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精选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精选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是一本由[比]彼得·胡斯 著绘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一):给孩子的天文物理启蒙大书

你看过的最大的绘本有多大? 我看过的最大的绘本有两本绘本合起来那么大。喏~就是这本集天文学与物理学知识于一体的《太阳记》。 · 它是有由中译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新绘本,图画色彩艳丽,很受孩子们的喜爱。非常适合所有对天文学、物理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 · 收到书的当天,孩子们看到它就特别吃惊:“哇,好大一本!妈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绘本?它是讲什么的呀?” · 因为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绘本,所以孩子很好奇,也更愿意去翻看。 · 本书共分为4分 · 第一部分带我们了解了史前天文学,古埃及、中国、玛雅人、古希腊人、印度河流域、阿拉伯、印加人、阿兹特克人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天文学的各种认识。 第二部分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从中世纪到现在的天文发展史,让我们了解到各时期的各大天文学家以及他们主张的观点和学说。 第三部分则向孩子们科普了有关光的“光学”知识,比如奥古斯丁·菲涅尔的光学理论、光子、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光的波长分类、有趣折射、反射、衍射等的光现象。 第四部分则科普一些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天体现象,如日食、月食等。 · 读的过程中,当果果读到爱因斯坦、卡尔·史西瓦等物理学家的物理学说对天文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的时候,他说:“太棒了,我就对天文学、物理学等感兴趣,我以后也要学好物理。” · 都说,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好奇心的催动下,打开天文学知识的大门,又进一步激发起孩子对物理学知识的热情,我真的好开心。感谢中译出版这么好的绘本。 · 当书中讲到光的折射和反射时,我们又特意做了镜子光反实验和筷子入水的折射实验。当我们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将书本上的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孩子对光的反射、折射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也让孩子明白:生活处处皆学问。 · 用镜子反光的实验真的很好玩的,孩子最喜欢玩,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这个游戏。经常是几个孩子一起,比谁的光斑在墙上变化更快。今天,我和果果、苇苇一起玩起来,比赛起来也依然特别开心,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 而且,每次和孩子一起共读绘本我就觉得很幸福,因为它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还让我们体验到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起来的乐趣,增进了我们的亲子关系。 · 所以在这里,我还想告诉各位:阅读时一定不要脱离生活实际来理解知识!读到可融入生活的知识点时,带孩子一起动手操作起来,玩起来,可是非常有趣、且能改善亲子关系的哦!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二):远离咆哮额娘,不爱学地理的娃们看过来

孩子们

永远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

家长们

永远活在“别人家孩子”的羡慕中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

评价人数不足

[比]彼得·胡斯 著绘 / 2022 / 中译出版社

面对孩子,即便是“五项全能”的妈妈们也是黔驴技穷啊。

今天这本《太阳记》会让你瞬间豁然开朗,妈妈们不用天天摇旗呐喊!“去学习”

深有体会,无论是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如果孩子不能主动式的吸入,一切都是白Fèi

这本《太阳记》在绘图计上,让每天泡在黑白字课本中的娃们眼前一亮。

作者彼得·胡斯把人们印象中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科学家们绘上可爱的色彩。,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他们,进而爱屋及乌的爱上他们研究的天文科学。

这本绘本从多个维度引领孩子走进远古的天文世界,每一帧手绘都极其符合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幻想本性。

它带领孩子们驾驶着时光机器,穿越时光隧道,去探索几千年以来太阳在古埃及、中国、玛雅、古希腊、印度河流域等地区文明中的意义。

让孩子们去触摸太阳神话传说、天文历法、艺术文化、历史遗迹、生命历程、物理学、科学技术等众多方面。

几乎涉及了人类掌握的关于太阳的来世和今生——从日食到核聚变,再到北极光,孩子们看到这壮观的一切将会为这颗恒星的成长而惊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著名太阳物理学家汪景琇看到这本绘本,感慨道:“这是一部跨越亿万年的太阳史诗,兼具了艺术的精湛、历史的厚重,更有科学的严谨。它用磅礴的视野和细腻的观察记录了太阳、宇宙、人类、文明及科技的走向,是一部能够满足孩子好奇心,激发孩子求知欲的科普大书。”

“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说的这本书,除了绘图让人眼前一亮,图书为了方便广大读者能够顺利流畅的汲取这部科普著作中的精华,中译社还专门设计了一份词汇表随书附赠表。

对“黑矮星”“太空黑子”“超巨星”等数十个专业词汇进行了权威解释,助力读者阅读。

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是为了喜爱而读书,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由内而外的向上生长和汲取!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三):男孩喜欢的天文,女孩喜欢的色彩,这本罕有的太阳百科不容错过

