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影子之城读后感100字

影子之城读后感100字

《影子之城》是一本由萧易 著 / 梁思成 刘致平 摄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4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影子之城》读后感(一):《影子之城》每个中国人都该到这座神秘的城市中,走一走,看一看,好书!

著名人文学者,作家萧易的新作《影子之城》新近出版发行了,从一堆尘封的营造学社560照片中精选了300多幅照片,560张照片中的精华及背后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还原了一座古城,而透过这座古城,我们依稀可以窥看到旧时中国城市布局的影子,在这些布局当中,蕴含着古老中国的文明密码,每一处都是其丰盈文脉和悠久风俗具象表现,当年营造学社所拍摄都是当地最精美,最古老的建筑,而在广汉,梁思成,刘致平几乎拍下了广汉的所有古建筑,正如梁思成夫人在序中所言,了解古建筑其实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比如文庙,代表着儒家文化在城市的投影,比如宗祠,见证着一个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程,不同的建筑,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功能,对应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科举,道德,宗族,同乡,信仰, 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精髓与内涵,会在一代代的解读中得以深化和发展,这也可能是作者推出此书之目的,引用梁夫人林洙序中言,就像萧易说的,梁思成,刘致平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影子之城”每个中国人都该到这座神秘的城市中走走看看,好书,值得阅读,感谢作者,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

《影子之城》读后感(二):余音绕梁——《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

看到广汉二字,自然想到了三星堆古遗址。书中的广汉俨然不是沉埋于地下的古蜀遗址,而是明末张献忠屠蜀之后重修的雒城。

自商周时期的三星堆古城到清代的雒城,广汉古城延续了两千多年,兴衰交替之中写满了故事。如所有古城一样,梁思成眼前的这座雒城在空间序列中严格遵循着数字化的比例、对称、均衡等造型艺术特点。城池设有四道城门,东、西、南、北四条正街,文庙、城隍庙是城市建筑的中心,开元寺、牛王庙、药王庙、文昌宫沿着城墙分布,其他一些会馆、祠庙隐匿在大街小巷之中。整个布局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遗憾的是,这座城和中国大多古城一样未能逃过社会动荡、文化风波以及城市建设的摧残,随着它的那个时代一起崩塌、消亡。央视拍摄《梁思成 林徽因》纪录片时的偶然发现,使得梁思成、刘志平先生在雒城拍摄的560张照片得以重见天日。作者萧易梳理了一张张零散的照片,置图于左,置书于右,将摄影图像与历史文献、口述历史整合在一起。萧易笔下的雒城不再是一座座冰冷的砖木建筑,他用一则则故事赋予这些建筑以生命,随着时光的轨迹兴衰更替,为我们勾勒出一座有血有肉的广汉古城。如果说城池、民居、桥梁是众生俗世生活的直观展现,那么宗祠、牌坊则体现了广汉人心中的家族记忆与荣辱观念。文庙和寺院,一个是读书人的圣地,文化崇拜的中心;另一个是佛祖的殿堂,僧人的居所,众生的归宿。祠庙是神灵的居所,供奉着的神灵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会馆集合了移民对故土的追思,安置着移民背负来的地方神位,是联系桑梓之情的场所。这些建筑无一不是现世众生、过世宗祖和天上地下神鬼的居所,翘角飞檐、雕梁画栋之间承载着广汉古城的记忆。

书前序记述了林洙女士和梁思成先生对古城宗祠的讨论。“湖广填四川”的迁徙让不同地域、不同姓氏的移民来到了雒城。对他们来说,宗祠的建立,寓意着新宗族意识的诞生,家族在雒城传承的延续。那么重续族谱,建立宗祠便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了。以益兰祠、溪南祠、透龙祠、陈氏祠、黄氏祠、李吴氏祠、王氏祠为代表的雒城宗祠建筑质量极高,外表华丽,内部整洁、严肃,又各具特色。从昔日的繁盛到如今的破落,宗祠勾勒出了黄、张、陈、王、李等家族筚路蓝缕的迁徙史。数百年来,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朽烂的木雕、散落的建筑构件、剥落的彩绘让人不禁嘘嘘感叹。

