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摘抄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摘抄

《习坎庸言校正》是一本由罗庸 著 / 杜志勇 校注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一):无拘无束的学术畅游

文学沙龙,在我认为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文学交流活动。西南联大的文学沙龙,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种学习交流形式呢?

罗庸先生任西南联大中文系老师时候,携李觐高等八人,每周一次讲授中国学术。沙龙式的学术交流,虽居无定所,却也无拘无束。由于原本并未公开出版,这套《习坎庸言校正》是由杜志勇先生在文献不足的情况下,做了尽量的还原和校正。就像杜志勇先生说:“后学愚钝,不敢妄下雌黄”,我更是不敢轻易评论,因为这本书读起来有点费劲,文言文有点难以理解,但是,静心读下去,却也略晓一二。

《习坎庸言校正》除了《缘起》《规约》外,分为十六个专题,内篇外篇各八篇,分十七次讲完。罗先生的学术研究基本方法是:把学术问题放到文化史的背景去讨论。他的讲学里涉及了种族、识人、文化、礼乐、理学、学校、儒侠、风俗等,涵盖面很广,内容众多。

《外篇二,文化》中,分别从文化问题是当前一大问题、我对于文化的看法、中国文化的过去、中国文化的现在。这四个方面来讲述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此诚吾人再也不能自满自足,而应战战兢兢,临深履薄,不宜作中兴鼓吹,而应满眼含泪,为中国文化找一出路时代也”这里就能看出罗老师,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外篇六 ,学校》中,分别从现代教育问题,中国过去教育、理想的中国教育。三方面来阐述他的观点。他认为小学课程里的乡土地理课应该特别重视,这是爱国主义最早的根源,爱乡爱县,大了必爱国。他还认为要设立专门的学校,培养实用人才。

就像《大家小书》这套书的出版初心一样,读者在任何时候都能读到经典,为社会增添文化的色彩和学习气氛。

常读常新,希望我们从前辈的书籍里智慧里,学习更多。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二):因为“大家小书”而知道罗庸先生

第一次翻开“大家小书”时,首先看的是后面的大家小书的全部书目,当时就很是吃了一惊。全部书目粗粗算下来是百余十本,就算是每一本大体翻翻也需要相当的一些时间,更何况这其中都是大家之言,若想深入汲取其中的知识营养,怕是每本非得细细的阅读咀嚼上好几遍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在如今这个能够捧起书来看就算是对阅读有兴趣的时代,怕还真的是没有太大的耐心用来认真的吃透这些书籍。

不过单是知道这套书目倒也还是让我收获了不少东西,至少从这些书目名称以及作者姓名中看到了不少熟知的或是不熟知的史学、文学大家,对于他们的学术作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家小书”涵盖的内容虽然杂,但是却极广。从中可以看到许多不曾熟知的内容,知晓以往不曾知道的那些作者。该系列图书的面试也算是为快速推广各种“大家之言”做出了贡献。

恕我孤陋寡闻,在接触到“大家小书”系列之前,我并不知道罗庸是何许人也,也就更加不知道这本《习坎庸言校正》书名如此拗口的书中讲述的是什么。去问了度娘才知道原来这是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罗庸的著作。他字膺中,号习坎,所以《习坎庸言校正》顾名思义应该是对于罗庸的言论校正。

翻开此书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在七十多年前,罗勇先生与一干人在昆明只是,每周相聚举办一次沙龙聚会,期间讲述一次中国学术。当时讲述的内容,西南联大中文系助教李觐高进行全程记录,之后罗勇先生进行了批校、改定,并亲自题写了书名,这便是此书的初稿本。不过此书一直以来并未正式出版,只是罗勇先生自己自存而已。

不过以罗庸先生的学术造诣来看,此书不能够为世人所熟知实在是一大憾事。其实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学界、公众对他的学术成就的认知度远没有他的实际造诣那么高,所以才会有郑临川教授对他“身后寂寞”学者的评价。罗庸先生离世较早,所留下的学术著作也并不多,较为知名的也只有那本《鸭池十讲》。此次出版的这本《习坎庸言校正》是后人根据私下流传图书的版本进行了尽可能的还原与校正之后所出版的一个版本,而罗庸先生校订的全本原件的面试怕还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日子。

浩瀚书海,有多少学术著作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淹没在其中,又有多少学术巨匠会在其中慢慢被人遗忘。“大家小书”整理集结再版了这些著作,以此向众人推广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知晓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学、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是功德一件啊!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三):混乱时代重拾士大夫的意义

