尔会插入另一位同学的比赛报道和日记),以柯柯(柯佩韦)的视角呈现了他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弟弟像是他的一面镜子,柯柯时常会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忽然想起离开自己的亲人。从他感情充沛的叙述之中,我们似乎能感觉到这个十三岁孩子对过去的反思与懊悔,以及对弟弟深切的情感。小说第七章,文学社的第一次活动中,柯柯与老师无意间提到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作为叙述者,柯柯似乎也在生活中“寻找失去的时间”,不断拼凑去世的弟弟曾经生活的日子。或许,柯柯重新回到绿茵场上,就是想找回弟弟远去的灵魂——当年是弟弟拉着他踢球的。而小说的情感刻画也相当细腻,某些地方出现了简单的意识流,在语言的绵延与延宕中,弟弟勇敢、正直、阳光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但这又不是一部热血追逐理想的作品,起码和很多有类似情节的动漫与电影全然不同。小说很多地方的基调较为压抑,带有一丝荒诞感与黑色幽默。柯柯对自己的朋友说过,“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继承弟弟的梦想,包括他”。因为弟弟已经死了,什么“继承梦想”不过是他们这些还活着的人的自我安慰与自我感动。柯柯认为自己对弟弟的死负有最重的责任,他不愿意用“继承梦想”之类的话欺骗自己,遮盖自己的过错。在许多章节里,我们都能看到他的挣扎与自责。

第二章的插画,柯佩韦和米乐在天台,一个非常快乐的夜晚

在弟弟去世以后,柯柯倒真的有点像那句话所致敬的那个“局外人”。他对生活十分冷淡,没有干劲,得过且过甚至浑浑噩噩。关于弟弟的死,家人对他的解释是心脏病。他似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大家好像是欺骗了他。他一度想充当一个寻找真相的侦探,但又犹豫不决、拖拖拉拉,最后是真相在偶然间找到了他,但柯柯似乎在最初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弟弟的死和他有挥之不去的联系。小说的第二部开头,柯柯和同学们在戏剧节上表演了由萨特小说《墙》改编的话剧。剧中,柯柯扮演的主人公在面对法西斯逼问时宁死也不出卖战友,却因为想捉弄法西斯,骗他们去白跑一圈而说战友在墓地。谁知战友当天真的躲进了墓地,因而被捕。这个黑色幽默意味很浓的故事恰恰是柯柯经历的真实写照,因为柯柯不经意的行为,弟弟失去了生命。

柯柯也因此对自己生活和未来失去了信心,害怕与人接触,更害怕自己的行为与选择再次影响到他人。小说有着强烈的存在主义色彩,除了萨特的《墙》外,波伏娃《他人的血》中的意象也多次出现。柯柯始终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别人,因而拒绝行动。并觉得自己手上沾染了“别人的血”,且再没有救赎的机会了。除了波伏娃外,他有些偏执而又痛苦的状态也让人联想到洗不干净手的麦克白夫人。尽管柯柯是无心的,没有任何恶意,但他已无法原谅自己。正是这个原因,上初中的他选择了住校,连周末都不愿回家。

小说非常大胆地将生与死背后的轻与重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死亡似乎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是否可以让它出现在偏儿童或青年向的作品里始终存在争议。黄蓓佳老师在《我飞了》中写过因为白血病去世的小学生,但小说最终还是让去世的朋友变成天使陪伴在主人公身边。英国作家希尔的《天蓝色的彼岸》被认为是以死亡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佳作,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在小说开始之际就因车祸身亡,小说是死后的他重回人间寻找亲人朋友的故事,深切感人。再如《寻梦环游记》,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墨西哥的亡灵节刻画出了温情而绚丽的死亡世界。但在《猎人与轻骑兵》中,死亡是极为现实与冰冷的。“人死了就是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弟弟去世了三年,柯柯有时会发着呆,想象和弟弟对话。在生日那天,他为球队打进一球,想把进球献给弟弟,但面对空洞的天空,他没有听到任何回声,进球还因为队友的犯规被取消了。作者对死亡的严肃残酷没有任何粉饰与回避,柯柯甚至在两年间连一个遇见弟弟的梦都不曾有过。

