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一本由余华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一):作者与读者的诚恳面谈

好多年前第一次看《活着》,就深深地被震撼到了,之后就一直挺关注余华,他的书都会去看。这本《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余华受邀到世界各地去做讲座的文字版,主要分享他的写作经历,是作者与读者的诚恳面谈。最初几篇比较受震撼,越往后看就内容上有些重复了。想想也是,当做三场、五场讲座的时候,也许能每次讲新鲜主题、独特的内容,做一百场的时候还能吗?但字里行间还是透着余华的真诚,值得一看,尤其是对喜欢写作的读者来说,余华的写作心得值得参考。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二):记

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永远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每个人的现实世界之外都拥有一个虚构世界,很多情感,欲望和想象存放在那里,期待被叫醒,电影,文学,所有形式的艺术让人们虚构世界里的情感欲望想象获得出门的机会。然后虚构世界开始修改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开始修改虚构世界,人生不知不觉丰满宽广起来并且存储在记忆之中。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三):只关注人本身困境如影随形

在打算写几行有关余华的文字前想了一下,他的小说是他最集中的也是艺术化的思考成果,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的东西,由于受本人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所限,担心可能会有偏颇。于是找出他的几本散文集重新翻了一遍,当然重点是阅读了他这本最新的散文集。余华文字白话得很,但表情达意却异常准确清晰,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我个人觉得,比辞藻秀美、文风古雅更难能可贵。而且其中还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应该不太会歪曲的理解他的字面意义。在这个文字越来越有言外之意境外之像的环境下,这也是较为吸引我阅读和理解以及愿意分享下他的一些想法的地方。

如题,这是我读过他的诸多作品后的想法,在我看来,他关注的是最普通的人,因为他最想知道的是,人是什么。而他了解和表达的方式,都是通过他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描述和理解。《活着》中的徐福贵是这样,《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也是这样。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四):这是杂文集

买书时并没有看介绍,只是被书名吸引了

不过‘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一章就足以让我满足了。

波兰农民救了一个被追杀的犹太人——人性的光芒总会脱颖而出

集中营里父亲代替儿子被纳粹军官击毙——父爱

所有的语言里都有“爱”——人的感情是一致的

两个笑话时间地点相隔遥远——人的思维都是一样的

不同国家的读者对《许三观》和《兄弟》也能产生共鸣——男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最后在同样的人的前面,每个当事者和旁观者和传达者都有着不同的体验,就像书里说的导演与作家,一个阐明艺术影像一个呈现真实。旁观者会因为自身的情感基础对面前的人和事做出基本反映,而传达者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对事情做一个处理的有意为之,当然当事者往往是最直接的一类,他们的反应最接近‘原始人’,所以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类似‘人都是一样的’。

待续……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读后感(五):初识余华

这是我读第一次读余华的书,不是那些热门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书。 本书总体编录的都是作者各地的演讲稿。初读此书,感觉余华思想独特,不人云亦云,中间都是他“夸谈”自己的书如何如何,在哪些国家出版,总感觉得意忘形,一度打算弃书,后来还是决定读完它,然后面收获太多,也感谢作者。 一个又一个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体验和个人感受,通过阅读来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这部文学作品。 余华经历了“”,他的行文中有很大的时代气息与社会感悟。通过对众多文学作品的解析,我们也随他上了一堂堂深刻的人生课,其间不乏全新的独特思考,收获颇丰。 他初在吸取有些名家的写作方式,又不全身投入,慢慢摸索与实践,形成了自身文风。观察、分析、借鉴、升华、回报文学本身。 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读书,不能附庸风雅,首先得感兴趣,至于读懂与读不懂乃是次要,如有兴趣,读不懂也会爱不释手,热门也好,名家也罢,各取所需乃读书之真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