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读后感1000字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读后感1000字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是一本由[英] 鲁惟一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读后感(一):定位不明的汉代简介

本书作为海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史的专题介绍,应该是属于通识性读物,在国内具备一定背景知识的读者看来,就显得多余且尴尬。

作者所言是“日常生活”,但是大多数篇幅放在政治体制和军事上,对于微观的生活方式反而是翻译《四民月令》的部分内容。很多对汉代的描写也并未针对于“汉”时期的特色,反而像是对中国古代的泛泛而谈。

作者的出发点是基于出土文物,文中的确也援引了一些图像资料,但也并未就出土文物和当时生活进行深入探究。

总之,本书是一本通识性、普及性的小读物,具体收获不大。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读后感(二):可以给探索发现频道投稿的作品

昨夜读完《汉帝国的日常生活——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英】鲁惟一著,刘洁,余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1版1印,16开,全书共计158页,定价48元!

本书为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之一。本书初版于1968年,作者鲁惟一是西方汉学名家,专攻秦汉史,最出色而鼎鼎大名的是《剑桥中国秦汉史》。盛名之下无虚士,其学术功力肯定是无可置疑的,然而,对于本书而言,其特色在于大量以出土文物为实证,以十五个章节(章节名不赘)对汉帝国进行了各个侧面的描述。但由于其写作对象面对的是西方普罗大众(也算传播中国文化,其功不可没),所以整本书里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探索发现》的味道,读者可以自行脑补出视频内容,而其文字叙述正好就可以作为解说词来使用。

阅读本书初时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毕竟其叙事对于熟悉历史的中国人而言是属于“出口转内销”,但是看到后面,却又有别开生面,读者尽可以结合白话文叙述来猜测,这段文字的原文应该是出自那个名家的哪篇名作,或是哪个著名的人物或史例(译者也没有附上古文原文),这似乎也算是阅读此书“苦”中可以作的“乐”之一吧。总而言之,此书能看到“他者”眼中之“我”,结合其成书时代来说,也算中规中矩之作了。

最后,本书附有大量的文物图片,图文并茂,书后还有《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书目》迄今为止所出版过的全部书籍名,也算对全集癖们聊以解闷的一点点内容了。

总体感觉一般,与期待值有所距离。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读后感(三):汉代的中国,还没有玉米

这是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作者从史料与文物中撷取历史片断,概括地叙述了汉朝日常生活方方面面。5.1分确实低了,抛开学术深度的考量,作为通俗读物,打8分没问题。

从翻译的准确性和语言晓畅来说,本书还有提高的空间,仅举其中一例。

在第十三章《农民及其劳作》中,书中写到:“大部分的玉米在丰收的季节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运往政府的谷仓,否则若要浪费粮食是不允许的。”这里提到的“玉米”,在汉朝时尚未传到中国,应是原文或翻译有误。

玉蜀黍(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俗称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史料显示,玉米在16世纪初方传入中国,也就是元明之际。所以,汉朝的日常生活是见不到玉米的。在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新版《水浒传》中,出现了“入云龙”公孙胜在玉米地里奔跑的镜头,也被指出不合历史,宋代人也是见不到玉米的。

风俗史研究表明,汉朝时,主食以“五谷”稻、黍、稷、麦、菽为主,包括黍、禾、大麦、小麦、麻、稻、大豆、小豆、稗、糜、梁、芋、孤米、荞麦、青棵、甘薯等 。此处的“玉米”,疑为黍,即黄米。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读后感(四):读鲁惟一《汉帝国的日常生活》

乏善可陈的一本书。

海外汉学著作如果不能提供理论新见,基本上没有价值。

大家都知道新垣平有本戏谑的《剑桥倚天屠龙史》,戏仿了著名的《剑桥中国史》。而其中最惟妙惟肖的,恐怕还不是宋元的部分,而是秦汉的部分。剑桥秦汉史的主要负责人就是鲁惟一。

