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银茶匙读后感100字

银茶匙读后感100字

《银茶匙》是一本由[日] 中勘助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茶匙》读后感(一):当年《银茶匙》为何出版无望?(於意云何)

本文作者:於意云何

《银茶匙》读后感(二):夏日之夜,有如苦竹

周作人曾经翻译过一首日本俳句,我非常喜欢:“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节细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

胡兰成还曾选用周作人的这首俳句作为他创办的《苦竹》的封面。

《银茶匙》读后感(三):不只是盛汤药的银茶匙

遇见这部日本作家中勘助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能静心一读,是这周最快乐的事。 记得有个作家说过,读书首先要读书的目录、前言和后记,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我想,这其中的道理大概等同于认识一个人所要做的步骤。 于是,带着初识一个朋友的心情和准备,推倒了自己一贯的粗暴无礼的阅读方式,端详起这本书来。封面背景铺着层层叠叠的淡蓝色扇形纹路,似乎屡见于日本器物之上,有种日式浪涛的意味,类似我们传统祥云纹;正中央烫印着一把银色的茶匙,端端正正,规规矩矩。整个清新自然,没有弯弯绕绕,繁复绚烂的夺人之势。 翻来勒口,入眼便有作者的简介。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勘助,大学师从文学巨匠夏目簌石,但性格孤高,一直与日本文坛保持距离,不属于任何流派。读至此,脑海里不自觉的勾勒起这位百年前的朋友的轮廓,用现代话说:高冷的学霸。有血有肉有脾性的作者,在还未读起时,就亲切了起来。 当好奇心在读完译者序中他的《银茶匙》竟为日本的滩中学的升学造就了一个个神话和传奇时,膨胀至最高点。 他,到底回忆了什么? “我书斋中有一个书柜里装满了杂物,其中一个抽屉里一直放着一个小箱子。”故事便是收纳在这个色调雅素、贴着牡丹花模样的画纸的小箱子里。一把给幼时体弱多病的中勘助喂药用的银茶匙安静地躺在里面,直到大些了的中勘助,将它再次从黑黢的角隅挖出。 一把银茶匙本没有什么稀奇,但这把小巧的茶匙承载的却不只是汤药留下的痕迹,还有他幼时因体弱多病而终年伏在姑母背上的童年记忆,以及由此牵扯出来的更多的温暖的、懊恼的、兴奋的、难过的儿童的世界。敏感又细腻、纯真又稚嫩。 读着读着,便觉得熟悉亲切。我们儿时似乎也是如此。“我常常在那里摘茶花,从枝头摘下一朵花时,会有一片片脆弱的花瓣纷纷落下。还有雨后,雨后茶树上结满水滴,闪闪发光。白色圆润的花瓣围绕着黄色饱满的花蕾,开放在暗绿卷曲的叶子下”对每个细微的事物,都抱以深切的探究之心;因“从岩石海岸到岸外海面,像鱼鳍一样的礁石,凹凸不平,延绵不断。被挡住进路的海浪隆起一个个像秃头海怪那样的波峰,又立刻破碎四溅”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事而饱含泪水;对每一个小国国和小惠的出现都抱着最真挚的友谊希望长长久久地交往下去,而面对她们的离开,又怀着难过忧郁的心情;对上学得第一名的意义,懵懂又慎重地争取…… 千思万绪,多愁善感,孩童时代的中勘助如此纯粹天真地看待这个世界的人来人往,世事变迁。而跟着儿童中勘助的情绪,我们遗忘了的童年也被无意间从浸泡的时光里打捞起,晾晒了起来,而腾出时间晒童年的我们,心儿也似乎也跟着温柔熨帖,纯真无比。

《银茶匙》读后感(四):童年是一杯茶,银匙在轻轻搅动

一根被遗忘在箱子里的银茶匙,无意间重见天日。童年这杯年代久远却芳香依旧的茶,被这根银匙轻轻搅动着。阳光和煦,茶香氤氲,一段青涩美好的童年往事被轻声道来,一颗澄澈无比的童心在世人面前展现。

