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叠变经典读后感有感

叠变经典读后感有感

《叠变》是一本由马勇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叠变》读后感(一):马勇的书中宣扬毒杀行为是充满温情的表现

马勇的书上说带着温情看待慈禧毒杀光绪,具有反人类性格的人配叫历史学家?

如果马勇把自己的孩子毒死,也宣扬自己是充满温情爱意的举动,不被法律制裁,我就相信他的书里其他内容是真实的,而不是哗众取宠,发表违背法律良知的异端败类。

如果马勇的父母把马勇毒死,马勇依然也宣扬自己父母是充满温情爱意的举动,不被法律制裁,我就相信他的书里其他内容是真实的,而不是哗众取宠,发表违背法律良知的异端败类。

《叠变》读后感(二):《叠变》:我身边中的“叠变”

看完全书内容,让我百感交集,心情上说不上是忧,还是喜。说忧,是因为书中很多观点在佩戴口罩,寸步难行的当下,仍有很多启发和借鉴意义;说喜,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俯瞰自己的处境,借用书中类似情景的办法,来解决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但这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因为只有自己觉到悟到,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次看到书名《叠变》时,我就在想,何谓叠变?在这部《叠变》中,作者马勇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变革几乎没有一个能够走完全程。将一场又一场的变革叠加到一起,作者称之为“叠变”。而叠变到最后,终于发生了“裂变”。圣人所谓“欲速则不达”,用在分析近代中国的“叠变”,最合适不过。

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断断续续系统学国学将近10年的原因,在看《叠变》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感到比较亲。

在看的过程中,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对照自己的上半生历程思考,比如大环境,新政策,变革等,思考自己的上半生怎么过得那么失败。比如,要钱,钱没赚到多少,反而负债累累;或许因自己性格原因,朋友也没多少,有那么三或五位老朋友。跟同时代人相比,要楼要车都没有,明显的严重拖后腿了。

书中提到: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强调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但到了运用关头,中国还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机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按理说应该很容易走上变革之路,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学习西方,即便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层面,也不应该照着旧模样继续统治下去。然而在大清,这些不应该都变成了必然,中国此后坐失二十年光阴,直至下一次危机出现,直至经历下一次更大的失败,中国方才觉醒。

都说经史参合,知耻而后勇这句话就出自四书之一《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自己错了就最终到勇敢的时候了。在读这段相关内容,了解前因后果后,我才意识到知耻而后勇这句话的应用版是什么样子。延伸到个人为人处事上,简单的说,同一件事,第一次失败,要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下次遇到类似事情,再犯类似错误。

可能是自己后知后觉吧,直到今年,也就是我的本名年,才意识到这点。今年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在反省中度过的。因为我发现自己同样的错误,居然犯了很多次,比如负债问题。这必须要从源头解决,才能结束没完没了的拆东墙补西墙,借债还债问题等。

旧的经济问题没解决,新的经济问题又跟着来,叠加到一起,不得不让我思考经济变革方式,为此,有很多次夜晚辗转难眠,虽然生活在继续。或许,这也是“叠变”吧,只不过是经济问题中的叠变。

《易经》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什么意思呢?平易就容易让人认知,简单就容易让人遵从;容易认知就有人亲近,容易遵从就能够建功。这里说的是乾、坤大义,就是要化繁为简,总归为一个“易”字。“易知”是从认知方面讲,“易从”是从操作方面讲。在看《叠变》时,我就有《易经》说的这种亲近的感觉。

《叠变》读后感(三):叠百年之变局,抒前进之兴叹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已成为当代中国史学术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去本身纷繁复杂的大小历史事件之外,其承上启下的关联性以及重要程度不可谓不是认识和了解本国历史文明进程的一把关键钥匙。充满各种波折与变革的近代史是国人耳熟能详的话题,随便拎出一个总能滔滔不绝讲上许多,要知道这仅仅还是民间层面上的解读,放在专业研究领域,既有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费正清先生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等等宏观性的历史著作,也有像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等等以特定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专著。无论何种角度论述这段历史,都从某种程度上向我们印证了它的特殊性以及重要程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从小到大所能接触到的历史教材以及各类相关历史书籍似乎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晚清最后的几十年是充满黑暗与屈辱的时期,对于后世而言更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反思过去,受制于国家、民族被压迫以及埋没的惨痛现实,使得我们当然不能从里到外忽视这其中家国以及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更不需要通过刻意曲解或者过度解读去改变它们的真实性,对曾经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将是我们认清楚它们的开始与序幕。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马勇老师新书《叠变》

