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局外人》读后感100字

《局外人》读后感100字

《局外人》是一本由加缪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明知世界冰冷,也要尽力燃烧

加缪的书,读的不多,目前仅《局外人》一本,但是他的个人写作风格很浓烈,感觉就像一个人走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嘴里非常渴、嘴唇干裂,仰头喝下一口烈酒的滋味。

人终有一死,谁都难逃,他却不相信世界上有超越自我的神在主宰。荒诞,是觉悟人的原本状态。荒诞作品,并无普遍意义。

粗浅地以为,他想表达的是虚无、荒诞、厌弃世俗的条条框框,然后满怀希望,然后思考、觉悟、做自己思想的主宰。

这本书里有沙漠里的燥热、寒冷,也有大海流水的清凉,有女性的美和欲望,有很多阿拉伯人。这些具象应该和作者本身的生活环境有关,他的思想在宗教、世俗、现实中激烈冲突,在寻求人活着以外的意义。

《局外人》读后感(二):在这个世界我们要清醒吗

学妹推荐的一本书。 序写的很不错,基本上已经分析出来了。 我很少看偏哲学的书。 局外人这个书名真的取的很好。 用一个词形容这本书就是"清醒" 我其实觉得所谓局外人在现实中就是不顺大流的人。只是在文章中夸大了一些。 默尔索因为疲劳而没有守夜的行为我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有时候生理的疲劳是大于精神上的感受的。 加缪的荒诞哲学让我觉得世界是多元的但是又是不相容的,人们不容许跟自己不一样的思想和做法存在。 最后的判决人们加上了他在母亲去世时候的做法,以这个为根据最后判他死刑。 觉得不对但是又觉得合乎情理。 默尔索奇怪但又独特。就像是我们现在社会那些做法与大家不同的人。 在这个世界,我们到底要做个清醒的人还是糊涂的人? 清醒的明白某些事情没有必要(不难过而假装难过,虚情假意,说着谎话表达爱意),还是糊涂的跟着大家(该哭的时候哭泣,该认错的时候认错) 我想我不是个清醒的人,我的个性不明显,永远在顺大流。可是也过得还好。 我没有读过哲学,所以只能从很肤浅的层面去理解这本小说。 看了他的生平,我觉得加缪是伟大的。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知识在为一些人发声,在帮助别人。思想真的太重要。

文章后面还包括加缪的流放与王国六部短篇小说。

有两篇哲学性太强,没办法读懂。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位画家,讲述了他的一生。最后郁郁寡欢。

《局外人》读后感(三):关于局外人的片段思考

1.

《局外人》的第一部分,即默尔索开了一枪,然后又开了四枪之前的故事,我会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来总结:这是关于一个年到中年、纵欲过度、有点肾虚、生活了无生趣,但又十分庆幸的悲剧男人眼中的世界。加缪在写作时,特意使用了白描+不经意的默尔索的评论的方式来推进故事的发展的,因此从默尔索的评论或回应中,就能看到这个“清醒的”“不相信永恒的”(这是李玉民先生的评论)的肾虚中年男人(这是我的评论)眼中的世界,比如当默尔索抵达养老院的时候,门房问他要不要再看一眼已经去世的母亲,加缪是这么写的:

这种叙事手法贯穿于整个文本。这是这种手法,让荒诞人眼中的荒诞世界得以呈现出来。关于荒诞人,译者李玉民说有两个要素:第一,本身除了清醒,一切都是不可预测的;第二,不为永恒做任何事。从默尔索的反应来看,这个说法是值得赞同的。但是我理解的荒诞文学,更重要的却在于“荒诞世界”,我读完卡夫卡全集之后,我所理解的荒诞在于外部世界的不可预测性。在荒诞世界里,社会因果关系不可捉摸,人们根本无法预测,这件事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主人公依旧是清醒的;在主人公的清醒与社会的不可预测性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就构成了荒诞。当然这只是我粗浅的理解。

