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戴高乐 : 军人政治家的肖像读后感1000字

戴高乐 : 军人政治家的肖像读后感1000字

《戴高乐 : 军人政治家的肖像》是一本由[法] 让-保罗·宽泰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戴高乐 : 军人政治家的肖像》读后感(一):我不是一个政治家

“我不是一个政治家,我的一生都关注在我的专业领域。” by Charles de Gaulle (摘自 1942给Franklin D. Roosevelt的长信)

改自Triomphe杂志漫画:戴高乐,那个曾经的圣西尔军事学院的教师上尉

为啥猛一眼有点像元首...

本页嘀咕的是思想会的《戴高乐:军人政治家的肖像》这本书。

在雷蒙阿隆作品里读戴高乐 vs 戴高乐作品里读阿隆

思想会《戴高乐》这本混着这个人物的其他书籍一起看的。看副标题就不是面面俱到型的人物传记,围绕戴的行为性格中“军人政治家”特征,按时间线梳理原因、经过、行为结果得失,并佐证相关文件信函类资料加以说明的一部研究向作品。直接读的话,书前半本时间线比较清晰,还是挺好理解的。后半本也不算是浓缩,就是跳跃着就说明主题(军人政见)来局部详细说明的。所以,单看这本大概率会有关于人物行为性格的:清晰的自原生家庭起的缘由,模糊的过程,其中典型事件(案例)的分析,以及简洁说明这个人物对世局的大体影响。作为一本300页的人物研究薄本,有独立的观点,逻辑上能够自圆,还不错。

自动C位的身高,赞 (1944年8月香榭丽舍大街)

豆瓣高分给原作、低分给译文,显示是平均分,毕竟思想会系列选书还是挺有自己风格的。如果想多点了解戴高乐的话,写他的作品其实是太多了,用作者Jean-Paul Cointet教授的话来说,“戴高乐是继拿破仑之后,被研究得最多的一个法国历史人物”,在一堆事无巨细的厚砖头书里这部作品相当于梳理一条逻辑线索,为什么戴的政治行为性格会是这样的画风。如果对戴大致情况先有一定了解,那这本书内容确实是不错的补充,资料证据扎实,从译文意思看原文应该挺调侃的,和很多“鸡汤”传记的画风不太一样。

小包子

抽空写作业的某天

《戴高乐 : 军人政治家的肖像》读后感(二):戴高乐将军: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在任何时候,政府存在的理由,都是为了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这就是政府的来源。特别是在法国,我们所有的政权都来自于此。”

夏尔·戴高乐(1890年-1970年),出生在法国北部诺尔省的里尔一个世代笃信天主教的小贵族家庭里。

他的父亲亨利·戴高乐出身于一个法学知识分子家庭,是一名文学和历史教师。他的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向他灌输了对军队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兴趣,塑造了他正面向上的三观:“去感受祖国永恒的心而非自己短暂的心的跳动”。

戴高乐在他的自传《战争回忆录》里面曾写道:"我的父亲是个有见解、有学问、思想正统、视法兰西尊严高于一切的人。是他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1909年8月,戴高乐入伍,先后毕业于圣西尔军事学校和巴黎高等军事学院 。后来他以上尉连长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一战中,他三次受伤,五次越狱,五次被俘,被关三十二个月……

他在狱中凭借学生时期学会的德语学以致用,阅读了大量的书刊,加深了对德国的了解。

阅读和沉思,让他的精神世界丰盈。但是战后初期,真正的幻灭感与愈发深刻的挫败感,对于正直壮年之时的戴高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

结婚生子后,他在圣西尔军校任讲师,并于1922年考入高等军事学院。

戴高乐的身高、冷静、距离感让人肃然起敬。就算是和平的年代,他依然选择过着艰苦的生活,经常要求反复行军,进行野外演习和阅兵……时局的翻滚沉淀,让他更坚定自我!

二战时,巴黎沦陷、维希政府向德国投降,戴高乐奔赴英国,展开他的抵抗道路!

戴高乐于1940年6月18 日在英国伦敦,通过广播电台发表了一场历史意义的广播演讲,发起“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拯救了法国的荣誉:

1944年8月26日,戴高乐带领法国走向了解放和胜利!与此同时,戴高乐为法国争取到了在战争结束后的权利,维护法国的尊严并恢复共和制,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冷战时期,1962年,戴高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一种声音可以被听到,有一种行动可以在取代冷战的秩序方面发挥效力,那就是法国的声音和法国的行动。但条件是,这个声音和行动,来自法国,而且,法国伸出的手是自由的。

戴高乐以身作则,将国家为民族服务的宗旨,书写得淋漓尽致!

