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读后感锦集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读后感锦集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是一本由弋舟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读后感(一):看完我害怕老去了

这本书不是虚构文学作品,而是作者走访调查数十位老人的老年生活的真实故事。

有乡村、也有城市的老人,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也有孩子两三个、自己有退休工资的老人。但不见得子女双全、钱包充裕,老年生活就幸福,书里的李老夫妇退休前是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夫妻俩退休工资加起来上万,仍旧忧心自己的老年生活——子女安家在远方,请合心意的保姆难,两个人都有病痛,一方垮了另一方也会没人照顾。

有钱有子女的都这样,没钱没子女的岂不是更惨?书里还有一个有钱没子女的老太太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读后感(二):好好活着吧

这是一本非虚构的“故事”集,作者带着13岁的儿子,走过乡间和城市,见到一些空巢老人,和他们聊天并记录下他们…… 我猜,关于“空巢老人”的故事,你我都能讲上几个,不管是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或者是听说的、看到的。 但是一次性读到这么多空巢老人的故事,劲太大了。同样劲大的,还有这本书的副标题“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搭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同时服用,简直TM击溃我。 我一直有个偏见,我总觉得,人老以后的晚景凄凉,大概率不是因为儿女不孝或者没儿没女,也不是因为没有老伴孤独终老,而是因为没有钱。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晚景凄凉”是个大概率事件,哪怕像王妈一样,有六个孝顺的女儿,或像罗奶奶一样饱读诗书,甚至想老杜一样有着殷实的晚年,都逃不过孤独。 书里最让我揪心的,是三理娘那篇里讲到的那几个自杀的老人,有的甚至女子孝顺,身体健康,也并不算穷,这该是怎样的孤独和绝望? 一本读完不敢往下想的书,大概,唯一的答案,就还是那一句——好好活着吧! 好好活着,珍惜当下,就比如,我带着100分的不情愿回到父母身边工作,却再也不敢提“离开”了。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读后感(三):比《无缘社会》更贴近中国人现状的书

这本书不出意外应该是我今年阅读的书的TOP1。

在我看来这本《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比那本更有名的《无缘社会》要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 这本书可以说把我2019年照顾患病的母亲,见到无数患癌老人家庭后,对养老这一议题的看法,用每一个例子强化了出来。 这篇书评注定会掺杂我的个人经历。本书编写者采访的老人们口中娓娓道来的自己的故事太好了,我说不出更好的话。所以在进行了采访对话的部分引用后,在书评下半部分,我只能用自己的经历去补充编者呈现的中国老年人的世界。

这本书的编者实地走访了数个城乡独居老人的家和养老院,并在当地对老人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用事实“澄清”了几点都市人对养老这一问题上的的“自以为是”: - “找一个人结合可免于老年的孤寡”; - “老了不必蜗居在家可以四处旅行生活照样丰富多彩”; - “孩子不在家的有钱人可以花钱请护工或者进高质量敬老院,不靠孩子一样可以过的很好很好啊”

诚然,书里有一些极端的例子: 丧夫后被继子继女儿女虐待的老人; 有子女但是全部外地务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回家也没有经济补给导致陷入极端贫困的老人; 夫妇其中一人瘫痪另一个人也身体不好、孩子长年不在家的贫困老人(这都不算极端)……

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说,

“我老了绝不会这么惨!”

(我已经看到你们的表情了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读后感(四):《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他们认命,是对自己、家庭的负责,而不是简单的唯心的宿命想法。这是他们从坚强走向坚强的动力;还有一个支撑他们的就是对遥不可及的下一代的注目。……书,写给还未老去的我们。作者用伤口缝合伤口;用伤口之痛唤醒伤口之痛;用伤口之伤抵御伤口之伤。

作者:刘海涛(书评人)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https://m.gmw.cn/toutiao/2021-06/07/content_34905291.htm?tt_from=weixin&tt_group_id=6970875335915078152&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623160087&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6082148060101502221561006FD4A&share_token=06cfd7be-cc29-462b-871b-98b8c24a8c8f&group_id=6970875335915078152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https://wap.xinmin.cn/newspaper/xmwb/107486.html?tt=1623036355967