文/辣妈Abigale

01 从不感兴趣到大爱 不得不承认,女生天生对某些方面不感兴趣,比如天文星象宇宙之类。 拿到这本《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虽然超大尺寸的精美烫金装帧让我惊艳了一眼觉得一定是本好书,我依然把它推给了爸爸。

超大尺寸,精美烫金工艺

爸爸只扫了一眼,就说,“不适合帅,他现在看不懂”。爸爸每次讲故事都是我和帅宝各种要求才勉为其难为之——让爸爸讲故事有多难,相信不少妈妈都有体会。 结果帅宝自己翻了起来,并且喊我,“妈妈,快来看,快来讲,这书太漂亮了!” 我于是硬着头皮打算照本宣科,结果一翻开就被妥妥吸引了!

实物图

风格突出色彩明快的内页设计,丰富饱满又注重细节的插图组合,包罗众多又简洁清晰的知识点串联…… 重点是插画中出现了很多孩子喜欢的新奇怪异元素,文字内容部分,就连我和爸爸认为“他可能听不懂的”生涩专业名词、拗口国外人名、难懂的神话传说,他都一并“看”得津津有味。

我想起了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到的: 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 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 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因为帅宝喜欢,所以我也更加喜欢。

02 从神话传说到天文物理 你知道数字13会带来厄运的说法从何而来? 古埃及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共计360天。之后又额外增补了5天,称为“第13个月”。 那时,尼罗河会处于最低水位,并伴有虫害发生,古埃及人认为第13个月充满了灾祸。数字13不吉利的迷信说法因此而来。 你知道十二星座是怎么回事吗? 古巴比伦人精于占星术,这是以数学计算为基础的科学实践。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黄道带分为12等份,即黄道十二宫,各宫中含有一个黄道带星座,就是十二星座。 很多我们熟知或一知半解的神话传说,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来源。 神话传说是科学技术的最初起点。人们通过神话故事,联系实际,辅以想象,付出相应的科学探索行动。 本书探索了几千年来太阳在不同文明中的意义,涵盖了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天文历法、艺术文化、生命历程、物理学、历史、科学技术等众多方面,几乎涉及了关于太阳的所有知识。 孩子为其中的炫彩插画和新鲜表达所吸引,大人也拓展了关于太阳的诸多知识。

03 孩子获得了什么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如篇首所言,我和爸爸以为孩子还小,可能看不懂。实际上,一本书只要具备了吸引孩子的特质,孩子一定能从其中有所收获。 比如,帅宝最近天天翻这本书,他知道了太阳很神奇,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太阳神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并具有很厉害的魔力。 比如,他记住了浑天仪——因为听起来跟哪吒的混天绫很像,知道了望远镜可以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天空,他喜欢古巴比伦文明中守护太阳花园的两只可怕的蝎子…… 比如,他知道了月亮和其它星星的光来自太阳反射,他好奇太阳黑子如果太多怎么办?太阳会不会也变黑不发光了? 诚然,他记不住组成太阳的67种化学元素,不理解太阳以多大的速度绕着银河系中心飞行……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了解和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接受和拓展了一些新鲜词汇,也许对于科学启蒙、艺术审美的发展也有帮助,谁知道呢?孩子总能上喜欢大人预想之外的神秘事物。 最重要的,孩子喜欢。孩子喜欢,大于一切其它收获。

04 写在最后 我跟爸爸说,我们不要替孩子做决定:不是我们自己觉得什么好看、什么他能看懂,他就真的如我们所想的一样。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并非如此。孩子的接纳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远非我们所想。 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接触更广泛的领域,孩子自己会发现他的兴趣点和天赋。 这本书推荐7岁以上孩子阅读,但是帅宝目前不到3岁(到8月份3岁),并不妨碍他每天都翻。因为他觉得,这本书太美了! ——End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四):兼具童趣与艺术性的太阳百科全书,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一年为什么有365天?

一天为什么划分为12个小时?

