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摘抄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摘抄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是一本由[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6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一):犹太

这是一部内容庞杂的长篇小说,由两条线组成,一条是作者的家族故事,一条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宿怨。

故事中的我,出生于巴勒斯坦,自小便从父母那里接受了来自欧洲文化传统的教育,他的母亲总是给他讲述充满神秘色彩的民间故事,而父亲则希望他延续家族传承的链条,成为学者。敏感脆弱的母亲在她30几岁时自杀身亡,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而母亲的自杀,也使我走上了作家这条路。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书写了自己的家族史,父亲的家族,母亲的家族,而我似乎从这两个家族的不同中窥视出了母亲死亡的原因,这不是一部黑白分明的小说,而是将喜剧与悲剧、欢乐与渴望、爱与黑暗结合在了一起。作者追溯家族史,爷爷奶奶(克劳斯纳家族和洁癖的施罗密特奶奶),外公外婆(富裕的穆思曼家族),敖德萨和罗夫诺,被欧洲驱逐,被德国屠杀,大流散时期懦弱的犹太人。他们从欧洲逃离到耶路撒冷,他们在圣经中的故乡,当他们历尽千辛到了这里,又被阿拉伯人驱赶。

1948年5月14日星期五和15日星期六之交的半夜,持续了三十年的英国托管在巴勒斯坦宣告结束,本-古里安几小时前在特拉维夫宣布诞生的国家建立了。但是午夜刚过,阿拉伯正规军便长驱直入以色列,战争开始了。复杂的阿以冲突自此正式开始,直到今天,战争仍未结束。

这本书涉及到非常多犹太民族的历史与宗教问题,也让我对犹太民族充满兴趣,犹太人是什么样的族群?他们因何横空出世?因何兴旺发达?又因何国破家亡,被迫在世界各地流浪?因何屡遭排挤和迫害?这些问题都深深吸引着我。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二):黑暗在扭曲的虚空中

如果说切尔诺贝利是哲学的国度,是因为这里的人每天都在思考生存与死亡。那么,犹太人也是哲学的民族,在外面世界的思想核泄漏中,思考生存和死亡。

19-20世纪的犹太历史造就了作者家庭的黑暗,阿摩司·奥兹的家庭也不可避免的在历史洪流中断裂了。黑暗就从那些扭曲的裂痕中喷涌而出。

那时的犹太历史包含了太多的扭曲:扭曲在天堂的耶路撒冷与现实的耶路撒冷间,扭曲在田园牧歌的欧洲与贫瘠沙漠的以色列间,扭曲在欧洲被害的亲人与阿拉伯人杀死的邻居间,扭曲在本古里安的基布兹与贝京的伊尔贡之间,扭曲在教授、律师、医生等高技术职位与图书管理员、鞋匠、水管工、农民那些低技术工作间,扭曲在大流散犹太人的懦弱与新希伯来人的强悍间,扭曲在意第绪语与希伯来语间,扭曲在英国人与阿拉伯人之间,扭曲在犹太传统的神秘主义与满腔热忱的行动主义间......

太多的扭曲竟然无法一言而尽。这些扭曲在作者父母之间,在作者和父亲之间投下了一圈阴影。价值观、世界观的差异,让彼此之间的心灵越来越缺乏沟通和理解。家在爱的紧身衣里挣扎。这个家就是犹太社会的缩影,投射出犹太社会的黑暗。

当时犹太社会存在多种思想交锋,那些交锋是关于犹太人命运、历史走向的哲学大讨论。阿摩司的家庭在这样的社会里,陷入这些讨论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不幸的是:这些东西竟最终到了母亲的自杀。妈妈的死给这个以色列的小家庭投下了永恒的黑暗。关于这个,作者用深切的笔触写出了一个深爱妈妈的孩子,在母亲自杀后的鲜活心理:刚开始是怨恨母亲的不辞而别,接着把气撒到母亲的遗物上,再接下去开始后悔——如果自己更听话妈妈就不会自杀,之后就是终于理解妈妈不会再回来,从而陷入了思想和生活上的停滞,最终不再谈论关于妈妈的一切,将那些与她相关的记忆永久性封存起来。

母亲的死亡,直接导致了年轻的阿摩司和父亲关系的恶化。并导致这个在保守主义家庭中成长、在宗教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为了反抗父亲而离家去基布兹生活。

这本书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剧。书里的人仿佛都是契科夫笔下的人物集合在了一起。笑着哭也许是对这本书和作者最高的致敬。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三):别担心,总会有家

游离在民族、文化、信仰、主义的犹太家庭,明明身负着开拓者的使命,但却经历了欧洲文化的熏陶,难以割舍这抹画在思想基因里的自傲;渴望、也如期来到了血脉里注定安身的国土,却隐忍着黄土飞尘中洗刷不尽的细菌。与其在烈日下与复国主义的战士一般去奋斗、劳作,不如与大学中那些独领风骚的学者们唏嘘世事的变迁。耶路撒冷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唯一的执念与故乡,但这归来的姿态,在另一个民族眼中不过是举起鲜血淋漓的战斧,喊着虚伪肮脏口号的侵略屠夫们的癫狂。