书的最后特意附上了一幅广汉插画师绘制的雒城复原图。图中一一标示了雒城古建筑的方位,让我们自觉回味起作者的记述,追随梁思成先生的脚步,在这座“影子之城”中兜兜转转。

《影子之城》读后感(三):《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

◎贾登荣(书评人)

经过岁月的洗礼,往昔那些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在绝大多数城市、乡村,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极少部分幸存下来的建筑,成为文物保护对象,供人们瞻仰。位于川西平原的广汉,与中国其它地方一样,现存的古建筑也寥寥无几。但十分幸运的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致平先生在1939年到1941年间,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了广汉当年那些官衙、庙宇、会馆、祠堂、牌坊、桥梁、寺院等古建筑。而这本《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的作者萧易,精选了梁思成、刘致平拍摄的300多幅照片,然后通过查阅典籍、实地走访,还原了当年这些古建筑的来源、风貌、功能和影响,让人感受到隐藏在古建筑背后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盈的文脉、灿烂的文明。

该书的300多幅老照片,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精致瑰丽、美轮美奂,反映出旧时工匠的高超技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些老照片,分别呈现了当年广汉城里的衙署、文庙、文昌宫、奎星阁、字库塔、湔江书院、张氏庭园、广东会馆、湖广会馆、黄州会馆、陕西会馆、江西会馆、四川会馆、益兰祠、陈氏祠、王氏祠、慈恩桥、众成桥、城隍庙、关岳庙、东岳庙、土地庙、龙居寺、金轮寺、开元寺等35处建筑。就建筑形态划分,可以分为公共建筑、私家建筑;从建筑结构划分,可以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结构建筑、石结构建筑等。任何一类建筑,无论从建筑的全貌,还是建筑的细微部分,诸如屋脊、檐角、门窗、配饰等方方面面,都做工精细、尽善尽美,散发出浓浓的工匠精神。

书中的300多幅老照片,在还原旧时建筑风貌的同时,还勾勒出人与建筑的关系。透过这些建筑,能够看出旧时中国人的信仰、崇拜、敬畏、追求、寄托和爱憎。从巍峨的文庙中,读到中国人眼中的科举制度;从威严的关岳庙中,读到中国人的义利观、忠义观;从石牌坊中,读到中国人的荣辱观;从土地庙、城隍庙中,读到中国人的图腾观;从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众多会馆里,读到古人的浓浓乡愁;而从湔江书院、字库塔、奎星阁中,读到中国人对文化的尊重……应该说,不同的建筑,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功能,反映了人与建筑生生不息的密切关系,对应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科举、道德、宗族、同乡,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与内涵。在这里,建筑不再是固化的名物,而是鲜活的灵魂,洋溢着感情色彩,律动着思想光芒。在对建筑物的追根溯源中,让人感受到中国文明的悠久灿烂、博大精深。

以“字库塔”一章为例,作者在讲述广汉字库塔修建过程、修建时间、字库塔特点的同时,对中国人“敬惜字纸”的传统进行了回溯,继而对字库塔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读,还对各地最有特点的字库塔加以介绍。一个字库塔,引出了中国人尊重文化、敬畏文化的习俗,并将它展示得充分、完整,让读者接受了一次很好的传统文明的教育。而在“湔江书院”一章里,作者回顾了湔江书院产生的往事:作为湔江书院创办者的李三清,主动捐出了“拟用于赴成都赶考的一百两盘缠”,在他的感召下,“文人、商贾、挑夫、僧侣也踊跃捐资” ,共筹得白银两万余两,田产四十余亩。经过九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书院。从这些讲述中,我们看到了涌动在小城中尊师重教的风气。作者的笔墨也不局限在对湔江书院历史的回顾中,而是铺展开来,对中国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当然,也让人们从“影子之城”广汉,走向了更加广袤的田野,倾听到神州大地文明的回响。