《局外人》的第二部分,即打开厄运之门之后的故事,讲述的内容实在是太宏大了。

预审法官问默尔索,你请律师了吗。默尔索承认没有,并且问他是不是非得请律师。默尔索觉得他的案子非常简单,不需要请律师。预审法官说:

恰恰是这种方便,才使得这个庭审如此的荒诞,但又真实。加缪笔下、默尔索眼中的庭审是非常准确的:

在加缪笔下,庭审过沉中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执达员、书记员、记者都在以固定的、他们早已经习惯的方式工作者,对于这些人而言,默尔索只是又一个被告人而已。司法机构以一种专业化的方式运转着,任何一个被告或被告人在这个机器中,要么被碾碎、要么得以胜利回归。司法机构并不关心被告人本身,而只是在处理案件而已。就连辩护律师最终总结陈词时,都使用第一人称作为主语发表演讲。就仿佛默尔索这个被告人根本不在现场,辩护律师自己才是犯下罪行的人。默尔索终究是没有机会说话的。

然而庭审却并不完全不关乎默尔索,恰恰相反,庭审本身太关注默尔索了。庭审似乎不关心默尔索的杀人行为,而关心默尔索的灵魂。马松与雷蒙这两位直接参与斗殴现场的证人最后出场,仅仅说了几句话就结束了他们的证词。更重要的是母亲的葬礼,养老院院长和门房里默尔索的冷酷无情。检察官强调的是:

在这个庭审上,默尔索的灵魂被道德审问了。

当然,我没理解加缪为什么这么写。

加缪还探讨了刑罚。剥夺自由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年到中年、不热爱生活、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没有家庭的肾虚中年男人来讲,剥夺自由意味着没有女人,以及不知道如何消磨时间而已。死刑意味着什么,加缪坚持地反对死刑。此外,还有其他更多的议题。这些已经被无数人解读过了;不过我没仔细看过。就不一一赘述了。

漓江出版社的这个版本,还附上了《流放与王国》,即加缪的短篇小说集。通过读加缪的短篇,我就愈发深刻地体会到加缪的小说是寓言,以一种抽象的手法,在探讨某些永恒的议题。我特别喜欢《约拿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这个短篇,读完之后就会觉得:可不就是这样么。这个短篇揶揄了很多现象。

《局外人》读后感(四):(豆瓣第2本)书本摘录+个人观后感

(1)晚上,玛丽找我来,问我是否愿意同她结婚。我说这对我无所谓,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结婚。于是她想要知道我是否爱她。我已经回答过一次,还是那个话:这毫无意义,但是我肯定不爱她。

“那为什么还要娶我?”她问道。我向她解释这无关紧要,如果她渴望结婚,我们就结婚好了。况且,是她提出要结婚,我仅仅说了声“行啊”。她便指出,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我反驳说:“不是。”

她半晌没讲话,默默地注视我。

继而,她又开口了,说她只想知道,如果换了另外一个女人,跟我有同样亲密的关系,也提出同样建议,我是否会接受。我说:“当然会接受了。”于是,她心里琢磨起来,她是否爱我,而她怎么想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她再次沉默片刻,然后喃喃说道,我是个怪人。无疑正因为这一点,她才爱我,但是有朝一日,也许出于同样原因,我又会让她讨厌了。看看我沉默无语,不再说什么,她就微笑着挽住我的手臂,声称她愿意跟我结婚。

(2)也许我把握不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但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却完全有把握。他跟我谈的,恰恰是我不感兴趣的事。

(3)受羁押初期,最艰难的倒是我仍有自由人的思维。例如,我还渴望去海滩,下海游泳;还想象我的脚掌刚踏着波浪的声响,全身浸入水中所感受到的解脱,可我却猛然感到我的牢房四壁多么贴近。而且,这种感觉持续了数月。后来,我就完全换了囚犯的思维了。我等待放风的时间,到院子里走走,或者等待我的律师来访。余下的时间我也安排得很好。我甚至常常想,如果让我生活在一棵枯树的树千里,无所事事,终日观赏天空浮云的花样,我也能逐渐适应。我会等待鸟儿飞越、云彩聚合,就像我在这里等待我的律师扎上奇特的领带,或者在另一个世界耐心地等待星期六,得以拥抱玛丽的肉体。况且,仔细想一想,我总还没有落到在枯树树干里的那种境地。还有比我更加不幸的人呢。其实这也是妈妈的想法,她一再反复讲,人到头来什么都能适应。