但犹如辩证法中事物的两面性所告诉我们,祸福相依、优劣并存,危机之中往往也在孕育着进步,无数的事实证明,后世中国逐渐走向更加清晰且光明的道路,其实是可以追溯到这些象征着变化的事件中,层峦叠嶂的风暴卷裹着近代中国,改变了固有的本来面貌,从中诞生了一个可以立足的新起点以及发展突破的新基础。虽然面对诸多失败我们会慨叹时运不公或者前途未卜,但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与变革才应是我们今后所努力的方向。我相信这就是著名历史学者马勇老师通过《叠变 : 鸦片、枪炮与文明进程中的中国(1840-1915)》一书所要告诉我们最基本的一个道理与事实。作为一本不拘泥于传统中国近代史叙事方式的历史佳作,马勇老师特有的思考认识、精细化的解读赋予了本书以全然不同的信服感,虽然无外乎是那些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诸如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等等内容,但却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因为跳出历史事件本身去看待才能凸显出一种历史治学的高度及层面,也是专业历史学者与普通历史读者之间的重要区别,专业视角的解读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的明确,从中所透露出的规律与影响更加的科学,已然摒弃了那种沉迷于事件本身不能脱离其中的局限性,所以当马勇老师通过本书向我们阐述历史时,将会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具备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也更能明白作者想要以此为起点所表达出的那种变化以及进取的理念。

图为1898年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及德国出兵占据胶州湾等资料局部展示

全面复盘,把控真实的历史脉络。借助着大量现存的历史资料,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事件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真要动笔动念开始付诸实践时将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与挑战,对于诸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这样的标志性事件,究竟要秉持着何种态度去书写其实需要创作者本身深度的积累、理解与考量,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写历史而写历史。面对着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从整体和局部上的“双切入”成为了《叠变》一书所要进行复盘的核心。从整体上而言,1840-1915这期间的历史无疑充斥着多种形式多条脉络,不仅仅是以人物为主导的历史,更是涉及到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诸多领域。如果事件本身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那么通过马勇老师的复盘也同样做到了全面细致,没有忽略或者含混每一处值得关注的地方。这段历史当属于中国近代史的重头戏,每一场事件本身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性问题,而是有着因果联系且相互制约的深层次关系;从局部上来看,每一场事件本身并不仅仅是原有假设或者猜想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起因、经过、影响等重要组成部分,环环相扣建立在了基础事实和大量细节之上,充分保持了个体的充盈度。开篇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的关系选择巧妙,其实奠定了一个近代交往的基础,明清之际的传教士活动实则是中国对外交往的缩影和窗口,对于日后的对外活动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后的鸦片战争作为拉开中国近代史大幕的开场戏,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陈述这场中英战争的过程中,作者的复盘思路几乎是行云流水,清朝与英国的举动,下属臣子的谋略与考量,军事实力的对比与后续条约的调整,将能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高度凝练的展示,凸显了本场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包括后面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义和团运动等等也是如此。囊括于站在历史大变革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曾经的历史,是需要建立在更加真实的事实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过去未曾发现的真相。

