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的读后感大全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的读后感大全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是一本由格雷格·迈克劳德(Greg McLeod) / 莉兹·马文(Li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读后感(一):可贵的是能勾起好奇心

字不多,很快能看完,但因为这本书激发起的好奇心,查了好多资料,发现这本书的插图看着有故事感,其实还是很严谨的,颜色、外形,都相当写实。

可贵的就是这一点 ,一本书不厚,却因为能激发读者的好奇,让读者自发去搜索资料,莫名其妙就锻炼了自己的资料搜索能力(不是吐槽哈哈哈),真正地把一本书读厚了。

对动物类科普多了份自信心,以后可以买点更厚的书来读(没那么怕了),这本算是一个有趣的入门。

希望能多一点这样的小百科啊,没有阅读负担的感觉很棒~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读后感(二):《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送给孩子们的夏日消暑科普拓展书

孩子们都放暑假了,炎炎夏日,不知道去哪里?图书馆就是不错的避暑胜地,有空调,还有精神粮食。 最近两天,发现图书馆里明显多了一倍的人,清一色都是学生。 如果家附近没有图书馆或者书店,买书回去给孩子看就是不错的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让孩子看书久了,孩子会觉得无聊,要求看电视,玩游戏。 确实,当大人感到无聊、厌烦的时候就会想要看看电视或者玩游戏,更何况是孩子呢。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这本书,就特别适合孩子感到无聊的时候看,保证孩子一看就停不下。 看书名就感到莫名的喜感。这本书以手写体的形式,介绍了动物们,不为人知的生存技能,让人感到惊讶的同时,也佩服这些动物的聪明与狡黠。 这不是一本正经的科普书,而是一本动物科普拓展书,里面有可爱有趣的插画,给孩子揭示了我们熟悉的动物,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这本书的作者莉兹.马文( Liz Marvin )是一名编辑和作家。本书采用是手写体,语言活泼幽默。 书里每种动物有配有充满童真的插画,这本书的插画作者是格雷格.迈克劳德( Greg McLeod )。他曾经获得英国插图画家协会金奖,并制作过多部动画短片。 01.让你意想不到的动物技能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我们常见的动物,他们不为认知的小秘密。 我们去动物园里面会看到长颈鹿,身长脖子吃游客们伸出的胡萝卜或者树叶。可是你见过长颈鹿喝水吗? 喝水对于长颈鹿来说可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长颈鹿喝水要前脚叉开,高高撅起屁股,嘴巴才能喝到水。想想都觉得搞笑。 也许是因为这个姿势实在太尴尬了,所以长颈鹿一般都几天才喝一次水,估计会在无人在场的时候进行。 说到大象,我们普遍的印象就是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可是,你知道吗?大象听声音不用耳朵,而是用他的腿感受声音呢。 关于章鱼,大家都知道他有8只手(触手),他们可厉害了,8只手可以同时工作呢。 是不是很有趣呢?书里介绍了将近60种动物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就像一位喜欢观察小动物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日记本一样。 02.为孩子打开一扇独特的视窗 只有薄薄的一本,不仅可以拓展知识,作为正经科普的补充读物。 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和理解动物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性。 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发孩子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帮孩子打开一扇观察自然界的独特视角。 总结一下,这是一本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一体的口袋书。任何时候翻看都会别有一番滋味,闲来无事翻一番,上课写作业累了翻一番,不但可以让孩子放松神经,还可以学到新知识,一举两得。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读后感(三):有一种陪伴,是和你一起读绘本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

8.9

格雷格·迈克劳德(Greg McLeod) 莉兹·马文(Liz Marvin) / 2022 / 中译出版社

有一种陪伴,是和你一起读绘本 ——评《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

对大多数上班族家长来说,长达2个月的暑假生活,可谓水深火热。尤其对于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天天“十万个问什么”?文字为社会会费, 老虎为啥咬人,狗熊为啥不吃肉……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会让家长难以招架。 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囧状,那么陪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和孩子一起读《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这本书吧!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这本书,非常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共读的一个绘本。插画家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插画协会金奖获得者,格雷.迈克劳德。他的作品曾经入围了英国电影学院奖。 书里讲了一百二十种动物,他们一些与众不同的天赋和故事,甚至还包括一些绝技,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而且这本书他是手写体,纸质非常好,质感很好。带娃累成狗,这是众多家长默认的事实,尤其暑假带娃, 这本书,大人看了也觉得非常舒服,有一种享受。绘画和这个文字是分开的,里面有许多这种动物知识。绘画惟妙惟肖,有的画非常有喜感。尤其火烈鸟是粉颜色的,在浅水湖畔这些华贵的鸟类,总是一副高傲的姿态,但这种现象只能维持到吃饭之前,吃饭的时候,就丢掉了高贵的本色,将脑袋扎进水里面,左右摇摆接着觅食,和先前的不食人间烟火,截然相反,真是不同凡响。 狐狸大家都知道非常狡猾,但是狐狸拥有一个内置罗盘,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狐狸的视网膜呀可以看到一圈阴影,让他们能准确准确的判断猎巫的距离,这对于兔子来说,绝对是个噩耗。 这本书的审校人是卢璐,微博科普博主,是自然科普专家在北京动物园国家动物园,动物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从事科普教育工作,专业知识丰富,经常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博,参与中央电视台《动物来了》节目。 这本书大人读了也感觉很轻松。一边陪着孩子,给孩子讲一讲这些动物科普知识,大人也从中学到一些动物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吧。 因为家长喜欢看那个动物世界吧,其实大人和孩子一块儿共读一本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这个阅读习惯,也是一种亲子陪伴。沉浸式带娃最佳方式,莫过于陪着孩子读绘本。一路成长,一路陪伴!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读后感(四):笑不笑由你,反正我笑了:D