(4)于是我憬悟到,一个人哪怕在地上仅仅生活过一天,进了监狱也不难度过百年。他有足够的记忆可供追寻,不会感到烦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特权。

(5)即使坐在被告席上,听着别人谈论自己,也总归是很有趣的事。检察官和我的律师进行辩论时,可以说他们滔滔不绝地谈论我,也许更多涉及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我的罪行。

(6)所有这些长篇大论,所有这些时日,这样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没完没了地谈论我的灵魂,让我产生一种印象:一切都变成我看着眩晕的无色无臭的水流。

到头来,我只记得,在我的律师继续发言的时候,一个卖冰的小贩所吹的喇叭声,穿过法院的一个个厅室,从大街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引起如潮的回忆涌入我的脑海:在一种不再属于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找到我那些极其可怜、极难忘怀的欢乐,诸如夏天的气味、我喜爱的街区、黄昏时分的某种天色、玛丽的欢笑和衣裙。于是,我在这里所做的无用功,便从心头涌上来,堵住我的喉咙,我只盼望尽快结束,以便回到牢房睡大觉。

(7)他那样子那么确信无疑,对不对?然而,他确信的那些事、任何一件也不如女人的一根头发。他甚至不能确定自己在世上,既然他活着跟个死人一样。我呢,看样子两手空空,但是我能把握住自己,把握住一切,比他有把握,我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把握住即将到来的死亡。对,我只有这种把握了可我至少握了这一真理,正如这一真理掌握了我一样。从前我是对的,现在还是对的、我总是对的。我以某种方式生活过,也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生活。我干过这事儿,而没有干过那事儿。我没有做某件事儿却做了另一件事儿。还怎么样呢?我生活的整个过程,就好像在等待这一时刻和这个黎明:终将证明我是对的。无论什么,什么都不重要,我也完全清楚为什么。

他也同样了解为什么。在我所度过的这荒诞的一生中,一种捉摸不定的灵气,从我的未来的幽深之处朝我冉冉升起,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而这股灵气所经之处,便抹平了我生活过而并不更为真实的那些年间别人给我的种种建议。其他人死亡,一位母亲的爱,跟我有什么大关系,神甫的上帝,别人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跟我又有什么大关系,既然唯一的命运注定要遴选我本人,并且随同我也遴选像他那样自称我兄弟的千千万万幸运者。他是否明白呢?

所有人都是幸运者。其他人也一样,有朝一日也会被判处死刑。他也同样会被判处死刑。如果说他被指控杀了人,却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而被处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8)我第一次想到妈妈,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到了生命末期还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还玩起重新开始的游戏,在那边,在那边也一样,在一些生命行将熄灭的养老院周围,夜晚好似忧伤的间歇。妈妈临死的时候,一定感到自身即将解脱,准备再次经历这一次。经过这场盛怒,我就好像净除了痛苦,空乏了希望,面对这布满征象的星空,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感受到这世界如此像我,总之亲如手足,我就觉得自己从前幸福,现在仍然幸福。为求尽善尽美,为求我不再感到那么孤独,我只期望行刑那天围观者众,都向我发出憎恨的吼声。

自己一直以来,在阅读上,对外国文学都会头疼。不只是中西方生活习惯上,更多是名字我记不住,就会看的很吃力。差不多是文中出现一次,我就得拿笔画圈圈。默想哦,是她,她叫这个名字。哦,这是他,我得记清楚,还有别名。然后,迷迷糊糊的看完。

