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锦集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锦集

《可怕的盲从》是一本由艾拉•夏勒夫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17-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一):严重怀疑这本书的评分

因为是亚马逊买书99元免费赠书的,然后看了下豆瓣的分数居然还是8.7分,说实话这分数还蛮高的,所以耐着性子读完了。

智能不服从,天啦,不就是让你勇敢表达自己,挑战权威么?

有必要这么长篇大论的说起这个么?

我们的文化一直都是这样强调的呀,不要盲从,实践出真知,还要出一本书来解释,还要从导盲犬上学习这个道理么?不过整本书的翻译还可以,可以给一星。

第一章,何时服从,何时不服从

第二章,打破习惯,比你想象的要难

第三章,如何恰当的说“不”

第四章,理解说“是”的真正风险

第五章,对权威的服从

第六章,改变互动方式:距离、冲突、旁观者、间接伤害

第七章,导盲犬训练的“秘诀”

第八章,盲目服从的代价

第九章,质疑的力量

第十章,去承担,去冒险。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二):每个人都要成为英雄,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盲从盲信的人,这使我们错误地、乐观地认为自己没必要转变观念。”

米尔格拉姆实验证明,超过60%的人会在权威人物的命令下助纣为虐、顺从到底。绝大多数人间悲剧由此而来。

你最好不要自恋地认为自己是剩下的那个少数,除非你身上有明显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受到道德的感召,对自己的是非观念过分自信。但掩上书本,你在现实中,依然会是“沉默的大多数”,认为很多是非争执“与我何干”。

是的,“与我何干”似乎是一种极高明的生存智慧,但可惜,它也往往是“善”的多米诺骨牌中率先倒下的那一块。

人间正道是沧桑。

“恶”来得很容易,只要每个善良的人都保持所谓的“中立”,就足以纵容“恶”的放肆。

“善”来得很难,只有每个有良知的人都采取切实的行动,才能保证“善”的屹立不倒。

你真的向往善吗?但愿你不是叶公好龙!

如果你真的向往善,那就努力使自己成为敢于挺身而出的英雄吧,你的英勇之举会引领和鼓动更多良善的人加入你的队伍。

吊诡之处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坐等被引领、被鼓动,而要主动成为那个“吃螃蟹的人”,因为,英雄是如此稀有,如果我们不争相为之,“善”的多米诺骨牌依然有很大的概率会依次倒下。

每个人都要成为英雄,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三):《可怕的盲从》—读后感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世界里,个体必须依赖组织才能得以生存,因此职场中总会出现这么一群人跟着大伙儿走,这种随大溜未必总正确,但起码不会成为愚蠢的少数人。问题是,这种神经质的举动未免有些盲目,所以道德批评家们就用“盲从”来称呼之。 让我们思考那些势单力薄的个体生活在广袤无垠的孤岛上,该如何生存?无非是集聚成群。而个体间互通有无,可以组成卓有成效的信息流,以此来扩大信息获取的范围。 就像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大多都是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看到别人做这事成功了,就也想着自己也能够做那件事,而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究竟合不合适做这件事。要明白,你的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不是在别人身上,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 中国古代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西施是古代的绝色美人,另很多男子深深地爱慕,同时也引来不少女性的嫉妒,东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东施的相貌与西施是没法比的,可是她就是想成为西施那样的美人。西施因为生病,捂着嘴在大街上,引来了不少男子的怜惜,显得更加动人更加美丽。而东施呢,正好看到这个情景,就想,如果我也像她的样子,那肯定也会很迷人吧。于是自己也捂着嘴在大街上行走,原以为会迷倒很多人,可是,不仅没有迷倒,更多的人对她的做法感到恶心,都在背后指骂着她。这就是被蒙住的眼睛,一味的去照别人的路走别人成功了,你不是那块料,也要想着去做,到最后,反而更加失败。 同样邯郸学步大家也不陌生。那个主人公看到别人走路很好看,就想着学,可是走路是天生的,再怎么学也没有多大用。最后,忘了原来的步法,还没有学会其他人的步法,只能爬着回去。 这两则中国古代典故共同的特点是一个悲剧—盲从的悲剧,他们都被蒙住了双眼,都没有想到切合自身,一味盲从,最后换来的只能是失败。很想当下的年轻人,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多的应届毕业生分分出来创业,没有经过在企业中的历练盲目跟风,一味想着我很快就能赚大钱,结果可想而知无数年轻人在这得到惨痛的教训。 我们的眼长长在我们自己身上,要调整好自己的正常心态,在你遇到任何事情时, 先别急着行动,首先要仔细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凡事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切忌冲动行事,一味的去盲从,最后换来的肯定是失败。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四):破解可怕盲从的一把武器

