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1000字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1000字

《家有小苗初长成》是一本由苍松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一):真正的成长需要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中国的父亲和美国的父亲的区别,看过之后感同身受。“一、中国爸爸习惯说:去去,一边玩去,让我歇会!美国爸爸习惯说:来来,宝贝在玩什么?爸爸和你一起玩好不好?二、中国爸爸的休闲娱乐是:和兄弟聚会,打游戏,K歌,喝酒,不带孩子去。美国爸爸的周末休闲:家庭联谊,亲有聚会,BBQ,看比赛,做什么要先考虑能不能带孩子去,否则很可能不参加。看球赛也要带着孩子一起……”中国的爸爸一般对于带孩子都没有多少心得,认为孩子就是由妻子父母来带,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在自己有空的时候,才可能去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

《家有小苗初长成》这样一本书,无疑改变了我的想法。一位爸爸将自己的宝贝姑娘扛在肩膀上,两个人欣喜的看着地上茁壮成长的绿色小苗。这些小苗不光是一株株绿色的植物,更是代表着一个个茁壮成长的小宝贝。这里面的爸爸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他和孩子的幸福成长,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爸爸。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长?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才能体会新的角色赋予我们的人生之感。当孩子第一次冲我们微笑,当他迈出一步,当他发出第一个音节,当他第一次摔倒,当他第一次……很多的第一次,同时也伴随着我们的快乐与感动。成长之路上,我们和他们一起成长,快乐和悲伤的路上,我们和孩子彼此相伴。当他们选择每一个玩具,每一个玩伴,每一件衣服,每一个动作时,你真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性的决定孩子的一切,用我们所谓的人生经历,人生的感悟去干预我们孩子的人生,可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吗?“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我们一直在控诉父母对于我们的严厉要求和对于我们的所谓人生规划,抱怨他们的不理解。可是现在的你恰恰也是在对自己的孩子做同一件事。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顺势而为”最重要。简而言之就是要“顺应天性,因势利导,适时而变”。我们不能用一些习以为常,认为对的事去干扰孩子的成长。一起陪伴长大的幸福时光将会是孩子和我们共同的回忆,这段回忆也终将是美好的。我们学会改变,学会适应孩子真正的成长需要。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二):你若懂得,便是晴天

看到封面的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本书。素净的封面上只有书名和作者,在如今宣传语满天飞的图书中可算另类。女儿骑在爸爸脖子之上研究小苗,与书名交相辉映,显得意味深长。陪伴、探索、世界、父亲、女儿……正是这本书要告知你的一切。

开始的时候,以为书里是一篇篇讲述父亲和女儿美好时光的小品文,就像龙大师的鸡汤一般。可没读几页,就知道自己错了。美好的亲子时光只是美丽的点缀,真正耀眼的是这位北大奶爸的独特教养之道。

理解万岁,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时,就已经迈开了进入孩子心灵的脚步。理解并不仅仅是一种姿态,不是简单地俯下身去,而是用心去思索,探寻孩子行为和心理的合理解释。而理解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找到对应的方法并采取合适的行动。

作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区分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需要,用“神秘气泡”来解释为什么亲如父母有时也不能进入到孩子的亲密距离,用弗德里曼的实验来提醒父母们“孩子们更喜欢遵守自己确立的原则”……

他理解0-6岁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所以他总是将孩子陌生的概念转换成他们熟悉的具体的图像、物品或者指令。

他知道孩子很多时候越界,只是不清楚界限在什么地方。所以,他会和孩子一起“划线”,并将这条线直观地展现给孩子。

他清楚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在我们的帮助下面对这个世界,而是为了让他有能力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所以,他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鼓励孩子放手去尝试。

但最让我欣赏的是:面对孩子的要求,他总是习惯用“好的”来代替“不行”。没有人喜欢被拒绝,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拒绝,意味着距离的拉开。在他看来,父母们应该尽量养成用“好的”代替“不行”的习惯。首先用“好的”接纳孩子的感受,之后再技巧性地表达“不行”。