丘吉尔认为,戴高乐是所有自由法国人的领袖。

《戴高乐 : 军人政治家的肖像》读后感(三):解读戴高乐

对于法国在二战中以及二战后的历史来说,戴高乐是无法绕过的存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戴高乐主义”至今仍影响着法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在著名二战史以及20世纪40年代法国史研究专家让-保罗·宽泰看来,戴高乐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政治家,这正是《戴高乐:军人政治家的肖像》一书书名的由来。并且,如同书名所暗示的那样,本书并非以编年方式展现的关于这一杰出人物生平的传统传记,没有涵盖戴高乐人生中所有重大事件和细节,毋宁说这是一幅人物速写,是通过对戴高乐人生中关键时刻的描述,展开对他的解读和评论。

让-保罗•宽泰首先勾勒了戴高乐所处的时代、他的家庭出身和早期生涯,通过对其早期思想资源和精神面貌的考察,让-保罗•宽泰认为戴高乐的精神世界是围绕着二元论思想构建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排除了任何妥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戴高乐负伤被俘,他近乎崩溃,但他克服了这一屈辱感,并投入了对德国军事思想的研究,由此形成的思考最终促成了他关于组建职业化军队的思想。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高层陷于保守,导致法国军事机构严重退化,戴高乐发表了大量作品,竭力唤起公众舆论对军事问题的关注,并呼吁改革,但却无奈地面临军方对改革的抵触情绪。到1934年,他认识到只有政治领导人才能使变革发生,通过发表《迈向职业军队》一书,戴高乐转向政治。我们看到,在他身上,军人与政治家的形象开始重叠。

从第五章到第十章,书中讲述了战时和战后的戴高乐主义,带我们了解了其形成和发展。

在讲述二战爆发后的戴高乐时,我感到让-保罗•宽泰有意无意地以贝当作为对比。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血肉磨坊的贝当认为战争已经失败,为了避免法国人流更多的血,他选择了停战。为此,塞里尼曾批评贝当:“您为法国人民考虑得太多,却没有更多地想到法国本身。”戴高乐则相反,他的眼光超越了欧洲,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一场世界大战,并相信英国方面,而非德国会取得最终胜利,基于这一判断,戴高乐决心以继续参战换来法国战后的大国地位。因此,在法国政府失去抵抗信心后,戴高乐毅然脱离了他从属的军队等级,宣称要“重塑法国”,选择以苦难救赎为代价来维护荣誉——“在法国之上的,是法国”。

二战期间,戴高乐以一己之力,在三条战线上展开斗争——他一面对抗德国,以捍卫法国主权;一面对抗维希政权,以树立自身代表法国的合法性;一面注意防止盟友——英美侵犯法国利益。由于缺乏军事实力和广泛支持,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长期没有被盟国承认为代表法国的合法政府,戴高乐本人也受到了美苏的怠慢,这些都使戴高乐感受到寄人篱下之苦。实际上,他是到最后一刻才得知盟军将在诺曼底登陆,法国也没有被邀请参加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不过有赖他的力争,法国终究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得以成为战胜国,而按照美国最初设想,解放法国后像对待敌国一样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军事占领,这无疑将使法国在战后彻底沦为二流国家。明了了这一切,我们很容易理解“戴高乐主义”的由来及其对独立自主的坚持。实际上,20年后,戴高乐都没有忘记盟国围绕诺曼底登陆及之后对法国处理的暧昧态度,因此,在1964年,他拒绝参加诺曼底登陆20周年纪念活动,并回忆说:“法国一直被当作一个擦鞋垫来对待。”

让-保罗•宽泰指出,戴高乐本质上是悲观的——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这使得他一方面尊重现实政治,承认法国作为一个中等国家与美苏两强之间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他决心维护法国独立和领土完整,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对武力的重视。作为军人和政治家,戴高乐声称政治与战争不可分割,武力是保障国家独立的首要因素。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种种,戴高乐想必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大国崛起,何谈小民尊严。因此,他在战后极力谋求恢复法国大国地位,并将国家独立作为整个政策的核心,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他建立了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拒绝东西两大集团,退出北约,并试图实现欧洲国家的团结。

在1940年战败的阴影中,戴高乐克服重重阻碍,恢复了法国的独立和荣誉。无论如何,让-保罗•宽泰笔下的戴高乐是一个爱国者,正如后者早年小说中所写的那样,士兵选择了“去感受祖国永恒的心而非自己短暂的心的跳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