《影子之城》读后感(四):在湮灭的建筑中与自己的历史相连

2022年,出门旅行变得很难。身不动,心却想远走。于是翻开一本描摹远方城池的书,在字里行间、黑白照片里寻访一座城市。

《影子之城》记录的是1939到1941年的广汉。这个四川的小城,我从未去过、对它一无所知。感谢梁思成和刘致平,以及他们的营造学社。有了他们当年拍下的黑白照片、登高爬低地测绘描摹和笔记,今人萧易才能在纸上重建这个已经毁于战火、动乱、历史更迭的小城中的城墙、衙署、文庙、会馆、民居、宗祠、桥梁、庙宇……

读这本书,就好像跟着一个懂得古建筑和历史的导游细细地逛广汉,穿越时空,穿街走巷,认认真真地去看那些老建筑的细节——怎样的飞檐,如何的宝顶,抱厦与歇山顶,风火墙与抱鼓石,吊瓜与牛腿、雀替与木格门……这些属于古建筑的术语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沁入我的脑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我知识的一部分,相比抱着《营造法式》硬看而不进脑子可舒服多了。

一个好的导游总能在游览的解说词中适时地加入对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的介绍。这本书也如是。

作为一个对四川一无所知的人,我听过“摆龙门阵”这个词儿,但从不知道原来“龙门”就是大门的意思。我也听说过“湖广填四川”,但这个词儿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直到作者带着我一点点看过各地移民在广汉起的会馆、从中窥见这些移民在广汉的生活。建筑——会馆——成为了移民的原乡,见证和记录了广东、江西、黄州、陕西、山西……移民的心中所求、日常起居、祭祀传承、商业活动。这些消散在历史中、甚至不曾留下名字和音容笑貌的人以这样的形式从暗影中走来,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这个2022年的看客面前,作揖笑谈、喝茶谈生意。

关于广汉建筑的细微末节也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让不少小时候的困惑迎刃而解。小时候的春游秋游总是去周边的园林、公园,那时候只觉得这些人工湖、亭台楼阁和庙宇神仙看得人生厌,今天回过头去想想才明白,看似寻常的建筑细节中是一个逝去了的年代的遗存。我小时候常去的公园原本也是本地一座大寺庙的后花园,上学路过的老房子也是我们的县学文庙。小山上总要有个文笔塔、传说着会在有人金榜题名时发光的神迹。塔对面总是笔架山,小时候只当是样子像笔架,如今想来,却是文人造园的传统和期望。

历史的动荡和价值观的更迭可以让一切物质文明灰飞烟灭,可总有一些蛛丝马迹能让今天的人找到当年的缘起,与自己的历史相连。

逝去的城和逝去的年代在今天的黑白的照片里屹立起来,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留下一星半点。我忍不住期待哪一天可以带着这本书去看一看广汉,哪怕已经没有什么飞檐剩下,有了这些记忆和故事,这个陌生的地方却已经显得亲切起来。

《影子之城》读后感(五):【影子之城】

郑嘉励

近代以来,各大城市,纷纷拆毁旧城墙,改建为环城路,环城西路即原来的西城墙,环城北路即北城墙,以此类推,环城东路即东城墙。杭州和嘉兴,都是这样的。

嘉兴城不大,适宜跑圈,早晚锻炼时,我绕着环城路跑过几次,对老城墙的里数和轮廓,了如指掌。杭州老城区大,马路更宽,车辆也多,我不曾绕城跑过。

金华的城墙拆除、护城河填平以后,照例也是环城的道路,尽管名字不叫环城路。然而,旧城墙的痕迹依然容易辨认,我骑车跑一圈,知道人民路是原来的北城墙,新华街是城市的西城墙。城墙的四至,即老城区的边界,曾经是城市最直观的象征,即便遗迹无存,也绝不至于完全泯灭。

