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洞旅行指南》读后感锦集

《黑洞旅行指南》读后感锦集

《黑洞旅行指南》是一本由[美]珍娜·莱文(Janna Levin)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洞旅行指南》读后感(一):一本故事,适合旅途中阅读的小事

感谢赠书,正巧收到书的第二天开始一趟铁路旅程,在火车上把这本书看了大半,昨天把这本书看完。

一本很好的故事,在最初的阶段真的很清晰的能够理解什么是黑洞,怎么接触黑洞,你对黑洞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又怎么逃离黑洞。

也许是我中断了一段阅读的关系,尾声阶段却感觉变得逐渐晦涩,需要多加思考还不能确定是否清晰地辨识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黑洞旅行指南》读后感(二):我厌倦了一切,唯独没能厌倦宇宙

每年的某个时候,我都会默默emo很久很久。就像有一天夜里我读着读着这本书,便陷入了某种漩涡:我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像活着一样。我站到自己的旁边,看着自己故作清醒的样子,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太可笑了!我觉得那就像是宇宙的大得可笑,和人类的小得可笑。那一刻我忽然听到有一颗黑洞在笑,不止!千亿颗黑洞,在光都逃不出的地方,狂笑不已。

还好,在我最emo的时刻,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有全宇宙数不清的暴风眼一般的黑洞在陪着我。我不管它们是有多么可怕,又或是伟大,它们与我,实际上都无差。这个宇宙中,万物永远都只会拥有同一种命运,那便是必死无疑。

当然,黑洞会死得更美一点,这我得承认。

我永远都会承认,宇宙总是那么美,连宇宙中的每一颗恒星,每一颗黑洞的死亡,都那么美!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如今我厌倦了一切,唯独没能厌倦宇宙。

宇宙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还让我着迷的事物。 尼采和木心全靠艺术活下来,而我如今,全靠宇宙活下来。

我说过了,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开,在我少许的行囊中允许被装入一本黑洞的书,我会毫不犹豫地选这本。为了它精准的叙述、思想的深度,和想象力的凄美。

特别是那最后一章。有人说物理的定律就是命运的定律,所以最后那悲壮又绚烂的几页,那关于宇宙终极命运的描写,确定不是生物文明所能想象的最华丽的交响乐吗?!

好了,那些关于emo的感概就到这里。接下来需要记录,2022年7月,关于那些奇奇怪怪知识点增加的笔记,留在下方:

1,从前我一直没能想通的关于宇宙曲率为0、宇宙是平坦的图景,在本书14-16页的地方,我得到了彻底的顿悟;

2,终于弄清了光速为何永恒不变。在本书中,我对相对论的领悟也更深了一步;我甚至意识到,连死亡都是有相对性的,比如奇点的死亡,就比其他的一切死亡更加绝对;

3,黑洞喷流:黑洞有着火山一般的性质,它是星系杀手;

4,原来原来,几十亿年后,不仅仅太阳会死去,连银河系也会与相邻的仙女系大星系相撞,在一片混乱之后,两个星系中心的超大黑洞就将会结合在一起(我好期待那壮观的模样,只可惜,就如今生我无法亲眼见证一颗简单的戴森球一样,我亦无法看见这一切)(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名为“人马座A星”,其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

5,更近一步弄清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悖的地方:相对论描述的引力,量子力学描述的是物质。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宇宙中所有的基本力,除了引力!

基于量子力学,信息如能量般守恒,黑洞里的信息必然要传出来;但基于相对论,没有任何物体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黑洞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因此不可能有任何物质可以逃离黑洞。

以上为两大物理原理的一些基本相悖之处(弦理论加油促成大一统!);

6,实际观察到的黑洞性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推翻量子力学。我忽然发现研究黑洞,实际就是在研究宇宙的上限,研究万物最基本的那一个底层原理(现在有两个,且不相容)。可惜我们还未触及其根本;

7,量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0和1,在一个比特的同一时间只有0或1,只能存在一种状态(与经典物理学一致);但量子比特可以同时是0和1,两种状态同时存在(别忘了既是粒子又是波);

8,本书中出现过的关于宇宙的猜想:

I,黑洞里的奇点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一致,也就意味着每一个黑洞里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在一颗小小的黑洞里;

II,宇宙可能是多维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维,是宇宙展现给我们的,还有其他的维度被藏起来;一些弦理论物理学家也提过宇宙可能有12个维度,其他维度被卷起来了(会不会跟暗能量或者暗物质有关);

III,宇宙实际是二维的,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副根据二维信息投射的全息图而已;黑洞也是同样的同理,这个猜想可以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统一!(我简直瞳孔震惊,想象力太美!)

