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库1602》的读后感大全

《读库1602》的读后感大全

《读库1602》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602》读后感(一):没有人用心的《读库》!

改进后的《读库1602》,字体大了,内容还是没有什么可读,现在可以下结论了,不必读2016年《读库》,被金钱迷住眼睛的老六已经弄不出什么好东西,只能弄个《读小库》忽悠小朋友蒙骗家长的钱包!本期文章基本不值得一读,就像那么轻的纸一样没有意思。常年那几个系列的文章,不用考虑下读者的感受吗?

《读库1602》读后感(二):随记

读库1602看完,没太多感觉,就是类似于看过二流电视剧一般,看过了,但是没什么太多的印象。稍微有一点印象的就是《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属于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从记载来看最终被市场淘汰,尽管刚开始很有力量,但最终还是抵不过时代的浪潮。从技术上,从成本上,从组织上都遭淘汰。

我后来从淘宝上搜索,还是有水烟卖,还是有技艺传承下来,还好没随着破产而消逝,成为小众产品。

《读库1602》读后感(三):读库1602阅读体验

2022.08.25 《程门影事》

第一次知道吴钢老师是在读库 App上看到的,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摄影作品。看过他的这篇文章,让我对于之前并没有那么了解的程派京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想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和冲动。其实很久之前就知道锁麟囊这部剧,但一直没有看过。文章中,作者用一张一张的老照片,为我们串联起了程砚秋先生以及他的弟子。他的后人在京剧艺术的发展道路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都知道京剧是分门派的,而对于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想也没有这个动力,去了解京剧感受京剧的魅力。但我们都知道,老祖宗的东西是不能丢下的。其实之前也去看过几次传统戏曲,比如京剧评剧越剧,等等每一部剧都有他自己的魅力。只不过由于现在演出形式的变化,这些剧目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在剧院中完成,的和之前在戏台上的感觉是不同的。而且现在去看传统剧目的观众基本都是中老年人。真切的希望这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能继续传承下去。

《读库1602》读后感(四):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602》

作为《读库》的第一读者,收获之一,是可以比照成书版与审校版的不同,体会当下出版审查的尺度,以及编校者的思路与水平。去年《商业格言》到手,细阅之下,发现删去了六段话,多为对某种主义的批评,不禁会心一笑。

《读库1602》出版时,篇目次序有所调整,而《程门影事》原名《程门》,导语起初用的是程砚秋的话:“你怎么写,我怎么唱。你写什么,我唱什么。你的唱词越别致,我的唱腔也就越别致。”如今看来,还是修改后的标题与导语更符合文意。

吴钢的《程门影事》,上承《读库0702》里《坐在相机后面看戏》、《美丽的京剧》,《读库1501》里《饼干盒子里的照片》,依凭丰富的资料,以自己的视角切入,呈现照片背后的梨园往事。此文较之前的更有料,尤以“五演《锁麟囊》”一节为佳,其中不乏洞见。转引几段:

也有戏迷说这里(《锁麟囊·遇水》)身段安少了、时间太短了,希望在这出唱功戏中,在此处多加些避水的身段和水袖动作,观众看着也过瘾。其实这也是程砚秋的高明之处,大灾大难都是在顷刻之间发生的,也不是有预谋和人为的,必须在刹那间用短暂的几个动作来完成,才合乎剧情。身段多了,时间长了,就成“水漫金山”的水斗了,也就脱离此剧的主线,后面的戏也就散了。

最近看到有人著文批评:“(《锁麟囊·团圆》)这个大转圈人物众多、脚步凌乱。”岂不知台上的众多人物分属各个行当,有老旦、彩旦、老生、小生、娃娃生、文丑等,行当不同,身份、年龄、性别不同,在台上有各自的程式化的步伐,是不应该也不可能雷同的。如果脚步齐整,就成“大阅兵”了。

之后我也看过不少《锁麟囊》的演出,结尾时许多演员把这个动作演绎得过于火爆,像得了彩票一般满面兴奋。其实在人生当中,有过钱的和没有过钱的,在落魄后再见到钱,两者在情绪反应上应该是不一样的。如何拿捏好、把握好这个搀扶动作,是对演员功力、火候的一个考验,即使是演出的最后阶段,也不能出戏,不能脱离人物背景和人物的身份地位。