但冰冷的死亡外仍有着浓烈的温情,这种温情来源于人间,来源于常青的生命之树。童年的创伤让柯柯寸步难行,好在他在入学第一天就遇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米乐,一个聪明、可爱、温柔而有些调皮的男孩。他们俩成了上下铺,也是球场上最好的搭档。米乐虽说个子矮了点瘦了点,但成绩好,上进心强,自理能力也远远超过柯柯。小说中最甜也是最温情的片段大多出自他们俩的相处,那些裹在一床被子里说着悄悄话慢慢睡着的夜晚。从某种程度上说,米乐是柯柯重新生活的又一次机会。而柯柯自然而然地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朋友。米乐会因为柯柯吃醋呢!

加缪或许是答案。小说中同样出现过《局外人》的影子,而随着情节的推进与发展,柯柯也在渐渐直面自己的责任与代价。在小说第二部的结尾,他第一次对一位朋友主动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当创伤可以被言说的时候,或许离反抗的勇气就不远了。纵然生活充满了意外与荒谬,但在亲人同伴的陪伴下,在足球场上一次次勇敢的拼搏中,柯柯内心深处仍充满善良与阳光。也许终有一天,他能真正勇敢地面对黑暗的过去,找到一条救赎的道路。或许就像西西弗斯那样,永远推着石头上山,没有任何终点,但他仍有着幸福的可能。

米乐、叶芮阳、柯佩韦,不过球衣上都是初二的号码

现实的镜子:“内卷“时代中的校园群像

就当下的“儿童文学”或“校园小说”而言,最出色的一批作家书写的对象还是童年时的自己,大概处于上世纪60到70年代。而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当下少年儿童的生活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小孩子能更早也更容易地接触网络与世界,他们的视野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小孩子什么都知道”,这恐怕是很多老师与家长共同的感受。

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也更新换代了。“内卷”的时代里,学校一边推行着所谓的素质教育,又不得不在应试上狠抓功夫,课外的补习班与兴趣班更是不得不报,校园体育在这一背景下不断被压缩生存空间。而一些家庭条件稍弱一点的孩子因为基础知识不牢,课外无力一对一补习,在高节奏的生活和学习中难免落到后面。校园虽是象牙塔,但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小说恰恰是从校园生活写起,让校园成为了折射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或许就是当下最真实的学习生活——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条件糟糕的宿舍,不被理解的校园体育。小说以小见大,广泛涉及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既是通过孩子视角对社会的管窥与思考,又是抛给高速发展的当下的疑问。

这些全都是小说中的十几个孩子们有过的疑问。小说有许多笔墨用在了柯柯队友的身上,这些小朋友们也大多有血有肉。不只是柯柯有着难以言说和走出的苦闷,足球队里的同伴们或多或少都有着成长的烦恼,有一些则是对生与死的疑问。在高速发展的当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在许多人的文学审美当中,很多现实问题竟仍是需要被涂抹、规避的。似乎不“正能量”的内容就不该出现在少年儿童的故事中,归根结底,还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瞒”和“骗”,不敢正视。而小说则以一种严肃与勇敢的态度呈现了这种问题,并以尽量平和的方式探讨与思考它们。作为叙述者的柯柯有着良好的三观和包容的精神,内心深处则是涌动不息的对生命的热爱。有的问题被给出了答案,有的问题似乎仍苦思冥想不得结果,但孩子单纯的眼睛之下,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所证明的生命对于死亡的优势。尽管现实的镜子折射出了压抑与痛苦,但小说始终饱含那种昂扬向上的能量。“只要你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来”,出自一部电影里的话在足球场上不断被提及,其实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中也是如此。

第四章的插画 还是米乐、柯佩韦和叶芮阳

或许这就是现实。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激烈竞争与生老病死,尽管它可能来得过早,显示出了那么一丝偶然与荒诞。但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仍然以天真而又稚嫩的声音与方式不断地生活与成长,始终对未来充满憧憬。大量可爱而琐碎的校园日常或许是新世纪少年儿童的共同回忆,温暖而亲切。进球并赢得比赛的兴高采烈,一起偷偷踢球被抓写检讨的抓耳挠腮,窝在沙发上开黑打游戏的志得意满,全队为一个人过生日的温情脉脉,去看望同学妈妈的一片真心,在游乐场过山车面前不敢玩又不好意思说出的小小心思,害怕和朋友分别后再也见不到的忐忑不安……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平凡而珍贵。