宇宙就是这样,它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就耗尽我的想象力和惊力。于是我累了,我要去找我的木星了。

《黑洞旅行指南》读后感(三):张双南:黑洞的诗与远方

《黑洞旅行指南》推荐序

编辑邀请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导读,因为他觉得对一般的读者来说,该书不是很好理解。我经常收到为各种科普类的图书写推荐语或者序的邀请,我最终答应的很少,主要原因是我只有读了书,或者至少也需要浏览一遍之后,才能够决定是否写。但是我工作太忙,很难找出时间读这一类的书。

然而我立刻就同意读一下这本书,因为我非常喜欢作者的另一本书《引力波》,而且还为它写了推荐语: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被我称为2016年最美的科学事件,不出意外今年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也曾经“嘲笑”他们这么多年来能够“自娱自乐”地坚持下来。这本书讲的正是这些传奇故事!

有趣的是,“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果然使参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的三名关键的科学家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以前写过一些关于黑洞的科普文章,它们集中收录在我自己的科普书《极简天文课》中的“极简黑洞”一章里,里面讲的内容和这本书差不多,但是更加简略,只有大约7000字。这本书作者的文笔和对科学的解读能力都比我强很多,如果读者读不懂这本书长达4万多字对黑洞的讲解的话,大概率也读不懂我用了7000字对黑洞的讲解。所以我决定不用我以前写的科普文章作为这本书的导读。

打开这本书后,我就被震撼了!“没缺陷、不常见”,这就是我的瞬间反应。听说过我的美学理论的朋友都知道,我认为我们大脑的审美过程就是做两个判断:一个是价值的判断,如果符合审美者的价值观,那就是“没缺陷”;另一个是见识的判断,如果审美对象对于审美者是“不常见”的,那么审美者就会得到“美”的结论。按照我的审美理论,没缺陷、不常见 = 美,没缺陷、很常见 = 俗,有缺陷、不常见 = 丑,有缺陷、极端不常见 = 极丑,完全没缺陷、极端不常见 = 极美。根据这一点,可以得到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大脑审美公式,也就可以对每一个审美对象做出“美度或者丑度”的计算。这本书对我来说大概是“美”或者“极美”的,美度可能在90%~95%之间。之所以没有打满分,是因为我们对引力和黑洞的理解还不是非常完善,所以这本书对黑洞的部分讲解不一定完全正确,而且有些理论猜测和我的黑洞理论也有所不同,“没缺陷”的打分上要留一点点余地,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研制更加先进的X射线望远镜来观测太空和研究黑洞的原因。

首先说说这本书哪里不常见。这本书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科普书的写法很不同,因为这根本就是一部史诗,是关于黑洞的诗与远方。我真的没有想过科普书竟然可以这样写!既然是诗,那我就从诗的审美角度简要评论一下。我认为,诗就是虚拟现实(VR)的语言表达。虚拟的目的是产生意境,表达的主题来源于现实。诗之“美”就体现在我们能在不寻常的意境中忘却现实的缺憾,从而品味现实的“没缺陷”。

这本书的主题是黑洞,并不是凭空想象的黑洞,而是真实宇宙中的黑洞,或者说是科学家现实理解中的宇宙中的黑洞。通常我们写关于黑洞的科普书,无非是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介绍黑洞的性质,也就是基于我们理解的引力理论,黑洞应该有哪些特征。更多时候我们还会介绍用各种各样的天文望远镜对黑洞的观测结果,包括展示大家都很熟悉的黑洞照片。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离黑洞很近会看到什么,如果进行一次黑洞旅行会发生什么。我们不会用诗的形式去描述,而是会用尽可能直白的语言。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很直白的。我曾经在多个场合表达过,科普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通信”,有发送方,有接收方,而通信的效果只能以接收方接收到的有效信息量来评估。发送的信息再多、再深刻、再精确,如果接收方没有收到,那通信就是失败的,科普就没有效果。因此,我们写科普文章或者专著时,会尽量用读者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就不太可能是诗。我曾经和一位著名的诗人交流过,我说您的这首诗里面的某某地方很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是不是应该改成这样更好一些?他回答我说,诗是不注重逻辑的,而且有时候还会故意违反逻辑,故意反过来。科普很显然是必须要讲逻辑的,不但要逻辑正确,而且要尽可能清晰直白,避免任何可能产生的误解,所以我以前很少见到用诗做科普的,我自己也尝试过(文末是一个例子),但是很不成功,很多朋友都说看不懂,我后来就很少这样做了。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虚拟的,从书名《黑洞旅行指南》就能够看出来,这里的“生存”不是黑洞的生存,而是去黑洞的旅行者的生存,更合适的书名可能是《黑洞旅行攻略》,这样也许会更加吸引读者。到黑洞旅行并不是多新鲜的主题,在关于黑洞的很多文章和书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我自己写过文章而且也做过很多次科普报告,电影《星际穿越》的主题其实就是到黑洞里面获取量子信息验证科学理论。但是整本书营造出来的意境都是围绕黑洞旅行展开的,这就不太常见了。