郑嘉励的《墓志》,题材冷僻,行文冷峻,几番推演,入情入理。作者冷眼观世事,偶尔的冷幽默,透露了他的热心。文中未提及墓志的功用,在我看来,它与地表的墓碑、手植的松柏相对应,是为了方便后人搜集先人的遗骨。夫妻亡故有先后,合葬之前,必得起坟,将先行者遗骨殓入新棺;合葬后,为避让新修道路、水利工程,或纯为改变风水,后人也会迁坟。如此这般,累月经年,棺木朽坏,若无墓志导引,难免阴差阳错。

《读库1602》读后感(五):读库1602

打开读库1602,已经是10月份,出差的飞机上。

之前大半年时间,是近十年工作中比较难受的一段日子,自信、价值感都降低很多。在压抑和消沉的情绪中,总是想要振奋,也经常提醒自己把困难当做经历和锻炼,每天都花费了很多经历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时而安抚时而斗争。在这期间,坚持做的事情就是看电影和书。也趁着这个机会,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想要拥有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想要成就怎样的事业,为了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就认认真真的去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在意的是什么?三观是怎样的?

新机会到来,是一个快速出口从那个状态里出来了。出来后看看自己,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改变,但是就像所有鸡汤说的那样,困难是让人强大了。有很多想法更坚定,也更有勇气去面对未知以及未来依然会有的新的困难。

带着这本书的出差,就是新机会来临后的第一件事。

《程门影事》一文最后写到程砚秋和他师父之间相处的片段,想到了前段时间热热闹闹的郭德纲和曹云金互撕事件。传统的师徒相处的规则,与今日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必定免不了要激发冲突。只是呢,很多时候,占不占理不重要,吃不吃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会影响你做什么说什么求什么吧。

《公私合营》没有细看,六哥说要勇于挑战自己的阅读范围和习惯,我赞同,而且读库将我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很多,但是依然还是有自己不感兴趣的题材,对不住啊,允许我任性一下。

《<回到未来>制作记》,我喜欢电影,凡是介绍电影的文章都会很仔细的看,看一部电影,如何从无到有,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当发现所有的传奇也都要经历俗气和琐碎,对自己平淡的生活和重复的工作还是充满好感和期待的。

《墓志》是本书的小惊喜。说不上来这篇文章是什么风格,有一些调侃也有忧思,有一些轻松也有严谨考据,不知道这位作者还有没有其他文章,很想多读一些。写宋代古墓写出了很多对人性的思考,但也不说教,摘抄几处。

“风水是世俗的、功利的观念。子孙为追求未来的幸福,为祖坟寻求好风水,找不到‘吉地’的宁可选择不下葬,就算下葬了,一有风吹草动,人们也有可能认为这是因为祖坟风水不够好,又把骨殖挖出来,搬来移去,重新埋过。这些风俗早在南宋就已流行,说明所谓的‘祖先’只是人们追求世俗幸福的筹码。

族葬是儒家伦理的、理想主义的观念,规劝人们做孝子顺孙,可是又不能给予他人幸福的承诺。所以,尽管人们读圣贤书,言必称祖先,百年后,到底还是不听圣训的,寻找一个风水最好的山头,把墓地打造成‘独立王国’,像个水库。

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拔河,是历史的常态。水库的故事告诉我们,比赛通常会以功利主义的胜利告终。”

“建造义冢的好心人,对孤魂心存同情、敬畏,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敬爱与畏惧,这两种情绪,容易混为一谈。古人捡陌生人的骨殖,一半因为敬重,一半因为恐惧。好比苍天在上,我们也很难说自己是敬重大自然呢,还是因为害怕;又好比我们坐在台下,听主席台上的人训话,做洗耳恭听状,你说我们到底是爱他呢,还是因为怕他?