他们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国家、民族,他们响应了灵魂深处的感召(或许那只是在社会中孤单的错觉),双脚在抽象的荣誉中踏上了应许之地,但用了一生的时间也没有找到应属的自我:应该在这片土地上如何去实现价值,去实现大流散犹太人的思想下,与复国主义不清不楚,但始终热爱、衷于共建家园的自我的价值。家庭的单位足以记叙整场时代的变迁,每一场社会的颠转都让在这个在群体边缘尝试的家庭共振,世界换着法子无法被预测地发展,人永远跟不上它。

父亲自负而平庸,他把骄傲内敛,却又故作情不自禁的展露自身毫无用处的博学(博学一词并非讽刺),戏谑地给予孩子尊称,或许只是不自知地将人生的希望播撒一些,寄存在懵懂的青春之下。学术性的思考惯性让他不断深挖自己在文化领域的价值,但在建设与奋斗的时代洪流下又是那么的笨拙与不合时宜。我看着这个与社会失调的父亲,我选择了逃离,他无力地愤怒,依旧用他最擅产的方式不停地地挖苦,既不磊落又不潇洒;但最后却讪笑着,在妥协与无奈中宣告自我长期以来的苦恼与脆弱。

母亲是奔着自我毁灭走向消亡的。她从不明晃晃地抗争,至少她不会扯着嗓子用唾沫飞溅的嘴巴叫嚣着一些本该在时代中一起被收获的权利,当我有印象时,她就是温柔而安静的,她貌似没有企图、没有渴望,但那一场场细微的反叛却令我历历在目:一边顺应着世人,一边不动声色的去让人们相信她的思想力量。我不知道这种孤独的抵抗究竟有没有结果,我只希望永远枕在她的膝头,让她抱抱我,不要让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

如今我变得跟亚历山大爷爷一样,有很好的女人缘,或许我不像别的男人一样,热爱性交,却讨厌女性;我由衷地喜欢倾听,听姑娘的闲言碎语,去听长辈回忆的林林总总,去听深埋在自我记忆中最难捕获的点滴;我写下这些零碎的故事,哪知它们自顾自的跳入一场场时代中,在革命、战争、政治的纷乱下各有归属,果然,我们的家庭属于我们的民族,即使我们自己都在过往都无法坚信。

母亲去世的那天,医生、护士、清晨的阳光与林间的鸟儿都在不停地呼唤她,但她没有搭理,直到今天,我也依旧在尝试。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四):生活富庶,沙漠开花

二十世纪初期,二战以前,欧洲的墙壁上面涂满“犹太佬,滚回巴勒斯坦”,一些对欧洲充满失望的犹太人们举家移民到英国托管时期的耶路撒冷,希望结束掉自己流亡欧洲的动荡人生。奥兹的祖父母也抱着对以色列的渴望和爱举家移民,在这样重大历史变革的节点,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爱与黑暗的缩影。

第一次了解到这本书是在看理想电台,“终日受到卷心菜,洗衣房,煮鱼气味及尿骚的侵袭,我妈妈开始枯萎,她或许能咬紧牙关,忍受艰辛,失落,贫穷,或婚姻生活的残酷,但我觉得,她无法忍受庸俗”。电影里,范妮娅做晚饭前,控制不住的走出家门,站在街上的橱窗前、绝望的紧闭双眼,她在生活里溺水,一个灵魂正在世间遭受苦难。

“1952年,我的母亲在特拉维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范妮娅,作者的母亲,是波兰富庶的磨坊主的女儿,她渴望英俊、幽默、男子气概的王子,充满了对英雄主义和开拓的向往。阿里耶,作者的父亲,来自俄国宗教和学术浸染的家庭,经常说着语言和字词琐粹笑话的书呆子,他们在耶路撒冷相遇。他们都渴望浪漫,但阿里耶的浪漫是带着民族主义色彩的,渴望战争的浪漫主义,而范妮娅为之生存的浪漫主义是带有内省、犹豫和温暖的浪漫主义。表层的浪漫使他们相遇,但又在现实生活中水土不服。二十世纪初的中东贫穷落后、物资匮乏与整洁干净、生活富足的欧洲天壤之别。快乐的女学生马上被生活卷席,在滚烫和不满灰尘的耶路撒冷岩石上折断了自己的翅膀。

巴以分治协议之后人们感受到希望,但不断升级的巴以矛盾让“独立战争”随之而来,当真正的悲剧跳出范妮娅的小说,她开始拥抱着奥兹在深夜放声哭泣,国家独立的信念在范妮娅的心里支离破碎,对生活彻底失去激情,最终走向死亡。