由19世纪末日本浮世绘画师绘制的《日清战争锦绘》,记录了甲午中日海战北洋水师的失败

辩证解读,传递清晰的历史观点。在《叠变》一书中,对于这些曾经发生过的大的历史事件,马勇老师是报以一种更加谨慎务实的态度,交待完整的事件脉络,同时穿插进各种解读与认识,对于事件中的关键点不回避自己的观点及态度,也不会曲解现有的一些理论及看法,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将自己对于近代史的另一种解读融入其中,在揭示一般具有传统意义上认知的同时,赋予了一些历史事件本身更加创新的视角,这无疑中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解范畴。在这里我们以五口通商的叙述为例子,按照传统意义上理解是英帝国为扩大进出口贸易从而侵占中国市场的侵略行为,但如果结合当时清朝综合国情来看,冲击本身所带来的贸易势力范围扩大对清朝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坏事,传统农业社会被商业资本所挤占,必然会带来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模式的变化,何况原本由东南沿海仅有的广州(之前是十三行之类的商行)扩大到了东中部更多的主要港口,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刻的,对于清朝而言是可以借助此次契机发展的好机会,只可惜受当时统治政策驱使导致了机会的丧失,可以利用的契机被人为的白白错过,从而迎来了二十年的原地徘徊,这也成为了马勇老师所关注的焦点。通过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反复强调的观点是之前我们阅读这段历史时所未曾关注甚至是有意无意忽略的细节与事实,如果单纯的论述五口通商的种种不利影响是有限的,但如果跳出这样固有的范围,从中寻找出中国变革与发展的蛛丝马迹则就富有了进取向上的意味。凭借着这一层面的揭示,我们必然会对过去所持有的那种固有观点抱有怀疑和商榷的态度,这也更加促使我们能够更加真诚和公正的看待历史。而当通过作者富有辩证性的思考之后,作为读者你将感受到马勇老师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在摆脱传统史学的局限之后,以一种更加辩证的内在逻辑和现代化视角,打开了看待历史的新窗口,从中能够汲取到的信息量将是值得回味的。既教事实,也传授方法,更不失情感,这样的历史治学精神相信是我们值得认真对待本书以及作者的原因。

《穆默的摄影日记》是庚子时期德国驻华大使阿尔方斯·冯·穆默拍摄,记录中国地理风俗和反映中国近代史的照片

入情入理,慨叹行进的历史征途。当历史学者以研究的视角深入到了研究对象中,除却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之外,也会富有自己特殊的情感印记,这也将是决定作品走向的一大关键因素。《叠变》的出现其实不在于重复过去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要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发现过去从未注意过的内里,从中梳理并总结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点以及认知,依靠着对于基础事件的清晰认识,很多细节特别是人物上的活动轨迹,都将事件本身抬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不再是过去那种非黑即白或者好坏与否的二元论,而是充满了一种深层次思考的意味。纵观全书,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勇老师在面对这些事件时所持有的态度以及情感认识,对于过去那些近代史上经历的种种黑暗,他有着一名知识分子和历史学者的明确态度,既悲怜那些苦难,也不失光明的希望,以史为鉴的原则使得他不会困顿于描述不利的一面,反而是投向了一种变革的前进中去,有些时候,他会站在一定角度慨叹那些错过的历史契机,如果与假设的提出,是对历史演变的各种推演,尽管历史不可能重来,但提出这些也是对于历史的一种思考方式。面对黑暗不失希望,面对光明也不失反省,在处理历史与个人的关系上,马勇老师无疑是更加清晰地加以区分与调整,而不是那种混杂了界限的模糊与定义,不避讳历史的不足,不逃避人性的弱点,中国近代史所发生的故事依旧能够被作者演绎出了淋漓尽致的感觉,作为一本学术佳作,他以更广阔的方式接纳了那些爱好历史或者对历史报以兴趣的读者群体,没有刻意的标新立异,更没有哗世取宠的博取噱头,在历史的面前,作者向时代交上了一份值得肯定的满意答卷。

陈独秀的《青年杂志》在书尾问世,昭示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国近代史这本大书没有结束,依旧继续向前行进。历史是不再遥远或者有着隔阂的学科,它伴随着时间的沉淀,一点一滴在书写自己的经过。在阅读《叠变》这本书时,我几次都感到了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情绪,就像是历史的种种印染了自己那般,面对过去,我们依旧有许多可以思考的想要表达,面对未来,也仍需要我们将精神意志付诸实践,希望《叠变》这本书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洗礼,点亮我们关于历史的认知灯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