冰山下的世界:文学性的来源

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冰山原则”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写作方式,小说八分之七的内容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正写出来的只有八分之一。

在《猎人与轻骑兵》中,海明威的存在感并不低。其实不只是这位“硬汉”,大量经典作家,尤其是20世纪的现代作家在小说中都“阴魂不散”。互文、重写、戏仿,这些现代文学技巧呈现出了露出水面的小说,而水下则是仍在对许多当代作家产生影响的经典文本。作为一部有少年向特点的作品,小说本身似乎构成了对这些经典文本的导读与介绍。除了之前提及的意识流与存在主义外,经常出现在文本里的还有卡夫卡、海明威、乔治·佩雷克、加西亚·马尔克斯、路易斯·博尔赫斯、罗贝托·波拉尼奥等等。而鲁迅、张爱玲、苏轼、文天祥、汤显祖、米格尔·塞万提斯、莫泊桑、福楼拜、司汤达、巴尔扎克、歌德、里尔克、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经典作家的影子也常常出现。小说前三部的开篇分别引用了穆旦、冯至的诗歌与佩雷克的自传《W或童年回忆》,小说中还有一个孩子有着诗人的名字。

第一部第11章,新学期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后,柯柯和同伴们坐在绿茵场上参加了文学社的读诗会,柯柯抽到了里尔克的《秋日》。后一章中,他想到这首诗和弟弟,写了一篇作文,却被同伴们认为“负能量”,可能会不及格。语文老师黄老师(也是柯柯队友的爸爸)在看到作文后没有批评柯柯一句话,和他谈了很久,循循善诱。老师通过鲁迅的《立论》给了写出真情实感的柯柯许多鼓励,并告诉他世界上有太多事是不能一笑了之的,不能因为事情很沉重就一味敷衍逃避,人的生活不能过于轻浮油滑。小说中几位老师对文学和生活的态度也可圈可点。

在第二部中,米乐对柯柯谈起自己阅读《高老头》的感受,觉得自己和带着全家人的希望从外省前来求学的拉斯蒂涅有相似之处。“因为巴望能有财产给我的孩子,我才懂得贫穷的滋味”,拉斯蒂涅妈妈的信让米乐记忆犹新。快被学习压力压垮的米乐一面想着出人头地,又一面害怕自己最终变成像拉斯蒂涅那样冷酷无情的人。这种纠结的心情恰也证明了巴尔扎克小说穿透时间的力量,“你越没心肝,你越高升得快,你得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当下的社会仍有人相信百年前的“人生信条”。

第六章结尾的插画 柯佩韦拿到了队长袖标

经典的作家作品在小说中通过教学与阅读给予了孩子们不少力量。而藏在冰山之下的不只是文学,还有历史。小说的主要地点是江元市,一个靠上海很近的大城市,从已有的描述上看非常接近南京,但又不是南京,仿佛是镜子里的倒影。而小说中曾数次提到南京人乃至中国人共同的历史创伤——南京大屠杀。柯柯曾带外地来的米乐参观过遇难同胞纪念馆,米乐还写了一篇作文。后来,他们又随黄老师一起参加过国家公祭日的和平集会,了解了张纯如、南京保卫战的老兵与大屠杀幸存者的故事。此外,第三部中,有一位名叫卢卡的外国留学生加入了校队。而卢卡的身世也相当复杂,妈妈家有人追随过约翰·拉贝建立南京安全区,也有人是希特勒的狂热拥趸,爸爸家则因为犹太血统在战争中浪迹欧洲,全家一度只有一个孩子幸存。小说似乎从个人的童年创伤延伸到了民族、人类的历史创伤,而文中承受这些创伤的几乎都是孩子。

在当下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也没有哪个国家民族独立于世界的历史现实之外。如何面对这些创伤,如何共同走向明天,这似乎也是小说在暗中探索的问题。柯柯和卢卡个人的经历在水面之上,水面之下的则是深沉而遥远的历史。