在书中,你能看到一个并不让人省心的小姑娘。不爱洗澡、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喜欢吃饭,小孩子身上的常见问题好像一个都没落下。而正是这些会真实发生在大多数小朋友身上的问题——很多时候,父母们乐得做鸵鸟,将问题就地掩埋,反正孩子会自然生长。而在书中,你却会看到一个父亲的苦恼、思索和解决之道。

在书中,你也能看到一个诚实守诺、环保、具有自控力的小姑娘是怎么炼成的。自然,修炼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这也正是《家有小苗初长成》的可贵之处:不回避问题,用心研究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三):顺应天性,因势利导,适时而变。

生命的成长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转眼间,小小的她已活蹦乱跳,舌灿莲花。其间不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也不知有多少次我们气恼得只想在她的小屁股上印上红红的“五指山“。孩子是天使,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但有时也会化身为挥舞着钢叉的小恶魔,让你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是《家有小苗初长成》中作者苍松爸爸描述他家小苗的话,同样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矛盾心情。看到孩子的时候,感觉特别好。但当他变成小恶魔的时候,大家一样会束手无策。我家双宝儿子也会有这样让我又爱又气的生活瞬间,真的是受不了这两个小捣蛋。可谓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面对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感觉还是挺头疼的。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聪明多了,条件越来越好,诱惑也比较大。看过挺多育儿书籍,感觉挺矛盾的。不知道哪种教育方式适合自己家的孩子,感觉整个过程很难把握。我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用于现在的孩子已经行不通了,从育儿书籍上学到的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感觉也不是很管用。我们感觉挺迷茫的,面对家里的小恶魔,感觉就是束手无策。作者从自己孩子身上悟出的道理,确实挺好的。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顺势而为”最重要。简而言之,就是要“顺应天性,因势利导,适时而变”。顺应天性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口唇期”以卫生为由夺走孩子要塞到口中的物品,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哭闹。父母们更应该做的,是为孩子提供安全、卫生的物品,满足这一时期孩子用嘴去探索世界的需要。因势利导的重点在于疏导。孩子的情绪问题就如同洪水一般,“堵”不如“导”。面对哭泣的孩子,你再大声的呵斥:“不许哭!”都不如将他轻轻拥入怀中更能平复孩子的情绪。因势利导需要父母们发挥创造力,灵活机动地根据环境和情势来疏解、引导孩子的情绪。适时而变则是要求父母们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及时更新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来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孩子的哭闹一定要学会疏导孩子的情绪,不能急躁。完事好商量,好好和孩子沟通真的很重要。

《家有小苗初长成》苍松爸爸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很多教育他家小苗的经验,分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我们很多教育孩子的启示,作为两个孩子的我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每一个发生在他家小苗身上的生活小片段,仿佛在我家孩子们身上也曾发生过,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发现有很多地方真的不妥当。需要好好想想,如果以后再遇的时候同类问题,我们也知道三思而后行。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四):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人生三件事不能得,其中一件就是孩子的教育。但是在现在的这种现实生活吧,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缺失,真正做到了全身心地陪伴和教育,可能是少之又少了。亲爱的朋友们,你样做到了吗?

孩子成长的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0-6岁阶段孩子在经验宇宙与生命,6岁前所经验的品质,决定了他的一生。如果要孩子未来成为快乐的人,就要尽可能给他们欢乐;如果要他们未来能够懂得感恩,就多多赞美他们。做所有你能做的,直到孩子满6岁为止。0-6岁多爱孩子,以后一定会得到连本带利的回报.