为什么黄道十二宫划分为12个?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

你会想象这样都与我们天天见到的太阳有关吗?很不可思议吧,太阳我们天天看见,可是却对其了解甚微。

为了增加孩子对太阳相关知识了解,中译出版社出版了《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这本书则是一本罕见的专题讲述太阳的前世今生的高颜值科普绘本,从时间、地域、学科三个维度,讲述了太阳以及与太阳相关的科学知识,展示了从亿万年前至今,世界各地各种文明对太阳的观察和记录。同时为了满足孩子爱看图片的习惯,书中采用了36幅精美跨页大图,各种细节清晰可见,可以说这套绘本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大最清晰的绘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物理学专家汪景琇曾评价这本书时说道:这是一部跨越亿万年的太阳史诗,兼具了艺术的精湛、历史的厚重,更有科学的严谨。它用磅礴的视野和细腻的观察记录了太阳、宇宙、人类、文明及科技的走向,是一部能够满足孩子好奇心,激发孩子求知欲的科普大书。

和孩子共读这本书时,我发现作为儿童科普绘本,这本书有三点很让人感动:

首先,作为科普书籍,市面上很多书籍大概率就是拿数据或者科学理论来科普,但是这本书却不同,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并不避讳一些神话故事,而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将与太阳有关的知识如实记录,没有任何删减。

比如它讲到太阳在中国传说,说宇宙如同鸡蛋一样混沌一团,巨人盘古用力撑破鸡蛋,轻而清的东西上浮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下沉凝结为地,1800年后,盘古死去,他的双眼化作为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海洋和河流。

书中也提到墨西哥关于太阳的传说,在他们眼中,太阳和月亮是双胞胎英雄鸟纳普和斯巴兰克的化身。

当时在看的时候,我不想让孩子看这些神话,总觉得妨碍他去吸收真正的学科知识。

越看到后面我越发觉得,当人们对于一个事物不太了解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用神话来解释它的起源。先辈们也正是因为这些神话故事才对其产生研究的兴趣,才有后续我们学习的物理学、历史、天文历法等科学理论。

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就是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过于功利性,往往看似一些荒诞或者无用的知识,有时候却能悄悄的给孩子打开一扇好奇之门。

第二点就是书中精美的插画,没有像传统科普书籍中一板一眼,力求让你看到真实的事物,这本书的插画可以说是带有童趣味。后来才得知这本书的作者是获得多项国际图书奖项的比利时画家彼得·胡斯,怪不得画的如此精致逼真。

比如这幅画,你会看到玛雅神话中的太阳神基尼齐.阿豪对着小朋友吐舌头。

还有这幅画,爱尔兰人在彩虹的尽头挖金子,而且他还挖到了:

另外当有人在石板上记录“哈雷彗星”时,一只猫双脚站起来偷看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这本书特别可爱。

当然在正式科普知识的时候,它也不马虎,在科普太阳光斑对宇航员的影响时,它根据真实的场景进行绘制,力求用图像串联相关知识,便于孩子记忆。另外这本书还配有词汇表来查阅相关术语。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兼具科普性和童趣性的绘本,时而严肃,时而幽默,即保留了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让其学到科普知识,可谓一箭双雕。

第三点就是这本书借讲述太阳来传递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让孩子看到坚持的意义所在。

人类对太阳的研究可以说是已经有几十亿年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光、发明了太阳镜、制造了宇宙飞船等等,当人类取得这些成就时,它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前行。

在书中我们看的只是简短的几句话,往往是是先辈几十年或者一辈子的研究成果。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地研究,才让我们了解到:

光是什么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星星闪烁的原理是什么

.....

现在很多父母都期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看完先辈们对太阳的研究,我觉得不如教会孩子坚持不懈更为重要。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里的乌龟,即便输在起跑线,却也凭借自己的坚持取得胜利。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曾讲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毅力。”

写完发现自己写得有点偏,不过我觉得对于这本《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儿童科普绘本而言,传递的科普知识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孩子在书中提升自己的眼界,开拓思维,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未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曾经看过脑神经博士赵思家讲过的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有启发:

宇航员很厉害,不是说因为他们去过太空厉害,而是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有多么危险,有多少不可预测的事情会发生,但他们都能坦然面对。比如说,在太空中流眼泪,眼泪不会落下去,而是聚集在眼睛周围,可能导致暂时眼盲,伸手不见五指,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但宇航员不会害怕,他们知道背后的科学道理,会有多种方法去解决,所以能够镇定应对。

所以说,让孩子看科普书籍的意义远不只是让孩子学习知识,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江澎说:“儿时阅读真的会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时机成熟就会生根发芽”,我觉得这本《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或许让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太阳记:从太阳神到观星者》读后感(五):比利时新锐插画家著作的《太阳记》,涉及了关于太阳的所有知识

我们都知道数字13在外国不吉利,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这其实跟太阳有关。古埃及太阳历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个季节持续4个月,每月有30天,共计360天。在此基础上,古埃及人又额外补了5天,也被称为“第13个月”,这5天是一些神明的生日。这样下来,一年就有365天了。