与剑桥中国史的读者首先是西方人一样,《汉帝国的日常生活》也应该是鲁惟一写给西方读者的一本简明汉朝文化生活史,所以,凡是读过剑桥秦汉史的读者,没有必要读这本书了;而领略过新垣平那本畅销书的读者,其实也大可不必来读这样一本极具翻译腔调的小册子。我不知道是鲁惟一的原著就是这么写的,还是译者只是简单的“直译”,总之,这本书呈现出一种和剑桥秦汉史相似的翻译腔,而且有过之而不及。

我实在是无法忍受,译者的这种翻译腔,我不知道是不是鲁惟一原著就是如此——是不是都无所谓——但译者没有将汉代的一些特定词汇、专名予以还原,而是呈现出一种极为魔幻的翻译风格。

例如:

“郡里的治安官负责逮捕罪犯、逃兵或流氓”……(p14,治安官是什么?)

“公孙弘,在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低谷的时候,曾亲自饲养过猪,但他最终的职业生涯是作为皇帝的首席顾问……”(p17,首席顾问又是什么?)

“王景……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名区域督察员,他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p43,区域督察员又是什么?)

“中国愿意为大规模扩张性的冒险计划提供资源,并尝试在开始联合行动对抗敌人之前安排不同军队的共同参与行动”……(p47,我怎么觉得这是纽约时报或BBC新闻的社论呢?)

“中国首部标准史在公元前90年完成且至今留存,这是一部有130章的著作,涵盖人类早期世界历史到作者那个时代的当代历史……”(p65,标准史是什么?人类早期历史又是什么?这个概念是司马迁可能具有的吗?)

P67,引用了两篇“古诗十九首”,莫名其妙的是,第一首给出了翻译,第二首“明月何皎皎”没有给翻译。我觉得,要么都别翻。要么就都翻,只翻译一首是很奇怪的,我会认为工作没有完成。

“这些目标可能通过灵媒专业人士的干预实现。这些魔法师可以抓到保存尸体的药物和制剂……他们很可能引领其他人去享受魔法里同样的生活。”(p78,魔法师是谁?魔法又是什么?哈利波特?)

“有时,在越南、韩国或其他地方服役的中国官员……”(p108,能不能把这些现代的国名,回溯到汉代的旧名呢?这两者可是有差别的呀。)

总之,这本书通篇充斥着这种翻译腔,令读者很难卒读。我不知道是作者“原文若此”,还是译者不能更进一步,把这些明显与古不合的语言特别是专名还原成更贴切的词汇。

译后记说:“我们并非专攻汉代历史的学者”,大概解释了为什么译者已经“对原作的论点论据进行了辨证的理解和思考。”已经“在翻译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竭尽所能接近原作本意进行转述”,但还是令读者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原著就是这样写的啊!把专名进行还原不是译者的分内之事呢!

开头就说了:海外汉学的著作如果不能提供理论新见,基本上没有价值。

本书据说“从考古发现的实体文物入手……用考古证据来讲述亲民的历史在研究方法上颇具特色……从文物实证角度入手”(p2-3,译者序)。以及“从文物的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p157,译后记)。

从这些介绍来看,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对考古实物的解读、研究,来看待汉朝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本书中应该包括很多对实物、文物、考古成果的研究。

我想很多读者都是基于这一点来购买此书的吧。至少我是的。

但是,读完才发现,本书并非如此,而是:介绍汉代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地引用文物、考古实物的图像来作为佐证。全书并没有对这些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只是提到、引用而已。

这与中学历史课本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有些还是错的,比如p72-73的地动仪还引用了王振铎的方案,将其作为信史,今天,大家都知道王振铎的方案是不对的。如果说,鲁惟一撰写此书的时间尚早,不知道王振铎的公案,那么译者是否有义务标注呢?

总之,这本书并不是通过对考古实物的解读,来见证汉代的日常生活史,而是在向西方读者描述汉代时,引用了一些考古资料而已。

既然如此,何必舍近求远,读这样一本内容浅显、翻译晦涩,也没有新见的书呢?除了原始史料,国朝关于汉代文化史,出过很多著作了。仅我过眼,就有以下可参考:

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

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谢国桢《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彭卫 等《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

我所知不多, 窃以为如果要了解汉代的日常生活,以上几本我看过的就比鲁惟一此书好太多了。至于我没看过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