1

据说1942年春天,一场大火把罗庸的家当烧光了。

他不以为意,召集联大中文系的几位教师和研究生,共约讲习之会,历时四个月。学生李觐高根据笔记整理,是为《习坎庸言》。这大概说明先生没把家当挂在心上。

还有一件事,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中文系》中回忆说:当年在西南联大,还有一堂叫座的课是罗庸讲杜诗。罗先生上课,不带片纸。不但杜诗能背写在黑板上,连仇注都背出来。可见先生不但记性好,而且自信。

不过,一代国学大师罗庸生前出版的著作极少,只有《鸭池十讲》和《唐陈子昂先生伯玉年谱》等,未免有点寒碜。《鸭池十讲》和今天手中的《习坎庸言》也都是讲演录。如果黑格尔只有《哲学讲演录》,我们大概也会忘掉他。

他为什么不著书立传呢?

罗庸说过,“文学本来是极活泼的东西,其所寄托在文字,而本身却散在生活的各方面。假如上堂就有国文,下堂就没国文,那就失去了国文的目的。”所以,他提倡“打成一片的国文教学法”,即将国文教学与人格陶冶合而为一。如此将全副精力集中在教学中的教授,即便著述无多,依旧值得敬重。

2

《习坎庸言》、《鸭池十讲》两本书,都用事件发生地命名。后者在鸭池(昆明),前者在西南联大习坎斋。

通篇翻来,《习坎庸言》既有经史子集的训诂,也有政治时事的大义。先生面对战乱频仍的时代,努力寻找一种解释,或者是儒学的转向,像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派。

比如,《识仁篇》。儒家的归根是识仁。但是罗庸眼中的仁,与我们一般认识有些不同。我们常常认为,仁就是正义,一种已经完成的状态描述。而先生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就是一种正在进行的动作,一种克制和还原的过程,不容置疑的生存责任。

也许战乱频仍的民国,让先生想到了“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有心的士大夫们,以在野之身奔走呼告,这便是为士之道。

在罗庸看来,士大夫“实在是中国文化的轴心”。

3

《习坎庸言》中搜集资料,包剿围攻写法,小中见大。在杜志勇先生的描述里,(罗庸为中学生讲《习坎庸言》)手边始终没有任何书籍。只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小本子,上面写着纲目,偶尔翻翻。

语言上,常让人想到“仁者其言也仞”。读完后,感觉身心畅快。因为步步分析,加注体验,让儒学思考重发活力。

他对仁的倡导,近乎存在的勇气。比如“仁,全生命的活动,践形,尽心”。“视听言动莫不有仁,而静坐非仁”。又比如“力行近乎仁”,似乎成了一种超越行为本身的专注力。他对仁的思考,又关乎主体认知,我会想到达利欧的《原则》。克己复礼的方式,正是消除自我认识的盲点,保持极度透明与极度开放。

这本先生一天天说完,却没有看到的书,好过很多人的讲话稿。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四):大学问家的“当然风范”

读《习坎庸言校正》,多少会觉得略微有些“小累”。原因是因为这本书最初不是作为一本书而刊行的,而是当时西南联大中文系的系主任罗庸和七名参与者的沙龙式的学术交流成果。西南联大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成立,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的时间。时间上虽然是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局之际,却依然秉承学术自由之风,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罗庸作为中文系的系主任,既有教育家的博学,也有教育家的风尚,无怪乎,为《习坎庸言校正》一书作序的本书校注者杜志勇在序的第一段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那种传奇场景——应该说,确实具有可比性。

这里所说的“可比性”,首先就在于,罗庸和其余七名参与者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 “旨在温故知新,克己复礼,以免独学无友”——想到的是学术交流,即使是在条件不那么尽善尽美的国难当头之际。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或者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或者放下笔杆拿起枪杆,在战场上为国为民而战;或者如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不畏艰难继续办学,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方式虽有不同,“战场”也属各异,但却是殊途同归,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其次就在于,即使身为学问大家,罗庸却并不因此自诩,而是非常谦虚,认为学术交流贵在交流——类似于今天的头脑风暴或者诸葛亮会,交流目的仍然在于“以求为己之学”,而且主张“学问之道要在日新”。今天这样的形式还真是不多,更不用说坦诚相待、极尽格物致知之能事了!

