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体内火焰的读后感大全

体内火焰的读后感大全

《体内火焰》是一本由陈思安著作,一頁folio | 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体内火焰》读后感(一):我期待有火焰,但没有。

这是一本几乎每篇都能明白看得出灵感来源的书。大部分的篇章靠设定取胜,有些在设定上也不新鲜了,无法拯救想象力的匮乏。有一些有自己的隐喻,也有一些可能没有。用短篇的形式本是为了点到为止、意犹未尽,但这本整体来说却像是在暴露作者无法凝结成长篇的短板。虽然有个别能会心一笑或反复咂摸的句子,大部分像是从废纸篓里倒腾出来几十篇因为自恋而不舍的扔的拙作。

将不可触摸之物具象化是多数篇章的手法。用线抽掉的自我,偷走的小美好,可以收集和泄露的记忆,寻找自我的水珠,以及类似于“多重人格”手法展现的人的复杂性…也能够在非常多篇章看得出来作者试图模仿的文风——举几个例子:《对称》肯定是受到了《看不见的城市》的影响。《同一条河流》有《悉达多》的感觉。《沉溺》、《不完整先生》就是《百年孤独》了。

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篇是 《就想做坏事的人》,因为在短篇幅中做到了故事的起伏。《榴莲》非常可爱。《Rooted,flow》不错的小黄文。《我们》很棒的人性具像化。《宿命》月色照映池水般温柔的文风。

会有一些废话一箩筐以及试图掉书袋的部分,例如42,《我的全家》……这些要么是框架感太足,已经能看得出来是为了设定而不得不写下去。要么是把一个和主题思想毫无关系的设定放在开头用来吸引眼球,提高格调。

看罢想起了朱岳老师的《说部之乱》,从想象力、题材以及品质上来说,同类型的书里,绝对可以称得上优秀极了。

《体内火焰》读后感(二):“我终将与火焰相拥”

当代世界。我第一个记住的出版社。在乙一这个名字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 16 年,读到了出自于此出版社的《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自此,我的写作风格开始变得魔幻。

想来也好笑,直到差不多 19 年的时候我才知道之前入手的那版竟然叫“影印本”。在对比了现目前最广为熟知的、同时也是翻译得最令人惨不忍睹的版本之后,几经周转,竟也淘到了原汁原味的正版。

在拿到此书看见这个熟悉的老朋友之前,我万万没想到竟可以再续前缘。加之此书怪异的想象力,鬼使神差地和乙一的风格契合度极高,一时间我仿佛梦回六年前的那个酷暑。我摇摇欲坠的脑门被再次撬开,和这些荒诞的故事撒泼打欢儿。

尤其喜欢与书同名的的第一个部分,而在这之中,又尤其钟情于陈思安关于生死的臆想。《生命被死亡用力托起的时刻》里,生与死的界限被混淆,当认知的平衡被打破之后,人们悦纳现状。在《对称》里,生与死的亲密感被进一步地强调,悲怆而又稀疏。而到了《倒弛列车》,消逝的亡灵们似乎找到了全新的理解方式。既然生亦无法追悔,那便在死的旅程里重新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生。

体内火焰引导着我们去踏足了那些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触及的精神世界。我远远地看见一簇火焰在黑暗里升起。它们向着一望无际的原野奔去,我便向着它们奔去,只见开始,不见末尾。但我甘之如饴,在烧焦的荒原里奔跑,让思绪也一并蒸腾——灵感的交融,令我无比惊喜。

在大脑匮乏的日子里,你需要来一点体内火焰点燃一些猝死的想象力;在虚无主义的现代社会,你需要来一点陈思安唤醒一些新的可能性。

当神经纤维中的微小电流蹿跳着鼓舞,人们的脑内升起烟火,数以万计的细胞蒸腾又凝聚,那便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焰色反应。