儿童文学也好,校园文学也罢,归根结底还是文学,而不只是一个故事。而将使故事成为文学的可以是技巧,也可以是知识,当然也是历史或哲学的思考。

足球:超越生死的方式之一

最后想聊一聊小说中的足球。柯柯因为弟弟而走上球场,又因为弟弟的离世远离了球场两年。升入初中后,他懵懵懂懂地回到了绿茵场上,不是为了继承弟弟的梦想,自己似乎也没有把足球当作挚爱。但随着和小伙伴们的训练和比赛,一向“无所谓”的小主人公似乎逐渐找回了一个孩子该具有的阳光与生气。

学校的足球队有着超级温暖的氛围。只要有人过生日,会弹吉他的队员就会为每一个人弹一首不同的曲子。如果有人生病或有事没来比赛,队友会在进球后比出他的球衣号码,将进球献给未能到场的兄弟。即便不能并肩而战,大家的距离也从未缩短。足球同样是一种关怀,这是球队教练所传递给大家的精神。在巴西的沙佩科恩斯队遭遇空难之后,每个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异国他乡的死难者传递了一份哀悼。

“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香克利的话在翻译成中文后似乎脱离了原义,有了种种阐释。小说的开头,弟弟在生前给了哥哥答案:无关生死,是因为足球不过是一项普普通通的体育运动,不要把比赛的输赢看得比生死还重要。高于生死,是因为它有超过生死的阻隔力量。有的人不在了,但只要大家还站在绿茵场上,还能凭着对足球的热爱随着生命运动不息,那些离开的人就是与存在的人同在的。他们没有死去,甚至会在某个时刻回到我们的身边。小说对于足球比赛场景的描写激动人心(其中涉及了许多“名场面”和懂球的朋友们都会明白的梗,但作者没有因为个人喜好拉踩任何球队球员),而更打动人的是对足球精神的诠释。

在过去的2020年,疫情笼罩全球,我们见证了许多生离死别。除此之外,科比和马拉多纳的意外离世也给热爱体育的人极大冲击。在这样的一年里,世界各大足球联赛一度停摆。但最终,人类还是回到了光荣的体育场上,并用各自的方式纪念离开的人。

而在小说中,柯柯的小学同学蒲云为了纪念去世的弟弟,也用了伊涅斯塔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时的庆祝方式,身着一件写着“Siempre con nosotros”的背心,在打入绝杀进球后脱衣庆祝。 柯佩韦自己也在球场上用类似的方式纪念过弟弟。

第三章的插画 进球后的纪念

在这篇小说里,足球社与校队的运营举步维艰:缺少社员,不被理解,每个人的时间都被挤占得相当有限。(当然,文学社的处境似乎比足球社还糟糕。)这或许是当下中国足球的现状的反应,足球并不是大多数人上升的通道,大家还是以中考与高考为目标。其实,校队里同一级的十个男生中没有一个是把成为职业球员当作理想的。大家还是更愿意去学计算机、商科或者医学。面对这一情况,大家似乎又都非常理解,或者说认同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体育运动,艰难地在学习与爱好中寻找平衡点。说到底,校队的孩子们大多都是“乖宝宝”。

如果说生活教会了孩子们懂事,那足球则带给了他们坚强,告诉他们如何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体育运动让不同的人聚集在了一起,相同的则是那份热爱。这份热爱是生死所不能阻隔的,更遑论一场比赛的输赢。

对生死的讨论与感悟,对现实的描摹,对文学与历史的书写,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与诠释, 这大概是我想表达的内容。

这次的纸质版选取了小说一半的内容,初二部分的故事以及结局现在可以在起点或者QQ阅读上免费阅读w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把纸质版出完吧~

诗歌与足球,我们在世界上的剑与温柔。我们是冷静的猎人,轻盈的骑兵。

第五章的插画

小说第三部的插画~暑假里一起玩的可乐

另外有朋友和我说过乍一看情节很像《棒球英豪》,不过说实话我真的没看过这部经典动漫……以及,我百度了下情节,这部作品应该和我的小说很不一样吧……嗯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