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读后感精选

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读后感精选

《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是一本由黄博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读后感(一):独特的视角——肖像崇拜

“于无聊处有趣,于无情节处有故事,于无人问津处有激情。”这是作者黄博写在本书最前面的一段话。我想他要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能从书中发现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在照相技术出来之前,人们只能通过绘画来记录人物的肖像,而本书正是以古代帝王的肖像为研究主体,这是一个很独特的视角,构思新奇,出人意料。作者围绕着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与逸事以及传说,打破历时与共时,不限疆界与地域,叙事时空交错,如同一个个蒙太奇画面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 在靖康元年九月初三,与金军奋战了九个多月的太原宋军主将王稟见大势已去,和儿子一起背着宋太宗的“御容”画像跳入汾河之中自杀殉国。当时的人对此评价极高“负像赴水,义不苟生。大节卓伟,千载光明!”还有王逸最后与太宗御容一起葬身火海,英勇就义。足以见在当时抱着御容一起死,不但是忠诚烈士的以死明志,也是为大宋皇室和朝廷保存了最后一点脸面。而且忠诚烈士与皇帝一起赴死,更能激励绝望之中的大宋军民,在心中生出君臣之间同生共死的特殊情感。 虽然作者自己将此书定位为通识性的普及读物,但其实是一部很严谨的学术著作。本书几乎搜集了有关宋代皇帝画像的所有史料,通过大量史事来讲述宋代帝王肖像故事,体现画像载体所带有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时期、场景和政治形势下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如在两宋的外交往还、军事对峙中发挥了“如朕亲临”的神奇效果,更在北宋的败亡离散中,催生出一幕幕“誓死保卫御容”的动人故事,从中足以见宋代帝王肖像的重要作用。当然,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也能看到一幅别致的宋代政治生活画卷。 作为现在历史系的大学生,看看这种严谨而又有趣味的学术著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最近也看了很多关于宋朝的历史书,但大多都集中于描写宋朝的整体,如生活方面或是政治层次等,而本书则大有不同,从肖像入手。我们可以从作者选题的角度得到启发,帮助我们开拓研究思路;同时也能从中获取很多准确的历史知识,扩充我们的知识头脑。

《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读后感(二):名家推荐(转)

这是一部别致的著作,一部用帝王的肖像记载串联起来的宋代政治生活史。构思新奇,出人意表。大量围绕着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逸事乃至传说,都被黄博融为一炉,打破历时与共时,不限地域与疆界,叙事时空交错,如同一个个蒙太奇画面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学术话语可以写得这样秀色鲜活,直让人亲近。 ——王瑞来(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黄博的这本《如朕亲临》,我喜欢。本书挖掘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历史生活侧面,条析宋人关于“御容”的各种制度,梳理两宋帝王的“御容”绘制,从试图装扮神仙,到努力出演先贤圣人“哲人王”的角色转变,黄博用轻快的笔调,在横与纵两个维度上绘制出了一幅前人不太关注的历史场景,讲述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们对它的理解。 ——包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在帝制时代,君主肖像画具有无可替代的政治意义、文化内涵与社会影响。著者开拓性地融汇政治史、美术史与社会史的视野与方法,以貌似庄严的帝王像为绾结的线索,以生动有趣的故实为镶缀的璎珞,独运机杼地编织出天水朝别具一格的政治生活图卷。叙事于史有征,章法错落有致,文笔飞扬流宕,洵为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史学佳构。令人披阅之下,不禁击节而赞:帝王像也有如此出彩的对照记! ——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对历史进行抽象或粗线条的论述容易,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和研究最难,还原历史的真实更难。历史去我们愈远,我们对历史真实细节的了解愈少。正是因为历代史学家对历史真实细节的不懈追求,才使古老的历史学常写常新。本书以宋代皇帝的御容画像为切入点,讲述宋代历史及宋辽金之复杂关系。选题之巧妙,文笔之细腻,对历史人物解剖之准确,对历史细节还原之真实,实远胜于一般的通论性著作,也比专深的研究论著更具吸引力,可谓慧眼独具。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帝王肖像与王朝政治既是一个很新的学术课题,也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课题。如何在扎实的学术基础上将史学著述写得并不面目可憎,且又不至落入戏说,则是史学书写方式长期的难题。该书以丰富的材料占有为基础,以坚实的学术研究为依托,并以富有趣味的书写方式娓娓道来,极富阅读快感,在学术与书写两方面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史学著述的另类书写带来了一种新的范式。——段玉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除了专业的艺术史学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因素似乎很少激起足够的关注。黄博此书从人们忽焉未察的历史细节入手,雄辩地证明了视觉展示之于皇权运作的重要性,令读者惊讶地意识到,“看脸”竟如此密切地关系到一个时代的兴亡。全书学术价值极高,而文笔晓畅,事例鲜活,读来妙趣横生,而又启人深省。法国史家保罗·韦纳曾以艳羡地口吻提到有一种社会喜欢“把学问弄得人人都爱看”,我想,黄博这本书就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通向这种社会的桥梁。 ——王东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半个多世纪前,法国作家马尔罗(AndréMalraux)在《无墙的博物馆》一书中已敏锐地指出,博物馆体制及与之相应的艺术史论述是如何抽离了历史上肖像的功能,将其变成“绘画”的。黄博这本书与一般的艺术史研究和艺术史叙事的区别正在于,他将原本存在于博物馆和艺术史著述中的帝王肖像画重新放回了波澜壮阔的宋代政治文化史当中,从而以更加立体和能动的方式展现了这些肖像画的生成、风格及历史角色等。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图像证史”的写作实验,同时也不忘提醒我们,到底什么是肖像,什么是肖像画。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策展人)

《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读后感(三):揭开历史的面纱,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

这是一部用帝王的肖像所串联起来的宋代政治生活史。

作者通过一幅幅具有历史色彩的画像,将史实、逸事以及传闻融为一炉。

即使到了今日,这些曾在自己时代里占据重要位置之人早已消失在了洪流之中,

但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被皇权所带来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域、不同形势下的重要作用所震撼。

《如朕亲临》是由历史学博士黄博所著。

在这部书中,黄博很好的将“可读性”展现给了读者。

他一边从正史与野史中找寻各种宋代皇帝御容故事,一边又在辨析与解析相关人物和事件。

以宋代帝王肖像为视角,为读者重现了宋代社会的历史风貌。

因此读来也甚是有趣。

清华大学历史教授仲伟民说:“历史去我们愈远,我们对历史真实细节的了解愈少。”

而在《如朕亲临》中,作者以巧妙的构思,细腻的文笔,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准确的解剖,更是对历史细节进行了真实的还原。

巧妙的将“历史的艺术性”和“历史的叙事性”融为一体。

为读者呈现了别具一格的历史风格。

当然,通过宋代皇帝的肖像画,也自然而然地让我们带着某种好奇或疑问继续去阅读他们的故事。

如宋仁宗的画像,据说,当契丹的疗道宗第一次见到宋仁宗肖像的那一刻,就被彻底征服了。

他说:“这位才是真的圣主啊!我若是生在中原,最多只配在他身边当个负责打杂的都虞候,为他执鞭捧盖足矣!”

由此可见,宋仁宗的画像竟具有震慑人心的魔力。

当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之处,将一些从前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书写其中,赋予了它们可讲述的意义。

真正体现了“让故事于无聊处更加有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