《体内火焰》读后感(三):要是无法跟自己的梦境重逢,他只愿自己从未出生过。

相较于如今许多出版社都在把书籍做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厚的趋势,一页文化的这本《体内火焰》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手掌大小的开本和简短精细的篇幅来想象故事。陈思安用比短篇小说更短,比梦境碎片略长的故事篇幅轰炸世界,他用他自己的想象力唤醒读者众人身体里沉睡的小小火山,将人体自我内部的暴乱凝结微缩成一幅幅景观供读者一览。 故事大多充满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想象内容,从长在身体上的线头、只偷无关紧要东西的神偷小姐、为留住挥发掉的记忆而出现的种种方法再到奇怪的《宇宙收纳手册》的撰稿人、散落一地的细节、纸上导演,各种个体的出现看似都极其不合乎常理,令人匪夷所思,但阅读完整个故事可以发现,每个奇怪异常的个体只是作者叙述故事的一个出发点,真正的故事是隐藏在故事人物的生活之中的。他们的对话、动作、职业、思维模式都是故事的表象,真相是躲藏在这些背后的人性。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讨厌“人性”这个词语,在起初的小说中,作家歌颂善良,赞扬奉献,奖励牺牲,后来,变了,作家开始对恶意浓墨重彩,大力渲染人性之恶,仿佛一夜之间“人性”成了出版书籍的财富密码,只要在腰封上写出大大的“人性”二字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购买者。因此,“人性”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人们慢慢地只看到了这个词语背后的黑暗、深渊、绝望、残酷、无情,而不小心地把美好弄丢了,那些平平淡淡的、沁人心脾的、转瞬即逝的美好已然无人记述了。 陈思安给了我们一点希望的光芒,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之中,虽也有一些闪电和雷雨常骤,但仍有一丝彩虹的存留之地。作者就像忤逆家族的不完整先生,总会在故事达到高潮之际戛然而止,突然停笔,留给读者短暂的惊愕,从而激发阅读者的无限想象力的发挥。在这本小说集中,有持续不断的煎熬,有柳暗花明的明媚,有守护一方的温暖,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有静静的捍卫者…… 《体内火焰》将中国的传统民族性和现代社会的科技虚空感完美结合,《有儿有女》讲述了中国普通农村居民对于性别的顽固和坚守,而恰恰相反的是,《有儿有女》的前一篇故事《基因的光辉》则大胆挑战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固有的道德伦理纲常,传统与现代的光辉激情碰撞,激烈的摩擦迸发出异样璀璨的光芒。 《一朝得解》内容中对于时代变幻的失落感再辗转几页就变成了《独自吃饭的女人》之中在手机时代感受到的虚空凄凉,再行进几页内容又变成了对于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无意义电台的留恋和感动,陈思安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文字,故事情节起伏不断,相继迭起,读者像乘坐激流勇进一般,惊喜不断,流连忘返。

《体内火焰》读后感(四):欢 迎 参 观

可能任何对于这本书的介绍都是多余的,它不需要外包装,多说一两句就会泄漏故事机密,而你觉得相当于是对作者的越俎代庖,毕竟火焰感受如此触觉,你也有你自己的沸点。不上升到文体实验的高度,看作是一场展览,也许更轻松一点,作者已经提供了一种友好的真诚,就看读者是否愿意接受邀请,前往参观。

很多推荐作家们提及,整部作品里因为童话、戏剧、诗人创作者身份游走带来的不确定以及种种印迹,丰沛想象力眼花缭乱脑内电波火花乱颤……首先突出的是童话质感,如众人路遇一个魔法蛋糕店,虎皮蛋糕卷酸甜苹果塔芒果班戟杨枝甘露双皮奶在旋转吧台源源不断供应,每个人就全息沉浸于这手作宫殿的馥郁气息,毛孔翕张吸入纯度极高的幸福粉雾,食用完毕,忘记具体的蛋、奶、甜,走出这间屋子,抖落一地想象烹制过程中附着的甜霜,待悬在半空夸张变形的故事泡泡缓缓降落,你被轻放回地面,逐渐清醒后产生一种决心,意欲如《线头》里的女孩,抓住毕毕剥剥不断脱落的想象线头,来丰富贫瘠的日常,或者是重新认识生活,捡拾阳光下糖纸般多彩闪耀的微小事件。

