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儒学十讲》读后感锦集

《儒学十讲》读后感锦集

《儒学十讲》是一本由汤一介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9-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学十讲》读后感(一):先生与先学

开年第一本,得遇两位大师,一是此书作者,汤一介先生;二是冯契先生。日后自可拜读大作,自愉悦之。后学如我,一无先生耳提面授,二无同道先学为伴,只是跟随书中机缘,一人一书地铺展接续开去,时而洋洒,时而磕绊,一路行来,虽身单影孤,偶感寂寂,却也走出了最是契合当时当镜之我之路径。逐一记之,一来自愉,二来自勉,虽前路漫漫,愿中道而不废。

先生,是可以为师的,通达无碍,将通罗马的每一条大路都烂熟于胸,依每个后学所遇之境,因势而导之,百川归海,无论来处。比如南怀瑾先生、王孺童先生、汤一介先生、克里希纳穆提、索甲仁波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等等。而先学,更多只是走在契合自己的路上,识得已遇之境,论得已知之学,恰是同路,可提点一二,否则,不知为不知矣。

习练瑜伽日久,得悟一二。班课的老师,尤其是比较资深的,会根据会员程度不同,同样的动作下,给出不同的提点,若是一对一的私教,就更妥帖些。偶尔,没有班课的时候,也和一二先学后学一同习练。与先学练时,跟着高难体式而伤之;到了与后学时,尽管已是简易体式,但TA气喘如牛、汗如雨下,着实担心不已,生怕重蹈受伤之覆辙。始知为师不易,先学并不能自然而然为师,其他路径之境尚需学而知之,习而熟之,方可为师矣。

《儒学十讲》读后感(二):天地造化、情景交融、主客合一

提起儒学,恐怕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会想起孔子,儒学是孔子创立的不假,但是“儒学”这个词却是最早在汉代才出现,一般指的是对儒家思想和学说的概括。古代的“儒”字所代表的意义,最初指的是巫、史、祝、卜等早期宗教的教职中分化出来的一批知识分子。后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把最原始的儒者称之为方士或术士。结合历史来看,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中的“儒”很有可能并非指的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儒家学者,而是指的像卢生、徐福那样的方士或是术士。对于儒学的研究与发展我们其实还是存在着一些偏差与片面性的,对于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我们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

汤一介,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儒学十讲》一书中收录了汤一介先生有关于儒学研究的十篇经典之作,可以说是他站在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来对儒学的基本内在进行的一场场深刻剖析,展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儒家哲学体系的完整概述和儒学基本内涵的系统分析。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是我们在接触到儒学知识时经常遇到的三个概念。那么这三种“合一”究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在汤一介先生的这本《儒学十讲》中,核心内容就是这三项。他认为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在生生不息的天道变化中实现自我与天的认同,其所体现的是人类对真的探求;知行合一要求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并实践天人合一,这是人类在身体力行中,自我完善的一种过程;而情景合一则是要求人在探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其思想感情而感受天地造化之功,而达到情景交融、主客合一的尽美境界、体现真、善、美的统一。

自然两千多年的儒学内容不可能只是小小的一本《儒学十讲》就能够讲的完成明白的,也不是只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合一就能够全部代表了的。这只是汤一介先生归纳出来的儒家人生哲学中的一条主线。在今天这个学习国学风气越来越浓厚的氛围之下,想要进一步的去了解儒学,汤一介先生的这本《儒学十讲》还是应该去读一读的。

《儒学十讲》读后感(三):儒学的哲学理念体系

在知道汤一介先生之前,更多听到的是其父的名字——研究佛教的大家汤用彤先生,可见家学渊源。汤一介先生子承父业,同样徜徉在哲学领域,对中国哲学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汤一介先生学贯古今,儒道玄佛无一不通,“由玄入道,由道入佛,由佛返儒”,最终归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学。

汤先生曾经主持编撰九卷本的《中国儒学史》,可见其儒学的学术地位。

《儒学十讲》本为《中国儒学史》总论的底稿,虽然最终未能成书,却属先生儒学研究的精华之作。儒学由孔子创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直至汉武帝时才“唯儒独尊”,但中间一直流传并未间断。《儒学十讲》的核心是分别代表着真、善、美的儒学哲学“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种理念,由此推导出儒家哲学的三大基本理论体系,即普遍和谐论、内在超越论、内圣外王论。

以近年来流行的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来说,何为“知”,何为“行”在儒家理论中是不断变化的。自孔子以来,儒家各代都对知行问题有过讨论。孔子将言行一致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儿荀子才是真正讨论到执行关系的第一人。先秦至汉代的儒家都认为行比知更重要。而及至宋明理学家则对知行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程颐更加重视“知”,提出了“知先行后”,认为知是行的前提。而朱熹进一步提出“知行常相须”的知行并进说,并认为知是行的基础与前提,但在行的过程中会加深知。王阳明则反对将知行分割,认为知和行是同时的、不分先后的。行不一定是要有行动,即使只在脑海中形成了想法就是行。

如果以西方哲学或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知是意识活动,行是身体活动。但是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来说,知固然是意识,但心理活动则被归类于“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种“行”是来源于人的潜意识呢?人类对于脑科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脑的很多活动是真实发生而我们却又意识不到的,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行为会与自己的意识相悖。