《习坎庸言校正》一书凡十六篇专题,内容虽然庞杂,每篇专题却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一开始的时候就力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交流完毕时以“知”为目标。中国文化史博大精深,而这本“短小精干”的《习坎庸言校正》,却能够做到化繁为简,择选恰当的专题来进行研究探讨,有一种类似于积思广益的构想。当时的学术交流效果如何,或许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说法,但这样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却能够帮助那些参与者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习得如何才是真正地做学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本。能够位列“大家小书”系列,书的自有和内在重要价值、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就《习坎庸言校正》的成书结构而言,本书的校注者杜志勇认为,“罗庸先生是把内外篇参互交错讲授的”,所以在校正本中也将十六个专题,“按照罗庸先生讲习的先后顺序予以整理”。从实际的阅读效果来说,杜志勇所言非常有道理。或许作者本人也正是这样来考虑的。

《习坎庸言校正》读后感(五):读一本“小书”应有的“大家”态度

这本“大家小书”与以往读过的系列略有不同,小则小矣,但是由于半古文半白话,普及性略逊,所以,不是一本太容易读的“小”书。

这样的性质与成书始末息息相关,小书成书于1942年,当是时,罗庸先生携李觐高、马雍、张盛祥、李广田、董庶、王志毅、周定一和阴法鲁等八名学生于昆明小东门外盘龙江堤畔等地,每周一次讲授中国学术。这些讲课整理出来就是《习坎庸言》,所以说,这不是一本专著,而是一本讲义。讲义在其后的岁月里历经蹉跎,才终于成为如今在我们面前呈现的这本小书。杜志勇先生为了将这本《习坎庸言》呈现在读者面前,可谓也是经历了几番磨难,最初的罗庸先生小楷抄录的“清稿”如今已不可查,后与远在台北的李觐高之子李安国联系,后者离世,联系到的李安国之妹后又失联,只能从整理本和校对本的照片上勘对下文章,所以这本小书来到读者面前,多少是带有些残缺的美的。有些丢字、无法考的句子都是被符号替代,是真正原汁原味,或者是无限接近原汁原味的作品。思及此,就不可能再在白话上做文章了,而读这样的文章,最应有的就是一颗坦荡而赤城的心。

“大家小书”这个系列即是如此,虽然世易时移,在这个公号文章流行的时代,在这个碎片阅读的年代里,依然不粉饰,不矫揉造作,所以读到最原始的文章,应该感到惊喜。

我们知道1942年,距今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都知道,国破山河在眼前,绝非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知识分子的内心是焦灼的,在罗先生的文章中,这种知识分子思考国家前途,发奋图强,唤起国人良知的焦灼之感贯穿文字始终,有些论述可能在今天看来是落伍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能看到罗先生的前瞻性。

我们可以不考虑时代,文字依然是其力量的。

先生不推崇“今之学者为人”,然环顾四周,七十多年过去了,仿佛“为人学”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他说,不能认清为己与格物之为一,则必陷于矛盾与苦闷而不能自拔。善学者唯省察当下一念,当下之念即是学问。功利之心,躁进之心皆学术之大害,务尽去之,乃知学而时习之乐,如此此心始有著落。这让我想到了古希腊人的学习态度,“为了乐趣”,为了快乐的学习应该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也只有没有功利心没有躁进心的学习,就是传说中的无用之学才是最让人感到幸福的,我们显然已经走了太远。真正的道理从来都是浅显易懂的,也是穿越时间的,在这里,是没有时代感的。

罗先生论“识仁”,引孟子“学者当识仁",然,“仁”到底为何物?他从古典中找出很多不同层次的答案,他让我看到中国传统真正的包容性,不好为人师,世界万物的融通,如同他议论我国民族,我们的“融”,如鱼之相忘于江湖也。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如此才能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就算有衰老,亦有年轻活力不断注入,以后总精气神,循环往复,七十多年后,再看这些评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论“仁”中,他甚至引入了时间的概念 ,“凡宇宙间一切事象皆为活的,有一点看似则为不仁”。乐天知命,仁者必须于日常行事,仁者善自省……虽然我对仁者消弭自我,做到“无我”并不认同,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有时候觉得所谓的自私,有时候甚至是美德,集体主义给我们打得痕迹太重了,仁者爱人,而自己也是人,也该爱自己,可是无损于看着文字的享受。

所有的“小书”也都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