既然是对意境的描写,既然是诗,用的语言就不能是我们平常的大白话。我认为,要产生意境,描述意境,诗人就得处于“激发态”,平常心是没法写诗的。比如,李白饮了酒才能作诗其实是很科学的,适当的饮酒之后就可能具有那种尼采所发现的“酒神精神”,就有可能写出好诗了。当然并不是只能靠饮酒才能进入激发态,有很多种情形都会让我们兴奋、激动,诗兴大发。爱也是一种激发源,恋爱中的人就常常诗兴大发。这本书的作者一定非常爱黑洞,所以在写黑洞的时候,才情不自禁地具有了酒神精神,吟出来黑洞的诗与远方,这个远方就是去黑洞旅行的浪漫。

由于是虚拟的,这本书中黑洞所具有的诗情画意就远远超越了现实中我们所知道的黑洞。由于是在意境中,作者就可以让很多现实中发生不了的事情在诗里发生,让去黑洞旅行的你看到、经历我们的天文望远镜所无法窥视到的精彩。然而,作者毕竟不是在虚构,甚至都不是在以一种科幻的方式描述,这里的诗并不是不讲逻辑,而是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黑洞知识和我们已经理解的科学规律,做了一些很合理的发挥,既不失科学的严谨,又具有诗意的浪漫,是真的没缺陷!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不觉得是在读一本科普读物,你会有一种懵懂和飘然的感觉,有一瞬间好像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好像并不是处于这个地球上。这种感觉,不就是读到一首好诗的第一次感动吗?尽管这种感动不一定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谈论的主题,但是会让我们难以忘怀,会“勾引”着我们再读一遍,再读一遍,就像醇酒对品酒者的吸引一样,直到我们真的品到了真谛,回味无穷。我终于理解了编辑为什么觉得这本书不太好懂,因为这不是一本常见的科普书,这是关于黑洞的史诗,值得我们多读几遍,细品黑洞的完美,细品黑洞的虚无,细品黑洞的波澜壮阔,细品黑洞的惊心动魄,这就是黑洞的诗与远方。

也许有一天,你真的要出发奔向黑洞,恭喜你,你已经做好了准备,虚拟的现实就要变成客观的存在了!当然,我还是要悄悄地提醒你,带上这本书吧,万一你一激动就忘记了攻略的一些细节呢?

张双南

2022年2月14日于清华园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

信不信瘦人比胖人下落慢

那时胖是没缺陷不常见

胖人当然不接受挑战

四百多年前,伽利略说

瘦人和胖人下落一样惨

那时瘦人胖人已等权

还是没人愿意做实验

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说

那我们就来做个假想实验

胖人一直站着有点难

这就等同于杨利伟站在加速的火箭

因为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无法分辨

爱因斯坦接着说

让我们再做个假想实验

假如电梯坏了你想体验

那就如杨利伟在太空漫步很浪漫

这又是因为引力就是弯曲的空间

因为爱老师的假想实验

广义相对论被发现

爱老师说,胖人的质量大

胖人周围有更弯曲的空间

所以胖人的生活更艰难

你和我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开始相约

我们想一起自由落体逃离尘世

我们一起穿越,只留下你情我爱

但是你美丽的眼睛有一丝忧郁

你说如果我下落得慢你要带着我

我说如果我拉你我们会融为一体

我们会下落得更急

但是你和我

我们的合力抵消怎么会变快

只能是我们的爱情产生能量

让亚里士多德心花怒放

让伽利略看得目瞪口呆

爱因斯坦老师最浪漫

同学啊,你是她的爱情

你的物质转化成了她的能量

你就是她的核电站

于是我来到了南山南的南山

想象着你和我一起

如初冬的小雪

在微风中飘飘悠悠飞去

伽利略和爱因斯坦都没有错

我在雪上也如你身轻如烟

我们一起雪上飘舞

如杨利伟刘洋太空漫步的浪漫

(张双南,2016年1月发表于微信公众号“诗意的日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