不过,由于第13个尼罗河处于最低水位,并伴有虫害发生,所以古埃及人认为第13个月充满了灾祸。从此,数字13就被认为会带来厄运。

在《太阳记》中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看似普通简单,却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同时,书中还记录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度关于太阳的故事,从古埃及、古中国、玛雅、古巴比伦、古希腊到印度河流域、阿拉伯、印加。

人们和太阳的故事不仅涉及到天文学,更是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丰富知识的同时,既能领略到世代人民的智慧,也会感受到人类追求真理的艰辛,增强探索宇宙的信念。

太阳一直在人类历史上倍受推崇,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也有很多人类关于太阳的探索记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天文学竟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史前的天文学家研究探索了很多关于太阳的知识。

有考古学家认为,拉斯科洞窟中的一些壁画可能是16500年前描绘的关于恒星的图像;科学家在印度发现了5000年前的超新星爆炸岩画,其中有两个明亮的天体,一个是太阳或者月亮,另一个是超新星;史前时代因纽特人还利用海象的牙齿制造了象牙护目镜,用来阻挡太阳的有害射线……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不仅记录了日食、月食的发生规律以及早期的太阳黑子和超新星想象,还为了观察天文星象,将天空分为二十八星宿。《尚书》中记录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这是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不过,早期的天文学家一般由祭司担任,他们从星星所处的方位,解读神明传递的信息。人们认为天体是能够决定天气和季节的神灵。通过解读或预测天空中的各种变化,人们制定了日历,用以标记季节,指导播种、收获。

由于最早的文化与神明有关,神话传说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太阳记》中就记录了关于太阳各地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幻想。

不过,即使地域不同,人们的思维竟然有时候会撞车。

比如,在我们中国的神话中,天上原本有十个太阳,后羿射了9个太阳,留下1个太阳。而在阿兹特克人的传说中,在现在的太阳出现之前,地球上还先后存在过其他四个太阳。而且在不同的太阳纪,地球上居住着不同的人。

在第一太阳纪,是美洲豹时期,巨人生活在地球上。阿兹特克人的羽蛇神曾与其兄弟特斯卡特利波卡展开大战,后来特斯卡特利波卡变成了一只能吞噬一切的美洲豹。

在第二太阳纪,特斯卡特利波卡掀起飓风来摧毁整个世界,想要报复羽蛇神,所以这一纪被称为“风日期”。

第三太阳纪“雨日期”,在大火和灰烬中结束,幸存者化身为蝴蝶、狗和火鸡。

威力巨大的海啸终止了第四太阳纪,即“水日期”,随后地球上的居民都变成了鱼。

太阳神托纳提乌是第五个太阳。阿兹特克人说他们所处的就是托纳提乌时期。

相似的想象还有很多,比如太阳每天坐着马车巡游,住在树上等等。

这些撞车的思维让人不禁联想,会不会有人比我们想象中更早穿越了各个大陆,又或者平行空间真的可能存在?

这些神话故事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天体的思考和探索,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人类向前发展的基石,不过探索科学的路并不平坦。

哥白尼临终在著作《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可是并没有改变人们的认识,因为当时的人们没法跟上他的理念,直到伽利略和牛顿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才让现代自然科学逐步发展。可以说,哥白尼提出的理论引发了一场科学体系的彻底革命。

后来意大利哲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是无限的,超越了哥白尼的模型,他第一个提出看到的星星其实是类似太阳的天体,宇宙中可能存在其他生命。可是他却因此理论被宗教判处火刑。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探索的脚步越来越快,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核聚变、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等离子体云、极光……

太阳能、光合作用、水循环、地球距太阳的距离……

《太阳记》这册书涵盖了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天文历法、艺术文化、历史遗迹、生命历程、物理学、科学技术等众多方面,几乎涉及了人类已经掌握的关于太阳的所有知识。

如此全方位的知识覆盖面让人惊叹。

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用心,一改传统的A4小版面绘本,采用了2幅A3拼接的大版面绘本,图片色彩鲜艳明动,对于远古传说神物的绘制带来《山海经》般的玄幻,对于现代人造卫星、极光、物理实验的绘制又展现出科普读物的严谨。

在提升阅读体验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作者高超精湛的创作水准。

它的作者是比利时著名新锐插画家,他的作品曾获得50本儿童最佳图书、2015年度最佳图书、2015年度最佳荷兰图书设计、2020年度白乌鸦等多个大奖。他的处女作《时间线》畅销20多个国家。

这本新作《太阳记》制作更加成熟、精良,丰富的知识蕴含量、超大版面的鲜艳彩绘,让人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领略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艰辛,更让人由衷产生一种自豪感,感叹大自然的浩瀚,赞叹人类探索世界的伟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