服从,一个从小伴随我们到老的词语,应该来说人的一生都不会缺少它的存在。青少年,我们要服从父母,进入学校,我们要服从老师,进入职场,我们要服从老师,进入军队,我们要服从领导的命令,更主要的是你要一直服从国家制度。

俗话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很贴切的形容了服从的表现,军人确实应该服从命令,要不然怎么能保证军队的齐整划一和良好运行。但我们不能一味的服从命令,因为毕竟命令也有正确与错误,对于错误的命令,军人也应该果断拒绝。

《亮剑》是一部很受欢迎的电视剧,在这不电视剧前段,李云龙在完成掩护撤离大部队的情况下,按上级指示应该随即撤离,这个命令不能说不对,应该来说是正确的。而偏偏李云龙没有选择服从,而且选择进攻吃掉日军,确实最后吃掉了日军。李云龙违抗军令的原因何在?是因为现场情形已经发生变化,指挥所看不到真正的情形,而在现场的领导者却有明显的感知,这就是为什么也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因。可见智能不服从如果出现在军队或者生活中是多么的一件幸事。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相反,人们总认为自己有勇气抵制有害的命令,但再大多数场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服从。这一点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旦权威给予我们指示,我们基本上都会选择毫不犹豫的执行,甚至权威无时无刻的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如畅销书《影响力》里面六大影响力武器就有权威这一点,权威对于人们的影响之大,可以看看这本书。

《可怕的盲从》的作者从浅入深,详细分析了破解权威和可怕盲从的武器,智能不服从,何为智能不服从?就是面对突发情况和权威,我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超常的镇定去应对,而不是一味的服从。也就是不管在接到命令时受到了怎样的外部压力,你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即使在接受错误的命令时也要正确行事。

如何做到智能不服从?作者从家庭学校教育、个人训练能角度一一做了详细的说明。在这里唯一说的一点,训练对于做到智能不服从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学校教育都要加强训练的力度,书中部长对于干事的训练可见一斑。

智能不服从,不仅能让自己获益,只要你在智能不服从这方面做得足够好,即便是那些发布错误命令的人也会因为你而获益。所以破解可怕的盲从,智能不服从是一把好使的武器,日常生活我们要加强对于智能不服从的训练。

《可怕的盲从》读后感(五):你学会智能不服从了吗?

-如果一个人只会服从,那他是奴隶。如果一个人只会不服从,那他是反叛者;愤怒、绝望、仇恨左右了他的行为,而非信念和原则。-埃里克.弗洛姆

这是这本书第一章开头引用的一句话,读完书后我觉得这句话是再合适不过的能概括这本书的一句话。不过相信你已经有了一些小疑问,“究竟应该怎样平衡好服从于不服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呢?”“这事不应该是我们平时经常遵守的吗,有啥好提的?”“不服从行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难道不听领导的”.......智能不服从!!!!是时候该理解并执行这个词语了!

近几天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很触目惊心,孩子们受此虐待,但是很多家长们却是在事发之后才发现孩子们在幼儿园遭此虐待;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篡改会计资料,启不知有多少是迫于上司的淫威.....血淋淋的教训已经在警告着我们,不考虑后果的盲目服从,不仅会毁了社会秩序,也会毁了自己。

服从权威是人类社会的本能,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不过其带来效用却为服从带上一种异样的色彩。这时候,我们还是应该首先分清“绝对不服从”与“智能不服从”。绝对不服从更多的会采用一种暴力的态度,来挑战一个已有的体系或权威,这种不服从也不代表不正义,但其会让一个系统的秩序发生混乱。智能不服从相较而言是一个温和的反抗态度,智能不服从更倾向于由权威的命令引起对某一价值观思考,从而做出判断和行动,可以说,在现在愈加和平愈加稳定的社会中,智能不服从一定会占很大的分量和作用。

那听起来貌似很简单,不就是考虑一下对不对吗,之后说出来,不,那不一定。一个人如果被盲目服从的氛围浸染了很长时间,那么他的领导-倡导独立思考的领导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智能不服从的训练,机械到自然的说反对和质疑的话也好;或者作为飞机上重要的机组人员练习对机长或其他可能做出危害全机人员生命安全的事的人员说坚定的反对话语也好;亦或是不要被认知失调的安慰所蒙蔽;再有可以对孩子、专业人员等进行和现实匹配度很高的模拟场景训练。习得性无助会让我们在被权威限制的很严的时候陷入一种只会冷嘲热讽的怪圈,所以,找到替代方法,也是达到智能不服从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米尔格拉姆实验已经向世人表现出了人类黑暗的那一面,盲目服从,会毁灭一个正义的人,也会毁灭一个社会,智能不服从,已经到了一个势在必行的时刻,改造盲目服从的文化,或许智能不服从能够帮上忙,还不试试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