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精选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精选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是一本由中信美术馆 / 曾孜荣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9元,页数:2017-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一):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读段故事串联起来。类似于连环画。用一个道具来划分画面,那就是屏风。

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

顾闳中,原来是皇帝考察臣子的重要眼线。没有照相机的时代,画家有时也会肩负特殊的眼线使命。

北宋画院,翰林图画院

《宣和画谱》《宣和书谱》

屏风画,题材多样,传入日本后,和日本的装饰壁画结合,形成独特的日式屏风画。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二):1张择端和王希孟

这两位放在一本书,是因为宋徽宗当时建立的皇家画院宣和画院。他们两位就是宣和画院的学生。同时他们两位的现存资料也都很少。

宋代风俗画代表《清明上河图》厉害的地方在于。每个人物都只有豆粒儿般的大小,但每个人的表情动作服饰都活灵活现,还有城门桥,复杂的建筑物都是按照实物的比例结结构绘画出来的,一砖一瓦都画得非常的准确精细。与研究当时汴京的民俗风情,建筑物还有。当时的人们如何的生活。商业场景。城市景观。等等非常多可以研究的。

《千里江山图》对这幅画的介绍反而很少。

白描大师张激。《白莲社图》。对白描的介绍多些。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三):张萱《捣练图》

练是指丝帛品的一种用桑蚕丝制作成的衣服。刚开始制作好的是“生练”表面上有一层质地坚硬的,发黄的胶质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需要反复煮泡漂白,用木槌捣锤才能去除这种胶,让它变得柔软平整,制成衣料。

把握了每位劳动者的不同特点,性格,年纪没有一点雷同,充满了社生活气息。浓浓的劳动之美。

可惜这幅画没有在国内。

第1个场景是在捣练。第2个场景是在细致的缝纫。还有一个场景是一位宫女手上拿的团扇上的画,画中画。第4个场景是熨烫白练。画作有韵律感,人物的起伏。

《虢国夫人游春图》《贵妃上马图》《簪花仕女图》

仕女画: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绘对象。

工笔重彩:先用墨勾好轮廓,再用朱砂,石青等浓烈的颜料上色,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

瘦金体:瘦劲笔法

扇面画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四):一些读后感记录

03阎立本《步辇图》

这里面包括了颜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和五牛图,三幅绘画的一些讲解,我觉得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讲解还是很细节的。

最让我觉得阎立本很神奇的地方是,他把每一位皇帝的神态都和皇帝本人的一些性格,气质都画得非常的准确细致,他在五牛图里面也是这样,每一只牛都是不同的神态。当然我自己没有办法品味出这些画里面的这么细致的细节,我也是通过这本书的讲解,在结合之前看过的一些美术史上面的知识总结起来。才了解到,阎立本本人是位多厉害的画家。他把每一幅画,每一个人,每一个表情,他都很细致刻画,一位画家通过画就能表达出非常多的思想。

这本书后面还说了吴道子。这两位画家是可以分开写的,吴道子是可以单独再写一本的。合在一起也行吧…

子天王图和。中华莫高窟的壁画。以佛道故事为主的绘画都被称为道释画。

还介绍一点古代的石窟艺术和古代壁画,就算是很好的启蒙阅读读物了。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看懂名画》读后感(五):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竹林七贤,王羲之《兰亭集序》

原来原作早就丢失了

宋代的一位不知名画家临摹了这幅图。才能一睹风貌。

顾恺之的线条均匀绵密柔韧线条和缓庄重,连绵不断,有种连绵不断的韵律感,后人给他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春蚕吐丝。(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和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是两种强烈的对比)顾恺之画人物的时候,人物的眼睛一定是留到最后才画的,这就是传神写照,意思就是说想要画的传神,关键就是画眼睛。

竹林七贤是他们担心祸从口出,不然自由的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满,所以他们选择了一种避世的风格。常在竹林间聚会,肆意饮酒放歌,假装已经忘记了现实生活的苦涩。

《兰亭集序》也是真迹已经找不到了

摹本,在印刷尚不发达的时候,临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这些被临摹的作品被称作为摹本。仿制出了相似度极高的作品,特别注意技法神韵的模仿。

洛神赋图步辇图兰亭集序捣练图都是唐宋时期的摹本。

绢本设色,设色就是上色涂色的意思。就是画在娟上敷有色彩的画。

青绿山水,常常用矿物性或植物性的青绿颜色作为画面主色。大青绿一般是先做简单的勾线后为大面积的敷色留出空间。小青绿是。着色面积相对小一些,有些只是在墨色的基础上点染石青,石绿等颜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