冯友兰先生曾经写过两篇小文《论知行》、《再论知行》讨论知行合一,认为知有两种意思:一是认识,二是了解。依然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讲,知易行难是采用“认识”的意思;而“知难行易”的潜意识行为,则是“了解”的意义。汤先生同样采用了现代哲学的观点,认为其只是为道德修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基础,而不能作为认知论的问题来探讨。

汤先生的这本《儒学十讲》可谓经典制作,深入浅出,将儒学最基本的理论和脉络梳理得清楚明白,自成一派体系。书中随处可见先生的治学态度,不偏不倚,承认儒学的巨大价值,但也反对完全忽视儒学的弱点。希望如先生所愿,在当今社会的各种环境、人文等问题上,儒学的哲学思想能够为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儒学十讲》读后感(四):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儒学大家张载的名言,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儒家看来,人是天地的核心,孔子的儒学思想虽不能全盘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复杂问题,它能提供思考的路子和有价值的理念,汤一介先生《儒学十讲》很好地阐释儒学的精髓,启发我们用儒学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为和谐的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本书辑录汤一介先生“儒学十讲”,可以说是汤先生儒学研究精华。《论天人合一》《论知行合一》《论情景合一》探讨儒学有关真、善、美三个价值取向的基本态度;《论普遍和谐》《论内在超越》《论内圣外王》等篇意在多元共生、普遍和谐的背景下为当今人类解决矛盾冲突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其他《论道始于情》《论和而不同》《论周易哲学》各篇亦从多个视角深入浅出地对传统儒学作整体观照,高屋建瓴,发人深省。

“儒学”一词,一般是对儒家思想和学说的概称,最早出现于汉代,30年代关于孔子以前有儒无儒问题,文学界有很多辩论,胡适持以前有儒说,认为“最初的儒,都是殷的遗民”;冯友兰认为孔子以前既已有儒是不可能的。理由有二:其一是“在孔子以前的书上,我们没有见过儒这个字”;其二是,儒是起于贵族政治崩坏以后,恰在孔子之时,故孔子之前无儒,儒是自孔子时才出现的。

论天人合一表达着人与天有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而且是人实现天人合一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论知行合一,重点强调知行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在儒家哲学中,它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它是解决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应知,而且应行;论情景合一,是从艺术和美学角度,讨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即相融关系,揭示儒学强调从人的心灵深处,去体悟道德之善,从而达到由天人合一,像情景合一的贯通和渗透,实现儒学在人生境界上的艺术美与心灵美的有机统一。

汤先生认为,儒家哲学关于真善美之所以可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表述,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以追求一种人生理想境界为目标,而天人合一正是中国的一种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有着相即不离或相互依存的整体,有机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

从基本范畴到核心命题,再到真善美,三重理念的建构,最后落实到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理想境界,这是纵向延伸的逻辑结构。同时还有其哲学体系的横向逻辑结构。

由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三大核心命题,推演出中国哲学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或三大基本理论体系,即普遍和谐论、内在超越论、内圣外王论,普遍和谐理念,体现儒家哲学的宇宙论和人生论,内在超越精神,体现儒家哲学的境界论和修养论,内圣外王之道,体现儒家的社会政治论。

汤先生《儒学十讲》可以说是以哲学家眼光对儒学基本内核的理论透析,对儒学哲学体系完整概述和基本内涵的系统分析……

《儒学十讲》读后感(五):今天怎样学习儒学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这个概念在孔子或者韩非子的时代并没有很明确地指出来,《汉书·艺文志》首次明确指出,“诸子百家”包括189家、4324篇著作,其中有12家发展为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的学派,也就是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其中前三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也最大。

儒家的开创者是孔子,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等,都是会儒家很有代表性的学说代表人物。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或许很多人都觉得孔子既然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儒学必须是从孔子及其之后才有。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孔子以前就有儒,只是尚未成其学;孔子取法历史、继承古学、发明新义,而取合于时代,才使得儒学成为了一门学说,并经过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成为一门显学,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儒家与儒学,并非等同的概念,而同样是发展变化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是如此。更不用说,虽然汉以后历代基本上都推崇儒学,彼时的“儒”,却和一开始的“儒”已经不大一样了——即使是孔子、孟子、荀子之儒,不是也不少因为时代而发生的新内容、新变化吗?

在《儒学十讲》这本“大家小书”中,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教授总体上是以哲学家的眼光来看待儒学,分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普遍和谐”“内在超越”“内圣外王”“道始于情”“和而不同”“周易哲学”和“儒学复兴”十方面来讲解儒学,其中,首先是“天人合一”成为儒学的核心要义——所谓天人合一,即是要求人在生生不息的天道变化中实现自我与天的认同,体现的是人类对真的探求;其次就是“知行合一”,明代的王阳明对此论述非常详尽——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求人在社会生活的认知并实践天人合一,要身体力行、自我完善;再次,就是情景合一,即是要求人在探求真、善的过程中,要达到情景交融、主客合一的尽美境界,体现真、善、美的统一。

儒学内容甚多,而汤一介教授所讲授的这十个方面,足以成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儒学、学习儒学、应用儒学的指导原则。而作为一个不为传承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儒学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也同样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传统儒学的核心要义,在今天市场经济中也有自己的位置和重要价值。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可以用于社会实践生活之中,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所以,在学习儒学、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有学习、有思考,能够与现实实践进行联系,进行一种动态的学习把握。这样才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对儒学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