由城墙包围起来的城区里头,状况会复杂很多。道路与坊巷,是城市的骨架,相对较为固定。金华老城有所谓“三纵两横”的道路:南北向有东市、中市、西市三街,横向则有北街、南街两条——城区的主要道路系统,至晚于宋代已经形成,愈是主干道,愈难以根本改变。近现代为了通车,无非是整体拓宽道路,局部截弯取直,将石板路换成水泥路面,大不了再把“中市街”改个新潮的名字“胜利街”,如此而已,貌似焕然一新,其实,道路的基本布局和走向,实无改变。

主干道两侧,生长开来的枝枝杈杈的坊巷,命运就难说了。传统社会生产力有限,旧城改造的力度也有限,我们有理由相信,清朝的坊巷街道,其面貌大概与明朝相去不远。现代社会就不同了,城市大规模改造,老城区成片拆除。未几,高楼大厦,封闭式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若问旧市容市貌,不可复见矣。

街巷两侧的商铺民居,道路中间林立的牌坊,原本依附于街巷而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是变化不居。今年赵家庭院,明年是钱家的客栈,昨日孙家酒楼,明日改为李家的当铺。这样的故事,每天上演,即使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或祠堂,也是如此。

金华最近一千年历史,南宋吕祖谦应该是本土最孚声望的乡贤大儒。金华后街的一览亭,本是登高休憩之所,吕祖谦故居就在一览亭附近。南宋之初,南渡士大夫通常居住在官府提供的“官屋”或寺院内,吕祖谦祖父吕弸中就寄居在城内的官屋。吕祖谦在此生活、讲学。他的讲学,影响很大,吕祖谦故居遂为著名的“丽泽书院”之前身,金华后来有“小邹鲁”“婺州学派”的说法,都可追溯到这里。据楼钥《攻媿集•东莱吕太史祠堂记》,吕祖谦晚年搬家到城北,但不久去世。南宋开禧三年,婺州官府在一览亭故居建造“吕成公祠”与丽泽书院,以为吕祖谦及其学术的纪念、弘扬之所。

按理说,书院、祠堂是城市文脉的象征,后人通常会妥善保护。然而,丽泽书院、吕祖谦祠,命运多舛。元明时期,书院搬迁,祠堂已废,清代重建时,已非原先位置,吕成公祠搬至今将军路与酒坊巷交叉口附近。而今天,金华城内已无任何与吕氏相关的史迹。

城市的所有建筑,当以衙署、文庙、城隍庙,最不容易改变,因为这是城市最重要的官方建筑,象征着政治、文化、宗教的权威。唐宋以来,金华府衙、县衙、府(县)学、府(县)城隍,确实很少改变。自从清末废除科举制度,文庙改为新式学堂,几年前,府学旧址仍为某中学的校舍;清帝逊位以后,府衙搬离旧址,以示新时代对旧传统的决裂。进入新世纪,城市化浪潮袭来,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现在的金华市政府大楼,已经搬出旧城区。也许时代发展太快,又有人主张慢点走、回头看,主张恢复金华府衙、府学建筑,然而事过境迁,重建的只是躯壳,历史永远无法重来。

金华,旧称婺州。按照“星野”的说法,城市对应着天上的婺女星,故名。 在城内对应婺女星的地方,建起星君楼,供奉婺州“分野之神”宝婺星君,祈愿城市平安。星君楼,也称八咏楼,自南朝以来,几经重建。数千百年,城市早已面目全非,唯有八咏楼,至今屹立,位置始终未改。这是城市唯一的传奇,冥冥之中,如有宝婺星君的垂佑。

一座城市,变化是常态,不变是例外,变与不变之间,总该有规律可循吧——我在金华走街串巷、寻访古迹,经常这样想。或者说,我宁愿相信世界是有规律的,如果沧海桑田、社会变迁,一切随机发生,无因果,无目的,无悲喜,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么,我的考古工作该是多么令人绝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