日本作家中勘助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这本《银茶匙》却给了我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也许是所有描写童年的故事都能让我产生共鸣吧,比如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都能深深地吸引我,让我从我所在的时空一瞬间回到故事发生的那个时空,我想这不仅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文字背后那个纯净的童心的力量。我热爱所有描写童年的故事,我热爱每一颗闪闪发光的童心。《银茶匙》最吸引我的也是这颗童心。这是一颗有些早熟,但十分可贵的童心。这个体弱多病,在姑母细心照料下勉强的长大男孩身上,有同龄孩子所没有的心灵与品质。虽然从小被家人认为脑子不好、性格别扭,但他的眼睛却是十分明亮的,甚至可以看到许多大人都看不到的东西。当校长问他为什么不怕老师时,他说“我想老师也是人”,他说“透过大人一本正经的外壳,看到藏在里面的也是个滑稽的小孩,所以终于没有像一般小孩那样对大人怀有特殊的敬意”。他的耳朵也是十分灵敏的,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心声。当跟着哥哥去海边时,泪水不停地向外涌,哥哥问他哭什么,他说“波浪的声音令人悲伤”,这让毫无情趣的哥哥听了大为光火。这是一个内心时而敏感,时而强大的男孩。当好朋友小蕙和他闹别扭不和他亲近时,他感到惴惴不安、难以释怀;当欺负他的坏孩子准备放学后“伏击”他时,他悄悄藏了一根竹节在袖子里,心想“来吧,小子”,最后将坏孩子们一举制服。后来我发现,他的敏感来源于对所爱之人的在意和关心,他的强大来源于保护所爱之人。这个年纪很小的男孩,内心却比同龄人成熟许多。他的想法,他所说的话有时让大人听了也颇为震惊。有一次,他看到同学们在紫藤下玩耍,不觉笑了出来,老师问他笑什么,他说:“小孩们的把戏很可笑”,老师说:“你不是小孩吗?”他回答:“我虽然是小孩,但不是那样的傻瓜。”这样的话让老师很震惊。文中还有一处让我印象深刻。他问老师,人为什么要孝顺,老师回答:“父母之恩比山高,比海深。”他接着说:“但是我不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比现在孝顺多了。”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孩童之口,确实会令人吃惊,也会发人深思。成熟、敏感、奇怪的想法,都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的善良与同情心又让我们觉得,他依旧还是一个孩子。当看到卖葡萄糕的老婆婆在深秋夜晚孤独的身影,他觉得无比可怜,慌忙把二钱铜板丢下,便匆忙逃走了;当看到蚕宝宝被丢弃在田里,他撑着伞为那些被遗弃的蚕遮风挡雨。孩童善良的天性在这里展露无遗。小的时候,我也曾买过两个烧饼送给躺着寒风中的流浪汉。我也养过蚕和小鸡,它们最后都离我而去。对我来说,它们的离去抵得上人世间的各种不幸,内心的痛苦直到现在还留有痕迹。所以作者经历的这些,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后来的我们渐渐长大,童年的美好就好像车窗外面向后退去的树,想抓也抓不住。但我们不能忘记童年,更不能失去曾经的童心。这宝贵的童年和纯净的童心值得用一生去回味。

童年的这杯茶慢慢凉了,茶香似乎也闻不到了,茶叶沉淀在杯底,我们用银匙搅动它,舀一勺尝一下,嗯,还是那个熟悉味道。

《银茶匙》读后感(五):一把勺子的包容性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一本写于二十世纪初的自传体小说,却被夏目漱石、鲁迅这两位中、日文坛大家推崇备至,其岩波书店“文库版”也已累计发行120万册,甚至因为用该书作为语文教材成就了一个日本的教育奇迹,这本名为《银茶匙》的小说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银茶匙》是本短小精悍的童年回忆录,作者在书中用散文的笔调描绘了自己从幼童到少年时期的历历往事,因此得夏目漱石“描写小孩的世界得未曾有,整洁而细致,文字虽非常雕琢却不思议地无伤于真实,文章声调很好”的赞美。

大略一读之下,可能会以为这本书就只是描写了作者的童年琐事而已,但再一回味,才知别有洞天,这看似轻巧的勺子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无怪乎当时仅靠解读这一本书就能让如此多的学生成功考上日本数一数二的名校。

亲情。“我”因难产而体弱多病,母亲产后也康复不顺,故由姑母一手带大,《银茶匙》的前篇里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姑母与“我”的相处。与惯常的方式不同,姑母在作者笔下并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她无时无刻地呵护着“我”,理解“我”,却也有着当时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迷信。书中记录的我与姑母的相处全都是日常小事,背着“我”到处转悠、和“我”玩扮演游戏、哄我吃饭……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通过这事无巨细地陪伴让人体会出姑母对“我”的爱护,以及“我”对已经去世的姑母的无限怀念。

友情。在书中“我”回忆起了曾经的青梅竹马——小国国和小蕙。她们的出现非常重要,是这两个小伙伴让体弱多病的“我”渐渐活泼起来,更甚的是,借由小蕙“我”明白了什么是学习,由懵懂的孩童转变为有思想有认识的少年。

自我觉醒。刚入学时,因着自己体弱多病,“我”对学习不甚在意,也不理解学习的意义所在,直到被小蕙嫌弃后才去求证,才明白学习是需要自我努力的,在这之后,“我”才开始真正地学习,新世界的大门由此打开,与此同时,身体也逐渐强壮起来,“我”再也不是以往那个体弱多病的“我”了——成为了班长,敢于发表和老师不同的意见,虽心有戚戚也勇敢地面对了找茬的小男生们……这种种改变也暗合了后篇中“我”与哥哥的种种较量,“我”变得强壮,变得有思想,变得勇敢,所以面对哥哥对“我”不像男子汉的控诉进行了反抗。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我”由原来甘于姑母庇护的幼童成长为敢于反抗、有思想的少年。

除上述内容外,作者在文中还暗藏了很多看似一笔带过但意味颇深的线索或观点,比如姑母的身世、与老和尚的交往……都可以容人细细咀嚼。

包含了如此多的深刻意义,但全书读起来却让人觉得清新、愉悦,并没有刻意的歌颂,也没有故作的意味深长,只是在描述一位少年是如何成长的,时不时还加上一两句成年人的吐槽——姑母解救“我”回来,却在最后感叹可惜了难得的木屐;姑母去佛堂求签祈求我身体平安,抽出好签非常高兴,却说姑母“就喜形于色地回去了”;玩游戏每每赢了附近比我大的孩子们回家被称赞,也在最后被“拆台”道“自己糊里糊涂被别人让了,却轻易发现不了”……这种种莫名其妙的冷幽默,格外有趣,也让人不得不佩服起作者中勘助这份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借由一把童年时把玩的小勺子,我们得以窥探一位作家是如何从体弱多病的幼童成长为有思想、有见地的少年,以及这其中包含的亲情、友情、对自我的认识、对当时社会的反映等等内容。这巨大的包容性怕是出乎每一位刚拿起这本小书阅读的读者意料之外,读罢略一回味却又觉得尽在情理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