于是,我时常感慨汉语的伟大,竟有‘敬畏’一词,道尽人心的曲折和微妙“

《全年龄动画的秘密》是很短小的一篇文章,其实一个很小的关注点一个小小的话题,写点东西也是很有意义的,不是所有题目都要系统的长篇大论。这篇小文章讲了好莱坞全年龄动画电影以及动画电影的分级是怎么做的。

《读库1602》在读的时候,把《修道圣所》留在了最后。这一篇文章也占据了本书的一半篇幅,是不是编辑们也喜欢王南写建筑,而且有自信读者们也一定会喜欢。反正现在我只要看见王南大神和洪韵大神的文章,立刻就做好膜拜的准备。

那次出差之后两周,我又出差,这次带的是《读库1603》,返程的飞机上,旁边做的大哥问我在看什么书,以此聊了起来,得知他是做建筑设计的。接下来靠着从王南大神以及读库曾经出过的关于建筑的文章及小册子所赐予我的知识,毫不示弱的和大哥聊起了建筑,心中那个得意啊那个洋洋啊~

《修道圣所》这篇文章是介绍罗曼建筑的,抱歉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上承古罗马、下启哥特,有很多非常知名的建筑。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结合,罗曼建筑就像大神所说“没有太阳的罗曼世界,更像是一片群星闪耀的壮丽星空。”

这位大神什么时候出个合辑啊,既能涨知识,又能感受建筑的美,同时通过对建筑的了解可以促生更大范围的阅读(历史、地理、民族、文化)及实践(旅游必看建筑攻略)。

“丹纳曾经在《艺术哲学》一书中生动论述了南欧与北欧、拉丁民族与日耳曼民族、意大利绘画与尼德兰绘画之间的巨大差异,以此作为讨论艺术与种族、时代、环境之间关系的例子。类似的差别同样存在于欧洲不同地区的罗曼、哥特、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等建筑中。就本文所要讨论的罗曼建筑而言,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德国的雄浑质朴、法国的优雅明晰、意大利的古典华贵以及英国的冷峻诡谲。当然,在中世纪时尚未形成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因此今天在欧洲各国所能见到的罗曼建筑,是由中世纪许许多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分别创造又相互影响的产物,这些地区和今天欧洲诸国的地理边界并不一致,在下文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这种情况。如果说拜占庭建筑是罗马建筑的东方后裔,那么罗曼建筑则更像古罗马建筑在欧洲本土为数众多的子子孙孙,并且是与不同民族(其中有不少被古罗马人视为‘蛮族’)的混血儿。”

“从此以后,塔楼开始成为教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垂直构图的兴起,随着早期基督教和加洛林教堂逐渐被后起的罗曼和哥特教堂所取代,这种垂直构图的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基督教的天堂似乎在高处召唤着建筑向上升腾,与希腊、罗马的神殿仅仅强调优美典雅或者宏伟壮丽的异教气氛大相径庭。”

“许多建筑史学者喜欢用a代表方柱,b代表圆柱,将中厅列柱的韵律诠释为abbabbabba,这当然是一种诉诸视觉的形象比喻。可是如果我们记得‘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句箴言,那么圣米歇尔修道院教堂中厅列柱则构成了‘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的节拍,也就是舞曲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蹦擦擦蹦擦擦蹦擦擦蹦’。自罗曼时期开始,欧洲教堂中厅两侧立柱和墙体的节奏与韵律,成为结构与室内设计的重中之重,谱写千变万化的美妙音乐,充分诠释了‘凝固的音乐’这一真谛。”

“摒弃了一切华丽装饰的西多会教堂,反而呈现一派简约、朴素、纯净之美,在中世纪教堂中独树一帜。”“教堂以琢石砌筑,其余建筑则多在琢石扶垛间砌筑粗犷的毛石墙,整个建筑群简约而古朴。其整体布局显示出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配以植物、庭院和水池,活泼生动,宁静和谐,令人回味无穷。”“明亮而优美的回廊院比教堂更多一些线条的装饰,立柱与拱券的组合也更复杂一些,形成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四面长廊围成的庭院方整素净,仿佛能照见人的内心。回廊内的光影更是随着一天的不同时间呈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变化。”

感谢读库让我看到这么美的世界,你们把书做好,我来认真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