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摘抄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摘抄

《正说明朝十六帝》是一本由许文继 / 陈时龙著作,北京斯坦威图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21-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一):历史还是要听“正说”的

《正说明朝十六帝》

只有这种官方的出版社,大牌的史学家写的明朝历史书,才让人有看下去的动力,才让我们愿意去相信里面所述尽可能的为真实情况。脑容量有限,我不爱看各种浪费时间的宫廷剧,都是帅哥美女的厮杀,不好看,浪费时间,浪费了脑容量,还有可能记住了一系列错误的信息,由于我本身历史掌握情况不好,无法甄别。所以,还是看这类正规的历史书更为妥当,更让人放松和信任。

原来通过史学家的梳理,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到他们的帝国毁灭,总共有16个儿子孙子登上了皇位。但是,皇家陵墓埋葬的却只有14位。其一是建文帝被叔叔篡位后,不知所踪。那么受祖父宠爱的孙子,却没进入朱家的陵墓。其二是偶然获得哥哥皇位的弟弟,把哥哥尊为了太上皇。却因为身体疾病,早逝于哥哥了,所以哥哥再次成为了皇帝,有些生气的哥哥,当然把弟弟贬为了普通的王爷。王爷当然也不能进帝陵。所以缺少的就是这两位。

一本书单独说一位皇帝,还是有些无聊了,除非你特别的爱这位皇帝,非常想知道他生活的一切细节和前世今生。吴晗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也写过一本专为了朱元璋而写的书《朱元璋传》,我也初略看过,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对于朱元璋的描写对于我们普通人,也就够了。

这本书有一个特别好的总结习惯,每一个皇帝的故事写完之后,都会写清楚他的生平,登基时长,待机时长,配偶是谁,一生之最得意、一生之最失意又是什么。作者笔下的明朝十六位皇帝真正的跃然纸上了,明朝的皇帝每一个都是非常有自己的个性的,有的专情,有的爱年龄大的,有的爱斗蟋蟀,有的喜欢炼丹药,最大的共同点大概就是每一个帝王对于皇位都是喜欢的,也是想尽办法愿意去得到的。

理不清楚各位皇帝继承先后的顺序,所以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帮助我们了解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在古代的历史汇中,即使是贵为皇帝,有的母亲也是不详的。女性在历史上,实在地位太低,大部分入宫的女性,都是一个目的,服侍皇上,为皇上绵延子嗣,这就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可想而知,现在的女性能够独立,能够上学,能够有自己的地位,何其幸运。再也不用母凭子贵,再也不用因为只生育了女儿而感到气急败坏。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二):正说明朝十六帝:从一朝帝王看历史兴衰

本书《正说明朝十六帝》的作者用通篇白话的方式记录了明代十六位帝王的生平,该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风貌,通俗易懂,除了同时期重大事件也更注重帝王的人格和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节。

文中大部分内容的出处都来位两位作者对历史多年的研究,以及对明代历史的兴趣。从作者的描述中。明朝这十六位皇帝大抵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朱元璋,朱棣为代表。太祖皇帝朱元璋,从小受生活压迫,被父母抛弃,流落寺庙,辗转各地,不得不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因此养成了坚韧残暴的性格。 朱棣的帝位来的艰难,届时边境也不安稳,从小受到父亲南征北战的影响,性格也十分刚烈。

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国家初定,在京城之中出生的孩子都收到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以及诗书礼易的学习,因此大都文武双全,内心仁厚,代表有朱允炆和朱高炽。在几位帝王家减轻赋税,以文治国的过程中,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农业、商业和文化都在此期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帝王家也通用,但因为前几辈集赞的财富之巨,才让王朝的衰败速度和迹象没有那么明显。朱见深的西厂,朱厚照的荒淫无道,朱厚熜沉迷道教,朱载垕纵情声色,朱由校从容宦官专权,等等都导致明朝最终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本书整体轻松有趣,非常易于读者理解,只是苦于笔者对历史的了解不够多,文中出现的许多历史人物都不甚了解,导致在阅读体验上少打折扣。另,本书的内容和描述的重点都是根据作者自己的兴趣和角度出发,只是带领读者窥探历史一隅,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参考他们的推荐阅读书目,了结一个更完整的明代王朝。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三):纵览君王人生轨迹,横观明朝兴衰历程

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独特性在于,明王朝是在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国家制度及方方面面间都蕴含着农民的国家政治设想,尤其在明代初年。而说起明朝历代皇帝,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鞋拔子脸的朱元璋,以及朱允文和朱棣这两叔侄的皇位争斗。在明朝的国家建制与发展过程中,明朝统治两百七十余年,历有十六位帝皇(如将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计入内,则为十七位)。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虽然中后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晚年因党争天灾、农民起义,内忧外患而亡,但明朝发展中的盛世仍有一百余年。

解读明朝历史,我们常常更多关注于其体制建制,强化皇权,分化相权,对外关系与征战,以及明末年国力衰落事实与缘由,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外戚宦官的专权。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与发展。但在《正说明朝十六帝》中却从“纵览明朝君王人生轨迹”的角度,让我们以更细腻的角度来观照明朝及明朝历史。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既是“国”天下,也是“家”天下,对于明朝这样一个不断强化皇权的朝代,更似“君”天下。于是,解读一个王朝,解读明王朝,从帝王人生轨迹的线索及视角进行,让我们对明朝历史的把控,具有梳理、补充作用。而且通过对明王朝历代皇帝出身、经历等的了解,也让我们对其当政期间,政治建制及法令的选择有了“知其所以然”。