所以,国内文学或者日本文学,我感兴趣的,看的差不多时,我就会想,外国文学,嘿,我总得看看吧。这样想法,开始看推荐。

这一本就算得上是,不过作者我一直有所耳闻。简单看了看文风,发现很简洁,应该不会有什么吃力。于是立马去图书馆借了书。

一开始给我感觉是很简洁,基本上心理描写很“简单”,有一种例行公事感觉。但看到一半,我心里是有点受不住。

受不住是因为,主角太“简单”了,对于自己母亲去世,无任何怀念或者悲伤情感,而是真实的对于葬礼繁琐感到劳累,和生活还是和以往一样,不咸不淡继续着。而微妙的是,你无法觉得他是“冷漠”或者“残酷”,因为,有时候就是这般没有影响,没有悲伤。

这应该是与我内心里世俗的道德感,产生的矛盾感。

不过,文章看到最后一段,我觉得很难受。刚刚整理时候又看一遍,还是感觉难受,还有震撼。

因为主角在葬礼上对母亲表现“冷漠”,而导致主角后续为一个“好友”帮忙,开qiang杀死对方这件事件上,混在了一起。大众认为主角是连母亲去世都冷漠的人,那么他就是潜在的罪犯,罪无可赦。

文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我的律师早已按捺不住,高举起双臂,袍袖滑落下来,露出上浆的衬衣的褶皱,他高声嚷道:“究竟控告他埋葬了自己的母亲,还是杀了一个人?”一语引起哄堂大笑。检察官随机又站起来,身披着法袍,宣称这位可敬的辩护律师一定是太天真了,都感受不到这两件事之间有一种深刻的、悲怆的本质。他用力高声说道“是的,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罪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我,倒吸一口气。划下记号。

从文来说,这样写契合了名字,书名就是局外人。书中流淌是主角一种对任何事产生着生疏感,从头到尾,主角都是认真听从自己的感受,毫无功利性,毫无遮掩。用这种视角,看着其他人对自己的“审判”,最后逃不过世俗的“审判”,判处死刑。

你说他有罪吗?开qiang致死这点上,有罪,但母亲葬礼的态度和这件事能混合一谈吗?

“所有人都是幸运者。其他人也一样,有朝一日也会被判处死刑。他也同样会被判处死刑。如果说他被指控杀了人,却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而被处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到作者本身是开荒诞哲学的代表,再看译者李玉民先生的前言。

“荒诞人在有限而充满可能性的生命中,他本身除了清醒,一切都是不可预测的,这是荒诞人的一大特点。”

“既然没有未来,没有永恒,只有短暂的一生,人生正因为没有意义就更值得已过。人没有了希望,倒意味增加了不受约束性,这就是加缪所说的,并且体现在他的众多人物身上的“深度自由的自由”。”

“加缪这样概括《局外人》:在我们的社会里,凡在母亲葬礼上不哭者,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

“默尔索的真正罪过,就是不肯皈依,跟社会较真,不配合作假反而较劲,这就是人在荒诞世界的处境:不反抗则必顺从,而反抗就得承担后果。”

“加缪指出:一部荒诞作品,并不提供答案。”

现在才看完前言,发现译者已经很清楚,帮我们解析作品。因为怕剧透,我都不敢随意先看前言。(有过,还没看就被剧透糟糕经历。)

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荒诞哲学,还是很有趣的,应该会看看他其他的作品。然后,另一面对我来说,多了一层思考吧。

就像,如果我们看到某某杀人事件发生了,那么后续绝对会翻他过去的经历如何。假如翻出过去是冷酷无比,那么大家就会本能下定论,这个人本身就很糟,罪无可赦。而如果反向说,那可能是,这个人犯罪了,但翻出之前有神经病或者生活不顺的事,导致了心情不快,于是犯罪。是否还会想到,这个人犯罪是有点情有可原的?

无论是哪种,我都觉得后怕。在自己生活里我可以做到局外人,但是看别人时也是否是“局外人”呢?

值得思考。

写于2019/6/6 11:1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