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轻科普 当古诗词遇到科学读后感精选

少年轻科普 当古诗词遇到科学读后感精选

《少年轻科普 当古诗词遇到科学》是一本由史军 / 临渊 / 于川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1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轻科普 当古诗词遇到科学》读后感(一):《当古诗词遇到科学》,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什么是科学? 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 也许你认为“科学就是科学家”、“科学就是动手实验”、“科学就是炫酷的观点和理论”,但是这些都太片面了。 其实科学无处不在,从你睁眼起床到闭眼睡觉,从洗菜做饭到打扫卫生,从花草树木到日月星辰,从随处可见的蚂蚁蜜蜂到博物馆奇珍异宝......处处都是科学。 那么,当古诗词遇到科学,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每次我们看到古诗词,总是沉浸在动人的音韵、漂亮的诗句和丰富的意境中。不过,除了这些美好之处,科普工作者们还能在古诗词的句子里发现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于是便有了植物学博士史军、少儿科普作者临渊、地质学学士于川联手所著的《当古诗词遇到科学》。 全书以21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线索,寻找藏在古诗词里的200+个科学知识。 你还记得千古绝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吗?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那么,“豚”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海豚或者河豚吗?都不是,“豚”在古代指的是猪。 世人对猪的印象除了做成菜肴的美味之外,便是脏兮兮的,不够聪明。万万没想到,经过科学研究表明:猪不仅爱干净,而且它的智商也不容小觑。 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我们知道:重阳节有插茱萸辟邪的传统。而“早在辣椒进入中国前,食茱萸才是真正的辣椒”却是冷知识。 陶渊明在东篱下所采的菊花,不仅能泡成菊花茶,竟然还能用来涮火锅。我们平时所认为的“一朵”菊花其实是“一束”花。 成语“劳燕分飞”中“劳”和“燕”是两种不同的鸟儿,这个成语出自萧衍《东飞伯劳歌》中的“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那么问题来了,它们为什么“分飞”呢?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这是著名诗人韦应物写的一首诗。它是什么呢?谜底就藏在题目中。 提出的问题,就让读者们自己去书里寻找答案吧! 这本好玩的科普书,视角独特,文字愉快准确,表达深入浅出,不仅融合了语文、历史、科学、人文等学科知识,还有充满童趣的手绘插画。 希望读者们在感受古诗词的浪漫美好的同时,还要探索古诗词背后的科学世界。

《少年轻科普 当古诗词遇到科学》读后感(二):当古诗词遇上科学

我们在上学期间,都会学习到很多古诗词。在这些古诗词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那份心情,还可能在脑海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快意。 最近我读了《当古诗词遇到科学》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古诗词的儿童科普书,其中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有趣,插图也异常精美。

在古诗词中,其实有非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比如那句“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非常的简单通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当局者迷。 在古诗词中不仅有浪漫美好,有哲理想象,也有科学知识。这也是因为古诗词的构思也与生活息息相关,诗句并不一定是完全凭空捏造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诗词在描写生活,叙述事实。 比如王维的那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在上学的时候也会非常好奇,所谓的茱萸到底是什么? 研究人员认为,古人佩戴的茱萸很可能是吴茱英。其中有个典型的证据就是晋朝的名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吴茱萸这种常绿小乔木的果实,嫩时是黄色的,成熟后变成紫红色,而且气味强烈。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就更想实际去观察一下吴茱萸,想去触摸一下,甚至想要模仿古人去佩戴一下。这成为了一个小的愿望,大概也称得上是科学的一个种子吧。 正如作者所说,这个种子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需要用好奇心和思考的雨露将它滋养,才能生根发芽。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已经长大,成了可以依托的参天大树。树上绽放的理性之花和结出的智慧果实,就是科学给我们最大的褒奖。 在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对科学也只有一些懵懵懂懂的认知,对未来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想象,尽管这些了解都是非常浅薄的,但随着我们认知的不断完善,也许我们能够真正靠近科学,完善科学。 在读到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有菊花,有南山,有河流。那种惬意的生活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诗中的菊花大概代表的是秋天吧。秋天,泡壶菊花茶,赏个菊花展,再吃个菊花火锅……浓浓的秋天味道扑面而来。 菊花还能泡茶。用来泡茶的菊花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属杭白菊了。经过精心的种植、采摘、烘干之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微苦的菊花茶成了餐厅中的饮品。 这样想来,我们与菊花的距离似乎并不算特别遥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触到菊花,仿佛也能有那种悠然的心境。 在古诗词中感受科学知识的熏陶,这是一番别样的享受。

《少年轻科普 当古诗词遇到科学》读后感(三):当古诗词遇到科学:在心中埋下一粒科学的种子

什么是科学?在“少年轻科普”丛书的主编史君心中,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答案,但都离不开科学家与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直到他走出实验室,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科普之旅,才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翻开目录,每篇都是古诗词和对应的关于动植物的科学知识,琳琅满目,便于查阅。而具体的科普图文并茂,文字幽默风趣,插图也异常精美,卡通生动。虽然有些诗词中的事物孩子们未尝听说,但循着图片,总能联系到现实生活之中,从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拓展视野,提前感知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可谓受益无穷,妙不可言。

开篇介绍的就是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游览西湖,饱览湖光山色,大醉之后写下的绝句:“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中芡的种子“芡实”,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鸡头米”。而“鸡头米”称号的由来,也十分有趣,当果实成熟时,扒开果皮,取出种子之后再剥掉假钟皮,就能看到小小的,珍珠一样水灵灵的鸡头米。原来一直被我当做美食的鸡头米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甚至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为一味中药,还在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用于祭祀或者生吃。

作者只是用只言片语简单介绍,加上考证史实,引经据典,虽然我对鸡头米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再吃鸡头米,一定会心生敬畏,“畏”它厚重的文化历史感。 在接下来的阅读里,我仿佛徜徉在多姿多彩的科学世界:猪并不如俗语所说那样蠢笨,他们的智商也不容小觑;考古学家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碗面”是用粟做的,也就是北方人所称的“小米”,而在微风中自由摇曳的狗尾巴草居然是小米的祖先,这样奇妙意想不到的科学知识,更让我领略到了科学的魅力;提起王维诗中的“茱萸”,在初次读这首诗的少年时代,我也深深好奇这个名字并不常见的植物究竟长的何样?但没有人为我答疑解惑,我更加认识到了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原来,阅读“少年轻科普”丛书的真正意义是在我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在成长中,需要用好奇心和思考的雨露滋养,才能生根发芽。日久天长,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我们最无法忽略的,还是当初早早播下的一粒种子。

生活中有很多愚昧封建的旧俗,如果你了解世界角度只是单一的听从父母的认知,便会吸收很多糟粕,比如很多同学吃葡萄的时候会拼命洗葡萄,因为大人告诉他们这层白霜是不干净的农药残留,但事实上,这层白霜既不是农药,也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蜡质,而蜡质的一个特质,就是不溶于水。如果没有科学知识的支撑,恐怕我们要白费工夫。 由此观之,这本书更适合亲子共读,给孩童心中埋下一粒科学小种子的同时,也让大人沿着时间线回溯,看看年少时好奇的自己早早播种了一颗怎样的科学小种子。这样对过去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一定会碰撞出名叫“科学”的小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