在《正说明朝十六帝》中,我们透过更有感情温度和平民化的角度来了解明代历代皇帝,了解明代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还有一个独特的亮点就是,在每一位帝皇的解读章节结束后,附有一张皇帝档案表及相关书目阅读推荐。既体现了历史普及读物的普及特点,又能给予读者以研究阅读指引。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四):关于朱元璋先救韩林儿,后杀韩林儿的个人看法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割据一方成为枭雄,攻下金陵,作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前一年,朱元璋接受刘福通(龙凤政权)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28岁)

至正二十三年(1363)八月,朱元璋与一直视为最大威胁的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大战,陈友谅中流矢而亡,朱元璋胜。(35岁)

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设百官司署,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36岁)

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至至正二十七年(1367)六月,朱元璋攻破张士诚属地,张士诚自缢身亡。(37岁)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命将北征蒙古。(39岁)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40岁)

把朱元璋称帝前的大事记整理出来,然后再看其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的那一年。春,朱元璋应刘福通求救,救出被张士诚手下攻打待在安丰的韩林儿,随后安置在滁州。书上说刘基劝朱元璋不要前去相救,认为救出来反而不好处置,而朱元璋认为如果不救,张士诚的势力将扩大,而且朱元璋本来是打算安置他们在应天府(元代称集庆,由朱元璋改名应天府),即朱元璋的根据地,但被刘基劝阻。刘基指出天命所在是朱元璋,朱元璋这才领悟。随后就到了至正二十四年(1364)春,朱元璋自称吴王。最后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朱元璋派人将韩林儿与刘福通溺死于瓜洲江中。

简而言之,朱元璋1363年春先救韩林儿,后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1364年春称吴王,1365年开始攻打张士诚,1366年十二月杀韩林儿。书中都说是刘基密陈朱元璋“天命所在”,朱元璋才知道该闲置韩林儿。那有没有一个可能,朱元璋其实早有打算,是故意先把韩林儿控制在自己身边呢?因为书上也说朱元璋把韩林儿安置在滁州时,韩林儿左右侍从尽为朱元璋撤换。这就形同软禁了吧。为什么这么做?毕竟他早先接受了韩林儿龙凤政权的册封,对韩林儿称臣,如果韩林儿不死,他之后要称帝总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吧。而且韩林儿号称什么?小明王呀!明教在当时对底层人民是有着很大的号召力的!与其让韩林儿这方不知所踪,或者东山再起,不如早早就软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待时机成熟再想办法解决掉。只有这样,一切才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呀,自己也可以顺利的团结明教的受众呀!

从后面的治国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控制欲相当强的人,总感觉他不可能这么懵懂到1363年春,才在刘基的指点下有自己称帝的想法。此时他的势力已经非常大,已经把陈友谅逼得节节败退,掠夺了对方江西一些地盘。我感觉他只是想把韩林儿控制在自己手上罢了。不过是身为领导不好对属下刘基言明接下来的五步棋罢了。

《正说明朝十六帝》读后感(五):“哲人王”政治理想的梦碎

读完许文继和陈时龙合著的《正说明朝十六帝》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柏拉图“哲人王”理想的不可实现性。这其中不仅是明君与僭主之间一步之遥的危险性,更是将一国之命运系于一人的危险性。

大约在中国的明朝后期到清朝中期这段时间里,欧洲许多思想家都非常推崇中国,在社会生活、道德和政治领域将其作为当时欧洲的楷模。中国被许多人描绘成一个哲学家的国度,由依据美德而非血统遴选的学者来治理,实行宗教宽容,公共秩序安定,经济繁荣,一切都处于似乎遵循自然法则的开明专制的治理下。显然,在这一时期的欧洲人眼中,此时的中国几乎完美的契合柏拉图的“哲人王”政治理想。然而,随着清朝后期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欧洲人渐渐看清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其后的事情自不必赘述,只是不知道那些曾经无限推崇中国政治的欧洲哲人在认识了生活的真相之后是否还能勇敢面对。

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君王体制的危险性自然不言自明,但人们对于“哲人王”理想的追求却并未消弭,这种对权威的服膺或者是一种不可消除的社会心理。而所谓“读史明智”,其意义也正在于从历史的经验中寻得今日的教益。许文继和陈时龙的这本《正说明朝十六帝》,以帝王生平为主线,串联起整个朝代的兴衰史,这种叙述方式正好契合了封建君主体制的统治形制——帝王为首,统御整体。

实际上,在封建君主制下,君主个人的品德、脾性、好恶,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统治方式。特别是开国之主所定的治国方略,甚至可以决定整个朝代的精神气质。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卑微,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因此在掌权后尤其注重对官员的管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设立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成为其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而其后,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宪宗又设立西厂,这些特务机关被专权的太监所利用,成为弄权枉法的工具,以致今日人们一提起明朝,首先想到的就是宦官专权,这其中自然与朱元璋所定下的祖宗法制脱不了干系。甚至于说,一直到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不是亡国之君而亡国”,这其中也有其效仿朱元璋的影子——皇权在握、猜忌臣属、刚愎自用,最终落得“有君无臣”,以一个主观上励精图治的君王落得客观上国破家亡的下场。

说到这里,也让人不免想到宋朝的历史,两宋在人们的心目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富而不强”,这一气质的形成与赵匡胤的治国理念直接相关,他总结唐朝后期武装割据的经验教训,定下“强干弱枝、重文抑武、守内虚外”的三大基本国策,这种施政策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宋王朝富而不强边患不断的局面。结合明朝整个朝代的精神气度,我们不难看出,将一国之国祚系于一人是何等的危险。不用说昏君佞臣,即便如崇祯帝这样一心有所作为的君主,一样也亡了国。由此我们不得不说,所谓“哲人王”完全是个不可实现的梦想。西方人早在看清东方的真面目之后幡然梦醒,而有些国人时至今日却还在睡回笼觉,真是可悲可叹!

2022.3.2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