“一本书是一个伤口”,齐奥朗说。

弋舟的非虚构作品《空巢》就是这样一本书,一本带着“伤口”的书。

农村、城市共21位老人,有各自不同的“伤”:惆怅、彷徨、焦虑、失落……他们被弋舟拣选出、沉潜为《空巢》的基调:孤独。这是被孤独包围的一群人,在经济、情感和疾病之间挣扎的一群人——空巢老人。作者努力摆脱空巢老人这个庞大概念的“压制”,在“微”中使那群模糊的身影清晰起来,“向每一个具体的、不能替换的‘个人’”致敬。

弋舟对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做了具象化勾勒。说其熟悉,都知道他们是儿女不在身边的中老年人。有人会说他们不是活得挺好吗?有吃有喝的。也正因如此,在有吃有喝这一表象下,每一个老人的酸甜苦辣又是我们所陌生的。

《空巢》给了我们一次先行体验到老为何物的机会。老,并不只是头上的一缕白发,额上的几道皱纹,抑或腿脚不灵便了……而更是被边缘化、被漠视,以及心灵深处的无力、无奈、无助。

对于这些,我们未老者感觉是遥远的,如书里杨奶奶说:“人都是年轻的时候不想年老的事啊,就好像自己永远不会老一样,直到这一天来了,才知道这世上最苦莫过老来的孤单。”

《空巢》完全让老人讲述,作者只是如实记录与编辑整理。看似过于戏剧性甚至荒诞的事,却真实地发生着,并持续发生。“没办法,这是命,我就是我自己的克星”。从青海远嫁甘肃的奶奶如是说。他们认命,是对自己、家庭的负责,而不是简单的唯心的宿命想法。这是他们从坚强走向坚强的动力;还有一个支撑他们的就是对遥不可及的下一代的注目。

原大妈说:“有时候我这心里空的,空的,就想大哭一场,也不为个啥,为个啥的时候,我这辈子反倒没哭过。”一种刚强,一种有欲有求的刚强;也是一种柔软,一种无欲无求的柔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生命之为生命的尊严。

自尊、自强、认命、一厢情愿给儿女做辩护……这种同质化不仅属于空巢老人,而且是几乎属于所有老人。

在我看来,21位老人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故事。它让我们有机会去真正走入老人的世界、老人的内心,看看TA到底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以怎样的重量横压在他们身上心上的。

弋舟没有过多个人情感介入,甚至要控制这种介入。由那些略带隐性的谴责的口气、为儿女无怨无悔的情怀,以及因影响儿女生活而产生自责、歉疚的复杂心理混合成的老人,很难让我们随便去定义。弋舟在谈到如何做好的小说家时说,“最大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最大地理解他人的能力”。其实对于普通人,也是如此。读到此书的读者同样需要这种同理心。

从文中受访者的肺腑之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村与城市的老人在养老认知上的差异,代际、观念、对养老院的态度等诸多层面的东西都在左右着他们。若将“空巢焦虑”的原因简单归于时代,草率。宏观上看更多是文化、伦理观念滞后与时代加速度等不适应的结果;微观上多是家庭矛盾(经济压力、成员情感、自我心理诉求等)调节不当所致。

若他们无可转变,无力转变,那么需要转变的是我们。在空巢老人眼里,近处“没有”亲人,或许是他们愿意与一位小说家或普通路人倾心而谈的原因,我们是他们“陌生”的亲人。记住他们其实就是记住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终有老去的那一天。

书,写给还未老去的我们。作者用伤口缝合伤口;用伤口之痛唤醒伤口之痛;用伤口之伤抵御伤口之伤。这也是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我们看到这样的种子如何生长。似乎结果是两条路,要么周而复始重蹈老一辈覆辙;要么把上一辈的孤独变成我们花园里滋养花朵的肥料。如诗人阿多尼斯所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类似作品的到来提请我们注意,即便习俗、文化、观念等一时无法改变或改善,但我们对老人,对家庭,对自身,可以更好更体贴,“有时候,太阳不能把你照亮,一支蜡烛却能照亮”,就是这样,爱与努力相互召唤,我们一起自幽暗、寂寞甚至看似不可能的境地静静升起。(刘海涛)

来源: 新民晚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