当然,如果单单说是甜美,其实是缩窄了体验。除了奶白如猫咪肚子的童话质感,还有如棕绿花色狸花背部的毛纹,致密的长句,偏于戏剧张力的(但这本不是很明显,不嗜甜的朋友们,推荐看下作者其他作品)辛香如八角桂皮,檀香调浓酽流动。如果要说文体间的间杂,目前来看还不构成一种融合,应该是说“搭配”更适合一点。我觉得读者需要这样的营养搭配…..因为已经有了太多未老先衰的灰心气味—并不是说那些是矫作,只是现下扣锁一方单纯心境是难得的,那些所谓不成熟状如飞鸟的撞击,迸发呦呦清音。

如果将此作为板正的文学看待,会有很多的建议,很多的需要改进,但其实这些建议哒哒在脑中过一遍之后再打印生成的动作,太指手画脚了,就像你不会对一只猫咪说,你的脚印分布得不够均匀,你的懒腰伸得不够绵长而妖娆,(你说了猫咪也不会听吧。猫咪只会舔舔爪爪闪到一边思考猫生。不过不过太过放肆的真诚有时候是种撒娇,是误入一个贪玩小孩的房间,是任性如晚间睡前朦胧混乱甜美的絮语。就看读者是否愿意双手接洽。也有几个角落看得不舒服,像小兽捕得猎物咬断脖颈后的懵懂狰狞,但也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最喜欢《无关紧要的美好》。《工科的浪漫》《庭审》《榴莲》都很幽默可爱。

画也很搭,喜欢那副海上玫瑰,玫瑰线条没有那么精细?可以,梦境的快手剪影。

私人的观展记就是这样乱七八糟的,接下来欢迎大家自行参观。一块幻影移形的方形入口,期待你的进入。

《体内火焰》读后感(五):整本书,犹如一场火焰戏剧

“想象终止,便是我的终止”这句话是这本书的结尾,我把它放在这篇书评的开头,顺便说一句开本和插画实在太契合这本书的气质了。

思安老师的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太建议大家一口气读掉,分两三次也不好,最好是一篇一篇的读,尤其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下面简单说一下我阅读过程中的一个体验,本书的三个部分应该是精心编排过的,可能是因为对思安老师的了解,也可能是因为编辑的推荐,阅读本书的三个部分就像经历了一部奇幻戏剧的三幕。

第一幕,我在一幕幕的情景剧中快速的穿梭,打开一扇门进入了一个世界,迅速的游走,再次打开一扇门便已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在这些世界之外,沉寂的火山随着我一次次的开门而喷发,越来越暴虐,终于一辆倒驰的列车把我送回了原点,我再一次的拉开门……

第二幕,火山不在喷发,滚烫的岩浆从火山上流淌下来,烟雾滚滚中无数劈裂的闪电隐没,我在每个世界停留的时间变长了。也许只是因为我体内的燥热,开始变得不那么灵活,身体的迟滞带给了灵魂的跃动,脑内的波动越发的频繁了起来……

第三幕,我终究是没能逃离,火山流下的岩浆瞬间覆灭了我的身体,连同一个个切片式的世界,奇怪的是我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似乎这不是滚烫的岩浆,而是母亲胎盘中的羊水,我没有了身体的概念,沉浸在了一片意识的海洋,就那么突兀的坐回了剧场的观众席,观看着人间百态,最后幕布落下,灯光闪烁,显示出了十个字“想象终止,便是我的终止”

以上是我一口气读下来的一个感受,下面来说一说故事,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个《倒着走路的丢丢》《蜗牛建筑之梦》《一滴水的味道》《倒驰列车》《感情为什么不能图表化》《“永恒”》《榴莲》《首演》《纸上导演》和《演后谈艺术家》这些故事里有很多看到了熟悉的投影,当然简短的故事,点到为止的情节,没有多余的冗余,有时候还是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似乎不该这么结束,似乎还有转机,似乎……每一个似乎又都是我的一次思考,

又。不知道是故事的缘故,还是天气本身的燥热(杭州最近天气直逼40°),在阅读的过程中莫名的有几次不知所措,有几次困顿,思安老师又习惯性的使用长句,《Rooted,Flow》最后的剪接差点没让我背过去。说到《Rooted,Flow》还有其他的几篇,真的是惊呆了,思安老师不愧是思安老师,还是这样的邪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