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性的枷锁》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性的枷锁》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性的枷锁》是一本由[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一):不按毛姆阅读顺序|倒着读是什么感受

书名:《人性的枷锁》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接触毛姆的作品从《刀锋》开始,这是第二本,很厚的大部头。《面纱》、《月亮与六便士》也有入,后续再读。

哪个作家对人性了解到极·致,当属毛姆。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毛姆作品特色,他本人是一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的典型人物,这一特色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人性的枷锁》被认为是毛姆的自转体小说,他认为是他所有作品中蕞好的一部。

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天生跛脚的孤·儿,经常被人嘲笑。从小跟做牧师的叔叔一家生活,不幸的经历造成了他脆弱敏感,叔叔作为牧师也希望他继承他信仰的宗教。他试图摆脱理想的枷锁,又陷入友情嫉妒和枷锁中,随着他慢慢的长大,爱情的枷锁、占有欲的枷锁、金钱的枷锁、自由的枷锁·····越发让他痛苦,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他看到,在这世上,蕞为珍贵是寻常。人人生来便带着瑕疵,或是身体,或是灵hun。”于是他原谅了所有人,也原谅了自己的缺陷。

菲利普没有他这一生经历的厚重感沉淀,也很难到蕞后明白:

接受平凡,是我们这一生做的蕞不平凡的事。

认知扩大,开拓自己的视野。多读书多开眼界。

行动缩小,做自己擅长并持续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好高骛远。

同样可以书写自己独特的人生。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二):卸掉重重人性的枷锁后,答案是……?

读过《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与之相较,《人性的枷锁》出色不少。其对人物内心的剖析细腻生动,这一特点在菲利普和Mildred的纠缠虐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我最喜欢的点在于这本书的主题,即对于人生道路、人生意义的探索。菲利普早年失去双亲,寄人篱下,早早就有了孑然一身之感,又天生跛足,饱受嘲笑。他“渐渐筑起心墙”,最后于内在”催开了芬芳不逝的花朵“。

菲利普一直在追问。他的家境让他衣食无忧,这也为他对各种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刀锋》中拉里也有类似设定)。他读皇家公学,未曾少尝讥讽,但也发现了自己的聪慧,绝弃了神父的道路。游学德国,见识另一方水土,另一种文化,在与友人思想的碰撞交融中绝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他之后又尝试过在伦敦学习会计,赴法国探索绘画之路,最后又返回伦敦学医。其中学习会计只能算得上插曲,伦敦学医部分篇幅超过全书一半。

书中呈现了菲利普思想变化的波与浪。种种思索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又有阶段性、爆发性的领悟与转变。菲利普的种种转变,可以看做是慢慢卸掉“人性的枷锁”的过程。他先是摆脱了上帝的指点,又认识到“没有什么道德概念”,以“只要不惊动警察,做人要随心所欲”为信条。先是从“神”的世界里脱离,又从“社会”的框架里跳脱出来看到纯粹作为个体的自己。然而个体又在苦与乐,祸与福中摇摆沉浮,菲利普最终明了——人生毫无意义,因此也谈不上什么残忍不残忍。至此,菲利普卸掉了“最后一重枷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这份自由背后又有一种迷茫蔓延着。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全书轴心妙喻——克朗肖的波斯地毯,对此进行了回应。人生乃用生命之经纱创造的美妙图案,其编织无先天的法则可以指导,幸福与不幸福,都只是一种图案的样式罢了,都没有意义,也都有其美。花纹“既无意义,也无用处,图一乐罢了。”如此,便能够对人生抱有“适可而止的绝望”、“节制的爱”。

《人性的枷锁》原名《史蒂芬·凯利的艺术人生》。没错,人生乃艺术作品,别无用处。

波斯地毯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三):看毛姆如何摆脱人性枷锁,百炼成钢!

一提起毛姆的名字,我总是要想到那句揶揄他的话:毛姆是一流的读者,三流的作家。我觉得读完《人性的枷锁》这本书之后对于这句话的感触可能会更加深刻。当然说他是三流作家显然太苛刻了,但是比起毛姆的阅读和通识功力来说,他的写作确实弱了些。个人认为《月亮和六便士》要比这本好一些。但是这本书在思想方面还是非常进步的,比如对宗教信仰认知的颠覆,比如主人公的成长等等。

这本书可以说是毛姆年轻时代经历的自传,主人公菲利普跟毛姆的身世、求学经历等都是如出一辙。菲利普父母早亡,由牧师大伯收养。他很不待见这位大伯,认为他自私、冷漠。因为从小寄人篱下又是跛子(毛姆从小有口吃的毛病)的原因,菲利普自尊心非常强,自卑导致他自负、毒舌。他习惯于不走寻常路,13岁时放弃牛津大学的前途,去德国求学。回国后又去巴黎学画画。知道自己并没有成为一流画家的天赋后,乖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去了医学院。然而后来他为了女人花光了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财产,不得不中断学业,去百货商店当引导员……

可以说如果你想了解毛姆的话最好从这本《人性的枷锁》开始阅读,俗话说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可能没有年少时候的坎坷经历就不会有作家毛姆。

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人性的枷锁》。那么读完之后我们来思考下毛姆所谓的“人性的枷锁”都包括哪几样。首当其冲的一样肯定是宗教。菲利普出生在笃信宗教的英国家庭,后来收养他的大伯又是牧师,所以可以说菲利普从一出生就是宗教人。以至于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上帝给他的那只跛脚的合理性。直到他当上医学生,才动了治疗的念头。

在菲利普的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他们带给他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比如诗人海沃德、画家劳森、诗人克朗肖,还有热心的阿西尔尼。在他们的熏陶下,菲利普从笃信宗教者变成无神论者,从浪漫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生活家。

另一重枷锁当然就是情欲的枷锁。这本书里的菲利普一直在爱情之海里沉浮,前前后后有五位爱人,从情窦初开向对方表白,到被大龄熟女诱惑,再到优柔寡断、藕断丝连的旷日持久的虐恋,最后终于沦陷于单纯少女的温柔美好之中。本书也以他最后一段恋情为结尾。但是从这个结尾来看,菲利普远远未能挣脱情欲的枷锁,而且是被套牢了。

最后一道枷锁可以称之为生之意义的枷锁。整本书中菲利普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从小就想着要有一番作为,总是对周围所有人都看不惯。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有着十分重要之意义等他去实现。他读书、学画、当医生、谈恋爱、交朋友……然而当他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他却发现,原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而已。

一部《人性的枷锁》,是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也是读者反思的过程。如何挣脱枷锁,活出自己,各位且想想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