但是这么黄金的日期,很多爸爸妈妈都缺席了。

阅读《家有小苗初长成》后,爸爸是多么用心地用爱陪着小苗成长。里面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清楚地呈现了孩子在每个成长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求,我们做父母的只要对照这个理论去满足孩子,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书的作者还很用心的在每一节的总结里做了《爱的练习册》指导我们怎么去行动,怎样去做。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理,我们学习得再多,不如亲身去做一次,做到才会得到。做了才会进步。所以告诉自己去做吧。

其实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爱的表达形式,怎样的处理方法,让小苗更能接受。怎样的言语,小苗更能听懂。说孩子能听懂的话,是多么的重要,这是我之前一直在犯的错误,经常说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话,还反过来责备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只有爱,才会让你愿意持续地关注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只有时间,才能让你陪伴在小家伙的左右,和他分享成长的快乐。 时间和爱是子女教育必不可少的两大法宝。这是大实话。孩子就像一笔长期投资,无论你愿不愿意,你后半辈子的时间是投入进去了,只是投入多少的问题。

最后用这首诗做结束语,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虽和你同在,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家有小苗初长成》读后感(五):万万想不到还有这作用

子女教育可说是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事了。新生命的诞生带给整个家庭不小的欢乐,同时也带来不少的烦恼。烦恼主要来自如何教育小家伙,初为人父母,总会有点懵圈,而且两代人的教养观也大不相同,很容易为此争得不可开交。

说实话,老人来帮着带孩子,也挺辛苦的。一般的事情我都是抱着退避三舍的态度,但事关孩子的未来,免不了要掰扯掰扯。要说是我爷爷奶奶那辈,我也不说什么了。那时候家家都好几个孩子,实践出真知,照顾个把孩子基本没啥问题。可父母这辈,上没有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下跟不上社会的快速变迁。那些零星半点的育儿经验都不知道是从哪吸取来的?

可真说起来,老爷子也有应对,一句“你不就是我教出来的?!”就把你撅回来了。虽然事实是,我出生那会儿,还是企业办社会的时代,出生没几个月您就把我往幼儿园一送,您老人家该上班上班,该干嘛干嘛去了。但你发现自己会陷入一个逻辑怪圈。你要说自己优秀吧,人家既然能教出优秀的你,当然也就能教出优秀的孙子;你要说自己不优秀吧,那不优秀的你怎么能保证自己能教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你要敢说,自己是自学成才,后面准有一顶忘恩负义的大帽子等着你。

既然无法正面对抗,那只好抢占思想源头了。我的话不听,专家的话你总得信吧。于是,我们买回一堆家教书,供老爷子翻阅。可人家有一堆理由等着你:引进版的,“这养外国孩子能跟养中国孩子一样吗?”理论性强的,“这密密麻麻全是字,根本看不清。”

不过,说实话,适合他们读的还真不多。何况,他们现在整天看手机没问题,看书一年也难读上一本。

破天荒的,前几天,老爷子主动跟我说:“买本这个书看看吧。”——不知道在哪个朋友圈里看到的。

书买回来,我先审阅一遍。还不错,跟故事书似的,读起来很有意思。每章也不长,而且图文并茂,就像一篇篇微信文章一样,读起来很带感。老爷子接过去还真读了起来,每天不多,就一两篇,边读还边评论:“这个跟咱们家虎子差不多。”“以后我也试试这个法子,看灵不灵”……

得,我也赶紧学习学习吧,以后得有对话基础啊。

这一读,竟然手不释卷了。之前读过很多家教书,要么就一个点翻来覆去地讲,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能撑出一本书来,要么就是东讲讲西讲讲,读到后来,都忘了前面说得啥意思了。这本不错,跟主题演讲似的,每篇一个主题,而且涵盖面很广。从父母的教养态度,到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再到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典型问题,亲子沟通的技巧,对孩子行为的评估和反馈,故事、旅行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可以说,父母们想到的和应该想到而没有想到的,作者都想到了。而且写得一点不拖泥带水,既有分析又有实例,告诉你要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很对我的胃口。

当然,我对它最满意的一点还是,能在不知不觉中摆平我们家老爷子,给我们两代人之间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