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除了我自己可以在居家的“崩溃”之余找到些许快乐,甚至娃也可以在“正经”科普书(如DK系列)之外,增长一点关于动物的不同寻常的知识。

不正经的知识,配上也不那么正经的手绘,再加上特意选取的非印刷体的手写体讲解——那些或常见或不常见的动物们,从此终于开始透露出它们惊人的秘密,并展示出它们不为人知的聪明狡黠和搞笑技能......

哦不是,是正经技能!

为此,我还特意拾起了自己生疏的手帐技能,简单做了一小页读书笔记——

除此之外,再挑选几个常见动物的有意思正经技能,与大家分享——

大熊猫

也许有人党得大熊猫很懒情,但它们认为这都怪......竹子和低温。它们最喜欢的这种食物卡路里很低,所以它们行动缓慢,以此来书省能量。也有例外:在做气味标记的时猴,为了尿在树木尽可能高的位置,它们会一主正经地做出与平时个性不太一样的例立动作——像在演杂技。

蝙蝠

蝙蝠是敏捷的飞行家,但你没办法叫它们到地面上来。它们腿部的骨骼十分纤细,基至无法走路,要想飞行,也得从高处突张落下才能起飞。蝙蝠就连在生崽时都是例挂着的,幸好它们很擅长接住孩子。

袋鼠

雄性袋鼠的肌肉异常发达,一跳最远可以跳出约7.6米;它们还会互相击打,比比准才是景强壮的。人们还发现,雄性袋鼠会屈仲上肢来吸引此唯性——目前还不知道雌性袋鼠会不会对雄性袋鼠的这种行为翻白眼。

山羊

这群总是在大嚼食物的跳跃高手和狗一样聪明,还喜欢交际。山羊能和自己的人类伙伴建立关系,能学会在被呼唤的时候赶过去。山羊们互相之间也关系融洽,它们甚至能学会羊群中其他羊的口音。

希望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借着这样的快乐阅读,与大自然发生更自然的连接~

《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读后感(五):小动物那些天生的“梗”

今天读了一本很有趣的插画书《别笑!我的技能很正经》,说的是地球上那些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小动物们。

这本可爱的小书,作者有两位,一位是格雷格·麦克劳德,他负责画小动物。格雷格是一名插画师、动画片制作人和导演,曾获得英国插画协会金奖。他本人十分热爱小动物,爱和孩子们一起养宠物,据说他有只宠物兔子名叫“摇摇”,长得像极了电影《巨蟒与圣杯》中的杀手兔。出于对他的爱好和职业推测,我想这本书里绘制的动物,说不定就是他电影作品里的原型呢。另一位作者叫莉兹·马文,是一名编辑和作家,虽然没有养宠物,但给她卧室窗外的几只鸽子分别起了名字。 这本书以全彩的印刷形式,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小动物,重点展示了它们的隐秘技能,对,也就是那些极具代表性、但通常不出手的技能。

比如说长颈鹿,雄性长颈鹿一般可以长到18英尺高(5.4米),母长颈鹿可以达到14英尺高(4.2米),个子这么高,它们怎么喝水?答案是:前腿撇开,后腿蹬直,就像书中的图这样。这个动作想必对核心要求非常高,所以长颈鹿好几天才喝一次水。书中还提到了他们打架,嗯,就是靠互相“甩脖子”啦!

国宝大熊猫,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它们在野外占地盘的时候,会倒立撒尿。呃,实在难以想象,不会尿到自己脸上吗……书上说,熊猫因为吃的竹子热量低,所以动作缓慢。我还想补充一下:熊猫其实是吃肉的,会偷家养的猪吃,还会偷人家啤酒喝,生性并不温和。

说完大熊猫,就不得不提一下跟大熊猫名字十分相近的小熊猫。说是小熊猫,其实跟熊猫也没什么关系,而且和憨态可掬、行动缓慢的大熊猫不同,小熊猫身手敏捷,攀爬能力强,喜欢钻来钻去,是全世界动物园逃跑次数最多的动物了。

这样的动物介绍还有几十种,如果从戏剧的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的隐秘技能,我更愿意称之为:这个动物的天生“梗”。倘若正好将这个动物运用在影视作品里,那这些“梗”将角色最鲜活的代表操作了。推荐给动画片编剧和导演看,也推荐给带宝宝读书的父母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