“我妈妈去世时三十八岁,以我现在的年龄,可以做她的父亲”

当63岁的奥兹把这部作品呈现出来时,在这巨长又结构松散杂乱的作品中,奥兹一直在触碰、盘旋、一点一点逼近一点点描述母亲的一幅幅画面,最后把母亲的猝然消逝写在倒数第二章节的开头,在独立梦想实现之后。

很多人都在问:“梦想实现了,然后呢?”奥兹的祖辈在以色列建国前后回到了中东,实现了拥有自己国家的美好梦想,但犹太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冲突却让战火不断,相互仇视、敌对让很多人被时代裹挟,丢失了意趣与希望,被生活消磨。得来不易的独立却是另一场悲剧的开始,心理学家塔尔讲到达谬误是一种错觉,我们往往认为取得成功,实现目标后,自己就能获得永远的幸福,但在国家更替的过程中却麻木、被动的生存,所以梦想实现不仅是国家的独立的实现,而之后还是老一代犹太人和希伯来新人的文化建立和交融。像阿里耶说的黑暗和遗忘相近,而遗忘的反义词是铭记,铭记爱,铭记时代。

奥兹在小说的结尾写到自己开始到基布兹生活,摈弃原有的书香门第的姓氏,割断旧式犹太文化,可能就是在平衡梦想实现之后的意义吧。

“我母亲的梦想是:生活富饶,沙漠开花。”

《爱与黑暗的故事(电影书衣版)》读后感(五):爱与黑暗的人生

一本自传体小说。看书的整个过程我能感受到,头上的黑暗。它在一点点的聚集、变得稠密、忽远忽近、又慢慢遥远而模糊。故事的最后,我渐渐习惯了那份黑暗与沉重,像是令人无奈的老友,有时甚至觉得它亲切。如今,那片黑暗渐渐散去,但我的眼睛已经历了一场洗礼。或许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我会突然安静下来,默默感受那一份厚重感。

作者是一位犹太人,而犹太人这个身份给他与他的家庭带来的影响贯彻整本书。由于历史知识匮乏,我对于犹太人过往的遭遇仅限于书本中细枝末节的陈述。这本书让我更近一步地看到了放大的“他们”,感受到了无依无靠居无定所地漂泊的“他们”、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生活着的“他们”。我甚至在“他们”终于拥有了国家之后激动的热泪盈眶。我们对于自己出生以来的角色与权利太过理所当然,以至于我从来未曾想过“他们”的生活。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就是“他们”的一份子。在民族的大背景下,书中那些的故事,那些同时代其他人的故事,那位信誓旦旦赢取三姐妹但最终用子弹结束生命的租客,那位烧死自己的精神失常的酒鬼妻子,那些乐观坚强却最终再也杳无音讯的犹太人,他们的故事仅听旁人的描述便已觉得令人神伤,身处其中何其艰辛,难以想象。

《无处安放的同情》中提到,同理心的有效范围即是平等的范围。不平等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无法切身感受到那份无助与绝望,但我知道,我们是平等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如此艰难,愿世界和平,愿世人互相搀扶,平安过完一生。

再聊聊母亲这个角色,作者对于人物的描述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很多人物的刻画都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做法来引导完成。母亲更是如此,他没有试图去过度分析母亲的经历与心理,而是尽最大程度地用温柔的笔触还原了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那位身上好几层丝绸衬裙的牧羊女为母亲下了一个诅咒,一个飞蛾扑火的诅咒。我们从诸多碎片中拼出了一个少女渐渐长大、成熟、绝望的过程。作者对于母亲离去初始的那段描述太过动人心弦,事隔多年,我第一次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小的时候想擅自离去是多么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自己怀着一腔怒火(甚至有些报复带来的快感与窃喜)就这样离开人世,留给亲人伤痛与悔恨,这伤痛逐年变化,发酵,直至如熊熊烈火般吞并那个人。也许一切都为了一件小事,一件当时让我们怒不可遏的小事,这个惩罚太过残忍。

回到这本书,作者的母亲是理智而冷静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她的痛苦也许比作者因母亲离去感受到的痛苦更甚。作者清晰地还原了母亲离去后他的一系列反应。痛苦有很多代言人,无视、愤怒、憎恶、愧疚、不解、相依为命。黑暗常伴左右,但爱也在身边。它缓慢而无言,但也许终有一天,它会磨平痛苦。它有这样的力量。

书名叫做《爱与黑暗的故事》,相较黑暗而言,爱显得更加克制。母亲、父亲、杰尔达老师、奥娜、尼莉。它们是丰富而复杂的人生的一部分,是更浓重的社会大历史背景下的剪影。绝望的、理智的、诗意的、神秘的、亲切的。偶然、相遇、不同的经历、成长、碰撞、变化、渐行渐远,也许这就是生活。

家庭与民族交相辉映,错综复杂,交错构成了这样一本书。令人沉默,但必有所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